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些课堂上打不起精神的学生,我总是会想:他们原先是不是这样的?他们对世界的兴趣究竟是如何丧失的?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就厌倦上课,就盼望放假,甚至对“老师生病,改自习”感到开心,这是怎么了? 这样的年龄,应当睁大了眼睛看世界,应当对万事万物有好奇心,应当不知疲倦地阅读和发问,可是,为什么他们会把“上学”当作一件苦事? 我苦苦思索,后来,我不得不转过身观察学生要面对的教师和家长。 和学生交流,想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这些学生一般神情木然,或是苦笑,因为他不知道你的目的,他也不会去想你的问话有什么样的意义。他会说:没有什么呀,我挺正常的呀,和其他同学一样呀。 但我仍然能知道他们在受教育早期受到了什么样的干扰。每个孩子都有过对世界的兴趣,他们也会有过奇思异想,却过早地被毁灭了。“利益”是扼杀好奇心的第一杀手,教师和家长教育观出错,过早地诱惑儿童,向他们灌输“利益”,必然让他们失去对外部世界的兴趣。比如,他们给孩子讲“钢琴神童”的故事,告诉他们:“天才”是靠父母的“逼,罚,打,骂”造就出来的,你看那个钢琴神童,他父亲当年要他“弹不好就去死”,如果不那样“逼”,他能有后来的辉煌吗?——家长那样恐吓未成年子女,在文明国家有可能失去监护权,而在我们的社会,却能作为励志故事登在公共媒体上,成为无数家庭教育子女的楷模。所幸的是中国城市多数想出音乐天才的家庭没有因此虐待儿童,至多后悔买了钢琴并花了学费。但他们没有计算孩子因此丧失的学习时间,他们原本可以用这些时间去关注感兴趣的事物的。 不尊重儿童天性,漠视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过于关注“实用”“实惠”,不能立刻看到“好处”的事坚决不做……让孩子们没等成年,便只会对名利东张西望。 在儿童看世界时,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他们关注知识:它的独特之处,它出现的环境和时间,它是如何呈现的,它如何被人认识的……知识的丰富性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会令儿童产生兴趣,他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期,知道了世界的辽阔和时间的无限。而如果引导他关注“利益”,很可能令他忽视世界之美和生命之美,看不到人间的美好,而成为拼命追逐利益,竭力逃脱恐惧的人群中的一员。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主流教育以夺取金牌锦标的运动员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鼓吹“拼搏”、“争光”。有部有关女子排球的电影《沙鸥》,竟然有主角把银牌扔进大海的镜头,因为她说“祖国要的是金牌”。这部现在看来很可笑的影片,当初却得到体制表彰和社会交口称赞,成为教育青少年的励志教材。竞技体育和基础教育究竟有什么共通之处呢?教育是“育人”,“金牌”则只有一个,何必要给孩子灌输“竞争”意识呢? 班级出黑板报,上面有多处“拼搏”的壮言,上课时,我不得不停下来和学生讨论黑板报内容,我不能在一个宣传错误教育观的教室里若无其事地上课。我问:你们要 “和谁拼”,想“拼什么”,能不能告诉我呢?至少,我应当知道自己的学生是在为什么学习啊。还有,每次“拼”的胜负如何?学生说:老师何必认真!从小学起就叫我们“拼搏”了,但考试测验时,还是不知道如何“拼”,至于结果,是始终紧张,不见输赢。 学习成了“拼搏”,成了与人作对的斗法,口口声声要“战胜自我”,还能有兴趣吗? 学生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往往也因为有个不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的教师,这些教师误认为“智慧”可以通过“刻苦训练”而获得。于是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过滥的训练,过多的重复,让学生习惯于不思维,把自己当作敞口容器,等待灌输。更有些老师误认为自己是聪明人,把自己接受灌输的经历作为刻苦学习经验传授给学生。 有些知识和技能,在开始时可能是需要“教”的,但如果教师没能激发兴趣,学生失去“学”的动力,于是教师不断地重复,也会误导学生,使之丧失趣味。简约的教学,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关注;繁复的教学,试图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学生的兴趣,又形成了“灌输”。 有时,学习兴趣的确像是与生俱来的,但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可以“培育”的。中小学阶段长达12年,很多基础学科就靠这12年的学习,如果学生遇上不良,在错误的教育观指导下,他丧失了的学习激情必然造成终生遗憾。 过早被剥夺学习兴趣并经常处在考试压力下的学生,往往会渴望平庸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