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6568|回复: 7

梁氏墓群及东原"梁氏家族文化"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30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氏墓群及东原“梁氏家族文化”初探
    梁氏家族墓地位于老湖镇大望山、小望山之前梁林村西部,是东原名宦梁氏家族的墓葬群,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墓地位于山前坡形地上,三面环山。墓地基本呈长方形,南北320米,东西240米。梁氏家族墓地始以宋至道三年(997年)梁氏家族以五代时天平军节度判官梁维忠为祖茔,后“父子状元”颢、固和“祖孙三丞相”适、子美、焘及其后代卒后均葬于此,延续至明清。据梁氏家族中梁瑛和梁兆秀同志介绍,此墓区原规模较大,坟茔百数,其中御坟7座。碑刻林立,石像生众多,有成对石人、石马、石羊、石虎、麒麟等。原有林墙、林门,城墙高3米多,墙四周设有角楼,林门位于正南,气势雄伟。但墓葬、碑刻多数于“文革”中被毁,辟为苹果圆。现存梁惟忠墓碑、梁子美神道碑、梁固墓碑及二件大型螭首碑帽等。林区东侧有其家族祠堂一座,祠堂内有天然玲珑赏石一块,个体较大,据说江南太湖石。墓区东有南北向山水沟,南有东西向山水沟各一条。
    “文革”期间,当地群众在墓区内东侧扒出数座宋代墓葬,其中一墓为石结构墓室,内有壁画、墓志等,今文管所收存有当时出土的墨盒、铜壶、铜驼等。据梁氏族人介绍和现存石刻位置等简单考证该墓群内部分名人墓葬(从北向南),梁维忠墓在墓区西北角处;传说中的“五侯墓”,在林区最北端,东南西北向排列;其前30米处,有宋故太师墓,未考证何人,现存“宋故太师梁公神道碑”碑帽;前50米处,为宋南阳伯墓,现存“宋故南阳伯梁公神道碑”碑帽;前50米处,为梁适墓;梁子美墓在其神道碑北100米处,宣和五年(1123年)子美卒,葬于该墓区;梁子野墓,在子美墓西约70米处,1973年调查时,梁子野墓前尚有石人、石羊、石虎各一对。墓区中间西部为“父子状元”墓区,景德元年(1004年)六月,时任开封知府、翰林学士梁颢卒,葬于该墓区。现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2年)十月梁氏家族第十三代孙重立“宋状元内翰讳固碑”墓碑及今人所立梁颢墓碑。梁氏墓群是历史上不多见的官宦墓地集中的墓葬群,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官宦丧葬制度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东原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形成许多具有地方特色“东原家族文”化,梁氏家族是其中之一。据梁氏族谱所记,东原梁氏之祖为周代康伯公五世孙益尔谥哀伯之玄孙梁鳣,周敬王时徙曲阜从学孔子,位列列孔子七十二贤,晚年入郓为东原梁氏始祖。其后历史河长,朝代更替,梁氏姓亦有徙入转换东原之行。梁族五十二世梁孟涓唐末考中明经科,任武城主簿,后自濮之鄄城徙郓州,子孙因家焉,复开东平梁氏家族之基,葬郓州城西。其孙梁通,宋建隆初擢河间令,迁天平军节度判官,赐三品章服,后以曾孙梁适故追封,谥号维忠,遣葬于东平望山之阳,又为东原梁氏家族莹域始祖。进而以其孙梁颢、曾孙梁固先后高中状元,遂使东原梁氏家族步入显赫官宦之门。后来特别是南宋以后,东平梁氏姓人还播迁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州、湖南、台湾、江苏、新加坡及东南亚诸国等,明清之际均也多有外迁,如明万历十三年东平梁氏族人部分往诸河南(永城县演集镇梁庄梁庄清光绪三年《梁氏林莹》碑记);安徽、湖北、湖南等省亦多有梁姓族人。山东分居更过,如梁山县,嘉祥、郯城、枣庄市,固始县,郓城等县。
