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可子

讨论下东平的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4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下东平的历史!?

楼上的兄弟,引用我的话,你也写上引用啊,别人还以为你自己的话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工山,位于东平湖北岸,由12个山峰组成,每2个连成一个工字形,共6个工字形,故名六工山。主峰海拔189米。
山上的建福寺,曾叫“李密窝”,后叫“理明窝”。传说,瓦岗军首领李密为官军追逼至六工山,此山山高林密,李密单枪匹马逃进寺院。那时兵慌马乱,寺里的僧人早无踪影,殿宇内蛛网层层,灰尘遍地。李密放开缰绳由马跑入山林,自己则躲进了正殿泥塑金身的大佛像后面。官军追至,四处搜寻,欲进正殿,而看那蛛网尘土,不知结了几年,哪会有什么人迹?原来,李密冲开蛛网进入殿后,蛛网随即又原样复合。踏过的尘迹,经一阵轻风吹过,地面也无一丝异样。官军只好放过正殿,追往别处去了。后来,因此传说,群众就叫这里为“李密窝”
至北宋末年,寺内有一班不务正业的僧人经常下山,拦路抢劫过往的商客,还祸害山脚下村里的百姓。他们仗着有点武艺,以“拳”为理,作恶多端。花和尚鲁智深投奔梁山,正好路过六工山,与这班僧人交手,被鲁智深彻底治服了。他们跪地求饶,拜鲁智深为师,鲁智深叫他们改邪归正。从此,“李密窝”又名“理明窝”,六工山也因此成了梁山农民起义军北路的门户。
建福寺建筑雄伟,大雄宝殿尚称完好。宽5间,深3间,画栋雕梁,斗拱飞檐,工艺高超,结构古朴。殿前松桧苍然虬枝龙钟,殿内有壁画,石柱上刻有明朱三太子所题的对联。这一佛教文化遗存,同湖东白佛山,佛崖司里山,梁山法兴寺莲花佛座,昆山月岩寺佛刻等,远近错间,构成佛教文化建筑的一大群落。建福寺摩崖造像佛龛旁,一块残破石碑上刻“长安”、“弥陀”字样,可知这些大佛像为唐代作品无疑。佛像结构得体,丰满多姿,刻技精巧,栩栩如生,具有颇高的艺术价值,佛像本身也具有唐代雕塑艺术注重写实的鲜明特征。
据清代《东阿县志》记载,建福寺为“唐武后时所建,金大定间?额,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僧满学重修。”此说同佛龛石碣的时间一致,且大殿墙壁中砌有金大定(金世宗完颜雍年号)间记述修复此殿和金世宗?额的石碑。
六工山,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然景色峻峭秀丽。它处于东平、梁山、平阴、东阿4县交界处。上得山来,只见山岭逶迤,堤坝纵横,河道如白练,湖汊似明镜。山上松柏蓊翳,紫霭蒸腾,遮掩着青砖绿瓦的古刹佛殿。明代建筑的大殿外,玉皇庙、经楼、戏楼、山门等尚存完好。明清以来碑石尚有10余幢,隐于棘荆丛中。登上玉皇庙的阁顶,南眺东平湖,北望黄河,俯视东面山脚,与对面的浮梁山形成一条南北峡谷,两岸青山夹峙河水,这就是著名的清河门,即六工山峡。其周围山青水秀,沃野饶湖,一望无垠,蔚为壮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山胜井”:位于东平县城东南,大清河北岸的龙山之上。山势奇险,层峦叠翠,如龙蟠伏,故名龙山。梵宇前有圣井,水甘冽如惠泉。上有一石洞,明嘉靖年间刻有饭王浮雕像一尊,高达3米,造型生动。每逢春日,登山南眺,清河对岸十里杏花,汶城塔影,隐约可见。
“稻蒲荷香”:址在宿城镇稻屯洼。县志记载:“汶水溢而北出,至县城东溃而旁出者,北为秧稻,泊汇而为池,居民多种荷花。”每到秋季,苇蒲鹅黄,稻谷荷莲飘香,景色蔚为壮观。
“危峰云洞”:金螺山相传叫?山,又名白佛山,俗称白虎山。山顶有两自然石洞,深不可测。据县志载:“山石尽白,每起云如盖,异日辄雨。”故当地有句农谚“白佛山戴帽,庄稼老头睡觉。”今两洞俱在,吐云如故。山上石窟内有造像138尊。其中隋朝所造释加牟尼浮雕坐像,高6.6米,宽4米,形态逼真,为准国保级文物保护单位。
“尧陵揽胜”:址在梯门乡芦泉山下,相传为尧王墓。据县志载:“芦泉山传为尧陵山,环列如屏,下有泉,珍珠喷涌,水尤冽,夏不浊,冬不冰。”夏秋季节,泉水喷涌,如串串珍珠。泉东南有尧陵禅寺,大殿巍然屹立,几百年前的银杏树,胸围220厘米,仍枝叶繁茂。
“黄石悬崖”:位于东平湖东畔,水牛、蚕尾两山相峙处。“山岩多黄色,石道两侧,悬崖万仞。”崖下有梵宇,宇前有清泉。明清两代建有石亭、石窟造像,今碑记犹存。
“城堤秋水”:州城郊南沙河,旧谓银河,“秋水澄澈,净无纤尘,游鱼可数。”
“昆岩瀑雪”:昆山,一作困山,在东平湖西侧,山上有马跑泉、小虚观塔,下有饮龙泉,两泉瀑布如雪。
“会河帆影”:会河又叫会通河,即京杭大运河,贾舶漕艘,帆影不绝。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佛山,又名?山、金螺山,俗称“白虎山”,位于东平县城西侧,南距大清河十华里,海拔370米,因山上有石窟造像而远近闻名。
