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3565|回复: 2

劫难中树起不倒的丰碑——记地震中的英雄教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30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劫难中树起不倒的丰碑——记地震中的英雄教师

  ■本报记者蔡继乐 陈丽娜 《中国教师报》记者王琰  428发自青海玉树

  玉树,一块美丽而又神奇的圣土。这里世代生活着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藏族同胞,这里天高云淡、风景优美,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此。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打破了高原的宁静。教室顷刻倒塌,校园化为废墟,余震随时危及师生的安全。

  面对灾难,玉树广大干部教师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投入到生命大救援中,涌现出一大批舍生忘死、英勇救人的英雄群体。他们用行动描绘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在劫难中树起一座座不倒的丰碑。

  有老师在,学生就有生命的呵护

  人民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群体。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让自己的学生脱离险境,用血肉之躯尽可能多地挽救学生的生命,爱和责任成为他们心中的使命,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有老师在,学生就有生命的呵护。

  “旦卓玛老师,你在哪里啊?”

  地震当天早晨,红旗小学女学生求英巴毛和两个小男孩一起走在上学的路上。两个小男孩边走边玩,不时打打闹闹,渐渐落在了后面。学校一年级藏文教师旦卓玛正好赶上来,领着求英巴毛一同走向学校。小求英巴毛高兴地牵着旦卓玛老师的手,不停地说着话。

  突然间,地震来临,街边的房屋一声闷响后开始倒塌,人也开始摇摇晃晃,只能蹲在地上努力保持平衡。小求英巴毛吓得躲在旦卓玛的怀里,哇哇大哭起来。这时,身后的房子向旦卓玛和小求英巴毛蹲着的方向倒下来。小求英巴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旦卓玛瞬间推到大街上。

  到处飞溅的砖块砸伤了小求英巴毛的额头、脖子和锁骨,满身是血的小求英巴毛大声哭喊着,让人恐惧的闷响充斥着她的耳朵。小求英巴毛本能地使出全身力气向街中心爬去,但她怎么也找不到旦卓玛老师了……

  旦卓玛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求英巴毛幼小的生命。旦卓玛今年40岁,家里有个16岁的孩子正在州中学上学。

  小求英巴毛现在被送到格尔木医院接受治疗,受惊过度的小姑娘一开始都不说话,只知道哭,现在每天只说一句话:“旦卓玛老师在哪里啊?老师在哪里?”

  在地震灾区,像旦卓玛这样在危难关头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的教师比比皆是。

  玉树州职业学校物理教师程杰的家就在学校对面。地震发生时,他正准备去上班。剧烈的晃动把他甩出门外。从地上爬起来,他赶紧就往学校跑,那里有他的学生。

  学校三层的女生宿舍楼已经垮塌成两层,一楼被挤压得不见了。程杰看见两三个学生正在楼下喊,说楼上还有学生。他赶紧找人搬来一架梯子,和一名男生一起顺着梯子从三楼的窗口钻进去。

  这时,三楼已经看不见学生,但能听见楼板下有学生的哭喊声。从楼板开裂的一个洞口,他看见下面有一个女生,因为身处两个高层床之间,床架支撑起楼板,她还能活动身体。程杰赶紧和男生一起扒大洞口,让女孩踮起脚,向上伸出双臂,他们齐力将女同学拽了出来。

  安排男生护送这女孩出去后,程杰又寻找了一圈,没发现学生后才爬下楼。出来后没几分钟,这幢楼房就在又一次余震中完全垮塌。如果晚下来几分钟,一切不可想象。

  程杰并没有被余震吓住。他又绕到楼后,看到不少师生正在扒废墟。听到有人喊:“这里还有学生。”程杰和严长久等老师同时跑上前,看见倒下的楼板间有个洞,洞口有一名学生已经遇难,洞里面还有一个学生被预制板压住了大腿,无法移动。程杰和严老师不顾危险又钻了进去,用空心砖支起预制板,合力将这名女生救了出来。

  王树州第二民族中学高中藏文老师达藏,地震发生时正在高中部二楼的教室里准备带学生自习。强烈的地震使教学楼晃动得非常厉害,他快步冲到教室门口,拉开门指挥学生赶紧往外跑,直到29名学生全部撤出,他才最后下楼。

  不只是他,二民中的老师们在地震发生时没有一个先跑,都是大声喊学生快跑,并组织学生分别在操场上集中。教师的有效组织发挥了充分的作用,学生在撤离过程中没有发生意外。


 “我正在救学生,你们等等我一会就来”

  见到旦周才仁老师的时候,他正回学校察看废墟挖掘进程。全身是土,都看不出运动衣本来的颜色。他满脸的灰尘,双手全是挖掘受伤后留下的黑色疮疤,悲恸之情溢于言表。玉树州教育局副局长旦才仁哽咽着告诉记者,旦周才仁老师地震时全心抢救学生,却没有回家救援自己的家人,学生救出来了,但是旦周老师的父亲、弟弟和家里的亲戚中的长辈们七口人都在地震中遇难了。