    梁氏家族名人众多,略述之,则春秋有孔子弟子梁鳣,汉代有七候二将军三皇后六贵人、隐士梁鸿、书法家梁鹄,隋末“解事天子”梁师都,唐代文学家梁肃、天文学家梁令瓒,宋代“父子状元”梁颢、梁固、画家梁楷,“祖孙三丞相”梁适、梁子美、梁焘及“梁氏五候”等,剧作家梁辰鱼、建筑艺术家梁九,梁克家,登进士唱第时,孝宗爱其风度峻整,及登政府,眷宠尤渥。为文浑厚明白,自成一家,辞命尤温雅,多行于世。清代诗人梁佩兰、改革家梁启超,现代中国的“最后一位儒家”梁漱溟等等,多不胜数,《宋史》及明单用宾所著《梁氏家传》一书中对梁氏名人亦多有记载。
    宋代是东原梁氏家族最为显赫之时,其族人居朝为官宦者颇多,时有“梁半朝”之称。梁氏宦,如宋“父子状元”梁颢、固。梁颢,雍熙二年(985年)以辞赋廷试为状元,四年,与梁湛并召为右拾遗、直史馆,赐绯。判鼓司、登闻院。因翟马周事,颢坐贬虢州司户参军。起知鱼台县,就加大理评事。召还,迁殿中丞,复直史馆,压开封府推官、三司关西道判官,转太常博士,丁内尤,起令赴职,改右司谏。后以河北饥盗,命与薛映分为东、西路巡检使。还,拜右谏议大夫,充户部使。会罢三部使,以颢为翰林学士同知审官院、三班。景德元年,权知开封。并曾参修《太祖实录》和《起居注》。梁颢长子固,大中详符二年(1009年)中勤词科状元,解褐将作监丞、同判密州,就迁著作佐郎。归朝,改著作郎、直史馆,赐绯。历户部判官、判户部勾院。梁固子蒨,曾为兵部员外郎、直史馆。颢子适,进士第后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喜买田建第。曾辑其父遗文名曰《梁颢制诰》上呈,得真宗语奖。适子子美,以恩补官至户部尚书,历四朝六十载,皆得崇信,“共成大观之治,功直道行而不坠山东之家法,士大夫以为信”,曾两次知东平府。致仕后建堂阁保藏皇帝所赐数百轴御诗书画,徽宗亲题榜曰“耆英”。并仿古人创“六老会”,延亲党故人游乐赋诗。其为官之地,民众曾为其立生祠,可见其治绩。梁蒨子焘,举进士中第,编校秘阁书籍,迁集贤校理、通判明州,检详枢密五房文字。元丰时久旱,上书论时政弊端,历官为工部郎中,迁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权户部尚书复权礼部尚书,为翰林学士。元祐七年,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与当朝宰官傅尧俞、王岩叟、朱光庭、王觌、孙升、韩川等相善,并与宰相蔡确有隙。梁焘孙汝嘉,初以外祖太宰何执中任入官,调中山府司议曹事。建炎初,知常州武进县。守荐其治状,擢通判州事,加直秘阁,历官至转运副使。累迁户部侍郎,进权尚书兼江、淮、荆、广经制使。汝嘉素善宰官秦桧,为士大夫所薄,但长于吏治,在临安风绩尤著。梁颢三子适,景祐中登进士第,皇祐参知政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太子太傅致仕增司空兼侍中,谥庄肃。梁适生八子,其中彦通由荫补秘书省正字,历迁右朝议大夫,权知兖州军州事,累勲上柱国保定县开男;彦开为官国子博士朝请大夫致仕;彦回官屯田郎中;彦升官殿中丞;彦明官都官郎中;彦深官光禄寿丞、中奉大夫;彦昌诏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职方员外郎,以子贵赠太傅,追封崇国公。梁彦昌生五子,其中子建官太常寺太祝;子美由祖荫恩补将侍郎,历官光禄寺丞、济州宾州监税、湖南路提刑、成都路转运副使、河北都转运使、直秘阁拜户部尚书兼开封府尹、尚书左右中丞中书侍郎、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郓州,定州本路安抚使,进观文殿大学士光禄大夫,中宁远军节度使开封府仪同三司,安定郡开国公赠少保丞;子直官通直郎签筹开德府通判;子博官通直郎虢州通判。