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公平 ——平原县实施“初中进城”工程的调研报告 2004年以来,平原县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在全县启动了“初中进城”工程,把初中教育全部集中到县城,原乡镇中学撤并后改建成中心小学,改变农村学校布点多、投资散、条件差的状况,优化中小学布局,全面整合教育资源。目前,“初中进城”工程已全部完成,实现了100%的初中生进城读书。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充分证明,实施“初中进城”工程,切合平原县教育改革实际与教育发展规律,是提高平原教育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的具体举措,是培育新型农民、从娃娃抓起的战略决策,是顺应民声民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正确选择,走出了欠发达地区提高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公平的一条新路。 一、实施“初中进城”工程的背景和动因 近年来,平原县牢固树立科教兴国的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持续增长,教育资源分散、教育不公平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影响和制约了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突出表现在“一少一多、一减一增、一低一高”三对矛盾方面。 一少一多,即初中生源减少与农村教育资源闲置多之间的矛盾。自2001年开始,全县初中生源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并且按计生部门的测算,随着全县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今后几年初中适龄人口都成逐年下降的趋势,预计2008年后将稳定在1.8万人左右。初中生源的减少,直接造成了农村中学校舍、师资、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学校布局不合理、教育投资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004年,全县共有农村中学19所,在校生16414人,校均规模只有864人,其中办学规模为20个教学班1000人的前曹中学仅有266人,办学规模为18个教学班900人的张士府中学仅有338人;校舍闲置达到31000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30.5%;按国家规定的教师与学生1:16.5的比例计算,教师统算超编315人。 一减一增,即农村初中优秀教师相对递减与农村初中进城就读逐年激增之间的矛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自1999年以来,农村乡镇中学教师流失严重,据统计,1999年到2004年期间,全县乡镇中学外流教师达到213人,且外流的大都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或优秀教师。而大学生、新老师又不愿到农村乡镇中学任教,致使农村中学教师队伍老化趋向严重。2003年,全县农村中学教师平均年龄为42.4岁,40岁以下的教师仅占47.87%,已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由于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致使农村学生纷纷到城区中学就读,初中生源流向城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02年初中流入城区的学生1500人,2003年初中流入城区的学生2100人。2004年,全县城区初中有2所,办学规模为3000人,在校初中生达到4200人,超出办学规模1200人,13.41%的教育资源承担了18.78%的教学任务,远远超出了城市学校的负荷承载能力。县城中学人满为患,教师工作量成倍地增加,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学校超负荷运转。以县实验中学为例,该校办学规模为1500人,2004年在校生达到了2300人,平均班额在77人以上,教学设施严重短缺,很多班甚至是3个学生用一张课桌。 一低一高,农村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与农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逐年提高之间的矛盾。农村优质教师外流,专任教师匮乏,直接造成农村乡镇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下降。据统计,全县有50%的乡镇中学不能开设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等课程,即使开设了的,教师素质也跟不上,搞的是拉郎配、拼凑式,有的乡镇甚至是安排一两名英语和计算机教师逐校“跑教”。2004年,全县农村中考成绩与城区中学相比少34.1分,初中教学质量水平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仅排名第9位。与之对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广大农民群众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满足于本乡镇教育现状,纷纷把孩子送到外地或县城学校就读。据统计,自1999年至2004年,全县到县外中学就读的学生已达1500多人。同时,这些学生大都是尖子生,客观上也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平原县委、县政府意识到,以上三对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解决这些矛盾,一是继续加强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这些年我们虽然对一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进行了改善,但学生外流、教师难派的问题还是难以解决。二是把初中教育全部集中到县城。这是最现实、最直接的措施,通过初中进城,原乡镇初中撤并后可以改建成中心小学,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布局,实现教育资源的更大程度整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平原县委、县政府在经过充分调研、全面测算后,认为实施“初中进城”工程符合平原实际,完全切实可行。一是从办学条件上看,按全县全部1.8万名初中生计算,只要在现有的平原一中初中部、实验中学、平原师范初中部等3处中学的基础上,再兴建一处规模6000人的学校,扩建炉坊中学达到6000人的规模,完全能够满足所有初中生进城的办学条件。二是从经济条件上看,经过测算,实施“初中进城”工程,约需要投资1.1亿元。自2001年以来,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3年底达到了1.46亿元,政府完全有能力承担。三是从交通条件上看,近几年,通过大力实施村村通油路、通客车工程,三年时间全县新修油路1440多公里,实现了100%的村庄通油路、通客车,距离县城最远的村庄进城只需40分钟,学生进城返家都很方便。 二、“初中进城”工程的主要做法 “初中进城”工程是一项庞大、具体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精心实施。