沿山西麓向上攀登,路经一座小山,叫磨石山。相传,很早以前白佛山与泰山东西对峙,互争高低,天神杨二郎过此,一鞭将白佛山头抽下,落到这里,成为磨石山。从此白佛山就不再长高了。
过磨石山,有一个平坦的广场,是白佛山庙会的会场。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庙会,登山者接踵而至,络绎不绝,煞是热闹。
从会场沿着弯弯曲曲的盘路向上攀登,便来到祥云洞和大雄宝殿。当年,盘路两旁松柏苍翠,翁翁郁郁,飞鸟争鸣。而今早已毁坏无几,就连释迦牟尼和观音像也不知身分几处了。祠中墙壁原有《太白醉酒》图,图中李白醉于水上酒家,人唤不醒,题诗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现在也已荡然无存。
从大雄宝殿迂回而上,可达玉皇顶。由此远眺,大清河如带,东平湖似镜,县城新姿尽收眼底。
山顶的南侧,有两个天然深洞,“黑云洞”和“白云洞”。每当夏秋季节,阴雨天气来临,二洞吐云如盖,缠绕山头,翌日辄雨,所以,当地有“白佛山戴帽,庄稼老头睡觉”的农谚。
从山顶绕至南侧山腰,山势陡峭,似刀削斧劈,苍松翠柏掩映佛门,这里便是石窟造像群。佛窟群包括大佛窟、小佛窟、东佛窟、唐窟及露天造像几个部分,共有造像138尊。大佛窟居中,从摩崖题记中可知,雕造年代始于大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其中的释迦牟尼像高6.6米,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此像为齐鲁第一大佛。另外的造像年代,多在唐宋时代,均雕造精细,各具神态。1996年,白佛山石窟造像已列为准国保级文物单位。
大佛洞下,松柏苍翠,险石累累。绿树掩映之中,有一寺院,这就是齐鲁境内建筑最早的“三教合一”的建筑群——三教寺。此寺初建于宋金时期,后人虽多次维修,终剩残墙断壁。今年,山东省文物局和县政府投资,对这一古迹进行修复。目前,寺内的主殿已恢复完毕,配殿和大门正在恢复之中。寺下方至山下的石阶路、桥梁和停车场也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全新的白佛山综合性游览区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平汇河一带名泉甚多,有新沦泉、奔喜泉、南奔喜泉、源远泉、安宅泉、半亩泉、卷耳泉、胜水泉、双鸣泉、单眼泉、安圈泉、东席桥泉、河边泉、口头泉、三眼泉、大成泉、浮问泉、张货郎泉、徐家泉、近汇泉、冷河泉、新近汇泉、东席泉、席桥泉、新西席泉、北席泉、润席泉、王老沟泉、永旺泉、新旺泉、新永旺泉、二黄泉、大黄泉、北席新泉、大黄东泉、大黄北泉、孙泉、涌泉、游龙泉、吴家泉、神瀵泉、小王泉、有本泉、静深泉、郝家泉、独山泉、芭头泉、浮泉、烈泉、源泉、高庄泉、高家泉、坎河泉、铁沟嘴泉。
这54泉俱流入汇河,而后入汶河至南旺分水口济运道。
附《东平州志》泉河图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平湖,位于东平县西部,濒临黄河与京杭大运河,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泊。这里群山环抱,山水相映,碧波万顷,白帆点点,菱芡铺绿,芦花飘飘,似镶嵌在鲁西南沃野上的一颗明珠;蜿蜒百里的环湖大堤,青石护坡,绿树成荫,雄伟壮观。浩浩淼淼的湖面曾经是水浒英雄出没的地方。波澜壮阔的东平湖,和它悠久的历史一样,富有神奇的色彩。1985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东平湖,由远古时的大野泽,秦汉时的巨野泽,到宋、金、元、明时的梁山泊、安山湖,以至到清咸丰年间定名东平湖,几经沿革,历尽沧桑。如今的东平湖,总面积626平方公里,蓄水量40亿立方米,是黄河下游的一个重要滞洪区。
东平湖常年水面21万亩,水深一般在1—2米,水质肥沃,无污染,是一个浅水富营养型淡水湖泊,鱼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湖中生长着苇、蒲、菱、芡、藕等水生植物40多种,其中被《本草纲目》列为上品的名贵药材芡实,面积达10万余亩,年产量300多万斤。湖中有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60余种,尤以鲤鱼、甲鱼、桂鱼、中华绒螯蟹、田螺、白米虾、罗式沼虾、麻鸭等最为出名。东平湖鲤鱼金鳞赤尾,细嫩味美,自古就入名吃之列。东平湖甲鱼为高级滋补品,中国八大菜之首的鲁菜,有一道味压众肴的“霸王别姬”,就是用东平湖甲鱼和母鸡烩炖而成。以湖产麻鸭蛋制成的无铅松花蛋被评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东平湖年产鱼虾一般在3500吨左右。
