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8120|回复: 7

《三国演义》《水浒传》作者罗贯中为山东东平人(名家名作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5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志演义》中发生在山东的故事及齐鲁人物
中国国家图书馆  陈翔华
          [提要]在罗贯中所编撰的《三国志演义》中,今之山东地域与三国鼎峙局面的形成和发展颇有关系。曹操集团实际发迹于河济地区,刘备集团的早期活动主要也是在山东。山东籍人士广布于曹、刘、孙诸集团,对当时局势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今之山东疆域,在东汉末年间大致据有青、兖、徐(部分)州等地的郡国。见于晋司马彪撰《後汉书志》郡国志,即为豫州的鲁国(本属徐州),兖州的东郡(大部)、东平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国、山阳郡、济阴郡,徐州的东海郡(部分)、琅琊国,青州的济南国、平原郡、乐安国、北海国、东莱郡、齐国等地。当时,这里发生的事件大大推进三国历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而且齐鲁这方疆土的人物,既有文臣谋士,又有骁将勇夫,以及后妃贤妇,在罗贯中所描写的长篇小说《三国志演义》舞台上也是十分活跃的。

  一   对三国鼎峙局面形成的影响
三国鼎峙的历史局面成立于赤壁之战以後,但是此前经历了长时间的孕育与发展过程。东汉末年,由于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与讨伐董卓的战争中①,各地军阀势力的割据与兼并,便成为後来三国纷争的先声。三国诸集团的初期活动,与当时的山东地域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曹操集团最初实际形成于河济地区,并以此为根据地向外拓展,直至于执掌东汉王朝的整个中央政权。曹操虽然是今安徽人(东汉时豫州沛国谯人,距今山东之西南边境并不算甚远),但是他应该说是在山东发迹的。他早年以讨黄巾功,朝廷命“骑都尉曹操除济南相”(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影印的题明嘉靖元年序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1《刘玄德斩寇立功》段②,以下或略称明嘉元序刊本。本文所引除说明外,俱见此本。)按济南国属青州,下领东平陵、著、於陵、台、菅、土鼓、梁邹、邹平、东朝阳、历城十县。《三国志演义》虽未具体描写曹操治济南的情况,但据陈寿《三国志》记述他“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是很有作为和显著治绩的。这是他同山东直接发生的最早联系③。
曹操集团的真正崛起,是他担任东郡太守以後。东郡治所原在濮阳,曹操移治东武阳(亦作武阳,故城址在今山东省莘县南)。当时,青州黄巾复起,聚众百万,入兖州,杀刺史,山东鼎沸。朝廷当局认为:此乃“冲要之地,非当世英雄,莫能据也。”明嘉元序刊本卷2《曹操兴兵报父仇》段接着写太仆朱隽保举曹操,说他“自扬州募兵,濮阳破贼,攻于毒(黑山军首领)于武阳,击匈奴于内黄,皆获全胜。见引兵于东郡权州事。差人就命曹孟德方可。”于是,朝廷“命东郡太守曹操与济北相鲍信一同破贼”。他们兴兵出击。鲍信阵亡,而“操追赶贼兵直到济北,降者万数,操因得贼作前驱,马到处无不宾服。不到百馀日,操招安到降兵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到精锐者号为青州兵,其馀百姓尽皆屯田。曹操自此威权日重,四方之士归顺者多。此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冬十二月。”曹操为兖州牧,移治鄄城(按兖州刺史原治山阳郡昌邑县,故城址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曹操时移治济阴郡鄄城县,其故城在今山东省鄄城县北)。後魏郦道元《水经注》说:“魏武创业,始自于此”(见《水经注疏》本卷5)。他在这里为日後进入中原、主宰朝政,而奠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汉献帝即位初期的数年间,曹操由势力较弱而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重要集团。
第一, 从所控制的地域来看。曹操在山东是以河济为基地,其势力范围扩展到今山东
