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 东原人家
您所说的玉米得了“怪病”为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其典型症状为:植株严重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密集丛生,俗称“君子兰”病。目前尚没有治愈该病的特效药剂。该病自2007年在黄淮海地区玉米上较大面积发生。其发生程度与当年灰飞虱发生量有直接关系,因此有效防治灰飞虱是避免玉米粗缩病危害的主要手段。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推广夏玉米直播,并在出苗后结合喷施除草剂及时喷施农药,消灭灰飞虱等传毒昆虫,断开传毒链(玉米出苗至两叶一芯期,每亩用10%吡虫啉15克或25%辛·氰乳油4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灰飞虱一年发生四代,为害玉米苗期的为二代,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生盛期,当气温超过35度时活动基本停止。因此,麦收后直播的夏玉米一般可躲避灰飞虱的为害盛期。这也是套种玉米比直播玉米发生粗缩病严重的原因。近几年来我县农技人员大力推广夏玉米直播技术,较好的控制了玉米粗缩病发生。2008、2009两年我县为山东省发生最轻的地区。 由于去冬降雪降温时间比常年明显提早,今春又频发寒潮降温和持续低温,延缓了小麦生长进程,今年小麦收获期比往年推迟10天左右,加上6月9日一次小雨,山区农户为了抢墒套种了玉米。按说6月10日左右种玉米时间正合适,如果在玉米出苗前就收获了小麦(玉米一般5-7天发芽),一样可以有效避免和防治灰飞虱为害,但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不但小麦成熟时间比常年推迟10天左右,而且由于黄淮地区南北同时收麦(以往淮河地区比我们收麦时间早一周以上),收割机械相对减少,收割时间比往年拉长。因此套种的玉米,都在收麦前出了苗,造成了与小麦共生期间受到了灰飞虱的为害。南部沙河站、彭集等乡镇玉米普遍在6月13日-16日串种,如果没有6月17日晚那场暴雨造成小麦推迟收获3-5天,也完全可以避免灰飞虱为害而避免粗缩病发生。加上初夏气温比常年低,灰飞虱发生期也比常年推迟,所以凡是在6月中旬以前种植的玉米,发生粗缩病的机率较高。这是今年我县部分地块玉米粗缩病发病较重的主要原因。 对此农业局高度重视,在6月17-18日就向各乡镇及农业科技示范村发了防治灰飞虱、预防玉米粗缩病的通知和病虫情报,同时在东平农业信息网刊登。并组织农业技术指导员深入乡镇、村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在东平电视台专题对防治玉米粗缩病播发了专家访谈。 目前,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以北部山区播种较早的夏玉米发生较重,南部平原地区较轻,新湖以及湖西乡镇因为直播面积大,粗缩病为害较少。 对已经发生粗缩病的玉米田,可因发生程度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病株率超过60%的玉米田,要采取改种大豆、绿豆等生育期较短的作物。 二是病株率低于50%的玉米田,要立即拔除病株(以避免消耗土壤养分),保留健株。并喷施病毒A、植病灵以及吡虫啉等药剂,既防治虫害,又预防病毒病。一般玉米田只要保留3000株左右,仍可获得900斤左右的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