  据参加抢救的同学说,地震来袭时,旦周才仁和学生们当场就救下了七八个学生,还徒手挖出了4名遇难的学生。就在旦周才仁徒手挖学生的现场,旦周老师的姐姐打电话向他求救,说家里人被埋在下面了。但是旦周老师说:“我的学生埋在这里了,我正救我的学生,你们等等我一会就来……”

  等旦周才仁赶到家里,房子已被夷为平地。随后赶到的学生们开始挖掘,当父亲面目全非的尸体被挖出来之后,旦周才仁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愧疚,跪在父亲身边久久没有起来。

  “他的父亲遇难,母亲和姐夫腰被砸断,弟弟的尸体第二天下午才被找到,家里的亲戚的长辈们都遇难了,剩下他来照顾那些年幼的孩子们,真不容易啊!”旦才仁说。

  旦周才仁是特岗教师,一直住校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平常很少回家。“平时都没有和父亲好好说过话,但为了学生我不后悔,我的父亲也会理解我的。学生也是我的亲人,地震来了我想得最多的是我的学生们。”旦周才仁擦着眼泪说。

  卓玛才吉是玉树县第一完全小学的一名普通的藏文教师。地震发生后,她和学校的老师一起迅速将学生集中到操场上。听闻禅古电站水坝可能溃堤的消息,卓玛才吉又和老师们一起组织学生往山上跑。此时她的心中非常着急和恐慌,因为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点就是她家所在的位置。

  虽然心急如焚,但她还是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直到下午5点,在校领导的再三劝说下,她才去回家看望。

  然而,当她一路小跑回到家中时,眼前已是一片废墟。家园毁灭了,亲人失去了。这一刻,她失声痛哭。泪水哭干了,嗓子喊哑了。45刚满5周岁的儿子,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她;一次次从死亡线逃脱的弟弟,这一次永远地被死神带走了;母亲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被从废墟中救出来,但下肢已不能动弹。

  卓玛才吉含着血泪,把母亲送往西安医院治疗。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卓玛才吉依然关心着学生的安危,不时向领导了解情况。

  藏族女教师尕阳一提起地震那天的事,眼里就满含泪水。她忙着疏散学生,又忙着救助同事,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家人,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姐姐和姐夫在地震中双双受重伤,被送往成都治疗。

  14日凌晨540分第一次地震袭来,玉树州民族中学民族部高三(5)班班主任江玉建就飞速冲上学生宿舍楼大声呼喊,催促学生赶快起床撤离。逐一检查完每间宿舍确认空无一人后他才迅速离开。当7497.1级强烈地震袭来时,操场上惊魂未定的学生更加恐慌,江老师和同事们立即做安抚工作。当大家给家里打电话询问情况时,江玉建心头一震:年迈的双亲还住在年久失修的房屋中……

  他不敢想下去了,迅速拨通电话,得知房屋已塌,老人被埋其下,正在全力施救。作为家中的独子,他应立即回家救人,可是眼下还有200多名学生需要妥善安置,他无法搁下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于是,他不顾家庭和个人安危,毅然投入引导、疏散、抢险工作中。整整一天,滴水未进,精疲力竭。夜幕降临,江玉建才有时间询问父母的情况,得知老人已被救起但身受重伤,被安置在简易病床,他这才急匆匆赶往医疗点……

 有校长在,校园就有凝聚的力量

  校长是学校的核心,在灾难袭来时更是全体师生的主心骨。他们临危不乱,组织人力积极抢险救灾,向外界紧急求援,为学生和教师寻找庇护之所。他们除了用鲜血和汗水,更用理性的思考和周到的安排,践行了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诠释了自己对校长岗位的坚守——有校长在,校园就有凝聚的力量。

  半夜1点多,校长还在围着倒塌的宿舍喊话

  玉树县民族技术学校副校长陈光明的家和他主管的学校高中部仅相隔一条街道。地震发生那天早晨,遮天蔽日的灰尘使他什么都看不见。他几步跑到街对面,发现学校的几座楼房不见了。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坏了,学生们不行了!

