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1706|回复: 0

《三国演义》《水浒传》作者罗贯中为山东东平人(名家名作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5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贯中最熟悉的地区初探
南京  许盘清
内 容 提 要
由于《三国演义》小说,所以不少地名在三国时期并没有出现,或与三国时的地名不一致。也有些地名没有任何记载,一时难以找到出处。本文将嘉靖本《三国演义》①中的这类地名全部收集起来并作分析对比,发现不少地名事出有因,少数地名“错”得极有研究价值,全文共分析了14个地名,并说明这些地名的出处以及研究的潜在价值,以供学术探讨。
②③④⑤⑥
一、滑州
由于地名“滑州”与年代有关,而且黄河的变迁出涉及到这一地区,所以黄河两岸的地区也在变化,研究这一地名可能有特殊价值。《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有这样一句:
(关公)行至滑州界首,有人报与刘延,延慌忙引数十骑,出廓而迎。
三国时没有“滑州”,当时该地区大致属东郡白马县。可“滑州”在历史上曾是四战之地(官渡之战就在发生在它的西南边),认真考证《中国历史地图集》②后发现滑州变迁很大,再查《读史方舆纪要 卷五》③确定该地名每次变迁的时间:
滑州(汉曰东郡。隋曰滑州。唐因之,亦曰灵昌郡,领白马等县七。今为大名府滑县)。
这说明隋朝以前汉朝以后该地区称为“东郡”,明朝以前到隋朝为“滑州”,明朝以后才称为“滑县”!
更有意义的是“滑县”的地理位置变化很大,下面仅列出两个时期该地区的地理变化,其中地图1左图是金(或南宋)以前“滑州”的区域。

地图1
从地图1中可以看到南宋以前,滑州(指治所)在黄河北边,而且还远离黄河,但该州有一小部分土地在河南。但到了明朝初期,由于黄河改道“南迁”了,“滑州”与黄河的相对位置变化很大:原来黄河以南的地区全成了“河北”,见地图1右图。到了洪武初(公元1368年)又将滑州改为“大名府滑县”,这样滑县就更远离了黄河。
由此可以推测:如果《三国演义》原本就是“滑州”,这一节故事的作者不太可能是明代人,这一结论极为重要,对《三国演义》成书年代提供了依据。
笔者详细查阅了手头有的十个版本,叶逢春本、嘉靖本、黄振甫本等,这一句均相同。但也有极为不利之处:所有版本均只用过一次,“孤证不力”,世所共知。
二、东岭关与许田
《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情节之一是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第一关为“东岭关”。虽经过多年搜索一进没找到“东岭关”,所以仅查找“东岭关”可能是不会有结果,但这一段中还有一句:
(关公一行)投洛阳来。前至一关,名东岭关,把关将姓孔,名秀,是(曹)操步下将,引五百军马在岭上把隘。此是三州隘口。《三国演义 嘉靖本》
东岭关位置座落在“三州隘口”,并且在许都到洛阳的路上。仔细查阅《读史方舆纪要 卷四十八》②:
崿岭:在县(注:此处的“县”是指河南登封县)东南三十里,本箕山也。宽平而长,约数里。许由所隐,亦曰许由山。
依据这一记载及《中国历史地图集》可作出元代时洛阳、许县(即三国时的许都)和“崿岭”关的地图,见地图2。可以看到,许都到洛阳仅有一处为三州交界处,并且完全符合《三国演义》中东岭关的地理位置(注:图中带括号的地名为今地名,下同。)

地图2
这一地名与上面的情况相同各个版本,均用到了“东岭关”,早期版本大多有“此是三州隘口”,后来的书商及毛氏父子才删掉的。
许田
笔者在绘制河南地图时,为了确定“许县”地名变化时,偶然发现《读史方舆纪要 卷四十七》有这样的记载:
许昌城在州东三十里。周时为许国。秦许县,属颍川郡。……汉仍曰许县。后汉章帝封马光为侯邑。建安元年,献帝都此。……五代唐讳昌,改曰许田县。宋熙宁四年,省入长社,为许田镇。
其中提到了极为重要的地名“许田”,它存在的时间是从五代(950年左右)到宋熙宁四年(1071年)止,以后为许田镇。由于《三国演义》有“许田围猎”,且“许田”用了六次,其故事广为流传,所以值得研究。
第一次用到“许田”是在三十九回,一句中就用到了三个“许田”:
操骑爪黄飞电马,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操骑爪黄飞电马,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围场已罢,宴于许田。天子促归,于是驾回许都,各自归歇。
可以推测“许田”应在“许都”附近,是一首都 “特区”,距离“许都”不到二个时辰的骑马路程。
第八十四回的“许田”更证明了这一点:
却说关西兵至许田,马腾、黄奎请操点军,并入相府。操喝左右拿下马腾。
查阅《中国历史地图集》,发现第六卷中有“许田镇”,大致位置如地图3,其中左图为“政和元年(1111年)”时的地图,右图是“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的地图。两图变化也不大,作者在图中另外标出了三国“许都”的位置。