一境及至于河南、江苏的部分。明嘉元序刊本卷3《曹操定陶破吕布》段写谋士荀  (字文若)指出:“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固虽有困,而终济大业。将军本首事兖州,且河济天下之要地,是亦昔日之关中、河内也。”曹操所占领的河济地区,这里被比于刘邦、刘秀争天下的根据地关中和河内,可见乃是其根本。所谓“河济”,实指鄄城、东阿(属兖州东郡,故城址在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范县(亦属兖州东郡,故城址在原山东省范县东南)三角地带。这里是形势“冲要”之地,郦道元《水经注》谓鄄城乃“河上之邑,最为峻固”。曹操将之移作为州治。此三处之地成为曹操的战略大後方,他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出征时必派能员固守,以求不失,免得“使吾无家之可归也”。甚至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尽出山东之兵迎汉献帝入许而主朝政,他在任命军政要害岗位负责官吏的同时,还特别任用三处地方要员:“程昱为东平相、屯兵范城,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许令”(见西班牙藏叶逢春刊题明嘉靖二十七年序本《三国志史传》卷2,按明嘉元序刊本此处文字有误。)洛阳本是旧都,许是新都,两处长官自然理应由中央任命;而屯范城的地方长官“东平相”之位竟置于新旧都上,并且由曹操直接任用,可见受到了何等的重视。
经过兖州(此实指原州治昌邑)、濮阳、定陶(济阴郡治,故城址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
北)战役,平定叛乱,彻底消灭张邈(陈留太守)、张超(原广陵太守)兄弟势力,打败吕布,“山东一境(实还包括河南之西北)尽被曹操所得”(见明嘉元序刊本卷3《曹操定陶破吕布》段)。其间又出征徐州(州治在东海郡郯城),略陈地及汝、颍(俱在今河南),所以小说又称“曹操平了颍、汝、山东”等地(见同上本同卷《李傕郭汜乱长安》段)。
第二, 从拥有的武装数量与人口来看。曹操在初平三年打垮青州黄巾时,“招安到降
兵三十馀万”,“收到精锐者,号为青州兵”,当时“有青州精兵三十万”(见明嘉元序刊本卷2《曹操兴兵报父仇》段)。到李、郭乱长安时,大臣杨彪、朱隽对献帝说:“今曹操屯马步军兵四十馀万,谋臣武将数百员,若得此人扶持社稷,剿灭奸党,天下幸甚。”曹操建安元年应召到洛阳,对献帝也说:“臣有精兵四十馀万,以顺讨逆,无不克捷”(见明嘉元序刊本卷3《迁銮舆曹操秉政》段)。他所统领的精锐部队,在山东时已发展到四十馀万之众(或称“在山东屯兵数十万”、“操有数十万精兵”)。
曹操所控制区域的人口具体数量不详,但是在打败青州黄巾时已获得“男女百馀万口”,而且作出了“百姓尽皆屯田”的安置。
第三, 从广聚良才来看。曹操一贯重视招贤纳士,任用精英。早在陈留起兵伐董卓时,
已有一批“应募之士,如雨骈集”。其中有乐进(阳平卫国人)、李典(山阳巨鹿人),不过此间还是以夏侯氏、曹氏宗亲为多,聚集之深度与广度尚嫌欠足。这部小说进而写他在兖州初时,“四方之士,归顺者多”(见明嘉元序刊本卷2);到他出山东前,杨彪、朱隽对献帝说曹操有“谋臣武将数百员”(见同上本卷3);随後,曹操进兵洛阳,贾诩又说他拥有“文官武将不知其数”(见同上本卷3)。
曹操入许迁都前(主要是在山东时期)广招精英,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一)罗致各
方面的杰出人物,如有“人称王佐之才”的荀文若,被誉为“古之恶来”的猛将典韦,“文武兼全”的满宠,管领钱粮的财经专家任峻等等。 (二)人员籍贯分布地区的广泛性,除来自今山东外,如郭嘉乃“颍川阳翟人”(属豫州),刘晔乃“淮南成德人”( “成德”时属扬州九江郡。按至魏、吴分据九江郡,魏改其郡名曰“淮南”),贾诩乃“武威姑臧人”(属凉州)等。 (三)曹操所用多为弃暗投明而自择其主之士,如“海内名士” 荀攸,原在朝受拜为黄门侍郎,“见董卓专权,弃官归乡,後与叔事曹操”。又如董昭“原旧随袁绍、张杨作从事,见其人皆非治乱之主”,而後来也随顺了曹操。还有其他不少旧依刘表、袁绍、刘岱、张邈、杨奉之能员干将,亦被网入曹操的帐下。
对于此间所招纳来的英俊之才,曹操做到了知人善任,而他们也各尽其能,後在魏国多至高官重位。
曹魏集团是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中崛起的非常重要力量。它以山东为基地,统一了北中国,是三分天下的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一方;因而山东也就成为後来所出现三国鼎立的重要肇始之区。
对刘备集团来说,山东的地位和作用与之显然远不如曹操集团那样紧密,但也有某些重要的直接联系。小说《三国志演义》描写刘备早期在山东的活动,有:
第一, 赴援青州之战。刘备聚义应募破黄巾,首战于涿郡大兴山下,而随後幽州太守
刘焉接“流星飞报青州太守龚景有牒文告急,言黄巾贼围城将陷,乞赐救援。”刘备便与幽州校尉邹靖领兵同往,“玄德、关、张上马,投青州来”。刘备先败後胜,“直赶至青州城下”,太守龚景亦出城助战,“遂解青州之围。”(见明嘉元序刊本卷1《刘玄德斩寇立功》段)按青州,治所在齐国临淄县,其故城址在今山东省旧临淄县北。这是刘备早期所建的第二桩功业。
第二, 往任山东境内的下密、高唐及平原等处地方官吏。在鞭督邮後,刘备被荐到幽
州牧刘虞处,刘虞因其参与讨平渔阳,“奏刘备大功,朝廷赦免鞭督邮之罪,除下密丞,後迁高唐尉。公孙瓒表陈玄德前功,封为别部司马,守平原县令。玄德在平原,颇有钱粮军马,重整旧日气象。”(见明嘉元序刊本卷1《何进谋杀十常侍》段)他随同公孙瓒参加讨董卓战争後,相与“拔寨北行”到平原,公孙瓒乃“令玄德为平原相”(见同上本卷2《袁绍孙坚夺玉玺》段)。後因助公孙瓒盘河战袁绍,“瓒表玄德平原相,朝廷准奏”(见同上本同上卷《孙坚跨江战刘表》段)。至此,刘备的“平原相”才获得朝廷的正式批准。按下密县,属青州北海国,故城址在今山东省旧昌邑县东。高唐县,属青州平原郡,故城址在今山东省旧禹城县西南。平原县,青州平原郡治所,故城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据《後汉书志》郡国志载青州平原郡,有平原、高唐、般、鬲、祝阿、乐陵、湿阴、安德、厌次九城。卢弼《三国志集解》卷32谓:“桓灵间,平原郡复为国,故先主为平原相也”。(王国置相,职如太守。)此间刘备任职的地方,都在山东的北部。