东平湖,景色优美,旖旎多姿,素有“小洞庭”之称。初春,坚冰融解,风平浪静;夏日,粉红的荷花,紫红色的芡实花,黄白的菱角花,还有叫不出名来的各种水草花,把整个湖面妆扮成锦灿的水上花园;秋天,白帆点点,湖上含碧,白云飘过,睛空更蓝;寒冬,湖面冰封,雪花纷纷扬扬,全湖银装素裹,别有一番情趣。
东平湖古迹遍布。在湖的东南岸边,有一高台,是宋东平郡太守刘敞修建的乐郊池亭遗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泛舟梁山泊,登上乐郊池亭,情趣盎然,赞叹不已,挥笔赋诗曰:“乐郊何所乐?所乐从公游……有山在其东,有水出逶迤。有台以临望,有沼以游嬉。仰俯速上下,朱栏映清池,草木非一种,青红随四时。”
湖底还掩埋着隋代建筑清水石桥。此桥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比赵州桥还早5年。据《元和郡县志》载:“清水石桥,在东平(埠子坡)西三里,隋仁寿元年造,石作华巧,与赵州桥相埒,长四百五十尺。”唐代诗人高适在《鲁西至东平》中就有“沙岸泊不定,石桥水横流”的诗句。此桥在我国建筑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现淤于湖中。
东平湖中心有一小岛,名谓土山岛,史称无影山。远远望去,这湖中孤岛宛如一只反扣的茶盅。据说,历史上湖岸至岛曾是九省御道,都有重兵把守。明朝时,岛上建有著名的寺院“藏门寺”。相传,当时寺内有一口大钟,与东平府的大钟合为“姊妹钟”,撞击其一,另一钟则应声而和。今寺庙已毁,仅存钟架、残垣、断碑。岛上有著名的洄源亭遗址。洄源亭是唐朝著名诗人、东平郡太守苏源明所建。当时竣工后,他曾约请邻郡四太守来此观光,并在亭下设宴赋诗。苏诗曰:“小洞庭兮牢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牢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陉。”此后,许多文人骚客都以“小洞庭”吟咏东平湖。宋代文学家苏辙夜过梁山泊,为小洞庭美妙的夜色所陶醉,留下了“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浆声”意境恬淡、深远的诗句。如今,虽然时过景迁,游人若能夜宿土山岛,仍可以借一轮皎洁的明月,看浪花朵朵,金波鳞鳞,远山如黛,渔火万点;听渔家姑娘伴着悠扬的笛声唱和着清脆悦耳的渔歌,确实令人心旷神怡。
东平湖水美,山也美。东平湖三面环山,山水相连,险崖芦荡,港汊纵横。这复杂的山川环境,险要的地势,曾孕育了无数的英雄豪杰。
东平湖西岸有座棘梁山,相传为水浒英雄最初聚义的地方。山顶有晁盖修建的第一座聚义厅遗址。厅前不远处,有一块向南突出、半截悬空的巨石,名探海石,是起义军系缆靠船的码头。与棘梁山相连的腊山,以奇、险、幽著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水浒英雄的出没之所。东平湖西畔的石庙村,是阮氏三雄的故里。当年,阮氏兄弟杀贼寇,打渔霸,除暴安民,个个武艺高强,为百姓做过不少好事。梁山泊农民起义军军师吴用,暗访石庙村,邀请阮氏三雄同聚大义,劫了生辰纲,一同奔上了梁山。东平湖东岸边的店铺,据说就是水浒英雄朱贵开设酒店的地方。当年,朱贵就是在这“千团柳絮飘帘幕,万片鹅毛舞酒旗”的地方,接待投奔梁山的四方英雄豪杰。
革命战争年代,我游击健儿在东平湖周围的茫茫芦苇荡,同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美丽富饶的东平湖,养育了英雄的人民,英雄的人民改变着湖区的面貌。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平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世代代流淌着劳动人民血泪的东平湖,而今变成了鱼米之乡,看山山青,看水水秀,明湖如画,沃野千顷,充满了富足与欢乐。当代著名词曲家晓光、铁源等游览东平湖后,欣然写下了《东平之歌》、《东平湖小夜曲》,热情歌颂了东平人民勤劳奋斗、建设湖区、建设家园的美好前景。