梁子美生八子,六人为官。其中子严祖官朝请大夫、南京大鸿胪,梁彦祖次子立尊,承务郎,长子端,为朝请大夫直秘阁。梁端生次子西生,由祖恩补国子监。梁西之子师程,政和间,得君贵幸,至窜名进士籍中,积迁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建明堂,为都监,既成,拜节度使、加中太一、神霄宫使。历护国、镇东、河东三节度,至检校太傅,遂拜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换节淮南。后与郓王赵楷有异志,遭缢杀之,籍其家。淳熙间为左司谏,庆元中因不附权臣避居山西介休县令,后改革遂为家焉。梁彦开生四子,其中长子子野由祖恩补将作监主簿,熙宁八年特奏召赐进士第,历签书淮扬军事、南京都水监丞、尚书虞部郎中擢都水使,迁集贤殿修撰,河北都转运使、徽猷阁待制,真定路安抚使,知颖昌府兼南辅为马步军都总管,京东东路安抚使,知永兴军显谟阁直学士大中大夫致仕,封保定县开国伯,赐紫金鱼带。梁子野生二子,庆祖文林郎,康祖朝议郎。梁康祖子立义,承务郎,重孙师义,进士,曾任泰安州知州,曾孙士特,元代进士,初任蓑城县尹,次升湖广路即今长沙府同知,次升两淮都转运使。至六十世继祖,已在元朝为官,以子贵赠户部云南司主事,再赠郎中,卒于明初。明代还有梁绍儒,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第,官至翰林院检讨,当时名医,好游善论,以著书自娱。梁继祖次孙梁觐,正统12年乡荐授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苏松河南北直隶等处,累升陕西山西福建按察司副使。其继室孔氏,诰封恭人,恭人通诗书,学问渊博,子孙皆受业成名。梁觐有子五,长子懋,高密王府典膳,三子稳,南京光禄署丞。五子谷,十岁入庠,14岁补庠廪膳生中,正德2年乡试第七名,登6年进士第,授吏部嵇勲司主事,谪寿州同知,升郧阳府通判、太仓知州终德府左长史加正四品服色,赠奉政大夫。梁谷有子十一,长子绍元,太学生。次子绍儒,嘉靖20年进士第,取授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奉敕纂修《大明会典》,充29年会士同考官,明年充内书堂教书官,陪点南京国子监司业,奉旨致仕侍养。五子绍奇,太学生,授歙县县丞,升藩府经历。七子绍龙,三科武举。梁绍儒有四子,长子起家锦衣卫指挥使佥事,次子起宗序班,三子起复吏目。南宋还有画家梁楷,以善画曾任画院待诏,后不受金带,离职而去,嗜酒自娱,时呼为“梁疯子”。其所开减笔画之画风,被后人称为“减笔画鼻祖”。据梁氏家谱所记,历代梁氏族(全国)中被封侯者四十八人、进士一百六十七人。而东原梁氏家族之兴盛,其出高官之多,正如明代衍圣公孔闻诏赠匾曰:“父子状元千古芳名垂宇宙,祖孙丞相万代秀气夺山川”,东阿于慎行赠联曰:“十世登瀛烨烨芳声垂简册,六朝继显源源步武到儿孙”。州城“父子状元坊”上至今留有兖州知府金一凤撰楹联曰:“是父是子同作状头千载少,为卿为相流传历代一门多”。
    东原梁氏家族在宋代如此兴盛,除勤奋好学、治家严谨、仁义忠诚之外,也与其在朝为官者精于为官之道具有领导才和通过婚姻关系提高本家族势力有关。如翰林学士开封知府梁颢讲究诚信,“与人交久而无改,士大夫多之”。户部勾院梁固“为人气调俊爽,善与人交,疏财慷慨,尚气义,明于吏道”。梁适为观文殿大学士时,有京师茶商负公家钱四十万缗,盐铁判官李虞卿要逮捕他,茶商恐惧,私下里通过梁适子弟结交梁适,于是李虞卿被调出京师为陕西刑狱提点,元代脱脱言梁适“晓法令而挟智术,斯君子所不与也”。宰相梁子美,为官龙图阁、河北都转运使时,私留漕钱,自己出缗钱三百万购买女真珍珠献于皇帝,致使“诸路漕臣进羡余,自子美始”。珍珠出女真人,而梁子美却在契丹人集市上购买,契丹贪图其利,虐待女真人捕获海东青以求得珍珠,由此使女真、契丹两国起祸,然利于宋朝统治,梁子美则“致位光显”。