第三, 解救北海之围。黄巾管亥围困北海,太守孔融遣太史慈请刘备来救。太史慈“星
夜投平原县来。到县见刘玄德,施礼罢,尽言孔北海受围之事”。于是,刘备“乃唤云长、张飞点精兵三千,往北海郡进发”。关羽刀劈管亥,刘备驱军掩杀,孔融亦令守兵突出,“大败群贼”,遂解北海重围(见明嘉元序刊本卷3《刘玄德北海解围》段)。按北海属青州,治剧县,其故城址在今山东省昌乐县西。
第四, 驰援陶谦徐州。兖州牧曹操遣人往迎避难于徐州琅琊(治所开阳,在今山东省
临沂市)的父亲曹嵩,但是全家到华、费间(在今山东省费县一带)被陶谦兵杀害,曹操为报仇而统领大军征讨。徐州太守陶谦向孔融求救,孔融又邀刘备亦往。刘备向公孙瓒借得兵马并赵云,“遂与关、张引本部三千为前部,子龙引二千军随後,迤逦往徐州来。”与孔融会合後,“玄德、张飞披挂上马,杀入曹操寨边”(见明嘉元序刊本卷3《刘玄德北海解围》段)。“直到徐州城下。城上望见红旗白字,大书平原刘玄德。陶谦急命健将开门,迎玄德一军入城”(见同上本同卷《吕温侯濮阳大战》段)。刘备随後致书曹操劝解,值兖州为吕布所攻,曹操乃退兵。按徐州的治所,当时在东海郡郯县(其西南与邳州接界),其故城在今山东省郯城县西,而其後才徙治于下邳县(徐州的下邳国治所,本属东海郡,其故城址在今江苏省境)。故刘备当时与曹军的接触,仍在今山东省境内①。
在山东的这些活动,是刘备早期事业的十分重要内容。
至于东吴集团虽与今山东地域并不发生直接联系,但是其文武重臣多有山东籍人士,故山东对其集团的发展也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另详下文)

          二  山东籍人士在鼎峙时期的作用
汉末及三国间,今山东地域人才济济,俊彦辈出。其著称者或以谋略或以文才,见长者或以武勇或以英烈。他们或将或相,不一而足,对鼎峙局面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三国志演义》这部长篇小说所写到的山东籍(包括客地出生)人物,其中分别有:
第一, 筹划“以成鼎足之势”的大战略家。明嘉元序刊本卷8《定三分亮出茅庐》段
写诸葛亮出山前,对刘备说:“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本,後取西川建国,以成鼎足之势,然後可图中原也。”诸葛亮在被赞称“一席高谈自古无”的“隆中对策”中,为刘备描绘了 “鼎足”天下的战略兰图,其内容要点: (一)分析当前的形势以作为立论的依据。他指出曹操集团打败袁绍,占有黄河中下游,“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东吴集团占据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不可图也。”而长江中上游的荆州、益州,或其主“不能守”,或其下“思得明主”,这些是尚未被吞并而有可能夺为己有的地盘。 (二)提出争取“鼎足”而立的路线图,第一步先兼荆州,後并益州;第二步在西川“建国”。 (三)认为此後所实施的内外方针应当是,在境内“保其岩阻”,和抚戎夷,内修政理;对外则“结好孙权”,防御曹操。 (四)终极的目标是,“待天下有变”,由荆、益两路出兵北伐,以“图中原”、争天下。在“隆中对策”後,诸葛亮出佐刘备,一生为实现这个战略宏图而身体力行。
诸葛亮是徐州琅琊阳都(在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他的战略筹划开启了“鼎足“而立的局面。当时,曹操集团占有北方,正在图谋夺取全国,既无需要他方“鼎足”支持而且也更不希望出现天下三分的局面。孙吴集团独力抗拒曹军的压力很大,客观上则需要寻求减轻重负的支撑。临淮东城(其故城址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人鲁肃曾对孙权说:“肃切[窃]料之,汉室不可复业,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也提出:“竟长江所极据而守之,然後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见嘉元序刊本卷6《孙权领众据江东》段)。鲁肃之论虽未被孙权立即采纳,但是很为他所喜欢听。不过,鲁肃这时所说的“鼎足”,其中的两“足”确指曹、孙二家,而另一“足”乃是虚指,并不明确是谁何。至于诸葛亮则不同,除了曹、孙两家外,却明白地指出刘备是可以争取成为天下“鼎”器的一“足”。由于诸葛亮战略决策的指引,刘备才结束了起兵以来长达二十多年的颠沛流离境遇,逐步发展为一股完全独立而不依傍任何集团的势力。仅此言之,诸葛亮的战略决策促使时局发生重大的转折,从而开启了三分天下的新时期。
第二, 运筹帷幄的智谋家。除诸葛亮外,《三国志演义》还描写了各集团都有山东籍的