图3
从地图中可以看到《三国演义》中的“许田”用得完全完全正确。
三、南徐、润州、北固山和甘露寺
罗贯中对南徐情有独钟,有三个故事发在“南徐”,17次用到了它,主要大事有三件:太史慈死并葬回“南徐”;刘皇叔招亲;曹真征江东。其中曹真征江东是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南徐对岸——广陵,所以研究它没有意义。其中“刘备招亲”影响最大,民间流传很广,从108回开始到109回结束,计8200余字。历史刘备确实去过南徐,娶了孙权之妹,但远没有《三国演义》中所描写得那样惊心动魄。
三国时“南徐”是一重镇,孙权曾将它作为“治所”达四年,并冠之“京口”,《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标为“京城”。
第一次出现“南徐”是106回,一回中就用了四次,主要讲史太慈的死及安葬。其中有一句为:
张昭请权罢兵,权从之,遂收兵下船,回南徐润州。
它用到了“南徐”和“润州”,均为现在镇江市的“曾用名”。
孙权将慈厚葬于南徐北固山下。
南徐确有“北固山”,作者特地考察过两次,后人在山腰中修了太史慈墓,边上供着鲁肃墓。但史书中没提到太史慈安葬地点。
用到“南徐”最多之处是“刘备招亲”一节,共8次:第107回2次,108回4次,其中有一句为:
玄德……前往南徐迸发。…….早到南徐州,船已傍岸,子龙曰:
这一句中用到了“南徐州”,由于“南徐”是“南徐州”的简称,这说明作者熟悉“南徐”,查《读史方舆纪要 卷五》:
镇江府:后汉属吴郡。三国吴曰京口镇(汉建安十三年,孙权自吴徙治丹徒,号曰京城。……(宋永初二年,加徐州曰南徐州。元嘉八年,分江北为南兖州,而南徐州独治京口),……开皇十五年,置润州(以州东润浦为名)。……宋政和三年,升镇江府……今仍曰镇江府。
它记载了镇江的沿革:三国时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始为“京口镇”;宋永初二年(公元421年)改曰南徐州;开皇十五年(595年)置润州;元代(1279年)曰镇江路。简而言之镇江曾称为“南徐”或“南徐州”和“润州”,可见《三国演义》没有用错地名,而是混用了不同朝代时的“曾用名”。
同一卷中还有北固山的详细记载:
北固山(在城北一里府治后,下临长江。自晋以来,郡治皆据其上,三面临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因名,……今有甘露寺据山上,三国吴甘露中所建也)。
它说明了北固山的来历,又提到了刘备招亲的具体地点“甘露寺”。无论情节真假,“南徐”北边确有北固山。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句:
玄德曰:“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至今甘露寺牌上云:“天下第一江山。”
现在的北固山上仍有“天下第一江山”,虽经风雨剥蚀,该碑仍矗立在该山山顶上。这说明作者熟悉“南徐”!
甘露寺
地名“甘露寺”更具有传奇色彩。为这一地名我又专程去了一次北固山,还在那儿买了一些旅游书,虽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甘露寺”得名于:该寺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265年),即刘备死后的三十多年才开始修建。虽然所有镇江出版的刊物上多会说明“此处为刘备招亲之地”,但不能以此为据。不过笔者发现《三国演义》中五次用到了“甘露寺”。这说明一点,“刘备招亲”故事的作者非常熟悉它,而且钟情于“南徐”。因为全国有“甘露寺”的地方不少!离镇江不远的无锡也有“甘露寺”。
四、从鄱阳湖到汉阳、汉川
全书中虚构的地名不少,最多的是从镇江到当阳一带,而且《三国演义》中最为脍炙人口故事也大多发生在那儿。令笔者惊奇的是:其它地方均有用错的地名,而这一带用错的地名很少,大到鄱阳湖、浔阳江、三江口,小到山颠上一个小小的镇国寺、刘郎浦、富池口。如果是偶然,那算是一件奇迹!
1.鄱阳湖和浔阳江
《三国演义》中鄱阳湖用得不多,仅五次,其中一次是“鄱阳”,且分散在三回之中,第七十七回是第一次用到鄱阳湖:
权自领大兵守柴桑郡。周瑜向鄱阳湖教习水军,以防江北之势。
第八十七回中用了3次:
(孙)权大喜,即时差使往鄱阳请周瑜回。原来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军,听得曹操军在汉上,星夜归到柴桑。
吾自离鄱阳湖,便起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可易也。
第九十八回也用了一次:
今拨得鄱阳湖新运到粮,尽已装载了当。
《三国演义》中的鄱阳湖为赤壁之战重镇之一:东吴“海军司令部”及“海军学院”所在地。周瑜常年驻扎在此。而实际情况是,三国时还没有形成“鄱阳湖”,只有“彭蠡泽”,此时的“鄱阳”不是一湖,而是一郡。《中国历史地图集》有较详细的记载:北宋前称“彭蠡湖”,但没有子承父业的关系,该湖之水还在“鄱阳”以北或在西边,“鄱阳”仍为大地一片。“南宋”后江水才进入“鄱阳”,将鄱阳郡淹没为“鄱阳湖”。也就是说故事中所有关于“在鄱阳湖训练水军”均为“乌有”先生杜撰的,三国时不存在“鄱阳湖”。
“浔阳”江较为复杂,三国时有一“寻阳”县,在现在的湖北省黄梅西南。但没有“浔阳”江,因此常常有人认为没有“浔阳江”,只有“寻阳县”。但历史上确有“浔阳江”,即很长一段时间内九江人称他们那一带的长江为“浔阳江”,而非另有一“浔阳”江,地图4摘自《中国历史地图集》,从地图4中可以看到,将九江一带标为“浔阳”。