  此时,校园里已经乱成一团,女生们在哭,男生们喊着“女生宿舍楼倒了”,20多个男生已经在动手拉被压在倒塌楼房下的女生。

  “眼看着学生被压在倒塌的楼板下,有的学生还能伸出手臂,有的学生部分身体露在外面,有的学生从倒塌的楼板缝隙中发出呼救声,我当时既难受又心慌。”陈光明说。

  这时候,在校内的老师们都跑来了,陈光明立即组织教师和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从倒塌宿舍的东西两端开始救人。

  当时什么工具都没有,师生只能用双手挖掘,捡石头砸倒塌的空心砖,找来绳子绑住预制板,奋力拉起,救出下面的学生。就这样,1个多小时过去,他们救出了5名学生。

  这时,州县教育局领导带着救援队来了,20多名消防官兵也赶来了。看到不大的现场容纳不了这么多人,陈光明才带着师生们撤下,并安排部分老师继续在倒塌的楼房边向底下的学生喊话,鼓励他们坚持住,给看得见的学生递矿泉水;班主任清点各班学生人数;有车的老师负责把受伤学生紧急送往医院。

  这天下午,在各路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又有6名学生被救出。

  晚上10点半左右,能听见声音或能看见的被压学生都被救出来了。救援部队用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勘测后,表示底下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但半夜1点多,陈光明还带着几名老师围着倒塌的宿舍喊话,“我们不想放弃一丝希望。”陈光明说。这一夜,他们通宵未眠。

 “这个时候,校长怎能抛下学生不管”

  414日早晨749,地震袭来,山摇地动,教学楼开始剧烈摇晃。玉树县第一完全小学校长洛丁尼玛从办公室冲了出来,一边组织教师安排好学生,一边问教室里还有没有学生。当得知有几名低年级学生在教室里打扫卫生时,洛丁尼玛带着几个教师二话不说就冲进教室,拉着几个早已吓坏了的学生,快速跑了出来。

  此时,学校内的库房和厕所开始倒塌。“厕所里可能有学生!”洛丁尼玛和46岁的教师拉格立刻冲了过去,救人时一块水泥板砸在了他的腿上,钻心的疼痛袭来。但是,他已经顾不得伤痛,奋力用手刨开水泥板,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受了重伤的小女孩。

  这时,离镇不远处的水坝可能溃堤的消息传来,洛丁尼玛与老师们马上护送48名学生向附近的山上转移。过了中午12点,师生们又冷又饿又渴。“我们挨饿不要紧,但不能让学生们挨饿。”洛丁尼玛拖着一条受伤的腿,下山寻找食品和水。1个小时后,他拖着疲惫身子上山,带来4包方便面和几瓶矿泉水。

  到了晚上,天色渐暗,有24名学生陆续被家长领走,可是,仍然有24名学生留在山上。没有帐篷,没有被褥,什么过夜的东西都没有。怎么办?洛丁尼玛发动教师想办法,最终从两名教师已成为废墟的家中找来一顶帐篷和几床被褥,学生们终于有了一块安身之地。

  深夜12点多,洛丁尼玛不放心,起身走出帐篷察看周围的地形。猛然间,他发现,就在帐篷上面不远处,停着两辆破旧的卡车。“要是发生余震,卡车滚下来怎么办?”洛丁尼玛赶快叫醒师生,开始紧急转移帐篷。几名教师冒着严寒动手搬家,一阵忙碌后,已近凌晨。

  从地震发生后,直到第二天早上,洛丁尼玛就没顾得上自己的家。第二天中午,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已成废墟的家时,看见七八个救援人员正在救援。原来,地震发生后邻居们一直没见到洛丁尼玛,就以为他被埋了,还叫来了救援队。

  虽然洛丁尼玛自己家里没人伤亡,但是,他姐姐家里却受了大难,姐姐的两个孩子遇难,姐夫重伤。地震后,姐姐曾打电话叫他回去,但他在电话中只能回答:“这个时候,我这个当校长的怎能抛下学生不管。”直到现在,姐姐仍然恨他,不和他讲一句话。

  强烈地震发生时,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的尼玛江才校长正走到距校门只有两分钟路程的河对岸。等他冲进学校时,校园里已是满院烟尘。心急如焚的尼玛校长立即开始指挥救灾。他先让女教师拨打110119,但此时紧急电话都已经打不通。他又赶紧组织有车的教师把受伤学生往医院送。被压在废墟下的多是一年级的孩子,为了及时救治,一辆车里被放进五六个孩子,甚至连车后备厢里都放了个孩子。他自己也在废墟上徒手挖掘,手臂被瓦砾划出条条血痕都没发觉。

  426日下午,记者采访尼玛校长时,他还没顾上回家探望70多岁的老母亲。地震中,他的舅舅、舅妈都受了伤,舅舅的儿子丧生,但尼玛校长至今没能前往舅舅家慰问。震后10天过去了,他还穿着那天抢救学生时穿的毛衣,上面还带着暗红的血迹。而在第三完小的帐篷教室内外,在老师的带领下,复课的孩子们已经在打扫卫生,领取新到的书本。

