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4-2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徐说与祁县说两说争论激烈
1996年夏秋之际,新闻媒体陆续报道了祁县河湾村发现了一些与罗贯中有关的遗迹和遗物,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群众的普遍关注。笔者通过多次赴河湾村考察,认识不断加深,心中充满着一种强烈的震憾。这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发现。做为一个文物工作者,我应该对历史负责,有责任有义务从审视文物的角度出发,忠实地反映文物,忠实地反映历史,详尽调查和科学整理这些遗迹和遗物,编写调查报告,将有关资料公布于社会。
鉴于此,同年10月下旬,笔者再赴河湾村,进行了为期7天的专题调查。测绘了罗氏宗祠,清理了相传罗本之墓,观察了《罗氏族谱》、《罗氏神图》和湖海置砚等遗物。在此基础上,发表了《山西祁县河湾村罗贯中故址调查》[1]一文。
就在我们调查报告整理期间,孟繁仁先生发表了《清代河湾认“罗本”不是罗贯中——祁县{罗贯中家谱)质疑》[2]的文章(以下简称《质疑》)。《质疑》洋洋万言,初读似乎“言之有理”,亦感“情真义切”。再读则疑窦丛生。现对《质疑》提几点质疑,与孟先生商榷,并请教方家。
清源何时称青州?
《质疑》一开始就提到:“……终于发现了这个以‘五代后唐’时就落籍于清源的罗氏家族,考明该家族始祖罗仲祥于五代后唐时任‘青州(清源的古称)仆射’,后因发生五代战乱,遂落籍清源。”[3]显然,《质疑》作者认为,青州是清源的古称。也就是说,清源历史上曾称过青州。果真如此吗?历史上的清源是否称过青州?五代后唐称过青州吗?
1.五代时期青州的建置
“(梁)太祖乃拜珍淄州刺史,募兵于淄、青。”[4]
“(唐)同光二年,黑水兀儿遣使者来,其后常来朝贡,自登州泛海出青州。”[5]
“石昂,青州临淄人也。……晋高祖时,……诏昂至京师,召见便殿,以为宗正丞。迁少卿。”[6]
“是时,沂州郭淮攻南唐还,以兵驻青州,隐帝乃遣符彦卿往代铢。”[7]
“初,(常)思微时,周太祖方少孤无依,食于思家,以思为叔,后思与周太祖俱遭汉以取富贵。……广顺三年,徙镇雪归德,居三年来朝,又徙平卢。……思居青州,逾年得疾,归于洛阳,卒,赠中书令。”[8]
《新五代史·职方考》记载,梁、唐、晋、汉、周都有青州建置且与兖、沂、密、淄、齐、棣、登、莱诸州并列[9]。
据此可知,五代时期确有青州建置。那么,青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
2,青州地望
其实,这个问题以上所引已见端倪。青州地望,《辞海》有五解。一日古“九州”之一。《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周礼·职方》:“正东曰青州。”海指渤海,岱即泰山。二曰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山东德州市、齐河县以东,马颊河以南,济南市、临朐、安丘、高密、莱阳、栖霞、乳山等县以北、以东和河北吴桥县地。东汉治所在临苗(今淄博市淄北),东晋移治东阳城(北齐置益都县,今县)。唐辖境相当今山东潍坊市、益都、临朐、广饶、博兴、寿光、昌乐、潍县、昌邑等县地。金改为益都府。三曰东晋侨置于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南朝宋初并入南兖州。四曰南朝宋泰始中与冀州合侨置于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上,梁侯景乱后地人东魏,改置海州。五曰府名,明初改益都路置。治所在益都(今县)。清辖境较唐州境少辖今潍坊市、潍县、昌邑等县地,增辖今诸城、安丘、五莲等县地。1913年废[10]。我们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也同时看到,青州在五代时期的梁、唐、晋、汉、周,其地望都在山东益都[11]。可见,历史上的青州均指益都、潍坊、寿光、博兴、淄博等山东北中部地区。
3.清源是否称过青州
我们知道,现在的清徐县是由清源和徐沟合并而置的。《山西通志》载,徐沟县汉为梗阳乡和涂水乡,属榆次县。东汉为榆次西境和晋阳南境。晋及十六国时期分属榆次和晋阳。北魏、北齐、北周省榆次入晋阳,地属晋阳,景明元年(500年)复榆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太原、榆次置清源县于故梗阳城。隋大业初又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清源县。宋因之。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析梗阳乡及乎晋、榆次分属清源、徐沟。兴定四年(1220年)改隶晋州。明谓清源、徐沟。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年)降清源为乡,入徐沟县[12]。《山西通志·疆域图》亦同[13]。可见,清徐县历史上从未称过青州。
那么,除太原附近的清源外,隋唐五代时期是否还存在过另外一个清源称过青州? 查《中国历史地图集》,这一时期确实存在过另外一个清源,在福建省的仙游、泉州、漳州一带,而且并没有称过青州[14]。
看来历史上青州与清源县风马牛不相及,丝毫不搭界。不知《质疑》的作者依据什么谓青州是清源的古称?