为此,平原县建立了县委统一领导,县政府具体实施,教育、人事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领导体系,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小康平原建设的意见》、《关于全县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把“初中进城”工程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政府抓决策、抓投入。一是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坚持以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为目标,在保证适龄儿童依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科学布局、分步实施,逐步撤并乡镇中学,进一步扩建、改建城区中学,使农村初中学生逐步集中到城区学校就读,农村小学生逐步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就读,实现由走读制向寄宿制的过渡。二是分级管理,明确责任。按照“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实行了分级管理责任制,明确了县乡村各级办学责任。县里主要抓好中学教育,重点负责“初中进城”工程的规划建设、资金筹措、教师选招、干部教育及教师队伍管理,并统筹教育经费,抓好教师工资统一发放,不断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各乡镇、街道办和开发区主要抓好农村小学教育,重点负责中心小学的建设。各村庄主要是配合乡镇政府安排新建、扩建小学所需用地,做好学校校舍改造、维修、维护等筹资工作,承担本村幼儿园建设与发展的责任。三是加大投入,提供保障。为确保“初中进城”工程顺利实施,自2005年起,平原县连续三年将其列为县党代会、人代会议程和当年的十件实事之一,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在县财政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向上级争取一点、银行贷一点、干部职工集一点、社会力量投一点、建筑商垫一点的办法,千方百计解决投入问题。实施初中进城工程的三年间,全县教育总投资达2.3亿元,其中高中扩建1.1亿元,初中学校建设1亿元,小学建设2000万元。 (二)职能部门抓整合、抓管理。一是调整学校布局。自2004年开始,按照“边建设、边调整”的原则,在对原有城区中学进行改造升级的同时,分别按万人规模扩建了县一中,新建了平原三中(外国语学校),改建了第五中学(炉坊中学),并将一中南校区改为县第二中学,并撤并了设在农村的18处乡镇中学。学校布局调整到位后,县一中只负责全县的高中教学,县二中(原一中南校区)、县三中(原外国语学校)、县四中(原实验中学)、县五中(原炉坊中学)和平原师范学校初中部5所城区中学承担全县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任务,5所学校的招生能力达到了400个教学班、2万名在校生,从而实现了全部初中学生进县城就读的目标。同时,每个乡镇规划建设了一处高标准、规范化的中心小学,实现小学进乡(镇),并在人口集中的村庄建设规范化幼儿园,让农村最好的院落是学校、最好的房子是教室,把学校打造成传播现代文明的窗口。二是整合教师资源。对县城初中缺编教师,面对县内外公开招考,自2005年以来,本着“公正、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的原则,连续三年为三所学校选招了525名优秀教师。对原初中学校的教师,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转为小学教师,全县共有798名初中教师实现一次性无振荡平稳过度,保证了全县农村基础教育的稳定。同时,县里非常重视学校校长的选择,调整了4所中学的领导班子,精心选任了两名经验丰富、具有开拓意识的教体局副局长担任新建三中、五中的校长,为学校的发展打了良好基础。三是优化校产资源。为防止国有教育资源在学校撤并过程中流失,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对原乡镇初中学校闲置的实验仪器、器材、药品等进行了详细的摸底统计,并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分三类情况进行整合:对改建为规范化小学的原乡镇初中,可用于小学教学的教育设施全部转到小学教学中应用;对撤并的学区小学或教学点,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一律由乡镇教管会分类整理,根据需要调整到乡镇中心小学或其他小学使用;对原乡镇中学无法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的仪器、药品、图书等,由县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折算价格,调整到城区各初中学校使用。据统计,实施“初中进城”工程以来,全县从17所撤并乡镇中学调整到城区初中学校的教育教学仪器、图书共计120万元。 (三)学校抓制度、抓规范。平原县不是简单的将实施“初中进城”工程局限在校址的搬迁、校舍的整合上,而是把其当成全面转变办学理念、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契机,以此全面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主要建立完善了四项机制。一是建立强化培训、提高能力的教师培训机制。大力开展了岗位练兵和岗位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有计划地开展了“名师、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逐步建立和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教师梯队。自2004年以来,已先后培训骨干教师970多人。二是建立竞争上岗、末位落聘的激励机制。实施教师干部竞争上岗、末位落聘的激励机制,对教育干部实行三年一聘任,教职工一年一聘任,竞争不到岗位的实行待岗培训,连续两年落聘的予以下岗。三是建立优劳优酬、高效高薪的分配机制。按照“绩酬挂钩、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原则,深入改革学校分配机制,每年由县财政统筹运作,从教师的工资中抽取一定的比例作为绩效工资,以考核成绩为依据于学年末集中发放,使教师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直接挂钩,以此拉开教职工收入差距,形成了比贡献、比能力、比成绩的良好局面。四是建立公开选招、优中选优的教师补充机制。坚持“凡上岗必竞争”,完善公开选招制度,城区中学所缺师资全部面向县内外统一选招,乡镇中学富余的教师择优安排在乡镇中心小学任教,真正做到让那些爱岗敬业、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到最好的学校任教。结合2004年以来的乡镇财源建设,通过竞争上岗先后精简分流301人,其中落聘教师98人。 三、“初中进城”工程的效果 到今年暑期,平原县已基本实现了初中进城任务,1.8万名初中生实现了进城读书,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揭开了平原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整个基础教育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初中进城”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正逐步显现出来。 (一)环境效应。一是教育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初中进城前,全县17所乡镇中学中只有5所为市级规范化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是空白,多数学校校舍破旧,绿化美化差,学生住宿条件差。“初中进城”工程实施后,城区5所学校教学设施全部达到了国家一类标准,校园环境全部实现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恬静雅致”,有4所达到了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1所达到了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二是师资队伍配置全面加强,教学工作群体优势明显增强。初中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由过去的91.97%提高到现在的100%,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到了63.0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加大了教师间相互竞争,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效地提高了教科研水平,2007年,初中教师在中央、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比2004年多了50多篇。三是教育竞争格局初步形成,教育活力全面激发。随着资源的整合,城区各中学在师资、设施、生源等办学基础条件上基本拉平,促进了之间的良性竞争,改变了过去的一校或几校独秀的状况,提升了全县教育的整体水平。自2004年开始,平原县初中教育质量由全市后几名跃进到全市前列,并连续3年保持在全市前3名。 (二)经济效应。教育事业作为最基础的一项公共事业,政府必须加大公共财政覆盖的范围。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在当前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初中进城”工程集中办学,县里主要抓高中、初中教育,乡镇集中精力财力搞好小学建设,原有小学又改办为规范化幼儿园,使教育资源在纵向上得到整合优化,产生了1+1>2的效果:既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又有效化解了教育投入不足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使有限的公共财力发挥了最大效益。同时,实施初中城工程,还有效增加了城市人口,据统计,1.8万名初中生进城读书可连带增加城市人口3万人,一大批富裕了的农民进城购房经商、安家立业,由此可拉动城市消费2000万元,城市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得到强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三)社会效应。实施“初中进城”工程,着眼于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使农民的孩子享受到了城里中学的优质教育,实现了教育的公平,涉及了每个农民家庭的切身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重要的是,农村中小学承担着传授文化知识和传播现代文明的重要职责,是推进农民群众观念转变、素质提升的重要阵地。实施“初中进城”工程不仅是调整学校布局、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更长远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在每年毕业的初高中10000名学生中,考上大学、中专等学校继续上学5800人,剩余学生1200名进入职业中专,有2000名进入工厂就业,仅有1000人回到农村。可见,通过让农村孩子到县城就读,接受3—6年的城市环境熏陶,直接促进了其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的转变,使农民的技能培训、素质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环,为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实施“初中进城”工程,平原县上下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对这项工作,县外的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些疑问。其实这些疑问,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在此,我们有必要作一下解释和说明,这对于正确认识“初中进城”工程是有益的。 1、关于农民负担是否增加问题。随着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改革的全面实施,人们所担心的学生上学费用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在城区的五所初中学校中,除了平原师范初中部为民办学校外,其他四所学校全部为国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能力达到了16000人,完全能够满足所有学生上学的需求。过去在乡镇中学,每个学生一年的上学费用包括杂费、课本费、食宿费等大约在1500元左右。其中,杂费每生每年300元,课本费每生每年160元,住宿费每年100元,生活费每月80元,每年960元。初中进城之后,由于全县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改革,免除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学生的上学费用包括课本费、食宿费、交通费等大约在1460元左右。其中,课本费每生每年160元,住宿费每年100元,生活费每每月100元,每年1000元。虽然增加了一点交通费用,但按最远的乡镇计算,每月放假2次,每次往返交通费用10元,每月20元,每年按10个月计算共需200元,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相比,仅占1/20左右,群众完全有能力承受得起。农民朋友说,虽然孩子每月多花点钱,但孩子学的知识比原来强多了。因此,与在乡镇上学相比,初中学生上学费用基本没有增加,从而孩子上学费用问题不再成为家长的负担,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控制了学生辍学。 2、关于初中教育水平是否提高问题。通过实施初中进城工程,全县初中教育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一是初中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据统计,2004年全县中考平均分为372.7分,优秀率为19.7%,在当时列全市第九位;2005年,全县中考平均分为397.8分,优秀率为22.3%,列全市第五位,前进了4个名次;2006年,全县中考平均分为411.79分,优秀率为25.3%,列全市第二位;2007年,全县中考平均分为427. 58分,优秀率为28.39%,继续列全市第二位。实施实施“初中进城”工程的三年间,全县中考平均分数提高了54.88分,增幅为14.75%,优秀率提高了8.69个百分点,中考成绩由2004年的第九名上升为全市第二名。二是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2004年,全县拥有市级以上课题1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重点实验课题6项,市级重点实验课题7项。