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龙活动中,我曾问过不止对孩子不满的一个家长:孩子的缺点有多少?请一一列举。常会发现,家长除了说出一两件很具体的所谓不良言行外,多会以“不听话”“执拗”等措辞结论,却找不出多少问题。而当被问到孩子有多少优点时,往往也是敷衍式的“除了……不好外,其他也还行……”再具体到什么是让你满意的,很多时候需要默想。这会让你想到什么?现在你如果能静下心想想,孩子到底有多少不让你满意的地方?占全部学习生活的多大比例呢?你平时对孩子的关注点是什么?
是不是可以这样结论:问题孩子的家长和老师,关注点在孩子的不足和失误! 所以显得孩子问题特别突出,所以在前天日志中我提出孩子问题是被成人发现并培养出来的!
成人为何不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尤其是父母和老师?一般的解释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决定了他们不会完美,而且,完美本身就是一种极不现实的期待,何况,即便是要求孩子完美的老师和家长,你们的行为可以保证完美吗?另外,我们要求孩子完美的标准是什么?谁制定的这个标准,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吗,这个标准在成人心目中是固定的还是随时变幻的?——不需要答案,成人稍冷静思考就知道问题在哪里!
如果我们换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站在旁观者角度评价孩子,或许会得到不同答案:孩子其实存在许多优点,我们只注意到孩子不足,对不足毫不留情的评判、批评甚至斥责,但对孩子适当的行为熟视无睹,会理解为那是应该的,在鼓励、肯定时肥非常吝啬。可孩子在学校、社会一旦有了不良行为,成人马上会结为联盟,群起而攻之。于是一次错题会让孩子在学校受批评,老师会通知家长,孩子回家后会接受由此带来的责难和惩罚---孩子内心会有何感受呢?当然是反抗、痛恨、厌恶,由此而厌恶老师、学校。
如前所述,所有行为不当的孩子,都是丧失信心、寻求关爱、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孩子,因为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寻求关爱的方式便在不合理信念指导下,采取自以为最有效的方式争取。他们需要的不是指责和教导,而是需要鼓励、需要发现其闪光点。正如德雷科斯强调的:“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当孩子的失望感、被冷落感消除时,不良行为动机也就失去了依托。
但始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孩子鼓励,尤其是在与孩子发生冲突失去理性时,成人连倾听尚且失去了耐心,哪里还会想到鼓励?因此心理学主张,在感知到情绪时暂不要处理问题,不要带着情绪试图解决问题,那样往往会走入批评、训斥的老路,最好的办法是冷却,暂时离开,对孩子说:“你先回去想一想……”如果孩子正在情绪最高点,连离开的建议都不接受,我们可以告诉他:“看来你不想离开,好,那我离开一会儿,等咱们都冷静了再来讨论问题解决办法。”
在鼓励孩子时,成人经常混淆的是鼓励和赞扬。本想鼓励,却习惯于赞扬,把自己置于长者、师长、领导的位置,以为谁都喜欢听赞美的话,岂不知赞美的语言拉开了和孩子的距离,成人此时和孩子已经不是平等的,家长或老师成了评判者,开始指指点点---尽管指点的语言是褒义的,对方仍然感觉到不舒服。而且,赞扬的话即使让孩子兴奋,久之会养成孩子判断问题的标准失衡,因为评价者是他人,孩子会变得为讨好他人---家长或老师、领导而失去自我,别人的评判成为是非标准,对孩子心理健康依然不利,因为谁也不想孩子总看别人眼色行事,或因为不知别人的态度做事时胆怯。
对孩子鼓励的障碍还来自环境。中国有句老话说:“人前教子背后教妻。”似乎当面教育孩子才能显示威严,表示教子有方。我们都可能经历过那样的场面,自己言行稍有不慎,成人当中教导如何如何,对某人该如何如何?在一个时间段内,学校里时兴违纪学生写检讨,当众宣读……能体会当事者的内心活动吗?你感觉当事人会心服口服,彻底改正吗?一般情况应该是,嘴里念着检讨,心里骂着成人。所以在处理孩子问题时,应有意避开众人视线,请他人离开或者自己主动换个僻静场所,告诉孩子:“咱们找个不受干扰的地方探讨。”
中国人爱面子,孩子也不例外,当众公开孩子的不适行为本身就将孩子置于对立面,悄悄告诉孩子去僻静处解决,他会感觉到隐私被保护,感觉到尊重。
说到鼓励,很容易被认为是用语言实现。诚然,多数时候鼓励需要语言,但非语言的表达有时效果可能更佳。经常看到家长和老师把和孩子一起玩的照片在空间、微薄等平台晒,那里有孩子的鬼脸,有孩子的吃相,但孩子成长的足迹却少得可怜,孩子读书、写字、作画、公益……未必是孩子在公开场合,自己一丝丝进步、哪怕是自己卧室收拾的干净利索也可以作为题材,你不感觉把孩子做的这些贴出来是一种鼓励?另外,对孩子的鼓励也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次安静的陪伴……但与孩子一起的时光,要让孩子感受到此时的成人是在真心实意陪伴,这个时间是属于他的,有些成人在陪伴孩子时习惯于玩手机、边看电视边和孩子说话、边玩自己喜欢的事情边监督孩子活动,这不但是不专心的问题,也在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一种三心二意待人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