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校长,应该是校长的职业理想追求和目标,也是教育发展的希望所在。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11万多所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将近30万人。但是,他们之中能够称得上教育家校长的却少之又少。原因何在? 教育家校长有何特质? 今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从三个方面对“教育家”进行了定义:第一,要热爱教育;第二,要懂得教育;第三,要终身从事教育。日前,记者对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进行了采访,试图了解他们对教育家校长特质的认识和回应。从他们的观点中记者梳理出教育家校长的三个特质。 特质一:教育家校长应该具有教育情怀。有专家指出,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危机不是教育本身,而是没有真正的“校长”办教育。现在,有相当多的校长缺乏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只是凭着一种直觉和经验“做教育”、办学校。他们所缺乏的不仅仅是对校长角色和办学规律的认知,更可怕的是,因为他们缺乏作为校长应该具备的教育情怀,往往办不出一所好学校。 特质二:教育家校长应该懂教育。有的校长将“懂教育”的内涵理解为三个层面:一是要有教育教学领导能力。校长在学校这个团体中应该是权威、专家。二是要有教育理想的追求。做校长必须建立自己独到的教育理论体系,具备丰富的教育智慧。三是要敢于进行教育创新。 特质三:教育家校长要有一生的追求。教育家校长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终身从事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必不可缺的。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校长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家校长。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方能修得“正果”。 教育家校长为何稀缺? 教育家校长为何稀缺?从校长自身而言,缺乏成为教育家的动力和底气。有校长认为,在现有条件下,校长就像一个厨子,用有限的米煮好一锅粥,让老师和学生吃饱吃好就行。记者也发现,有的校长具有成为教育家的理论功底,但是,他们对成“名”成“家”却一点也“不感冒”。有的校长觉得“家”是个虚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有校长认为离教育家相当遥远,无论理论建树还是教育实践,自己底气都不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相当多的校长只是把校长当作一个岗位、一份谋生的“差事”,对教育和教学工作研究得很少。还有相当多的校长喜欢做表面文章,简单地模仿一些学校的做法。有位校长举了一个例子:某所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给父母洗脚,结果引来全国性的“洗脚热”。这些模仿的校长没有认真思考“洗脚”的实际教育价值。 从政策支持的条件来看,当前缺乏教育家校长的成长机制。有社会分析专家认为,由于校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很多能够成为教育家校长的人选“被漏选”或“被不选”;而有些走上校长岗位的人选,很可能就成为“被校长”。这样,从校长人选上就很难实现“教育家办学”的初衷和愿望。行政干预对当前校长办学也产生了很多掣肘。有位校长不无感慨地说,除教育管理部门外,其他很多部门的会议通知规定学校一把手必须到会。面对文山会海,校长怎么有时间思考教育?有位校长说:“我很羡慕当年梁漱溟做校长的境界。他有很大的权力,可以聘教师,可以辞退教师,也可以随便修改课程。可是这些我们都不行。”还有校长对当前校长管理和使用中的一些做法提出质疑,例如,频繁调动对校长的成长极为不利。校长的自我成长和风格形成要有一个过程,如果一位校长经常被调来调去,可能什么都没有了。 为教育家校长的 成长做些什么? “教育家办学”已经从民间呼声上升成了国家战略。只有全社会共同付诸行动,为校长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才可能有更多的教育家校长脱颖而出。 有专家直言,当前对校长办学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不但不够,甚至很多政策有碍于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对此,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至少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要选对人,通过改变现有选人用人机制和方法,把真正适合当校长的人选推上校长岗位,让“懂教育”的人办学校。其次,要放权。有的校长认为,现在的校长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这就是矛盾,是障碍。相关部门要敢于把办学自主权交给校长,少干预,多支持,让校长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第三,要有鼓励和激励机制。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鼓励校长成长的机制,帮助他们“成名成家”。据了解,广州市已经评选出了两批“教育家校长”,并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有些地方也公开评选“杰出校长”,这些都是激励教育家校长成长的有效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