梁子美与朝中权臣相善,如李邦彦,“阴结蔡攸、梁师成等”。尚书梁汝嘉,长于吏治,在临安风绩尤著,然其“素善秦桧”。宰相梁焘,一以引援人物为意。在鄂州作《荐士录》,具载姓名。有人见其书言:“公所植桃李,乘时而发,但不向人开耳。”焘笑曰:“焘出入侍从,至位执政,八年之间所荐,用之不尽,负愧多矣”。客观而言,族家之大,会有良莠,如梁成大,“天资暴狠,心术嶮?戏,凡可贼忠害良者,率多攘臂为之。四方赂遗,列置堂庑,宾至则导之使观,欲其效尤也。尤嗜豪夺,讼之者不下百数”,“苟于仕进,领袖庶顽,怀谖迷国,排斥诸贤殆尽。时乘小舆,谒醉从官之家,侵欲敛积,不知纪极。绍定末,犹自乞为中丞,世指李知孝及梁成大、莫泽为三凶”。梁氏家族还与当诸宦联姻,提高其家族势力,如梁焘夫人为宰相何执中的女儿,何执中则与蔡京相善,后来梁焘的的孙子梁绍儒就是因为外公是宰相而入官且官居要职的。梁子野娶范仲淹族女,梁子玉的四位女儿就嫁与两位进士、两位司法参军。至明代梁绍儒,还与兵部尚书东平王宪联姻。官官相护,亲亲相连,才使东原梁氏家族辉煌绵延,如日冲天。当然,有辉煌就有衰败,在北宋哲宗时,因“元祐党人”之争,梁焘及司马光、苏轼、黄庭坚等四十余人以朋党罪遭贬,并将其三零九人镌名立碑于太学端礼门前,指为奸党,称为党人碑,或元祐党碑,各府州县亦立,焘卒后,皇帝两次下诏,“梁焘不许归家葬,家属另昭州居住”,“刘贽、梁焘诸子并勒停,永不收叙,仍令于原指定处居住”,此次朋党之争累及梁氏后人,及至徽宗时解禁,党碑砸毁,梁氏后亦人复朝为官,重新兴盛。宋、金相战,宋室南迁,梁氏族人也多数随朝廷移居江南或散居他处,此后直至清代,虽不乏官宦名人,却结束了梁氏家族那种“满堂笏”的兴盛局面。在封建社会,名人家族的兴衰是与政治相关连的。
    东原梁氏家族中不乏忠君爱国之士,如北宋靖康之时户部尚书开国公梁子美五子六十世梁扬祖,当徽钦北狩高宗驻驿东平时,他为信德太守,率领三千人觐王护卫,张俊、苗傅皆在麾下,兵威稍振,抵住金军。抗金义军首领太行山忠义社梁兴等百余人仰慕岳飞二来归,岳飞遣梁兴等宣示德意,招结两河豪杰,山砦韦铨、孙谋等敛兵固堡,以待王师,李通、胡清、李宝、李兴、张恩、孙琪等举众来归。金人动息,山川险要,一时皆得其实。后梁兴会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等,累战皆捷,中原大震。清代咸丰年间梁兴霖在本境于捻军战亡,时年48岁。
梁氏家族中的官宦墓志碑刻等文物也是研究梁氏家族的重要史料,如宋宣和七年梁子美神道碑,通高7.5米,螭首蚨座,碑身高3.91、宽1.6米。碑文正书,竖刻43行,满行122字。梁子美卒后,其子扬祖请于朝廷,徽宗敕命立其神道碑,分别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崇国公白时中、银青光禄大夫少宰兼中书侍郎开国公李邦彦、通议大夫守尚书左丞开国侯赵野奉敕撰文、书丹、篆额。撰文着白时中,第进士,曾为同州儒学教授,后因事降知郓州,官至太宰兼中书门下侍郎。书者李邦彦,大观二年(1108年)进士第,官至少宰兼中书侍郎,都人目为“浪子宰相”。篆额者赵野,政和进士,官至尚书左丞,建炎间守密州,弃城遁逃。此三人与张邦昌、王孝迪、蔡京等人相善。不因人而言,碑中字体颇具柳骨颜筋之风,洋洋数千言,可谓文书俱佳。其下部水池形底座,上刻水浪纹及水兽纹,与泰安岱庙内朝廷所立宣和碑相同,足见其规格之高。至今近千年,保存基本完整。还有清代晚期所立梁兴霖墓碑,碑中列举了东原梁氏家族谱系,较为清晰,都是研究梁氏家族谱系的重要参考资料。梁彦开四子右朝奉郎新羌婆娘通判乾宁军兼管内劝农事护军赐绯鱼袋梁子玉为他的妻子董氏撰写的墓志铭,董氏十八岁嫁与子玉,三十七岁病亡,夫妻二十年,生有八男六女十四子,葬于梁氏家族墓地,是研究宋代婚姻民俗等重要史料。又是研究东原梁氏家族谱系的重要资料。
