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面,短发、素装的郭涵干净利落,乍一看,让人觉得有点“冷”,感觉很难接近。但是,聊了一会儿,她的随和、直爽却让记者倍感亲切。“有多大的风光,就有多大的压力。”虽然学校在奥运会中风光无限,但郭涵却表现出了少有的低调和坦诚。她说,一零一中学是一所历史名校,自己只是学校发展中的一段历史,只有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学校获得了发展,才能与学校的历史地位相匹配,才不至于有辱使命。 1999年,当被任命为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时,郭涵感到了很大压力,“我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我知道学校的历史,知道有很多人在关注着你。这种关注程度不可想象”。 虽然之前郭涵已经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了8年,但从来没有管理过一所学校,突然一下子做了一所历史名校的校长,“我当时根本不知道怎么运转”。那时,学校校舍破旧,各种矛盾尖锐,一大堆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棘手难题都摆在了她的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替郭涵捏了一把汗,担心她能否挑得起这副沉重的担子。 9年过去了,在郭涵的带领下,一零一中学负重前行,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对此,郭涵感慨地说:“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很高的社会期望和压力时,很幸运,我仍然比较清醒,坚持学校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土地,校长的使命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壹 从奥林匹克青年营到邀请诺贝尔奖得主来校作报告,只要是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事情,郭涵都会努力争取,努力做好。 对于一零一中学的师生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他们终身难忘。作为北京奥组委选中的奥林匹克青年营的营地,来自全世界204个国家和地区的481名奥林匹克青年营营员,使北京一零一中学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 对一零一中学教师而言,青年营前期准备工作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劳动的苦和累、劳动环境的脏和乱、劳动质量的精和细。这个过程,非亲历者难以体会,难以想象。 打扫食堂的教师,跪在地上,硬是把常年积淀的油垢污斑擦洗得没了踪迹。打扫宿舍的教师,连蚊帐竿也擦得干干净净。为了让来自异国他乡的孩子们一进入校园就有一种家的感觉,教师们可谓费尽心机:刘建新老师从家里拿来一把极富艺术内涵的大扇子,挂在3号楼的走廊上;万锡茂、曹桂胤自己花钱买来中国结;曾丽军等一些心灵手巧的教师叠了许多千纸鹤,挂在营员房间。随着团队各成员之间、教师们和营员之间的配合越来越熟练、越来越默契,大家对奥运精神的感悟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具体。整整20天的青年营活动,给一零一中学的师生带来了一次神圣的精神洗礼,使学校的教师和管理团队经受了一次高规格的检验,同时也使学校拥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宽广的精神视野。 在很多人看来,承接奥林匹克青年营这样超大型的国际活动,是一件非常麻烦、非常复杂的事情,有的人担心难免会出现纰漏,有的人担心财务会出现“漏洞”。但在郭涵看来,具体的困难可以一个个去克服,这是促进学校发展和锻炼队伍的一个绝好机遇,绝对不能错过,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善于寻找并抢抓机遇,是郭涵之所以能够带领学校不断前行的“秘笈”。 2008年11月12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先生一行抵达北京一零一中校园,给师生们作了既生动有趣又有一定学术深度的演讲,并和与会学生进行了20多分钟的互动,全场气氛非常热烈。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完全得益于郭涵对机会的敏感和及时把握。2008年初,副校长王涛去北京市教委开会时,拿到了两本市教委一年工作的大事历,回来后就给了郭涵一本。通过这本大事历,郭涵得知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将于2008年11月份联合举办“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于是她就决定借这次会议召开的机会,把与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请到学校,于是就给学生们带来了这次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实际上,拿到市教委大事历的人很多,但只有郭涵敏锐地捕捉并把握了这次机会。 有了敏锐的目光和时刻寻找机遇的意识,机遇就会不期而至。在郭涵的决策和争取下,2005年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06年北京市首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2007年的国际学校联盟校长峰会先后在一零一中学举办。