为了更好地开发湖区,造福人民,1985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东平湖由东平县统一管理;1986年10月,对东平湖的开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目前,东平湖的开发建设已全面展开,初见成效,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东平湖的开发建设坚持了“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规模效益,形成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六区一带’经济发展格局,建设湖上东平”的战略思路,特别是“水浒之旅”旅游区和水上旅游园的建设已成刍形,修建了腊山森林公园、土山岛、湖上酒家、码头等旅游景点和设施,开辟了东平湖——腊山一日游,开展了水上游乐观光、垂钓等专项游乐活动,湖区道路平坦,交通方便,通讯设施齐全,优化了旅游环境,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来此旅游观光,逐步走出了“以开发促旅游,以旅游带三产”的好路子。1999年7月,泰安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确定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一山(泰山)一水(水浒故地东平湖)一庙(岱庙)一园(中华姓氏园)等四大景区的开发建设。不远的将来,东平湖这颗鲁西南的明珠,将会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平州城,位于县境西南部、东平湖东畔,始建于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时因黄河决口,水淹郓州城(今东平湖埠子坡),知州姚铉奉旨移建于今址。这里地处古济水、汶水和运河交流的地区,是历史上南北水路的咽喉,是山东南北驿道的枢纽,北通燕赵、南控江淮,风物繁华,商贾云集,为齐鲁一大都会和军事重镇。宋、金先后为郓州、东平府及须城县城,元为东平路城,明、清为东平州城,民国至1982年为东平县城,历经近千年。
州城初建时城墙为土筑。南北各1门,东西各2门,形状似一巨龟静卧,元朝末年毁于兵火。明仁宗洪熙时(公元1425年),知州李湘将旧城重加修茸。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9年),因秋伏积水,城堤、城门多倾斜坍塌。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知州沈维基奏请山东巡抚派员勘测,因城内西侧地旷人稀,涝洼积水,将西部城墙基地缩进2里余,并由土墙改为砖墙。新城周长13里余,城墙高2丈,城门5座,大东门谓之“龙虎”,小东门谓之“瞻岱”,南门谓之“望鲁”,西门谓之“秩成”,北门谓之“拱极”。城门外沿皆建石闸,5门之上均建城楼。
清末至民国年间,城内有50条街巷。主要街道是署东、署西和署前街,成丁字形。街宽平均5米,多为商业、手工业和饮食业区,亦为全城之闹区。
州城地势低洼,平均海拔38米,大隅首为全城制高点,城内面积4.3平方公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皆为常年积水洼,盛产鱼、苇、蒲、莲等,水面积占全城五分之二。旧志云:“夏秋之交,荷花半城,渔舟唱晚,风景清幽,不亚于江南。”成为县内一大景致。
城内古迹众多。有宋父子状元坊、“龙门连跃”坊等72架;有清真寺、关帝庙、火神庙、文庙、马公祠等古建筑20余处,可惜大部分现在已荡然无存,只有清真寺基本保存完好。明代出土的汉张迁碑被故宫博物馆推选为历代书法八件精品之一,现移至泰安岱庙。
州城人杰地灵。这里曾孕育过“建安七子”之一刘祯,父子状元梁灏、梁固,戏曲家高文秀等一代名士;萃集过司马光、辛弃疾、文天祥、元好问、王士祯等杰士英才。州城是老革命根据地,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就出生在州城西卷棚街,并组织和领导了东平人民的革命斗争。
州城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元代为元杂剧活动的中心之一,产生了高文秀、张寿卿等著名的戏曲家;民国期间,城内活跃着山东梆子剧团、河北梆子社、大众剧团、二黄社、同乐社等文艺社团;民间剪纸、泥塑、杂技等也都有悠久的历史,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今的群众文艺团体更加活跃,为古城重添光彩。
东平州城,自建城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一直是地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遗存丰富。为发展旅游事业,东平县已开始整修这座古城。不远的将来,东平州城将会变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的花园式城镇,以迎接四海宾朋前来观光游览。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可子 于 2010-10-29 22:55 编辑