睿智谋略之士。例如兖州东郡东阿人程昱,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人物。在这部小说的明嘉元序刊本中,曾被推称为“贤士”而曹操也说“吾亦闻名久矣”的智谋家程昱形象,却与陈寿《三国志》所记述的历史人物程昱些微有异而并不完全相同。小说描写他的用谋与行事,处处显现出深睿与卓识。   
小说写程昱明于知人。 (一)识精英。他称颍川郭嘉为“大贤”,乃其平生亲口推荐的仅有人物①。此人果有奇才。曹操见了,也赞郭嘉是“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见明嘉元序刊本卷2《曹操兴兵报父仇》段)。郭嘉“从征十有一年,多立奇勋”。但不期中年早逝,曹操谓“使吾心肠崩裂矣”。小说又引诗称赞说:“天生郭奉孝(郭嘉字),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若是当时存奉孝,难容西蜀与东吴”(见明嘉元序刊本卷7《郭嘉遗计定辽东》段)。 (二)辨平庸。他认为刘岱、王忠不堪重任。当曹操进军黎明拒袁绍时,令刘岱、王忠二将同引兵五万,“诈打丞相旗号,去徐州擒刘备”,以“权为虚张声势”来掩盖主力的行踪。程昱说:“只恐刘岱、王忠不称其使”(见嘉元序刊本卷5《曹公分兵拒袁绍》段)。後来,刘、王二将果然大败,反被刘备所擒。(三)察潜敌。他站在曹操集团的立场,洞识刘备等乃是潜在的敌手。为刘备事,程昱曾经两次进谏。第一次在刘备被吕布追逼来投,而曹操奏请令刘备领豫州牧时,程昱谏说:“吾观刘备有才,甚得民心,终不为人之下,不如早早图之”(见嘉元序刊本卷4《曹操兴兵击张绣》段)。第二次在青梅煮酒会後,曹操差朱灵等引兵五万,“令玄德总督,去拿袁术”;程昱说:“昔日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苦谏,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乃放龙入海,放虎归山。後欲治之,其可得乎?”曹操认为刘备学圃畏雷,乃“非成业之人”;而程昱说“学圃者,故瞒丞相,畏雷者,非其本情也。丞相明照天下,何被刘备瞒过?”曹操才翻然省悟(见明嘉元序刊本卷5《青梅煮酒论英雄》段)。程昱晓然洞识刘备的心机。後来,关羽挂印夺门而去,程昱又对曹操反复指出:“久後为祸,丞相休悔”(见明嘉元序刊本卷6《关云长千里独行》段)。程昱对人的观察,确实饶有先见之明。
小说写程昱精通兵略。《三国志演义》描写程昱所运用的军谋战略,大致有以下数端。(一)对战事的可行性进行预测,以求避害趋利。当刘备投刘表而曹操欲往攻之时,程昱指出:袁绍未除,便下荆襄,“倘袁绍从北而起,两下夹攻,刘表有刘备之助,袁绍有三子之力,则大事去矣。不如还兵许都,少养军士之力,待冻消春暖,引兵向北,先破袁绍;回得胜之师,来攻荆襄,南北之利,易如反掌。”曹操称“善”,立即采纳了他的谏言(见明嘉元序刊本卷7《刘玄德败走荆州》段)。但在机遇来临之际,他便适时地提出後续的战争行动计划。如当曹操往略陈及汝、颍班师而收复兖州(指原州治昌邑)失地後,小说写道:“曹操得兖州,程昱便请进兵取濮阳”(见明嘉元序刊本卷3《曹操定陶破吕布》段)。又如在曹操定辽东还冀州时,程昱等进说:“北方大定,可还许都,建下江南之策。”此计也正合曹操之意。(见明嘉元序刊本卷7《郭嘉遗计定辽东》段)这些考虑了可行性而提出的建议,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和价值。 (二)周密的战役部署。当曹操发动仓亭战役时,袁绍虽经官渡之战大败,但尚聚四州之兵二三十万,仍还有相当的实力。明嘉元序刊本卷7《曹操仓亭破袁绍》写道:“操与众将商议破袁绍必胜之策。程昱献十面之计,可擒袁绍,令操退军于河上,先令军十队伏之,绍若至河上,军必死战矣。操然其计,左右各分五队”埋伏。然後重重截杀之。两军大决战的结果,袁绍全军崩溃而基本上被打垮。袁绍狼狈逃回,乃“抱三子痛哭一场”,说:“吾自历战数十场,未若官渡、仓亭之失,乃天丧吾也。”由此可见,程昱熟黯大军团排兵布阵的作战部署之法。 (三)细心辨察军事现象的真伪,不为敌方所惑。小说写赤壁之战中的黄盖诈降,既行挨打的苦肉计,又使人献过降书,而曹操派去的蔡中等人也送回过密报。当黄盖船队接近曹军水寨时,曹操故不疑他携粮来投,而程昱却断定“必诈”。明嘉元序刊本卷10《周公瑾赤壁鏖兵》段写道:“程昱看之良久”,对曹操说:“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曹操问“何以知之?”程昱说:“粮在船中,重而行稳;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曹操当即省悟,说:“然,谁去止之?”但是,黄盖还是闯入水寨纵火,致使曹军大败退。由吴船的“轻而且浮”,看出“诈降”,可见程昱具有很敏锐的观察能力而甚至高过于曹操。 (四)强调战争的主动权,避免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例如他强调进攻战的“兵贵神速”。当曹操南下至濡须时,行动迟缓,战事无所进展。程昱批评说:“丞相既知兵法玄妙,岂不知兵贵神速乎?丞相起兵迁延日久,故孙权得以准备,夹濡须水口为坞,甚是有理。不若且罢兵还许都,别作良图”(见明嘉元序刊本卷13《曹操兴兵下江南》段)。又如他建议用调虎离山计而使关羽出降的战法,大大减少己方力量的消耗。当刘备兵败投袁绍而关羽并刘备老小“死据”下邳城之时,曹操欲得关羽为己用。程昱献计说:“云长有万人之敌,更与玄德义气深重,非智谋不可取之”;可差一心腹入下邳“种祸于城内”,“却引关公出战,诈败佯输,诱入他处,却以精兵截其归路,然後或擒或说可也”(见明嘉元序刊本卷5《张辽义说关云长》段)。