这些活动使学校的管理队伍得到了锻炼,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正因为有了举办这些大型、国际性活动的基础和经验,才使得学校有可能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年营的营地。通过承接这些活动,使学校的管理队伍以及后勤管理获得了提升,使师生有了和名家大师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开阔了师生的视野,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在决策的时候,郭涵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要这件事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要去做,就要努力争取,努力做好。 机会永远给予时刻准备着的人,给予敏感而行事果断的人。正因为能够高瞻远瞩,抓大放小,郭涵才得以抓住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机会,使学校以此为平台,不断地向更高的水平提升。 贰 郭涵一再提醒班子成员:“你今天表扬教师了吗?你真的是为教师的成长发自内心地高兴吗?”教师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郭涵倾诉,一位教师告诉记者:“郭校长不一定会赞同你的意见,但她会听完你的意见。” 尚晓嫚是一零一中学初二(3)班的教师,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她都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和辅导,只要这些学生有点滴进步,她都会写个小纸条进行鼓励。有一次,学生把尚晓嫚写的纸条拿回家,家长见了,非常感动。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家长见到了郭涵,并把尚晓嫚的做法告诉了她。去年,尚晓嫚从初三循环下来接手新入学的初一。在新生入校的家长会上,郭涵在会上表扬了尚晓嫚,并把尚晓嫚的做法告诉了家长,说她的责任心非常强。家长们听了特别高兴,一下子对尚晓嫚特别信任。通过这件事,郭涵体会到,以后开家长会的时候一定要多表扬教师。 “校长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教师,表扬教师一定不要说空话,而是要用具体的事情去表扬教师,这就要求校长要细心,要多和教师交流,这样才会用更多的细节去表扬教师。”郭涵表示,校长表扬教师不能是嗓子眼里出来的,而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她一再提醒班子成员:“你今天表扬教师了吗?你真的是为教师的成长发自内心地高兴吗?”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相对于制度建设,郭涵更关注制度背后的精神层面,因为“制度管不到的地方,只有靠精神。跟制度比起来,文化、氛围更重要”。郭涵认为,我们现在不缺少口号,不缺少先进的理论,就缺少能够感动人的东西。为此,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郭涵更关注那些小事、细节,关注那些能感动人的人和事。每年评上先进的教师,不管获奖级别高低,郭涵都会请他们在大会上给全校教师作报告,一是增强这些教师的自豪感,二是彰显榜样的力量,因为这本身就代表了学校所倡导的文化。她说,有时,教师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作为校长,如果听到了、见到了,再跟教师提起来,教师就会特别感动。“校长是寒暄式的还是发自内心的,教师是能够感受出来的。” 为了让每位教师都感到“在一零一中学工作是最好的选择,一零一中学是值得工作一辈子的地方”,郭涵想方设法给教师的成长提供各种成长平台,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在采访中,很多教师都对记者表示,郭校长就像一个大家长,当自己在工作中有烦恼的时候、工作不顺的时候,一想到郭校长,就有了安全感,感觉有她在,学校就有希望。高一年级组组长刘子森告诉记者,在一零一中学,教师们有什么事情,不管是工作上的事情,还是子女的教育问题、家庭纠纷,一般都会直接去找郭涵倾诉。“郭校长不一定会赞同你的意见,但她会听完你的意见。一般来说,很多领导如果不接受你的意见,就会打断你,然后阐述他的观点。但郭校长不是,她很宽容,听到最后,她可能会说一句话:我不赞同你的方式,但我能理解你的做法。她有时也会给你委婉地提出建议。”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专业素养固然重要,但真正核心的还是教师是不是真正地爱教育、爱学生。一位教师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说到底还是一个投入的问题。而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并不是纯粹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所能达到的。如果让教师处于一个能够不断被激励、被感动的环境之中,处于一个有着强烈归属感的校园之中,那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就可能在无形中被激发出来,这可能就是一零一中学为什么能够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来源:东方教育世界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