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作者:百年孤独
《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在继承学校原有文化与价值观的基础上,试图在学校工作的主要领域明确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为构建学校机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等提供引领。 行动纲要是学校办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今后6年工作的总纲,每3年一次提交教代会审议,确定重大原则与基本价值观;每年由校务委员会组织学校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并对有关具体事宜进行修订,每年修订的行动纲要都应该成为面向以后6年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学校战略 第一条 愿景 我们的使命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 十一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言行规范、思想活跃,成为志远意诚、思方行圆的杰出人才。 伟大的学校应该是一所师生品格崇高、才识卓越的学校。 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一流的质量;卓越的队伍;能够让教师过体面生活的待遇;成为师生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的和谐学校。 第二条 关键成功因素 总结建校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的历史经验,学校成功的基因为:校长、队伍、理念与共同价值观、体制与机制、生源、改革创新、条件与资源。 展望学校发展的未来,学校今后6年的关键成功因素为:教师、机制、国际化、课程、生源、经费、数字化、改革创新。 对关键成功因素进行量化分解,可以得出关键成功因素指标。学校各层级、各岗位对关键成功因素指标的全面落实,是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基本保证。 第三条 战略改进领域 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着眼未来,立足实际,通过对国家课程的开发和学校课程的建设,系统开发满足学生需求、充分落实学校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 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课堂教学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与课堂是学校今后6年需要加大气力改进的战略领域。 第四条 学校文化与价值观 总结建校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学校发展的历史经验,学校倡导并强调以下价值取向。 1.改革创新,敢为天下先。 2.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3.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共和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4.海纳百川,包容共生;聚天下英才,做英雄事业。 5.追求卓越,反对平庸,拒绝低劣。 6.不为高考,赢得高考,追求素质教育与优秀升学成绩的统一实现。 7.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8.学校未来发展:培养——研究型学校。 9.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研究高水平。 10.干部行为准则:公、勤、谦、坦。 11.课程改变学校才会改变。 12.主体性教育:学生能做的,老师不要包办。 13.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全面发展,多向成才。 14.把学校办成教职工心灵的栖所、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教职工的幸福家园。 15.不可侵犯的教代会民主权利:信任投票决定校长是否继续任职,满意率评价决定干部是否继续任职,参与制定、修订甚至决定学校重大文件和方案。 16.敢于否定自我,不断创新发展战略。 17.生活上可以照顾,工作上不可以照顾。 18.卓越的领导者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19.建设国际化学校,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和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一流人才。 20.一心办学,心无旁骛,敬业笃志,乐业奉献。 第二章 培养目标 第五条 学校着力于培养志远意诚、思方行圆,即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言行规范、思想活跃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与人生规划,确立远大目标,启发学生立志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杰出人才;诚信做人,让每一位十一学生成为值得信任的人;强化学生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鼓励独立思考,培养有自己想法的学生。 第三章 组织结构 第六条 师生导向。学校组织结构的构建必须以师生为导向,有利于简化程序,快速响应师生、教育教学的需求;有利于创造以学生为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目标的文化。 第七条 扁平模式。学校将通过调整组织结构,使各层级的管理跨度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学校将尽可能压缩学校组织结构层级,减少无效劳动,让师生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得以反应。 第八条 矩阵结构。学校构建学部(年级)与学科共同对教育教学质量负责的机制;在矩阵管理结构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事业负责,而不是仅仅对某一位领导负责;每一个人都不仅仅属于某一个部门、都应该顾全大局,将有利于学校大局、有利于把事情办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章 教师 第九条 教师肩负着塑造学生精神生命的神圣职责,教师从事着世间最复杂的高级劳动,教师的职业不仅是传承过去,更是创造未来。教师的职业定位在于,在学生未来对社会的贡献里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学生今日之爱戴与未来的回忆中,寻找富有乐趣的教育人生。 第十条 优秀教师应该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 第十一条 优秀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和所在团队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课程。 第十二条 教风决定学风,教师对待职业的态度影响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教师必须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通过踏实的教风,影响和带动学生良好的学风。 第十三条 学生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那么你在学校中的价值就有多大。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甚至缺憾,但都不可以轻慢学生,忽视教学;我们可以原谅许多,但永远不能原谅的是对学生和教学的轻慢态度。 第十四条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可能有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学生;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错误,就像学习走路的幼儿跌跟头,绝大部分跟道德品质没有多大关系。教师不要埋怨学生,当教育教学效果不如意时,要先检视自己。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学生对公平的期待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世界,教师要十分小心地呵护每一位孩子的世界,即使她是不完整的。 第十五条 自我反思与终身学习。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我们的“本来”在不断折旧,必须通过持续学习以实现自我保值和升值;教师要注意职业规划,不断刷新自我。 第十六条 学校重视班主任的选拔、配备与培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班主任教育管理观,引导优秀班主任逐步向辅导员过渡。 第五章 学生 第十七条 勇于担当。十一学生应该胸怀天下,具有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应该勇于担当责任,自觉为国家、为团队、为家庭、为朋友排忧解难;自觉奉献社会,主动服务他人。志远行近,既胸怀天下,又脚踏实地,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动力。 第十八条 诚实守信。十一学生必须坦诚待人,信守承诺。 第十九条 尊重他人。要尊重父母家人,尊重老师长者,友善同学,学会用谦恭的态度与人交往。 第二十条 拥有感恩之心。别人的帮助让我们获取幸福,帮助他人让我们传递幸福;懂得随时回报他人,并以感恩的态度回报社会。 第二十一条 克己让人。十一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健全的对话人格,“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坚持平等对话,学会换位思考,设立“道歉日”,培养协商与妥协的能力。 第二十二条 领袖气质与谦虚品格。十一学生应独立思考,具有自己的想法,谦逊而有韧性,质朴而无畏,不怕失败,勇于面对挫折,严于责己,归功他人。关注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参与,善于决策。主动锻造自己的领导能力。 