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的信息是真实丰富的,现场的力量是具体实在的。作为一校之长,经常深入一线,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可获取第一手材料,得到最真实的信息,发现教师工作中的亮点,感知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的症结,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做了近6年时间的校长,我是努力这样做的。 一日三转 大连市桃源小学原校长、著名特级教师宋兰春说:“校长要努力用腿、眼睛工作,而不是用耳朵、嘴巴工作。”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引起了我的深思。的确,校长不能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听听汇报、发发指示,或者开开会、说说空话,而要深入实际、引领理念、指导工作。这样不仅能率先垂范,给教师作出榜样,而且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多年来,我坚持“一日三转”,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何谓“一日三转”?就是每天在早上、中午、傍晚的时间段里到校园各处巡视工作,走走、看看、问问、谈谈,体察校情,挖掘亮点,释解工作中的困惑,并进行现场指导。每天一到校,我总是满面春风地出现在校园里。从校门口到教室,从教师办公室到操场,倾听学生们的琅琅读书声,注视教师们的匆匆身影,欣赏女足队员训练时矫健的身姿……我总是用亲切自然的微笑带给师生愉悦的心情。中午,我在食堂和师生共餐;在操场边伫立,看活泼好动的学生打球、玩耍,与教师拉拉家常,谈谈工作。放学时,我站在校门口欢送学生离校,与总务处主任、大队部辅导员一起查看校园环境卫生……校长的“一日三转”给在校师生树立了榜样,带给师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融洽了校长与教师、学生的关系,营造了生动活泼、井然有序的校园氛围。 陪同听课 在一所学校里,每学期的听课活动是丰富多彩、品种繁多的,有开学初的检查式听课、期中的调研性听课、平时的随堂听课、领导的“推门听课”、各种类型的课堂比武等。多年来,我坚持和分管校长、主任深入课堂,深入师生,一起听课,把握新课改的前沿动态,共同探讨。我深知,课堂是学校管理的“第一现场”,在这里可以感受教师的真实状态,可以观察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的现状,可以了解学生习惯、素质发展的情况。每次听课,我都要求分管校长、主任充分发表意见,并与被听教师广泛交流,给教师释疑解惑,以挖掘亮点、表扬激励为主,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而我一般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思考,偶尔点评一下,效果不错。我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先入为主”、“一言定夺”,以充分发挥分管领导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管理、指导的积极性、主动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上级教研部门来校指导,我也尽量抽出时间陪同听课,一来可以了解上级教研部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二来可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陪同听课前,我都要了解听课内容,认真“备听”,同时要求教导部门采用“一拖一、一拖多”的方式带动没有课的教师参与听课、参与评课,积极营造群体教研的氛围,充分发挥上级教研部门专家指导的作用。 和学生一起跑步 每当冬天来临,我都会坚持和全校师生一起跑步。节奏明快的运动员进行曲、此起彼伏的号令声、师生同跑的整齐队伍,构成了校园一道昂扬向上的风景。与学生跑步,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可以激发师生们的长跑热情。在我的带动下,连学校的门卫、食堂师傅也参与到长跑行列中来。 在我们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场景随处可见:广播操时,全校师生共同做操;庆“六一”文艺汇演时,师生同台表演;郊游时,全校师生全体出动,一路洒下欢声笑语;班队活动中,大队书记来了,企业老总来了,家长也来了…… 诸如此类,校长带领教师参与学生活动,不仅增强了教育活动的效果,而且密切了师生关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益。 当“现场校长”真是一举多得,收获良多。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精彩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 何荣峰 学校管理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中心,需要我们在思路和情感上作一些调整,要对观察问题的角度、表达思想的方式,甚至面对教师的神情等逐一改变,而这些改变的立足点是教师,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情感丰盈的需要。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精彩 工作中常有这样的事:设想挺好,计划也算周密,就是落实不顺畅,常遭到教师的抵触,结果和设想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决策脱离了群众,把教师晾在一边。学校管理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中心,需要我们在思路和情感上作一些调整,要对观察问题的角度、表达思想的方式,甚至面对教师的神情等逐一改变,而这些改变的立足点是教师,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情感丰盈的需要。 换一个视角,别样的景色更精彩 听课、评课是学校的一项常规活动,它为教师间的学习和研讨搭建了平台。然而,就是这样一件极平常的事,让不少校长挠头、感叹,因为教师们听课、评课流于形式,还有一些教师干脆偷懒不参加,到了学校检查听课本的时候再临时“补听”。