关羽果然中计受困,在张辽的劝说下而终于被迫出降。前者由于丧失主动权而最终不得不停止进攻;後者则充分运用所掌握的战争主动权,分割包围之,既避免硬拼而过分消耗自己,又取得预期的效果。 (五)成功地实施防御守备战。曹操东征陶谦时,留荀文若、程昱“领军马三万人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见明嘉元序刊本卷2《曹操兴兵报父仇》段)。当时,陈留太守张邈叛迎吕布攻占兖州诸地,曹操原有地盘只剩下了鄄城等这三处,被程昱等“设谋定计,死守得住,其馀皆休矣。”随後,曹仁也对曹操说,鄄城三处是靠程昱等“设计相连,死守城廓”(见明嘉元序刊本卷3《刘玄德北海解围》段)才保住的。因此,曹操离开山东去许都时,还令他留守这方发迹起家的根据地。
小说写程昱善用计谋。《三国志演义》所写的程昱,除以上军事方略外,还可以例举出巧用计谋之二事。其一,智赚徐庶。徐庶更名“单福”助刘备败曹仁、袭樊城,曹操令徐母作书招之来,但为徐母所拒。当曹操欲斩徐母时,程昱急止之,入谏云:若杀徐母,徐庶 “必死心塌[塔]地以助刘备,而尽力报仇也”;“不如留之,则使徐庶身心两处,纵使助刘备,亦不尽力也。昱自有小计,必赚徐庶至此,以辅丞相也。”于是,程昱乃诈言“曾与徐庶为昆仲”而使徐母作手启以答之。“昱赚了徐母笔迹字体,诈修书一封,差一心腹人持书径奔新野县,寻见徐庶行幕,使军士达知。”(见明嘉元序刊本卷8《徐庶走荐诸葛亮》段)徐庶见书乃别刘备来许都。徐母死後,庶虽不为曹操设谋定策,但也不得不留在曹营帐下。程昱之计,一石二鸟,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其二,离间孙、刘二家而推之“自相吞并”。曹操在铜雀台大宴文武时,惊闻东吴表奏刘备为荆州牧,生怕孙、刘进一步联合。程昱却透过现象而看到实情,指出:“孙权本忌刘备,欲以兵攻之,但恐丞相乘虚而击也。今权故令华歆入国为使,乃安刘备之心,以塞丞相之望耳。”他进而提出:“东吴倚仗者,周瑜也。丞相就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留华歆在朝重用之;瑜必自与刘备为仇敌矣。乘此相并,却作良图”(见明嘉元序刊本卷12《曹操大宴铜雀台》、《诸葛亮三气瑜》两段)。程昱洞察孙权的内心,提出促“使孙、刘自相吞并”之计,得到曹操的嘉许。此计十分高明,利用孙、刘间固有矛盾而推动其发展,驱使他们两家为争夺荆州而兵刃相接,以及其後在荆州问题上的种种冲突,然而曹操集团坐收了行兵打仗所未得的某种结果。留在许都任职的东吴使者华歆,後来也成为曹操的同党。
此外,当时还都颇有不少山东籍的铺谋定略之士。例如建迁都之策的董昭。董昭字公仁,兖州济阴郡定陶县(其故城址在今山东省该县西北)人。他见曹操问“朝廷大事”,乃献言云:“明公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辅佐天子者,此五霸之功也。以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都耳。然朝廷播越,新还京师,远近仰望,以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大者行之”(见嘉元序刊本卷3《迁銮舆曹操秉政》段)。董昭“移驾幸许都”之策,深得曹操“本志”。此策为曹操稳定地把持朝政大权而减少了重重阻力。
第三,具有专长的文士异人。《三国志演义》写及山东籍的人才,不仅在全国据有相当大的比重①,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从事对外联络的活动家、有擅长辞章的文学家、有善于预测未来的占卜家等等。
山东籍的外务活动家。当时,很多集团都有一批临时衔命或专职从事于联络活动的人士,充当集团的外交使节或集团领袖的私人代表,奔波与周旋于各方。孙乾就是其中之一人。孙乾,青州北海国(治剧县,故城在今山东省昌乐县西)人。他是州牧陶谦临终让徐州时,被推荐为从事而“以辅玄德公”的。孙乾虽然并非“经纶济世之士”,不以军政才能见长,却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所以颇为刘备所看重。当司马徽在水镜庄说“将军左右不得其人”时,刘备便申辩:“备虽不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见明嘉元序刊本卷7《刘玄德遇司马徽》段),列之于下属文员之首。在刘备集团中,孙乾除曾动员新野民众渡江、同张飞一起巡视耒阳县等外,主要还从事联络工作。(一)为保存实力而争取外部救援。他为挽救集团的危难,多次出外求援。当吕布围攻小沛甚急时,孙乾提出:“不若弃城而走,往许都投奔曹操,借军破布。此为上策。”刘备听之,则“先使孙乾来见曹操,言被吕布追逼,特来相投”(见明嘉元序刊本卷4《曹操兴兵击张绣》段)。曹操与之兵粮,使刘备往豫州任,复屯小沛。但还遭吕布攻击时,孙乾再献计“可先告急于曹公,次坚守城廓”;当军兵溃散而刘备欲自尽之际,孙乾又说“何不投操,以图後计”(见明嘉元序刊本卷4)。刘备一一依言,从而保存了自己。後来,关羽斩车胄而曹军下徐州之际,孙乾两次奉命出使冀州,袁绍虽然未能发兵,却是应承:“但不如意,便来相投,吾自有相助之处”(见明嘉元序刊本卷5)。刘备失败後,则因此逃往冀州。刘备在汝南兵败,孙乾又自请出使荆州,力说刘表接纳之,还对刘表“分解”襄阳会半席而走之事。从此不仅有了容身之地,而且使刘备集团的实力逐步得到发展和壮大。 (二)充当亲善大使,以缓和矛盾与维系盟好。例如赤壁之战後,孙、刘双方正在争夺荆州,而孙乾两次奉使东吴。第一次是往贺周瑜成功,以表示慰问并谢其相援。孙乾作为刘备的代表,礼见周瑜说:“主公特命乾再拜都督大德,辄有薄礼上献”(见明嘉元序刊本卷11《周瑜南郡战曹仁》段)。第二次是往江南为刘备做媒。当时,东吴为夺荆州而施美人计。诸葛亮识破之而将计就计地对刘备说:“先教孙乾和吕范(东吴媒人)去同见吴侯,面许已定,择日便去就亲。”于是,“孔明教孙乾往江南说合亲事。孙乾领了言语,与吕范同到江南来见吴侯孙权。”孙乾随即返回荆州见刘备,便“言吴侯相待之意,专候主公去结亲事”(见明嘉元序刊本卷11《周瑜定计取荆州》、《刘玄德娶孙夫人》两段)云云。这是一桩很特殊的任务,有助于加固双方抗曹的盟好。 (三)通过串联,使一度崩散的力量重新聚合起来。刘备集团在徐州遭到曹军的毁灭性打击而一度崩溃。刘备逃奔于冀州而去依袁绍,关羽降曹到许都,张飞流落在古城,而孙乾也投奔到汝南。这个集团一时间星流云散,重要成员分处各地,而且互不通音信。孙乾在汝南,首先探悉刘备、关羽的行踪,并且设法取得联系。在孙乾的穿针引线下,经过多番努力,终于使刘备、关羽等人到古城会合,众“文武仍旧相聚”,集团的力量因此重新崛起而一振。可见孙乾的秘密联络活动是很有成效的。 (四)对敌进行离间和分化,以配合军事行动。当张鲁遣马超攻葭萌关,刘备听诸葛亮计先行贿张鲁谋士杨松而离间之。“玄德即时写书,差孙乾赍金珠,从小路径至汉中,先来见杨松,说知此事,送了金珠。松大喜,先引孙乾见张鲁弟张卫,亦进送了礼物。二人引孙乾见张鲁,陈言方便”(见明嘉元序刊本卷13《葭萌张飞战马超》段)。後来,马超果然倒戈来降。孙乾的这些联络工作对刘备集团的发展起了重要配合作用,而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曹操集团的满宠是“文武兼全”的人物①,但也还是一名出色的使节和外务活动家。满宠字伯宁,兖州山阳郡昌邑县人。曾任军中从事、许都令、参谋官、将军等。在对外活动与联络工作方面,可举以下数例略说之。首先,联吴攻荆州,以削弱刘备集团。当曹操听说刘备自为汉中王时,乃从司马懿夹击计,“即修书令满宠为使,星夜投江东来见孙权”。满宠在东吴力陈“今魏主差某到此,约会破刘,共分疆土,誓不两侵”(见明嘉元序刊本卷15《刘备进位汉中王》段)。後来吴军果然袭击荆州,擒杀关羽,使刘备集团遭受了重创。满宠的出使充分利用孙、刘矛盾,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其次,开展联谊活动,说徐晃来投。曹操迁许都路上见杨奉部将徐晃“神威”而欲招之,满宠乃请命:“某素与徐晃有一面之交,今晚扮一小卒,偷入晃营,看紧慢使言说之,来降主公”。满宠说徐晃要“贤臣择主而事”(见明嘉元序刊本卷3《迁銮舆曹操秉政》段)。结果他的联络工作,取得了成功。再次,外出采访调查,以掌握敌方情报。曹操在许都一直密切注意袁绍动向,满宠曾被差“去河北采访民物”,“满宠去体察袁绍而回”,即来报告公孙瓒被袁绍消灭的经过,以及淮南袁术“使人归帝号于袁绍”而袁术“见今弃淮南,欲归河北”。满宠为此还提出:“若二人力,急难收复。乞丞相作急图之”(见明嘉元序刊本卷5《青梅煮酒论英雄》段)。满宠在外出调查活动中所获得的情报,为曹操後来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东吴集团的对外活动家中,山东人诸葛瑾(即诸葛亮之兄)是重要的一员。诸葛瑾主要围绕着荆州问题,多次出使蜀汉集团同刘备、关羽办交涉。不过,他的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目的。
  山东籍的文学艺术家。在东汉末、三国时期,今之山东地域出现一大群文学家,其著名者有被推称为“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鲁国人)、王粲(见下)、刘桢(东平人)、徐干(北海人)四人,以及祢衡(见下)、吴质(济阴人)等。王粲是被认为“建安七子”中成就最大的著名文学家。他字仲宣,兖州山阳郡高平县人。(按“高平”故城址,旧说在山东省邹县西南;分置微山县後,该地划入微山,在县之西北。)明嘉元序刊本卷8《献荆州粲说刘琮》写王粲“博闻强记,人皆不及”。幼时往见大文学家蔡邕,邕独“倒屣迎之”,并对一座之客称其“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皆与之。”又写他“举笔成章,无所改抹。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王粲曾因遭世乱而流落荆州,“刘表以为上宾”。曹操南下时,他力劝刘琮“卷甲倒戈”。後在曹操集团,为关内侯、丞相掾。
  当时还有重要文学家、音乐家祢衡,字正平,平原②人。明嘉元序刊本卷5《祢衡裸体骂曹操》段写孔融曾向曹操介绍,说他:“才学极高,只是不能容物,出语伤人”。祢衡自称:“天文地理之书,无一不通;三教九流之事,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为孔、颜。”当黄祖问他说:“君在许都,有何人物?”祢衡因只与文学家孔融、杨修来往,所以回答道:“大儿孔文举(融),小儿杨德祖(修)。除此二人,别无人物。”祢衡又还具有很高的音乐才能。曹操因他狂傲不逊,“令为鼓吏以辱之”。他在省厅大宴上,“遂击鼓,为《渔阳三挝》,音节殊妙。坐者听之,莫不慷慨。”然後又“复击鼓三挝”。按明嘉元序刊本此处有小字注,说:“至今有《渔阳三挝》,自衡始也。”祢衡虽有文才,但为当时所不容。曹操故遣他为使去荆州,後却为黄祖所杀。