      梁氏家族以其官宦众多名扬京庭、以耕读善贤称冠乡里,由此也形成了“东原文化”中的“梁氏家族文化”。自古名人故事多,显赫一时的梁氏家族也有许多美丽有意的传说故事流传着,最著名的当是山东、河南一带流传的《满堂笏》的戏剧,还有状元梁颢读书故事及坟茔传说等,真是“笏床多插梁家板,赤心尽报宋江山”。东原梁氏族人有的迁往他处而成为当地梁氏开基祖,而随着其家族的兴盛,那三字经中“若梁颢、八十二,对大庭,魁夺士”及戏曲《满堂笏》等东原梁氏家族文化也散播于世界各地,这既是东原梁氏家族的荣誉,也是古老东平的荣耀。
参考资料:《中国梁氏家史/东原卷》、《续资治通鉴》、《宋史》、《东平民间故事集》、梁氏家族墓志、碑刻等
(梁氏家族文化,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
(东平县文物管理所  杨浩   李晓霞)
发表于 2006-3-30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梁氏墓群及东原"梁氏家族文化"初探

说了这么多,附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6-5-7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梁氏墓群及东原"梁氏家族文化"初探

这是王台1号汉墓的照片
发表于 2006-5-1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梁氏墓群及东原"梁氏家族文化"初探

好文章,梁家光荣啊。
发表于 2006-5-13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梁氏墓群及东原"梁氏家族文化"初探

我有民国二十一的《东原梁氏祖谱》的但是好象这骗文章中有些名字人物的记载跟家谱中有些出入的,比如其中一个家谱中把梁焘父子是另列一条的,原因是在明代嘉靖年间梁绍儒修的时候已经考证不出到底是谁的后代的但是属于是东平梁颢家族的后代是肯定的,我谱虽然是重修于民国,但都是在历代重修的基础上的编写的,以前修的内容都也保存的
发表于 2010-5-2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我是梁姓赶到骄傲,辉煌的过去代表了未来有了前进的动力!
我是山东东平宋朝父子状元梁灏(太素公)三子梁适(荘肃公)之次子梁彦昌的二子梁子美(子美公)的后裔,现在居住在豫章修江(今江西九江市的修水县)按照族谱资料记载,我豫章修江始祖 国英公是在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为了躲避靖康大变携二子世亨、世通由浙之姿州金华县迁徙至豫章修江梁塘与梁口,我祖世居由山东东平州,由梁适(荘肃公)之四世孙召仕公任广东提干解组后迁徙浙之姿州金华县(古称,今具体位置不得而知)。
   我现在遇到的困惑就是子美公到我修江始祖国英公之间的还有一代到两代弄不清,谁可以告诉我梁子美的后代有谁的号称是召仕公和国英公?跪求各位宗亲帮忙解决下.....
   本家我梁振太,康伯93-94世孙,现在居住江西九江,望有资料的本家帮帮忙,有意帮忙解决问题的请联系QQ:645490621,电子邮件:liangzhentai163@163.com,
发表于 2010-5-2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梁振太



另外还请有文献资料的族亲帮忙查询下,国英公还有没有兄弟或者儿子留在金华县,因为我的族谱记载,国英公是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尊父遗命在耄年之期携二子世亨、世通迁徙至豫章修江(今江西九江修水县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11-30 10: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