稻屯洼亦称稻屯湖,位于在县城西8公里处,为县境内北部山丘中小河道及坡水积水洼。1954年定为大清河特大洪水滞泄区,同时还修建了围堤、沟渠,总面积66.1平方公里。设计蓄洪库容量1.59亿立方米。临时爆破口门(宿城镇马口)设计宽为42米,进入流量1000立方米/秒。
稻屯洼原来只是面积较大的涝洼地,粮不能种,鱼不能养,仅有几处芦苇生长和养殖藕荷的地方。近几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改造,形成了一个浅水的富营养型的淡水域。今水域内的各种鱼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周围的村民大力发展编织业,“河沟藕”和“稻屯大蒜”更是远近闻名。
如今的稻屯洼已是景色秀丽、旖旎多姿,特别是“金牛农场开发区”的建立,溶旅游、养殖、加工、娱乐为一体,幢幢高楼大厦,处处鸟语花香,更为“东平古八景”之一“稻蒲荷香”的美丽景色锦上添花。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平文庙,始建于宋仁宗景佑五年(公元1038年),起初在州城内西南角,到了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改建于州衙东北,“周围数里,规模宏敞”还“移

宋、汉碑碣於新学”(现存泰安岱庙的张迁碑原置于此)。其后500年间,历任郡

守、总管、知州屡加增修,大者20余次,至清道光五年(1825年),东平知州周

云凤组织重修后,作为儒学、官学、庙学、学宫的文庙,“闳垲壮丽,名因实创

”。那年东平考生参加山东省乡试,获得了两个好名次,即一个亚元、一个经魁

,人们据此认为这是“吉事有祥、天人相应”的善果。
庙学基址,东西70米,南北240米。其主要建筑物有:大成殿、东西庑、大成门、

棂星门、泮池桥、东西牌楼、照壁。还有崇圣祠、启圣祠、文昌祠、名宦祠、乡

贤祠、明伦堂、杏坛、学仓、内外号房等。
大成殿内祀孔子神位,坐北朝南,题“至圣先师孔子”。从祀的有四配、十哲。

四配是:复圣颜子(回)、宗圣曾子(参)、述圣子思子(孔?)、亚圣孟子(

轲),东西两列。十哲是:闵子损、冉子雍、端木子赐、仲子由、卜子商、冉子

耕、宰子予、冉子求、言子偃、颛孙子师,位在四配稍后,也是东西两列。
东西庑受祭的人员,随时代变迁常有增减。康、乾年间,两次升朱子熹、有子若

?十哲,是为十二哲。两庑从祀先贤澹台灭明、公冶长、公西赤等孔门72弟子,

先儒左丘明,董仲舒、韩愈、周敦颐、欧阳修、司马光等人,雍正以后,又增祀

林放、郑康成、范仲淹、诸葛亮等18人,道光以后,以明臣刘宗周、黄道周从祀

。自此,东庑64人,西庑62人。
崇圣祠祭祀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文昌祠所祀之神梓潼帝君张亚子,是主宰禄位、

功名的;名宦祠所祀人员是历代在东平任职并有善政的;乡贤祠为东平藉历代名

宦。
作为“人才所从出”的学校,文庙的功能不可低估。据统计,隋唐至清末,东平

人考中进士的共70人,另武进士7人。举人,仅明清两代计219人,另武举84人。

五贡,明清两代共437人,较有影响的有:梁灏、梁固、赵风、霍希贤、王祯、高

文秀、王构、王宪、武之大、蒋作锦、另郭茂倩、钱乙、孙?等也都曾是东平儒

学生员。作为官学,历代名人在此留下足迹的有:司马光、辛弃疾、严实、元好

问、李格非、欧阳修、张养浩、苏轼、曾巩、赵构、石介。宋代权臣蔡京当年出

任郓州知州时所书“州学”两个大字,至今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人们说,每个字

簸箕般大,上下排列,镌刻在两米多高的碑碣上。
关于东平文庙(东平学宫)的文化地位和影响,《山东古代史》(山东大学出版

社1994年版)作了专节叙述,标题是“东平学风与儒学兴盛”,内有以下文句:
元代时候,东平府是山东的文化中心。东平学风对中原文化的发展,产生过一定

的影响。
                       (《山东古代史》第263页)
由此可见,作为东平文化教育中心的东平文庙,在促进东平乃至中原文化的发展

方面,是功不可没的。民国九年(1920年),夏历四月初三,一场大火,将“轮

奂之观,甲于齐鲁”的东平文庙大部焚毁。9年后,即此改建了县立初级中学,庙

学遂废。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提起我国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人们无不为它的巨大而赞美,但同时应当赞美的还有在历史上曾为大运河漕艘贾船、南运北调发挥过巨大作用,现在依然犹存的

明代建筑戴村坝。该坝位于东平县境东部大清河与大汶河分流的地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县城出发,沿大清河东行20多华里,一座大坝蓦然跃入眼帘。当登上南端坝台时,举目北眺,不禁为这一古代建筑而赞叹。长400多米的大坝,从南向北伸去,

象巨蟒,若长龙,横卧清汶两水之间;如巨剑,似铁壁,把清汶两水豁然分开。整个大坝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得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

,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据史料及碑文记载,坝初建于明永乐年间。明成祖继位后,从各方面做迁都北京

的准备。他首先考虑到江南物资北运,以供京师所需,“漕运之利钝,全局所系也”,因而决定治理大运河。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等奉命疏浚运河。当时从济宁到临清的运河地段多丘陵,地势高,“河道时患浅涩,不胜重载”。元代

曾在罡城(今宁阳县境内)筑坝,迫使汶水南入?河,流至济宁,再分水南北以济运道。但济宁向北至南旺一段,水爬坡上行,终因水势不足,时常干涸。宋礼

等官员对此束手无策,他们采纳了汶上民间治水专家白英提出的“引汶绝济”的建议,破元代罡城坝,使汶水不再流入?河,迫使水西行,并在汶水下游大清河

东端戴村附近拦河筑坝,遏汶水入小汶河南流,“使趋南旺,以济运道”。在水流湍急、水面宽广的河面上建拦水坝是十分艰难的。宋礼等人征调大批民夫,动

用无数能工巧匠,克服了道道难关,终于修成了一条长5华里的全桩型土坝,取名戴村坝。大坝修成之后,拦汶水顺小汶河南下,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

北。一般情况,三分南注,七分北流,即所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说。从此,妥善地解决了丘陵地段运河断流的现象,使船只畅通无阻。明成祖迁都

