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起点在哪里www.jyb.cn 2010年01月20日 作者:靳晓燕 来源:光明日报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一句商用语成了不少父母的“至理名言”。
不谈终点,抢跑是一定要准备的——要么是早早学,要么是提前学。
因是,早教便成了不少父母的追寻之道。学习年龄一再提前:2岁起,上幼儿园。不成;1岁,报亲子班,不成;从出生开始,实施零岁成长方案,不成;要胎教,出生之前就要培养。人还没出来,任务已经就等着了。
或者,以“升学第一”为要义,赶趟提早学这儿学那儿,要学到多少字,要会多少运算……十八般武艺要样样拿出手,如此方能达到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的选拔要求,漫漫求学长路便如此起步,真是不易。
专家说了,3岁之前,孩子最好的老师是自然;研究也表明了,早早学习的那些东西大约也仅仅能持续到小学4年级左右。
但问题是,大家都在着急,大家都在如此操练。作为家长,你能不紧张吗?你可以置之度外吗?起跑之义,那就是比赛。要比过一个个大抵同龄的伙伴,才能达到预见的幸福:好的小学意味着好的中学、意味着好的大学、意味着好的工作。等到工作有了不错的着落,父母的任务也就告一段落。所有人近20年的不懈努力,大抵也就为此一拼了。于是,可以歇脚,可以就此打住。而那些大多数,所谓有些失败的人,他们的人生是否就此再无起色呢?
现实告诉我们,人生更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赛,不必轻易言说胜与负。纵然早期学识上的优势足以让孩子成为焦点,但这种优势能否贯穿始终却或且未定。沿着父母设计的道路走下去的孩子未必真的就是幸福、成功,“偏移”的孩子也许日后被人羡慕。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如果说,教育真的有起跑线,那么,它的起点就在于我们的养成、在于我们平和的心态、长远的眼光、独有的个性,而其中更能深远影响孩子的,更是少时形成的品质,诸如坚持、自信、宽容、爱心。如果在这场比赛中,能够超越自己,更是一种人生高度。我们迫切需要这样的氛围,这样的制度设计。
童年的欢乐、嬉戏、甚至恶作剧都没有记忆,稳当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乏味,冒险的念头也只是一闪。如果激情不在,追求遗忘,少了责任、爱心淡漠,我们说,即便赢了起跑线又能怎样?起跑线上的输赢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能跑多久,要跑向何方。(靳晓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