地图4
《读史方舆纪要》中也有详细记载:
浔水城:后汉建安十四年,孙权以吕蒙领浔阳令。……又百十里即江南望江县之雷港驿也。亦曰浔阳江,盖大江之随地易名耳。
这说明三国时有“浔阳”县,且吕蒙当过县令,这与《三国演义》情节相符。后一句清楚地说明浔阳江是浔阳(今九江)一带人对长江的称呼,也说明《三国演义》没有错用地名,而且《三国演义》且用对了!
事实上“浔水”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三国到明朝一直有关于“浔水”的地名,很多时候所管辖的范围还不小。
笔者在画《水浒》地图时,发现也有“浔阳”江。
2.汉阳和汉川
三国时有汉阳和汉川两地,但全不湖北:汉阳郡的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汉川则在甘肃东南,因为《三国志 蜀书十三》:
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
从“骆谷”可得知汉川的大致位置。汉川还有一个大地理范围的意义:指益州东部和荆州北部,《三国演义》中多次用到它,本文不加妄论。
第九十八回中写道:
第五唤董袭引三千军,直取汉阳,从汉川杀溃曹操寨中,看白旗接应。第六唤潘璋引三千军,尽打白旗,随从取汉阳,接应董袭。
可知“汉阳”和“汉川”一定在赤壁的西边,而且离赤壁很近,因为打败后,曹操只能退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第百六回也提到了“汉阳”:
时江夏、巴陵、汉阳,东吴占据。
周瑜自回柴桑养病,令甘宁守巴陵郡,令凌统守汉阳郡,令吕蒙守江夏郡。
这里的“汉阳”应在江夏、巴陵附近,不可能是陇右之汉阳郡。今查《读史方舆纪要 卷七十七》:
汉阳县:附郭。本汉安陆县地,属江夏郡。东晋于临嶂山下置沌阳县,后废。隋开皇十七年,置汉津县,属复州。大业(公元605年)初,改曰汉阳,属沔阳郡。……五代周(公元951年)为汉阳军治。元至元以后,皆为府治。
可见“汉阳”作为县郡治所的出现的年代应在公元605年以后,演义中仅仅是时间不一致,地点非常正确。汉川的情况基本相同,《读史方舆纪要 卷七十六》:
汉川县:汉安陆县地。梁为梁安郡地。西魏改曰魏安郡,兼置江州,……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8年),改今名,属汉阳军。熙宁四年,废为镇,属汉阳县。
最早出现汉川县应在公元978年,并至少一直用到明末清初,这两县的具体位置见地图5。
 同样作者知道这一地名,而且是他那个时代的地名。