北京之后,大运河便成了交通大动脉,每年从东南运粮米等物资数百万石,接济京师。
    以后的封建统治者,从未放松大运河的治理,对大运河供水枢纽工程戴村坝更为重视。由于土坝经不住大水冲刷,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开始,逐渐加

固成石坝。在加固过程中,不断完善原有设计,逐渐形成现在规模的戴村坝。另据记载,大坝虽为一体,但各部分名称不同,高度各异。北边的一段叫玲珑坝

,中间一段叫乱石坝,南边一段叫滚水坝。滚水坝在三坝中最低,作用是在汶水上涨,小汶河水位超过、接近安全界线时开始向西漫水,以防小汶河决口。北边

的玲珑坝比滚水坝高出10厘米。中间的乱石坝又比玲珑坝高出20厘米。随着汶水水位的升降,三坝分级漫水,可调蓄汶水储量。据水利部门测量,“三坝”先后

漫水的数量与大汶河持续供水,又能排洪防溢。坝的建设形状略成弧形,弓背向着迎水面,增加了坝的予应力。为保证跌水坡与坝基的安全,又在坝的跌水面修

了一道缓冲槛,水经缓冲槛而缓速,减轻了对坝的冲击力。为抵御特大洪水,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在维修大坝的同时,于坝东北增筑三合土坝一座,长260

余米,水平高度比坝面高2米。如果石坝漫水水位超过2米,三合土坝即行漫水,起到泄洪保坝的作用。石坝与三合土坝之间有一段长900余米的堤防,呈东北西南

向,名叫太皇堤。汶水东来,太皇堤正面相迎,使水势缓速而南折再靠近石坝,既能保坝,又能助三合土坝泄洪。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堤的迎水面改

为石砌,今仍巍然屹立。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玉带,把戴村坝装点的更加壮丽。村坝高卓的建筑艺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无数的血汗与智慧。戴村坝三位一

体,相互配套的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在当时经济比较落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无精密测绘仪器的时代是非常惊人的。设计之巧妙、造型之美观,是我国水利

史上的一大壮举。虽历经数百年,任洪水千磨万击,今仍铁扣紧锁,岿然不动。这充分表现了以白英为代表的我国劳动人民对治水有着巨大的力量和无穷的智慧

,连自称通晓水文的清康熙皇帝也不得不叹服:“此等胆识,后人时所不及,亦不能得水平如此之准也。”民国初年,美国水利专家方维,亦十分敬佩地说:“

此种工作,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胚胎时代,必视为绝大事业,彼古人之综其事,主其谋,而遂如许完善结果者,今我后人见之,焉得不敬而且崇也!”大坝北

端,原建有白英老人祠,曾为人们瞻仰的胜迹,白英治河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新中国成立后,对戴村坝多次进行加固。仅1967年一次维修,国家就投资近8万元,并在两岸栽植柳荫花絮,滩头片片绿洲,水中鱼鸟嬉戏,波光涟涟,产钉辉映

,给戴村坝增添了无限风光。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这里将成为重要的风景名胜区,戴村坝的名字也将和大运河一样永存,它那高卓的建筑艺术将激励着人

们奔向科学的明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可子 于 2010-10-29 22:49 编辑

东平州城,位于县城西南部,东平湖东畔,始建于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地处古济水、汶水和汶河交界的地区,是历史上南北水路的咽喉,是山东南北驿道的枢纽,北通燕赵、南控江淮,为齐鲁一大都会和军事重镇。宋、金先后为郓州、东平府及须城县城,元为东平路城,清为东平州城,民国至1982年为东平县城,历经近千年,期间遗留不少石刻文物,现介绍如下:
    一、汉张迁碑。《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又名《荡阴令张迁碑》、《张迁表颂》,简称《张迁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明代出土,被故宫博物馆推选为历代书法八件精品之一,长期保存在州城,现移至泰安岱庙保存。被专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藏品。
    二、东平路总管新政颂碑。放置在原县文化馆院内,字口朝上,经人践踏,