  有师生在,就有教育事业的希望

  除了抢救生命,迅速统计师生人数,为活着的人准备各种必备的生活和医疗用品,为复课寻找合适的地点,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样是一场面对灾难的攻坚战。为了和时间赛跑,教育系统的教职员工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碰到的所有困难,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让活下来的师生们顽强坚持下来,他们坚定的目光让人们相信——有师生在,就有教育事业的希望。

  在简陋的条件下,他们救治了近百名伤员

  阿春峰是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职教部的一名藏族教师。地震后,他并没觉得这次地震的破坏有多大,因为他家的房子虽然晃动得厉害,但并没有倒塌。他依然像往常一样开车带着再过3个月就要临产的妻子和6岁的女儿出了门,准备送完妻女再去学校上班。然而,路边倒塌的房子和惊恐的人群让他意识到地震的严重,“学校的学生们不知道怎么样了?”阿春峰的脑海里立刻冒出一个念头。他赶紧让妻子带孩子回娘家,自己则开着车直奔学校。

  来到学校操场,只见玉树县教育局副局长肖玉平正在救助几名受伤的学生。他赶紧帮忙把几名伤得比较重的学生抬到自己车里,向州医院疾驶而去。到医院后,阿春峰接到了妻子的电话,妻子泣不成声地告诉他,母亲已经遇难,姐姐身受重伤。亲人的罹难让阿春峰心如刀绞,但是想到学校里还有那么多受伤的学生,阿春峰知道此刻他更应该坚守在岗位上。在返回学校的途中,阿春峰将姐姐送到医院,来不及安置妥当便急匆匆地赶回学校。

  阿春峰学了9年医,毕业后又在学校教卫生保健这门课,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回到学校后,阿春峰组织几名师生用砖头砸开了学校卫生室的门,将里面的药品搬了出来,并和学校几位医学教师一起,在路边开始对受伤的学生进行初步处理。对皮外伤的,他们用盐水清理包扎;骨折的,他们把条凳拆掉,用凳板当夹板固定;对昏迷的,做心肺复苏。就是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他们救治了近百名伤员。

  当天下午,当阿春峰和学校教师将受伤学生送往玉树州体育场临时安置点时,身穿白大褂的阿春峰立即被人们围了起来。这天下午,他在体育场初诊了二三百人,累得几近虚脱。

  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的青年藏族教师江永求培在地震发生后,顾不上家人的安危,一直坚守在学校,分发救灾物资,做好灾后统计等工作。该校徐海英老师在震后几天收养了7名父母遇难或一时无人接回的学生,而她却一直没有回自己家看看,儿子的3岁生日快到了,她也抽不开身去西宁探望,她告诉记者:“此刻,我更应该坚守在岗位上。”

馒头和胡萝卜救了大家的命

  420是玉树州民族中学新学校建设规划项目招标的日子,那段时间,校长崔玉文马不停蹄地奔走在玉树和西宁之间。

  414日早上,身在西宁的崔玉文从网上得知地震的消息。“学校怎么样了?学生们怎么样了?”800多公里的距离让崔玉文心急如焚。此时,学校老师打来电话,当得知1800多名在校学生和老师都安然无恙,学校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和学生宿舍无一倒塌时,崔玉文才松了一口气。然而灾后断水少粮,学校师生的生活又成为崔玉文心头最大的担忧。

  来不及多想,崔玉文叫上司机,找到一家卖馍馍的铺子,把这家铺子的所有馍馍都买了下来,一共有1000多个。接着,他们买了十几箱矿泉水,最后又到菜市场买了70斤胡萝卜。装上这些东西,崔玉文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以最快的速度赶回玉树。

  415日凌晨4,经过10多个小时的颠簸,崔玉文终于回到学校。此时,学生们都已安全回家,学校里只剩下20多名教师。“从西宁紧急采购的那些食物,真是起了大作用。地震后的两三天,学校教师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全靠这些食物充饥,老师都说是馒头和胡萝卜救了大家的命。”崔玉文说。

  自救成功的师生们很快投入到震后救援中,“每位老师、每位学生都在行动”,崔玉文说。师生们充当藏语翻译、帮忙运物资,很多老师至今还没来得及回去和家人团聚。高三理科班学生李盛家里的房子塌了,但地震第二天他就报名参加志愿者,去医院做护工,从那时起,他没有回过家。高三学生李磊带着叔叔去先锋巷救人,当天就救出数名被困者。

  从417开始,崔玉文带着教师开始复课工作。地震第三天,唐山一家企业表示愿意援建学校40多间板房教室。423,学校高三毕业班正式复课。

  强地震摧毁了无数校舍家园,夺去了成百上千的生命,但是灾难无法泯灭教师高尚的心灵,他们对学生的爱和责任是那样的朴实却又伟大不凡,恰似一座座玉树丰碑屹然挺立,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中国教育报》20104281


匿名  发表于 2015-10-11 08:57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6-4-21 11: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6-15 2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