  山东籍的卜算家。神卜管辂字公明,平原人。明嘉元序刊本卷14《曹操试神卜管辂》段写他:自幼“便喜仰视星辰”。曾与邻里小儿共戏,“辄画地为天文,分布日月星辰,指点而观之。及长,深明《周易》,仰观风角占,会肉眼通神相。”琅琊太守闻其名,召之。与“论金木水火土鬼神之情”,座客百馀人“皆被管辂难倒”,于是“天下号为神童”。甚至当朝善卜的太史丞许芝,後来也称其为“神卜”。《三国志演义》所写管辂的卜算故事很多,而且充满神秘怪异的色彩。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卜知已经发生而尚未为他人所详的事件。例如“乡中邻妇失牛,求辂卜之”,辂卜而告曰:“在北溪之西,七人宰之,疾速去寻,皮肉尚存。”其妇果往寻见七人煮食,乃告于本郡平原太守,遂将各人获断(见明嘉元序刊本卷14《曹操试神卜管辂》段)。 (二)通过看相而知近时正要发生之事。例如管辂出行,“见一少年于田中,管辂立道傍,观之良久”。按此少年姓赵名颜。管辂对他说:“汝眉间有死气,限三日内必死。”赵父哭拜而求其垂救。辂见其父子哀痛至切,告之往南山大树下求南、北二斗。赵颜果往求寿,北斗无奈地说“汝今年十九岁。吾今于十字上添一九字,汝可寿活九十九。”(见同上本同卷同段) (三)预言将来发生的事件。例如管辂卜而对曹操说:“来春许都必有火灾。”後来,耿纪等人果然发动叛乱而以营中火起为号(见同上本同卷《耿纪韦晃讨曹操》段)。又如曹操曾令卜天下之事,管辂预告:“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至夏侯渊後为黄忠所杀时,曹操方悟“三八纵横,乃建安二十四年也”;“伤折一股者,乃渊与操兄弟之亲情也”(见同上本同卷《曹操试神卜管辂》、下卷《黄忠馘斩夏侯渊》等段)。这部小说引诗盛赞卜算家管辂的“预知”“奇异术”,称他“八卦幽微通鬼窍,六爻玄奥究天庭。”
第四,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与英勇的战将。《三国志演义》还描写了一些值得称道的山东
籍将领。例如吴将徐盛就是其中卓著的一员。徐盛字文响,徐州琅琊国莒县(在今山东省)人。他是孙权继父兄之业後“广纳贤士”时而得的“智将”之一(见明嘉元序刊本卷8《孙权跨江破黄祖》段)。徐盛参加历次战役,表现十分骁勇。在濡须口,面对五路曹军的进攻,东吴“诸军各有惧色”,而徐盛大怒曰:“何惧群贼哉。”于是“遂牵马下小船,飞奔江边,火急上马,引数百人,杀入李典军中去了。”“徐盛在李典军中往来冲突,如飞沙走石,互相杀伤。”他无所畏惧,在李典军中“搅做一团厮杀”(见明嘉元序刊本卷14 《甘宁百骑劫曹营》段)。然而,徐盛作为杰出的军事家,还在于他统领建业诸将抗击曹丕所亲征的三十馀万大军。当时,魏文帝曹丕听知“吴蜀连和”,乃用名将、起重兵而大举伐吴。明嘉元序刊本卷18《泛龙舟魏主伐吴》段写,孙权因此大惊,由于陆逊远在荆州而朝中无大将可用。徐盛面临危局却挺身而请命:“臣虽不才,愿统一军以当魏兵”;即使“(魏主)若不渡江,亦杀魏兵太半,令魏军不敢正视东吴矣。”于是,他受命“总镇都督建业、南徐军马”。魏主驾龙舟至广陵,前部来报 “隔江远望,并不见一人,亦无旌旗营寨”;当夜“遥望江南,并不见半点儿灯光”;至三更时,近臣还说吴军“望风逃窜,并无一人矣”。及至天晓,曹丕忽然惊望江南连城,顷刻又见来报说:“自南徐沿江一带直至石头城,一连数百里城廓,舟车绵绵不绝,一夜成就。”小说接着交待说:此乃“原来徐盛束缚芦苇为人,尽穿青衣,执旌旗立于假城疑楼之上。因此,魏兵见城上许多人马,如何不胆寒”。曹丕见而深有感叹地说:“魏虽有武士千群,无所用之。江南人物如此,未可图也。”魏军撤退途中,又遭遇吴军的伏击而大败。“此时吴将徐盛全获大功”。这里充分展现徐盛卓越的军事谋略与指挥天才,确实无愧于“智将”之誉称。
在山东籍的战将中,太史慈以英勇而著名。太史慈字子义,青州东莱郡黄县人。当
十万黄巾围困北海城时,他奉母命前来救助,只身一人“挺枪跃马,杀入贼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又飞骑透围而出,到平原搬救兵(见明嘉元序刊本卷3《刘玄德北海解围》段)。其後,他投扬州刺史刘繇,在神亭领与号称“小霸王”的孙策酣战,吴将程普等见之也为他“暗暗称奇”(见明嘉元序刊本卷3《孙策大战太史慈》段)。太史慈降吴後,收拾刘繇残兵、又射吴城守将、攻乌程等战中,屡屡建功。不过在合肥之役,他先与曹军名将张辽“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後在夜袭时,却“身中数箭”,伤重而亡。小说引“史官有庙赞”誉称他:“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见明嘉元序刊本卷11《孙仲谋合肥大战》段)。