无奈,校长们想了一个招儿:设计教师听课评价表,课前发给教师,课后收回,将评价表作为听课节次的凭证,将听课记录本用于听课质量的评价。 别说,这一招还真有效,听课教师立马多起来。可新问题又出现了,一些教师人到心未到,只为索取一张评价表而已。上课教师刚开了个头儿,他那里早已大笔一挥,评价内容顷刻而就。 本是“为了教师”而作的安排,教师为什么不欢迎、不接纳呢? 想起一次外出学习的时候,组织者安排了一节公开课,满满一黑板内容,大多是教师自问自答完成的。教师热情洋溢,学生却无动于衷,原因何在?应该是教师偏离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缺少对学生的关注和了解,没有预设,没有生成,师生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的“独舞”。 由此联想到学校管理,许多时候校长是否也缺少对教师主体的关注呢? 实践证明,听课、评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也是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但是,听评课一定要拒绝功利思想,诸如给上课教师打分、听课教师累计节次等,这会让听评课沦落为“为上而上、为听而听”的表演和虚假的应付。 信任是巨大的心理驱动力,也是一种优秀的管理品质。不可否认,教师之间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教育教学管理能力都存在差距,但无论教师的水平是高、是低,都有成长的需求,都需要获得信任和尊重。如同赛跑一般,成功躲藏在过程里,喜悦就在撞线的那一刻。为了享受撞线的喜悦,我们就必须牢牢把握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基于“奔跑者”的体能状况制定比赛策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想当然地瞎指挥。 摒弃功利性的累赘,需要转换管理视角,变生硬的强制性安排为管理者与教师的融洽合作。和教师一起研讨计划、研讨安排,就能更好地结合教师的实际和需要,将教师的智慧和激情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教师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由边缘人变成主人,课前的议课、课后的评课就会没有顾虑,各抒己见,因为这是对教学的研究,不与利益挂钩;同一节课一位教师讲多遍也不觉得难为情,因为这是磨课,不只是为自己讲,也是为大家讲。可以几个教师讲同一节课,在不同讲课风格的对比中,互相学习;可以成立各种学习型组织,诸如名师工作室、教师沙龙、教师社团等,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研究资源。慢慢地,教师们就能养成学习研究的习惯,专业成长也就水到渠成了。 换一个说法,多少辛苦都温暖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个人,都不得不努力。教师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人,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教书育人的职责、学生的叛逆、家长的冤枉,甚至还有来自学校管理的委屈。 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按照学校安排,王老师中途接了两个班的课和一个班的班主任。众所周知,中途接班绝对不是一件好差事,费心、费力、劳神还不落好。一个学期即将过去,班级稳定多了,学科成绩也有不小进步,但和那些好班比还有较大差距。听说暑假后进行绩效工资改革,王老师着急了,到分管领导办公室谈起自己的事,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没有承诺,没有安慰,有的只是一句冷冰冰的话:没有办法,什么事都不可能公平! 王老师被激怒了,与学校领导理论起来,情绪化了好多天。 教师的牢骚、抱怨,往往只是情绪的发泄和压力的释放,并非一定要我们给一个什么承诺,而是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激励。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是正常的,教师提出来的时候,我们一方面应该耐心倾听,另一方面也不要着急下结论。只要我们真心为教师好、为学校好,教师们也不会在意回复时间的长短。 面对王老师的抱怨,如果学校领导换一种说法: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也很感谢你的工作,这件事我们一定会考虑,尽量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样会不会好些呢? 一句暖心的话,对教师而言不仅仅是赞许和肯定,更代表着管理者的一种态度:教师的事就是最大的事。所谓良言一句,多少辛苦都温暖。教师所要的也许正是管理者的这种态度吧。 换一个表情,轻松了自己欢乐了大家 一次聚会,正聊得高兴,张老师忽然开玩笑说:“H校长,你老板着脸我们可害怕了,不敢跟你打招呼。现在这样多好啊,多亲切啊。”其实,在此之前,已有几位教师这样说过了。那时,H校长还自嘲说:“我就那样,笑的时候也挺可爱,不笑的时候像生气一样,请大家别怪罪才好。” 后来,H校长在教师博客里读到下面的文字: “进校时,我一碰到H校长就害怕。他虽然不当面批评你什么,但是光那张冷冰冰的脸就够人受的,何况有时候他还用一双满含责备、愤怒的眼睛盯着你,直盯得你背部发毛……”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进监考教室的,直到另一位监考老师告诉我,没有人来查岗,没有人发现我迟到。我的脑子里还想着刚才的情景——我迟到了,校长居然平和地问我吃早餐了没有!这个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的问话,打消了我一个早晨的担心和忧虑,让我心情愉悦,加班的劳累荡然无存……作为一名教师能被校长关心,真好!” 这篇文章给H校长的震动很大。他一直认为,教师有压力,自己也有,而且相对更大一些,压力挂在脸上,脸绷起来,慢慢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严肃居多,轻松不足。没想到这个习惯带给教师那么大的压力。从那以后,H校长开始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寻找那失去许久的平实心态。慢慢地,那种亲切、自信、永不停止追求的微笑浮现在了校长脸上。现在想想,发自内心的微笑也是人生的一种涵养吧。自己轻松了,教师开心了,何乐而不为呢? (来源: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