第二十三条 重视学术成就。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注意研究学习规律;踏踏实实,追求良好的学业成绩。 第二十四条 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在追求学业好成绩的同时,每一位同学都要掌握一项娴熟的体育技能和艺术技能并形成习惯。 第六章 师生关系 第二十五条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亲情如父母子女,友情如同伴朋友,严而有格,爱而不纵。 第二十六条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际就已经结束了。 第二十七条 师生关系的主导方在教师,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责任。真正健康的师生关系必须靠人格与学识赢得。 第二十八条 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需要一定的相处时间,只有在师生相处中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教育。 第二十九条 热爱是境界,热爱是胸怀,热爱也是有技能和技巧的,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必须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 第七章 课程 第三十条 课程建设应与学校培养目标相一致;课程建设应立足学生成长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尤其要关注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需要。 第三十一条 坚持有效实施国家课程与积极开发学校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实现课程的校本化。各学科要明确本学科课程建设与课程开发的方向,形成具体实施方案。 第三十二条 加强学校课程的体系构建,重视对已有课程的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建设。 第三十三条 强化课程意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课程建设与课程开发的主动性,明确处处是课程、时时有课程的观念。 第三十四条 引进国际优质课程,积极开发与实施国际课程,在可能的领域里努力实现中外课程的融合。 第八章 教育教学 第三十五条 坚持主体教育,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要包办。 第三十六条 重视日常行为规范落实。重视起始年级、起始学科学生习惯养成的战略作用,梳理不同年级应该强化的不同习惯,逐一落实;要求学生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干什么事就要干好什么事。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细节。 第三十七条 重视教学常规。学科与教研组要全面关注备课、上课、留批作业、课外辅导、成绩考核等教学“五环节”。不断完善与改进教育教学常规,注意用新的科研成果丰富常规。 第三十八条 成功是成功之母。给学生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打造学生的亮点,用成功酿造成功与自信。 第三十九条 实施不被拒绝的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的重大教育活动都尽可能办成学生的节日,并使学生终身难忘,学科教学活动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创造条件,努力让教室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第四十条 坚持多元评价。多几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形成全面、系统、多元的评价体系。 第四十一条 实施“接力棒计划”。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接班人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十二条 重视学生职业与人生规划。从初中、高中起始年级开始进行职业与人生规划,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职业与人生目标,激发学生内在成长的动力。 第四十三条 重视学生情感培养,特别重视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重视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良好同伴关系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妥协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十四条 重视班集体建设,立足班风抓校风,遵循班主任岗位优先的原则调配学校人力资源。 第四十五条 重视校园欺负现象的解决,设立“同伴关系日”,营造良好的同伴关系。 第四十六条 敬重教学规律。学校将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改革,贴近学科学习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以培养学生兴趣和成就感为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将通过课程开发、教材整合、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更新,使教育教学不断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四十七条 调整教学关系,建设新的课堂文化。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学生的舞台,并非教师展示自我的地方;减少讲和听,增加说与做。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从来不提问的学生不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学生;让每一个问题在学生自己的手底下得到解决;不占用学生自主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是对学生的基本尊重。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计划,将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计划,让知识树在学生心里扎根。倡导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设计特别是问题设计方面狠下工夫,设计并呈现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第四十八条 将落实进行到底。狠抓落实才能提高质量,学了要会,会了要对;在没有射中的靶子上再射一箭。 第四十九条 教学诊断与评价。诊断出问题与考出好成绩同等重要;及时的教学反馈是调整教学的重要方法;理想的学习是及时知道结果的学习;将评价贯串教育教学全过程。 第五十条 学校通过学分管理,引导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九章 教育科研 第五十一条 教育科研要着眼教育教学规律,关注当今世界、现代中国教育改革潮流和发展趋势,立足身边问题,努力将基础教育领域方向性的课题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相融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务实高效。 第五十二条 项目研究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矛盾点正是创新处,要从自己的“痛”开始,从“困惑”和“抱怨”里,从学生最不满意之处寻找项目研究的课题;改变可以改变的,选择能够改变的,选择必须改变的,选择能够在年内见效的项目;要致力于行动的改变,避免空泛与纸上谈兵;注意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寻找潜在的内在原因。 第五十三条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学术素养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要通过教育科研,培养高素质的学术团队。 第五十四条 寻找教育教学制高点,构建校际教研合作组织,通过教研学术年会、网络互动平台等方式,积极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 第五十五条 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自主申报立项与参与教师的项目研究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 第五十六条 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通过博士后项目、优秀校长培养基地、中国基础教育名家著作收藏馆等整合科研资源,为学校教科研提供支持。 第十章 决策 第五十七条 推动不同层次、不同团队的思想解放和独立思考,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向领导请示工作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意见;提报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不少于两种方案。 第五十八条 坚持“哪个层级获得的信息最充分,就在哪个层级做出决策,或者由哪个层级的人员参与决策”的决策原则。 第五十九条 明确决策程序,尊重决策规律,加强决策制约与决策评估;坚持重大决策前的听证制度与决策后的纠错制度,定期对学校重大决策进行民主评议。 第六十条 遵循民主决策、权威管理的原则,执行层面的集中与决策层面的民主同样重要。 第六十一条 重视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领域决策方式的研究与实施。特别重视教职工评职晋级、薪酬分配、福利待遇的选择方式与实施方式、住宅购置与分配、教工子女入学、学生荣誉评定、学生干部产生方式、学生学业与综合素质评价、分班、座位排定等决策的实施。 (《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共有15章100条,限于篇幅,这里先分享前十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