引用文献资料只是近人专利?
《质疑》作者不惜笔墨,大书明万历癸卯河湾《罗氏族谱》的可疑之处。其中之一日:“为了给所谓《罗贯中家谱》增加更大的‘名人效应’,‘万历序’还罗列了一系列罗氏名人的名字。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这本所谓《罗贯中家谱》的‘世系表’里,人们却无法找到这些名人的影踪。为了解开这些‘河湾村罗氏名人’的来历之谜,我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商务印书馆于1921年出版的《中国名人大辞典》里找到了这些名人的出处,如‘罗裒,汉成都人,以货殖名’(第1752页);‘罗宪,晋襄阳人……迁巴东太守……持节领武陵太守’(第1753页);罗艺,唐襄阳人……(第 1754页);‘罗结,后魏代人……太武初,累迁侍中’(第1751页);‘罗义,明山西人,精远卫’(第1752页)。”[15] 以此证明万历癸卯河湾《罗氏族谱》是当代伪作。
此立论之本是否可靠?答曰:否。
1.商务印书馆的《中国人名大辞典》成书于1921年,也就是说1921年以前历史名人都可能依据史料收录。那么,为什么不允许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的河湾《罗氏族谱》序依据史料追根溯源呢?除《中国人名大辞典》外,我们找到了这些名人的原始出处。
关于罗裒。《汉书》载:“程、卓既衰,至成、哀间,成都罗裒訾至钜万。初,裒贾京师,随身数十百万,为平陵石氏持钱。……擅盐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遂殖其货。”[16]
关于罗宪。《晋书》有传曰:“罗宪字令则,襄阳人也。……性方亮严整,待士无倦,轻财好放了,不营产业。仕蜀为太子舍人、宣信校尉。……会荆州刺史胡烈等救之,抗退。加陵江将军、监巴东军事、使持节,领武陵太守。”[17]
关于罗艺。《新唐书》有传曰:“罗艺字子廷,襄州襄阳人。艺刚愎不仁,勇攻战,善用槊。大业中,以战力补虎贲郎将。……武德二年,乃奉表以地归。诏封燕王,赐姓,豫属籍。帝厚礼之,拜左翊卫大将军。”[18]《旧唐书》也有传,事迹大体相同,惟艺字为子延[19]。
我们再看罗结。《北史》有传曰:“罗结,代人也。其先世领部落,为魏附臣。……太武初,累迁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20]
“罗义,建文时镇鲁卫戌卒也。靖难师起,义诣阙上书,请敦亲睦之义。又走北平上书忤燕王,旨下狱。及即位,得前所上书,赦之,授兵科给事中。寻迁湖广参义。”[21]
可见,这些历史名人都可以在史书中觅得其踪,即使是成书晚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的《明史》、《山西通志》也都早于《中国人名大辞典》的成书年代。那么,《中国人名大辞典》引用的材料,难道前人就不可以引用吗?至于罗义,据史料记载,约为明初人,与罗贯中所处年代大约相当或略晚,从建文元年 (1399年)靖难之际到罗应宿作河湾《罗氏族谱原序》的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已200余年,罗应宿将罗义与罗贯中两位名人写入序言又有何妨?