此外,潘璋也是一员山东籍的吴将。潘璋字文圭,兖州东郡发干县①人。他武勇有加。在攻江夏时,黄祖主将苏飞败走,潘璋“匹马到来”,“手腕初交,挟飞于马上,径到船中,来见孙权”(见明嘉元序刊本卷8《孙权跨江破黄祖》段)。他所统领的部队,对擒获蜀汉主将关羽是建有大功的。据西班牙藏叶逢春刊本卷7《玉泉山关公显圣》段②所写,潘璋将五千精兵“四散伏于临沮山僻小路”以待关羽。当关羽正遭到又一吴将朱然的伏击而望临沮走时,“前面鼓声振[震]地,一军摆开,当先东吴上将东都[郡]发干人也,姓潘名璋字文理[圭],向火光影里,骤马横刀来战关公。”然後,关羽展转至决石(地名)山边而走,忽然“闻喊声举处,两下伏兵皆用长钩套竿一齐并出,先把关公坐下马绊倒,关公身离雕鞍,已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关平听知父已被擒,火速来救。背後潘璋、朱然精兵皆至,四下围住。孤身独战力尽,父子皆受执。”因擒关羽功,孙权便将所获的赤兔马“赐与马忠骑坐”、“(青龙偃月)刀赐与潘璋”。可见潘璋及其所带领部队的战绩是很辉煌的。不过《三国志演义》以此又写潘璋在刘备伐吴时为关羽之子关兴所杀,以报其国恨家仇;其实据陈寿史书《三国志》卷55本传记载,潘璋卒于吴大帝嘉禾三年(公元234年)而不是蜀章武元年(公元221年)。
三国时期及其前後的东汉末、魏晋之际,山东籍的各种人物当然远不止于以上所述。例如还有曹魏方面的王朗(东海郯人)、华歆(平原高唐人)、吕虔(任城人)、李典(山阳巨野人)、臧霸(泰山华人)、于禁(泰山巨平人)、王基(东莱曲城人),刘蜀方面的伊籍(山阳人)、刘琰(鲁国人),孙吴方面的滕胤(北海剧人)等等。此外,女性人物有孙权妻、孙和之母王夫人(琅琊人),尤其魏文帝曹丕母卞氏(琅琊人)更是贤良有声。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说了。

     三  简短的结语
第一, 今之山东地区处于黄河的下游,对三国时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
响和作用。《三国志演义》描写这里是东汉末年黄巾活动的区域之一。曹操最早在河济地区建立基地并从此处起家而走向北中国。刘备早期也在这里活动,先在山东的黄河之北部做过不大的地方官吏,後到鲁南、苏北地区去发展。
第二,在这个时期,山东出了许多重要人物。在《三国志演义》中,既有对各个利益
不同的集团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军事、政治、外交、文艺、方伎等种种人才,又有彪炳于中国历史的著名人物。
    第三,家族性的群体人才,分别出仕于利益不同或对立的集团。在某个王朝或利益相关的集团中,出现相同家族人物的群体性,是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一个特点。而在《三国志演义》里,另外还可以看到某些家族的人才却得到不同集团的重用,甚至居于握有举足轻重大权的高位。例如琅琊诸葛氏本是一个普通的仕宦家庭而并非门第显赫的豪族世家,但是其族人分别在蜀、吴、魏三国俱为重臣。诸葛亮在刘备集团先为军师,後任蜀国丞相,总领全部军国之事;其子诸葛瞻尚公主,累迁至行军护卫将军,临危还受重命尽领成都所有七万兵而出拒魏军。诸葛亮胞兄诸葛瑾很受孙权的信任,官左将军;其长子诸葛恪至太傅,受遗命秉国政,东吴“一应大小事务皆归于诸葛恪”,但後为孙峻所杀。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在魏至司空,曾为镇东大将军,总摄两淮军马,权倾一方,但因反司马氏被杀;而其子诸葛靓曾入吴为质,在吴官右将军。诸葛兄弟三人分别在三国受到重用,这种类似情形在历史上也是颇不多见的。所以,这里应当特别说明之。
     
                                         2006年6月于京门
发表于 2007-6-9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6-9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三国演义》《水浒传》作者罗贯中为山东东平人(名家名作欣赏)

无聊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6-1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三国演义》《水浒传》作者罗贯中为山东东平人(名家名作欣赏)

我这些帖子是发给那些不明白罗贯中是东平人的看的,需要的人自会来看,不必要追求什么跟帖量。请各位大侠摆正心态!
发表于 2007-6-1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三国演义》《水浒传》作者罗贯中为山东东平人(名家名作欣赏)

是,点击率很高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三国演义》《水浒传》作者罗贯中为山东东平人(名家名作欣赏)

通过这能说明很多问题啊!各位同胞!再思量!
发表于 2007-6-13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三国演义》《水浒传》作者罗贯中为山东东平人(名家名作欣赏)

恁知道不?俺以前也很厉害的!
发表于 2007-6-15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三国演义》《水浒传》作者罗贯中为山东东平人(名家名作欣赏)

大地呀,黄天呀,帖子太长了,是这里最长的帖子了!!!
不过,可以肯定是东平的人了,但不知道是谁家的邻居,谁家的呢?
谢谢,让大家学习到知识,再努力,希望以后能看到有人介绍你,给东平百姓争光!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5-6 0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