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7770|回复: 0

东平县地名文化内涵(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style="TEXT-INDENT: 2em">(四)饮食文化</P>
< style="TEXT-INDENT: 2em">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农民以粗粮为主食。平原产麦地区,从芒种至处暑吃麦面,余皆粗粮。广大贫民一年糠菜半年粮。忙时有干粮,农闲时山区喝地瓜糊粥,或煮上几个窝窝,多让给老人、劳力吃,家庭妇女靠糊粥、干菜度日。菜味以咸为主,间食酸辣,很少吃甜。农家很少吃菜,平时以咸菜、辣椒或葱蒜佐餐,节日吃水饺改善生活。富裕之家待客席筵丰盛,上等筵席为“两大件”,用鲤鱼、海参、鱼翅等名贵菜做主菜,每道主菜随配菜4个。中等席面为8碟8碗,下等席面为4碟8碗。喜事待“新贵客”,必有鲤鱼,取“鲤鱼跳龙门(登科)”之意。</P>
< style="TEXT-INDENT: 2em">随着人民生活逐年提高,农民粗细粮混吃,肉、禽、蛋、菜的消费量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年代一般农民每餐多有蔬菜,适量饮酒者渐多。筵席讲究色、香、味、型、器和营养价值,数量增多。讲究排场,喜事、请客多安排在饭店,按所订标准上菜。</P>
< style="TEXT-INDENT: 2em">东平的佳肴、名吃繁多。如“霸王别姬”、糟鱼、甲鱼汤、红烧鱼、油卷、重炸鱼、炒鱼片、炒鱼丁、炒虾仁、串鱼丸子、清蒸填鸭、扒鸡、东平粥、烧饼、银丝、水晶包、佛手包、罗汉饼等,不下几十种。</P>
< style="TEXT-INDENT: 2em">(五)服饰文化</P>
< style="TEXT-INDENT: 2em">清代,除官吏及有“功名”者按制穿着。乡绅富商的男子,夏穿长衫,冬穿棉袍,春秋穿夹袍,或外罩马褂。头戴帽垫,足登绸(布)袜和缎(布)鞋。女子穿右襟上衣,下系长裙,平时家居则不系裙,间有穿旗袍者。饰物有钗、簪、锁、链、耳环、帽花、帽幅、戒指、手镯等,质多银、铜,金制品较少。农民的衣料以家织棉布为主,稍富裕者做件细布外衣,供外出应酬时穿着。</P>
< style="TEXT-INDENT: 2em">20世纪50年代,男青年陆续着“中山装”、“国防服”,女青年多穿“列宁服”。70年代中期,化纤织品增多。80年代男青年多穿新颖入时的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单排扣和双排扣的西装等10多种;女青年多穿列宁服、青裹领上衣、飞燕领上衣、戗驳头西装、连衣裙、西服裙等20多种;男女童装款式更多。在农村,穿皮鞋、戴手表的人数大增,以为时髦。随时代、季节变化而变化,服饰多样,色泽绚丽。</P>
< style="TEXT-INDENT: 2em">(六)居住文化</P>
< style="TEXT-INDENT: 2em">20世纪50年代之前,山区住房多石墙,平原多土基、土墙,部分殷实户建以石、砖为基,上接土墙的平房(俗称海青屋)。少数豪绅巨富之家建砖墙、瓦顶、上饰“五鸡六兽”的瓦房或楼房。传统庭院为“四合院”、“三合院”,以北屋为主房,其余为配房。农民住房狭窄,大多数佃户住地主的房屋,或凑地主的院墙,盖一面出水的水屋。湖洼地区除少数富家建有高房基、砖石墙的平房或楼房外,多数因陋就简,土墙土顶,庭院多无垣墙。</P>
< style="TEXT-INDENT: 2em">50年代后期,房基地多由集体安排,修建排房屋以土石结构为主。80年代,平原地区建房以砖石结构的平房居多,间有瓦房。改革开放后,城镇多以楼房为主,少部分山区仍有石房建筑,多数以钢筋混凝土砖房为主。</P>
<P style="TEXT-INDENT: 2em">县委、县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发掘,利用和保护地名文化资源,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提出并正在实施“打造文化大县”和“建设旅游大县”的战略。</P>
<P style="TEXT-INDENT: 2em">1993年5月,地名主管部门组织出版了《东平县地名志》,全书共收录地名条目1627条,地图45幅,彩色、黑白照片224幅,表格23张,共计78万字,详实记载了县内各类地名的标准名称、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现状、隶属关系以及与地名相关的经济、文化史实等,是一部全面展示东平地名文化的专著。1988年8月,县政府发布《东平县地名管理实施细则》。1991年8月,又发布了《东平县地名标志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先后为县城区及所辖乡镇设置村、路、街、巷名称标志牌20余万个,并给887个自然村安置大理石永久性地名标志。不仅实现了村、路、街、巷名称的标准化、层次化、序列化,而且提升了地名文化品位,展现出“千年古县”的风采。</P>