已有破损,碑身高2.58米,宽0.98米,厚0.3米,霍希贤撰文,李渊□书,元天二年三月立石。
    三、报恩禅寺俗称东大寺,现存3块记事碑
    (一)东平路十方报恩禅寺碑,元至正六年立石,在东大寺北面地里埋着,高2.05米,宽0.95米,厚0.21米。
    (二)东平州报恩禅寺修遥殿宇碑记,明景泰十年三月立石,长年风雨剥蚀,字迹亦不太清楚,碑额高1.12米,宽1.1米,碑身高2.4米,宽1.02米,厚0.28米。
    (三)重修报恩寺殿记,大清顺治三年九月立石,碑额高1.2米,宽1.17米,碑身高2.04米,宽1.16米,厚0.41米。
    (四)清官宫慕久碑,位于州城南门外,系后人为纪念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而立。清嘉庆1819年科举人,1826年在云南省任知县,任职期间,勤政爱民、清正廉明,颇受人民爱戴。1848年正月病逝于臬署。
    (五)改筑东平州城记,此碑详细叙述了该城从郓州城搬迁的原因、经过,历次建修州城所用工时、银两及整座城的构造、形状。乾隆三十七年壬夏六月由东平州知州沈维基撰文并书。现移至东平县文物管理所保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元代开通由东平至临清的会通河后,京杭大运河流经东平。东平为漕运要枢,历时600余年。江淮一带的漕粮每年400万石皆取道于此运往京都。运河沿岸集镇商旅云集,店铺遍布。河道上下,白天船只云集,往来不断,樯桅林立,船帆蔽日;夜间桅灯高挂,渔火满天,人们把这一壮观称“会河帆影”,为东平旧八大景之一。
元朝时期,为沟通南北大运河,进行了大量的建设工程。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为解决江淮水运不通,命兵部尚书李奥鲁赤等自任城开渠达于须城(今州城)安民山,计150里,这一段为济州河。汇汶、泗之水于金山坝,经天井闸分流南北。其西北流到须城安民山,出大清河由利津入海。后因海口沙淤,船运受阻,加之陆路困难,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又遣礼部尚书张孔孙、兵部尚书李处巽同漕运副使马之贞等,自安民山南开河,经袁口、安山闸、寿张、张秋、东昌(今聊城)至临清到达御河,计250里。这一段为会通河。同时,沿河建闸31处,以控水流。自汶上袁口入东平境,经安民山西南寿张集、至沙湾出境。后因水源不稳定,水浅河窄,不胜重载。故漕粮北运仍以海运为主。元末竟废弃不用。
明代,循元代运河故道,对局部河段进行改善疏浚,使运河上下畅通。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决原武(今郑州北)黑阳山,由郓城西河口漫过安山湖,会通河遂淤。漕粮由江淮运至原武,再由陆运卫辉入河,劳资昂贵。永乐九年(1411年),济宁州同知潘叔正上书永乐皇帝浚之会通河通漕。永乐答允,命尚书宋礼及邢部侍郎金钝、都督周长发率山东六郡15万人夫疏通了会通河。宋礼采纳汶上白英老人的建议,筑戴村坝,遏汶水三分南流经汶上入南旺湖,建闸21座。七分北流,接济会通河,建闸17座。南北分流济运。又因袁口以北元运河被淤,安山、寿张等闸频受河患,乃由袁口北,运道东迁,循金线岭东,又北经靳口、安山镇(今大安山)、戴庙西,北达于张秋。自张秋南至袁口,新开运道120余里。西距元寿张运道30余里。明运河南自靳口入东平境,经安山入东平湖,至戴庙出境,长30公里。
清初,实行海禁。南粮北运主要依靠大运河运输。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运河逐渐失修,不能全线通航,每年北运漕粮不过10万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运终止。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汶河,古汶水。发源泰莱山区,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又经东平湖流入黄河,全长208公里,流域面积8536平方公里。自泰安大汶口至东平县戴村坝为中游,戴村坝以下为下游,现为大清河(另文)。大汶河中游自东平县接山乡鄣城村南入境流经东杨郭庄、西杨郭庄、后口头、前口头、齐村、刘所至戴村坝,长12公里,为东平所辖河段。大汶河属季节性河,流量差异大,防洪流量7000米3/秒,平均年经流量18.83亿米3,每立方米含沙0.53—3.12公斤。
大汶河,历史上流域及名称多次变迁。北魏时期,汶水是济水的支流。入东平境后,经鄣城西南、桃乡城西(今戴村坝址),过无盐城(今无盐村)南,西南经寿张城(今霍庄)北、安民亭(小安山)南,入济水。北宋时期,梁山泊(古大野泽)以北的济水(北清河)与汶水合流,又名大清河,汶水成为大清河的支流。宋咸平以后,黄河多次溃决。东平城南二汶入济河道淤塞,一绕东平城东,夺漆沟下游北流;一绕城南相会于马家口,全流至清河门入大清河。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开复会通河,引汶济运,宁阳以北筑?城坝,以遏入?之流;坎河口以南筑戴村坝,以遏入海之路。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夺清入海后,汶河成为黄河下游最末一条大支流。汶之入黄口又北移鱼山。建国后,大汶河自鄣城以东倒沟子埝堤入县境。1958年东平湖水库建成后,汶水漫坝会大清河入东平湖,经陈山口出湖闸入黄河。