地图5
富池口
《三国演义》中仅用过一次“富池口”,第165回中写到甘宁死于“富池口”:
(甘宁)带箭而走,到于富池口,坐于大树之下而死。树上群鸦数百,围绕其尸。
今查1992年的《中国地图册》,确实标为“富池口”,位于武穴市的西南边,地处网湖于长江之间。查2002版的湖北地图中已经改名为“富池镇”。
这一地名的意义在于:它是一小地名,大比例地图中找不到,要比较详细的地图上才有,可知作者对这一地区至少有所了解。
《读史方舆纪要 七十八卷》记载为:
富池湖:州(为湖北兴国州)东六十里。
从说明中可知,富池湖在湖北兴国州东60里处,这一记载与《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相符,也与现在地图完全一致!
五、襄樊区的地名
《三国演义》中用得的湖北地名特别多,而且基本正确。下面仅讨论襄樊区的檀溪、白河、襄江,其中“白河”和“檀溪”为一小河,襄江是“汉水”别名。以上三地名均为名不经传的小地名。
1.白河
最初笔者以为“白河”就是襄阳附近的白水,但仔细查阅地图后才发现:“白水”和“白河”是两条不同的河,且这两条河的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史书中说“白河”流经新野,这说明嘉靖本中的“白河”用对了,仅是该河较宽,不太可能用沙袋能挡住。全书用到白河的地方有两处,分别在第七十一回和八十回:
(单)福曰:“吾料曹仁若尽提兵而来,樊城空虚,虽隔白河,可唾手而得。”
引一千人各带布袋,去白河上流头埋伏,用布袋装上砖石土泥,堰住白河之水。
第一例的白河在新野附近,而第二例的白河则在樊城,从地图6中可以看到,两次用法完全正确。
2.襄江

《三国演义》中共九次用到“襄江”,其中第146回用了四次,148和151回各用了二次,161回仅一次。但三国时没有襄江,经过详细分析后确认襄江应为汉水。《明史》卷四十四记载:
襄阳……南有虎头山,又有岘山。东南有鹿门山。又西有隆中山。汉水在城北,亦曰襄江。白河在城东北,与唐河合,南入汉,谓之白河口,亦曰三州口。又西北有青泥河,南有浮河,西南有檀溪,下流皆入於汉。北有樊城,……
这一记载极为重要,不仅找到了因为檀溪,还找到了:一、汉水是正式名称,襄江是汉水的俗称;二、襄阳边上有“白河”;三、檀溪在襄阳的西南边;四、襄阳的西北有条河,叫青泥河,即找到了关羽所镇守的“青泥隘口”!
3.青泥河
《三国演义》第120和123回中各用了一次“青泥”:
孔明总守荆州;关公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张飞领四郡巡江;赵云屯江陵,镇公安。
虚言曹操令部将乐进引兵至青泥镇,弟关某等抵敌不住,吾当亲自去助,不及面会,特书相辞。
除了《明史》中有青泥河的记载外,《方舆纪要 卷七十五》也有青泥河的记载(下面引文中的“府”指襄阳府):
清泥河:府西北三十里。自均房间东出,达于汉江。
即“青泥河”在襄阳府西北三十里,可见故事作者知道青泥河的地理位置。
以上三例可以说明作者比较熟悉襄阳一带的地理,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第69回中的“玄德跃马跳檀溪”:
东门岘山大路,已使宗弟蔡和引五千军把住;南门外,已使蔡中引三干军把住;北门江外,已使弟蔡勋引三千军把住;止有西门,不必守护,前有檀溪阻隔,虽有数万之兵,不易过也。
笔者绘制了三国时襄阳城及该城周围的地图,见地图6左图,从中可以看到,应该说作者非常熟悉襄—樊地区!

地图6
4.玉泉山
第七十七回中有这样一段:
(关羽)忽至一处,地名荆门州当阳县一座山,名为玉泉山。
由于所说之事纯属“子不语”类的鬼怪力神,笔者曾误以为“玉泉山”是子虚地名,事实上《方舆纪要 卷七十七》有详载:
玉泉山:县(作者注:此处的“县”指荆门州当阳县)西北三十里。山有泉,色白而莹,本名覆船山。三国时易今名。隋置玉州以此。
即作者知道荆门州当阳县有一山,名曰“玉泉山”。此外如果“玉泉山”远离麦城,这可能是一巧合,但绘制地图时发现玉泉山离麦城不到七十里地,见地图6右图。
六、结论
 通过以上五点分析,《三国演义》的故事作者最熟悉的地区是:东岭关——新野——襄阳——富池口——鄱阳湖,以及南徐,为此笔者专门作出了这一带的地图。图中虚线框内的地图请见地图7。

地图7
以上论据不足以确定《三国演义》作者的出生地,仅仅是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在出版《三国演义 地图珍藏本》作者再次修订了地名,将原稿全部重画了一次,又有许多发现。等笔者出版了前四史地图集以及《读史方舆纪要 地图集》后,打算彻底分析三国演义中的地名。

主要参考书
1.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吉林人民出版社。
2.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
3.清 顾祖禹编《读史方舆纪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11-23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