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637|回复: 0

[转帖]东平渔民流传“端供腔”腊月鸣炮起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端供腔”是在渔民中流传的民间艺术,系民间小曲、小调发展而成的古老传统文化。“端供腔”虽无管弦乐器伴奏,但是演唱有腔有韵,曲调曲折婉转,叙事明快清晰,是独具特色的原生态艺术。

    “端供腔”又名“端午戏”、“端公戏”,在东平湖周围称为“敬河神”。主要活动区域为东平湖、南四湖及运河两岸,现在发展到黄河河口、渤海岸边。据老湖镇老湖村王家礼先生讲,“端供腔”始于唐朝贞观年间,唐王李世民曾许下敬河神的誓愿,从此“敬河神”的仪式便流入民间。“端供腔”流入东平已有百年历史,在清朝乾隆年间,敬河神时的“端供腔”逐渐盛行,渔民供出“金龙四大王”、“柳爷”(蛇神)之神位,一边鸣炮,一边起舞歌唱。

    “端供腔”有成套的规范唱腔,有大批经典曲目,深受渔民群众喜爱。渔民群众在打鱼的船头,在织网的湖滩,在节日聚会和休闲时光,都能有板有眼地唱上一段“端供腔”。“端供腔”的曲目,来源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内容以扬善惩恶、忠孝节义、家庭伦理、修身立德为主。如劝人为善的唱词有:“张口别骂年尊老,抬手别打少年人。骂了年老折阳寿,打了少年结冤仇。”它的唱腔别具特色,常用于演唱的有“七字韵”、“十字韵”、“叠断桥”、“上河调”、“下河调”、“卫调”、“摇五更”等。“端供腔”有大小曲目50多个,能唱十天半月不重复。经常演唱的有《刘文龙赶考》、《张相打嫁妆》、《魏征斩小白龙》、《秃尾巴老李》、《会情郎》、《魏九官替父》、《十二小样》等。

    “端供腔”是民间民俗演唱艺术,演出主要在旧历年腊月,是渔民喜庆娱乐的表现形式。“端供腔”过去的演出常规,有大班小班之分:敬自己先祖,可由小班演唱,四个人表演,唱一天一夜,供品为猪头、鸡、鱼、水果;春节前,停止捕鱼欢庆丰收,由大班演唱,十四五个人表演,唱四天四夜,供品为整猪、整羊、鸡、鱼等。随着时代的变迁,以上的常规已经打破,家族续谱、家庭喜庆、婚娶吉日都要请人表演,演唱时间不受限制。

    “端供腔”的主要伴奏乐器为羊皮鼓。羊皮鼓形如圆形蒲扇,用羊皮单面包成鼓柄末端的铁环上套有九个小铁环,鼓面圆圈与鼓柄小铁环合称成双成对、十全十美。打鼓时使用竹篾,所用铜器有锣、手钹、铃等。“端供腔”的服装、头饰、髯口、头盔等与其他剧种相同。演员在台上用竹篾打鼓面的同时,还要转动鼓面,使柄部小铁环叮当作响,有时候演员不拿鼓,由台下多人打鼓伴奏。“端供腔”演出,有独唱,有对唱,还有一人领唱、多人帮腔、两人或三人合唱的形式。因为没有管弦乐器伴奏,带有原生态唱法的特色。演员均由男人组成,女人不得参加。男扮女装要包大头或戴大发,浓妆艳抹,并根据剧情需要随时更换戏衣。“端供腔”两人表演时,手持羊皮鼓对穿花或顺时针转圈。三人表演时,顺时针转圈或三人对穿花。顺时针转圈的脚步为前进两步半,后倒半步。三人穿花时,各自形成小8字,同时还有正转身、反转身之别。“端供腔”表演时,剧中人物动作,男女各自有别。

    “端供腔”年代久远,经过几代艺人的努力,逐渐发展成为唱腔完整、曲目繁多的一个特有艺术形式。现在的东平县老湖镇、大安山、戴庙乡、东营市的渔民新村,及南四湖、运河岸边中年以上的渔民群众,不论男女均能唱上几段“端供腔”。



来自中国泰山信息网来自中国泰山信息网[/SIZE][/COLOR]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11-24 0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