从鄣城至戴村坝,沿河绿树成荫,水草旺盛。河沙是这一带的丰富资源,沿河沙场密布,取河之沙是群众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的重要项目。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蚕尾山,是东平湖畔一座海拔并不高的山脉,因清代诗人王士祯(即王渔洋)用此山命名他的集子而使此山名扬四海。对于蚕尾山,光绪版《东平州志》有载,但记述的位置不十分准确;民国版《东平州志》在对蚕尾山的记述中,基本上沿用光绪版《东平州志》上的说法,对于山的位置记述更加模糊,都与王士祯《蚕尾集序》中记述不相一致。1989年出版的《东平县志》“蚕尾山”条中记述的山的位置是水牛山北端的一个山峰,明显有误。
前年春天,县文物管理所的几位同志,随中国社科院的学者考察黄石崖古迹,在山下庙宇废墟中发现一方断碑,同行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拼到一块后惊喜地发现,这方清代石刻上明确的记载着今水牛山就是蚕尾山。至于何时把蚕尾山更名为卧牛山、水牛山,目前尚难说清。
笔者从1981年文物普查直至以后的文物复查中,多次依照王士祯所记述和碑记中所记述的蚕尾山,细细进行观察,初步断定王士祯所说的蚕尾山就是现在东平湖东畔的水牛山。梁林村东北海拔295米的大王山为其蚕头,由于山石的效果,两只蚕眼突出,表现出“炯炯有神”的样子。与其相连的小王山、偏山等,山山相连,水牛山为其末端,这一拱形山脉恰如一条弯曲蠕动的春蚕,蚕头十分逼真,蚕尾更加形象,蚕刺向西南而指。此山邻湖,山水相映,风光秀丽,再加之黄石悬崖下为宗教胜地,泉水潺潺,王士祯钟爱此山此景,并用蚕尾山为他的集子名称就在情理之中了;王士祯所咏《游小洞庭》诗句也从某一方面证实了他对东平这片山水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今天的蚕尾山,绿树成荫遮天蔽日,平湖碧波近在咫尺,多少游客正踏着王士祯的足迹来东平湖畔观览这一美丽的“春蚕”。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山岛,位于东平湖中心,海拔50余米。西距东金山村约4华里,其西北部断续有后山、香山和郭山等三个小岛。现岛上全部覆盖着砂页岩风化后形成的紫红色土,故名土地山,又称阜山,而史称“无影山”。据《东平州志》载:“《水经注》无盐城东北五里有阜山,疑即此山,旧志州西三十里,大阜无峭岩状,所生草木,随日无影,故又名‘无影山’。”当时无影山的林木繁茂,遮天蔽日。无影山西曾为九省御道,南北来往车辆如流,人涌如潮。
明朝时,岛上建有一座寺院。寺在山北面,低于无影山头,若藏起一般,故而叫“藏门寺”,后建为“观音堂”,今寺院遗址尚在。岛上存在重要碑刻十一方。据碑文记载,该寺于清康熙、雍正、嘉庆年间均进行过翻修。直至1958年寺院才被拆除。寺内有口大钟,与东平州的大钟为“姊妹钟”,撞击其一,此响彼应,互为鸣和。今寺庙、大钟已毁,仅存钟架、残垣断壁。这座小岛上还有“洄源亭”遗址,故另名“亭子岛”。据清蒋作锦《东原考古录》载,洄源亭为唐代诗人苏渊明任东平太守时所建。亭子建好后,他宴邻州四位太守于此亭饮酒赋诗,后世传为佳话。
游东平湖观览风光不上土山岛,则不算是游东平湖。若领略东平湖的无限风光,则须徒足此岛。古人所记述的“菱、荷、芦、苇苍翠满湖”,“谷阳蚕尾,诸峰罗列排闼送青,清波涟漪,鱼鸟亲人”的妙境,今日依然令人洗目畅胸。若值秋夜,借皎月一轮,看细浪耀金,渔火闪烁,远山如黛,听鱼戏水波,轻涛拍岸,可以体味当年梁山泊中泛舟的意趣。
土山岛不仅风景绝美,且为从前之交通要道、军事咽喉。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设后方医院和兵工厂于岛上。数年后,为保证汛期安全,该岛居民已迁往东金山。近年岛上又有一些居民,岛旁常有渔船停泊,成为自然避风港。不少游客也常乘舟艇来岛上观赏湖光山色。1986年秋,当代著名词曲作家晓光、生茂等漫游无影山,兴味所至,喻此岛为第二个哈尔滨太阳岛,并谱写了一曲情景并茂的《东平之歌》,赞美土山岛的美丽风光。
土山岛的古建筑只剩残垣断壁,唯存残碑13方,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盐故城位于县城东南5里,大清河北岸无盐村附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无盐在西周、春秋为宿国地,战国时齐置无盐邑,秦至北魏均为无盐县治,汉为东平国治,至北齐废制。汉武帝元塑四年,封城阳共王子刘庆为东平王,就在此地。从战国至北齐共存九百多年的时间。
无盐历史悠久,至今“‘无盐娘娘’长得丑,她为齐国定邦基”的故事仍被后人传为佳话。据州志载:战国时期,无盐邑有一女子名叫钟离春,因容貌丑陋,年30尚未婚配。当时群雄称霸,战乱纷纷,齐国还算强盛,但齐宣王荒淫无度,不理国政。钟离春看到自己的国家日趋衰败,心忧如焚,不远千里求见齐宣王,陈述4条建议,使齐宣王有所醒悟。齐宣王改正了自己的过错,一心一意料理朝政,齐国大治。
无盐故城三面环山,南临大清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举世闻名的无盐大捷就发生在这里。当年政治、军事重镇,现在已荡然无存,看到的只有残存约0.5—1米土褐色文化堆积,有灰陶素面缸、盆瓮、瓦当残片,及大型砖石等,有价值的标本,曾出土重要文物镏金三足双鱼纹铜洗等,对考古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11-30 1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