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91岁老红军回忆长征:宁死也不留在老百姓家养伤

已有 246 次阅读2011-2-23 21:17 |个人分类:军史秘闻

本文来源:沈阳人民广播电台2007年7月节目,作者:李靖,原题:《梦回吹角连营——访老红军刘国保》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一位91岁高龄的老党员、老红军刘国保,在2005年11月产21日从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省兴国县踏上征途,至2006年3月58,历时3个多月,再次走完了长征路,成为全国重走长征路中年龄最大的人。请听沈阳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李靖采制的节目《梦回吹角连营——访老红军刘国保》。

一位老人站在窗前遥望落日余晖,听着歌曲《十送红军》泪流满面。歌声把老人一次次拉回到红军长征那段血与火的年代,当年战友们鲜活的面容在老人的面前一幕幕闪过。老人叫刘国保,今年已91岁高龄。他出生在江西兴国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还在14岁的少年时代就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工作,l9岁那年跟随红军长征。长征中,刘国保经历了强渡湘江、四渡赤水等战役,强渡了金沙江、大渡河,飞夺了泸定桥,爬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那段生生死死的记忆,深深地铭刻在老人的内心深处。

抗战胜利后直到离休前,刘国保在辽宁省轻工业厅副厅长的岗位上工作。老人这段长征情结一直伴随着他,挥之不去。离休后,老人在他居住的那幢普通的居民楼里,常常沉浸在那段惨烈岁月的回忆里。

刘国保:长征啊。是挽救整个革命的一个决策。当时我们转移的时候,前面被敌人堵住,后面被敌人追着,还有两边夹击的,天上还有飞机。第一次过封锁线--湘江,蒋介石想把红军消灭在湘江边。当时我是三军团六师十七团团部通信排长。当时的战斗相当激烈,六师三个团包括十八团全部给敌人切断在湘江的东面,没有过来,这一团的战士都牺牲了湘江这次战斗总共损失有两万人。从江西出发的时候是八万六千人,过了湘江以后,只剩三万六千人,损失了五万人。很多战友都为革命牺牲了。

在这不断的回忆中,离休后(的)刘国保老人(在)心底涌起了一个念头:再沿着自已长征时走过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那些失散在长征途中的战友。活着的要见一面,重温-下那一段岁月;死去的,也要到他长眠的地方坐一坐、问声好。为了这个心愿,老人整整准备了10年。老人的生活并不宽裕,孩子中有两个身体不好,生活困难。但老人从不给组织上添麻烦,他要靠自己的力量重走长征路。因此他需要时间积攒钱款,同时每天早早起来锻炼身体,步行两个多小时。

2005年11月到2006年3月,刘国保老人在子女的陪同下从江西出发沿着当年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再一次重走了长征路,行程二万一千里。老人把这次征程作为献给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礼物。


刘国保:重走长征路,是我多年的心愿。有十几年了。一方面怀念这些早已为革命流血牺牲的战友、首长;另一方面,感谢各地人民对红军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人民的支持,红军也存在不了。

2003年,刘国保就向组织和孩子说出了重走长征路的心愿。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重走长征路风险太大,组织上十几次劝说他打消念头,孩子们更是坚决反对。但老人异常执著,(说)再不到长征路上走一走、看一看,这一辈子心里也不会舒坦,就是死在路上也高兴。出发前老人要求孩子们写出保证书,如果老人在路上发生了意外,不向组织上提出任何的要求。

(出发前)老人(还)拿出了一面亲手做的保存了多年的红军军旗,准备邀请他能找到的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在军旗上签名。老人要用这种方式,带上更多的伙伴一起去回顾长征,告慰战友。这次重走长征路,老人每天最多步行10多公里。

大多数时候,(他)是靠借来的面包车代步,(由)两个女儿、女婿陪伴,怀揣多年积攒的5万块钱,用了ll8天,途经了18个省、数百个县才走完了全程。

两次长征原因不同、条件不同、境遇不同,但那种执著的精神,那种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还是一脉相承。在当年的长征中,刘国保在遵义的一次战斗中,右腿被子弹打穿,就是靠顽强的意志才没有掉队。

刘国保:在遵义战役的时候,我大腿受伤了,当时师长彭雪枫给我治疗了3天,但是有个伤口还是很痛,我硬是忍着痛坚持下地走。领导怕我受苦。就把我寄养到老百姓的家里养伤。但是我不同意。我宁可死在路上也不连累老百姓。我坚决要走。我觉得,离开部队就是脱离了革命,我要革命到底。

刘国保抱定了死也不离开长征队伍的决心。每天靠盐水洗伤口,拄着棍子,跟着部队边打仗边行军,坚持了下来。这次重走长征路,老人再现了那种坚韧不拔的品格。在云南和贵州,老人两次病倒,但都没有拦住老人长征的脚步。为了赶行程,面包车加步行,一天要走几百公里,一天吃一顿饭是常有的事。一路奔波,老人到遵义时身体就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女儿要送他上医院,劝老人调整路线少走些地方,老人说啥也不同意。女儿拗不过老人,只好在宾馆里给老人打了一天的点滴就又上路了。当悬挂“重走长征路”标志的面包车在海拔3000米的雪山上盘旋时,坐在车里的刘国保老人望着窗外延绵不断的雪山,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红军战士互相搀扶、一步一步攀爬雪山的情景。老人赞叹那种前无古人的艰苦卓绝,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毛主席的诗词《七律。长征》。

刘国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在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四川北部高原的松潘草原上,在当年周恩来总理题写的草地纪念碑旁,老人给孩子们、乡亲们讲起了当年过草地时(的一幕):他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叫小勇的小战士为弄口野草吃,陷进泥潭,连同伸手救他的另一个战士也被沼泽吞噬,(刘国保)自己近在咫尺却无法营救。几千名红军战士就这样长眠在草地里,(说到这里)的时候,老人已声泪俱下,在场的人们都被这惊心动魄的往事震撼。一时间静谧的草原哭声震天,大家一起向这草原、向这千百个红军战士的亡灵三鞠躬。

(重走长征路的)征程中,刘国保老人寻访了24位战友,他们见面时都是老泪长流、紧紧地拥抱。有的费尽周折找到家中,但人已阴阳两隔。每见到一位战友,老人都会买些水果,买不到水果就留下点钱表达心意。一路上凡是有红军墓、烈士陵园的地方老人都要去买些花篮、花圈亲手摆在烈士墓碑前。有的烈士陵园建在山顶--过去打仗的地方--老人爬不上去,就让孩子们爬上去,代表自己行个礼,纪念一下。

刘国保老人多年以来一直珍藏着三样宝贝:军旗、草鞋、青稞。在草地边老人告诉孩子,那时候一粒青稞要经过几个战士的胃肠,前面的战士吃了不消化排出来,雨水一冲,留下一粒粒的青稞。后面过来的看见了,捡起来洗一洗照样吃下去,填填肚子。这次重走长征路,老人的珍藏中又多了两样:一样是大渡河的石头,一样是松潘草原上的一手不泥土。老人说,以后不会再有机会来了带回去留个念想。

老人非常喜欢家乡兴国的山歌,兴国山歌常让他想起长征的岁月。老人更喜欢长征中一路走来各民族的歌,那首歌唱长征胜利的歌,老人今天还能唱出来。

您刚才听到的是由沈阳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李靖采制的节目《梦回吹角连营——访老红军刘围保》。谢谢收听二零零七年七月。

评论 (0 个评论)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5-5 21: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