到2007年8月,全县拥有市级以上课题达45项;建立省级重点课题实验基地3处,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重点实验课题14项,市级重点实验课题16项。平原二中、平原三中、平原四中和师范初中部为省级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平原五中为市级重点课题实验基地。三年来,五所所初中学校共派出25名学校干部外出挂职学习,组织了350多名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并邀请了洋思中学、潍坊十中、莱州双语学校等省内外知名学校的校长、教师前来举行专题报告、讲座,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广大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显著提升。三是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进城之后,各初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快乐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作为追求的目标,按照素质教育的导向,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大力加强活动课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各个学校都开设了各式各样的兴趣小组,除了学科兴趣小组以外,还有舞蹈、绘画、声乐、器乐、书法、曲艺、田径、篮球、足球等等,孩子们的成长舞台更加广阔。同时,为使进城来的农村学生得到高素质教育,各学校始终坚持“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理念,狠抓后进生转化工作。如平原三中在课堂上坚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全体教师利用每周一三五课外活动对学生开展“培优补差”,让再好的学生也能提高,再差的学生也能进步。随着教育环境层次的显著提升,农村学生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全方位接受城市人文环境的熏陶,改变了原来的一些不良习惯,促进了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3、关于学生管理是否到位问题。初中学生进城以来,各初中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一言一行,普遍实行了24小时“全员、全程、全方位、全封闭”无缝隙值班制度,教育干部、教职工轮流值班,从学生的起床、入学、上课、课外活动、饮食、放学、自习、就寝等各个方面进行不间断的监控和管理,做到学生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学会自理,学会尊老爱幼、学会团结互助,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广大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多把尺子、多个角度衡量学生,并由“专业型”转向“服务型”,全天候为学生服务,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学习了快乐,让每一名学生在学校都找到了家的感觉。如平原二中开通了意见箱,让每一名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教学工作谏言献策,并开设了“校长接待日”,让学生直接同校长对话,畅所欲言。平原三中不但通过校园广播、每日赠言、经典诵读、校园文化长廊、心灵驿站谈心活动、法制教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而且对学生在校园一日内常规作了明确规范,学校、团支部、班级建立了三级文明监督岗,实行严格的管理,学校领导干部、级部主任、教师每天值班人员达36人,学生管理真正做到了“细、严、实”。平原四中为每名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记录下他们的成长历程,使其发挥特长,改正不足。两年来,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习惯、卫生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排队就餐、按时作息、合理安排时间,这些规范化管理让在农村“疯”惯了的学生也变得文明起来。 4、关于贫困学生救助问题。从实施初中进城工程以来,为确保所有的的初中生都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特别是为了保障贫困生能够同其他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县里制订实行了贫困生救助制度,每年按8%的比例对贫困生实施“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每生每年可享受补助610元。“两免一补”专款的发放,采取“学生申请、村委会审核、学校审查公示、县财政局和教体局审批”的程序,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程序,严肃纪律,规范操作,确保了专款专用。三年来,全县共救助义务教育学校贫困生25000多人次,救助金额达到了280万元,其中救助农村初中贫困生13500人次,救助金额达到了148.6万元。 5、关于交通安全问题。随着初中进城工程的实施,城区学生数量激增。据统计,全县城区的农村住宿生(含高中)约有2万人。为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确保学生放学安全到家、上学安全到校,县里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县教体局专门成立了交通安全科,制定了相关规定;各学校重点加强了农村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宣传板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们提高交通安全的意识和知识,特别是教育学生不乘坐拖拉机、农用车、摩托车等不安全的车辆上学、放学。二是采取错时放假制度。针对全县交通部门运力不足的现状,各学校在节假日放假之前,由县教体局对各学校的放假时间作出统筹安排,错开放假时间,以解决运力不足、交通堵塞等问题。三是强化学生交通安全的协作管理。由于交通安全管理涉及到交警、交通等部门,单单依靠教育部门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为此,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成立了由教育、交通、交警等有关部门同志组成的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城区各学校的交通安全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上路检查,对发现存在超速、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接送车辆,以及使用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及安全要求的车辆接送学生的予以严肃查处,确保不发生危及学生安全的交通伤害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