2.《质疑》提出:“即使在包括所谓‘罗贯中家谱’在内的河湾村《罗氏家谱》的正文中,人们也无法找到这些人物的名字!”[22]为据,证明万历癸卯河湾《罗氏族谱》是当代伪作。
是的,在河湾《罗氏族谱》正文中确实没有这些人物的名字。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有呢?只有有这些人的名字才算是真品,否则就一定是伪作吗?
我们知道,家谱做为一种记载家族世系的民间方法,受其社会、政治、地域各方面因素的局限,不可能规范、系统、完整地全面反映其家族世系。很少有从最原始的始祖开始,从未间断地记载下来的家谱。一般来讲,其家族因某种原因(政治的、自然的或分支)由原居住地徙到新的居住地(或分支)后,最早迁徙 (或分支)者,被后人尊为始祖。其时或以后(一般是以后)新修的族谱便称其为一世祖。繁衍若干代,再迁徙或分支,又产生了新的一世祖,周而复始,弥久弥昌。如若不然,以明万历癸卯年河湾《罗氏族谱》为例,即使以汉成、哀间的罗裒为始祖,至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时期绝下止十三世;以《质疑》所附《罗氏世系》为例,汉罗裒至清早期上下1700多年,更不应该仅传十几世。
至于明万历癸卯年罗应宿书《罗氏族谱原序》,列举了若干古代罗氏名人,其光宗耀祖、炫耀门庭的心态当在情理之中,不无不可。人虚荣之心古今有之,我们为何因要诋毁今人而去苛求古人呢?而且,类似的事例在出土的历代墓志、碑石中早已屡见不鲜,不胜枚举。至于这些名人是否与河湾罗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并不研究中国罗氏的承袭源流,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因此,明万历癸卯河湾《罗氏族谱》世系表里没有列入以上历史名人就不足为怪了。反言之,如果万历癸卯河湾《罗氏族谱》确系近人伪作,那么,为什么不将这些历史名人列入其中,做得天衣无缝,而要留下被人诋毁的破绽?
明万历癸卯年河湾《罗氏族谱》中简化字的应用
《质疑》提到,“而且在世系内容中所使用的简化字、异体字、不能规范字(如:门、闯、开、润、阔、门、发、号、怀、寿、归、学……)竟多达十二字,一百二十六例之多,在明代科举制度森严的情况下,这位书写者如何能以这样的书法水平考中举人、进士?这更使人对这本题为‘明万历抄本’的真实性产生严重怀疑。”[23]
笔者以为不然。
1.明万历癸卯河湾《罗氏族谱》没有那么多简化字、异体字和不能规范字。[24]
《质疑》所列12字,不知是作者笔误还是校对之错。门字出现两次。就依《质疑》所言,不是12字,是11字。我们仔细审视了万历癸卯河湾《罗氏族谱》,即便是这11字,其中开、发、怀、寿、学5字不见其踪,不知《质疑》所据何在。其余门、闯、阔、润、号、归6字简写确存《族谱》。
2.汉字简化由来已久。
吴孙权先生认为,我国的文字经历了商代甲骨文、两周金文、战国文字、秦小篆和秦隶、西汉古隶和分隶的不断简化过程。实际上,当今的简化字并非产生于某一朝代,而是文字改革工作者对古代各个时期文字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简体字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筛选,有的字则略作改动而制定出来的。我国的文字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开始简化[25]。苏培成也认为,汉字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繁体和简体[26]。
吴孙权列举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中确有少量的字被定为简化字。如:从、众、电、队、弃、万、处、里等。而一部分当今的简化字主要来源于秦和西汉初期开始孕育、西汉中期以后大量出现的行草书。秦睡虎地竹简、西汉初马王堆简牍帛书和银雀山竹简、西汉中晚期到东汉时期的居延、敦煌、琥威简牍中有大量草书。据陆锡兴《汉代简牍草字编》统计,有101个草字与简化字相同,《质疑》所列问、寿、门、发等也在其中。东汉末三国两晋时期,传为吴皇象所书的《急就章》有125字与简化字相同。西晋索靖所书的《月仪贴》有38字与简化字相同,其中有《质疑》所列“学”字。东晋南朝至隋唐,今草取代了章草,从洪钧陶《草字编》看,简化字总表(《汉语大字典》第八卷)的2233个简化字,约一半以上可以在这个时期的行草书中找到它们的范本[27]。而“三体石经”就可以说是一份“简化字表”[28]。