<P style="TEXT-INDENT: 2em">东平县位于泰安市西部,汶河下游。东邻肥城市,南接汶上县、梁山县,北与平阴县毗连, 西北隔黄河与东阿县、阳谷县、河南省台前县相望。面积1342平方公里。人口76.6万。辖东平、州城、沙河站、彭集、老湖、斑鸠店、银山、水河、须城9镇,旧县、梯门、 大羊、张河桥、接山、新湖、戴庙、商老庄、大安山9乡。县人民政府驻东平镇。 </P>
<P style="TEXT-INDENT: 2em">西周为须句及宿国地。春秋须句并入鲁,宿并入齐。战国皆属齐地,后为无盐邑。秦置须昌(今埠子坡村)、无盐(今无盐村)等县,同属薛郡。西汉初属梁国,景帝中元6年(公元前144年)析置济东国,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改为大河郡。甘露2年(公元前52年)改为东平国,名取《禹贡》“東原厎平”之意,治无盐县,章县、富成县属之。东汉因之。西晋东平国徙治须昌(故属东郡),南朝宋改为东平郡。北齐东平郡、无盐县俱废,须昌县徙治无盐县。</P>
<P style="TEXT-INDENT: 2em">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徙须昌县还旧治,于原无盐县地改置宿城县,同属郓州,后改称东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称郓州,贞观八年(634年)郓州自郓城移治须昌县,同年省宿城入须昌;景龙三年(709年)复析须昌置宿城县(此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对宿城县省废年份未予确指,并称“景云三年12月分须昌置宿城县。”按:唐睿宗“景云”年号总计使用不足两年,《新唐书》“景云三年”云云,显误。另,《续山东考古录》作景龙元年,未详何据,或系刊刻之误。)。贞元四年(788年)改宿城县为东平县,移入州城。太和四年(830年)改为天平县,六年省入须昌县。五代唐改须昌县为须城县。</P>
<P style="TEXT-INDENT: 2em">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河决郓州王陵埽,侵迫州城,遂移须城至今州城镇,郓州治所随迁。庆历二年(1042年)于郓州置京东西洛安抚使,宣和元年(1119年)郓州升为东平府。</P>
<P style="TEXT-INDENT: 2em">元至元九年(1272年)改为东平路。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复为东平府,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为东平州,属济宁府,州治须城县省入东平州。十八年(1385年)改属兖州府。清初东平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降东平直隶州为东平州,属泰安府。 </P>
<P style="TEXT-INDENT: 2em">1913年属济西道(翌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6年8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39年9月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属泰西专区(1940年鲁西行政主任公署成立后,为鲁西行政区第一专区)。1940年8月县境西及西南部大部析归昆山县。1941年7月属晋冀鲁豫第十六(泰西)专区。1942年7月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八专区(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三专区),同年12月该专区撤销,东平划属冀鲁豫第二(运西)专区。1944年5月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八(运西)专区。1946年1月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七专区。1948年7月改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9年7月改称泰西专区)。</P>
<P style="TEXT-INDENT: 2em">1950年5月属泰安专区。1958年12月撤销平阴县,并入东平县。1960年3月撤销东平县,复置平阴县,原东平县之东阿、接山、夏沟、兰花店、孝直、大羊、平阴、城关、水河等9处人民公社划归平阴,原东平之彭集公社及须城公社的东部划归汶上县,这时的平阴县初隶于济南市,同年4月改属菏泽专区。1962年1月复置东平县,以原东平县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属泰安专区(1967年改称泰安地区)。1985年属泰安市。</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11-24 0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