认真对《质疑》所列简化字加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中较多的是对部首“门”的简化。我们在有关资料中同样也找到了早于万历癸卯年《罗氏族谱》并被《质疑》列出的简化字或部首“门”。
吴《谷朗碑》发作发[29]。
北宋苏轼《黄州寒食诗贴》闻作闻。
南宋陆游《陆游自书卷》晕作学,开作开[30]。
唐永徽五年(654年)《唐故游击将军信义府右果毅都尉韩公墓志铭》号作号[31]。
唐永徽六年(655年)《大唐故朝散大夫元府君(勇)墓志之铭并序》门作门[32],等等。
可见,汉字简化确实由来已久。以万历癸卯河湾《罗氏族谱》存在简化字为由,怀疑它的真实性是站不住脚的。晋华
如此研究历史的方法值得商榷
我们认为,立场、观点、方法是相一致的。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观点。那么,《质疑》的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历史的呢?
1.主观臆断,断章取义。
《质疑》所附《罗氏世系表》中,明确记载九世祖罗进贤、罗进良、罗进会、罗进乐四人。而《质疑》作者为了把罗进贤臆断为康熙序的作者罗宾之弟罗贤,竟要把罗进贤的“进”字去掉,使其成为罗贤,来说明九世祖罗宾、罗贤尚为清康熙人,十三世的罗本岂不也是清代人的推论[33]。试问,这样做合适吗?倘若如法炮制,九世祖其余三人也都应该去掉“进”字,而为罗良、罗会、罗乐了。这样做既不能保证研究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而且对史料的歪曲在所难免,用这样的方法产生的结论,没有任何科学性,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质疑》的作者运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罗贯中的籍贯,说罗贯中是清徐人氏,是清徐罗氏家族第一支第六代罗锦的次子。罗锦生六子,长子才聚、次子出外、三子才增、四子才森、五子才宝、六子才仓。根据“次子出外”,就推定这个次子叫罗才本,就是罗贯中。至于罗才本的“才”,唤着唤着就把“才”字丢了,就成了罗本[34]。如此无中生有,简直是在戏说历史。
2.无中生有,妄加指责。
否定明万历癸卯河湾《罗氏族谱》是《质疑》作者的根本目的。学术争论,百家争鸣,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出于某种目的,无中生有,妄加指责,甚至恶意诽谤,用诬陷和谩骂的方法诋毁对方,来解决学术问题,这就走到了事情的反面,背离了学术争论的初衷。不论是批判文章,还是学术争论的文章,都应摆事实讲道理才有说服力[35]。
我们说,只要是善意的有根据的指责,尽管措词有些不当,被批评者也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恶意的无根据的诽谤则另当别论了。我们不禁要问,倘若万历癸卯河湾《罗氏族谱》确系精心作伪,那么,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经何人之手伪作?家谱是伪作,祠堂、神图、砚台、相传罗本之墓件件皆为伪作?为什么不伪作一方墓志,不是更直截了当吗? 实实在在明明确确存在的三间祠堂,难道是一夜之间从河湾地下冒出来的或新盖的?八边形砖墓是山西中部地区金元时期(或可延至明初)墓葬之特点,尽管不能说明其一定是罗贯中墓,但这成片的家族墓地至少可以说明金元时期河湾就有人居住,墓葬总不会也是伪作的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证明这是一处罗氏家族墓地再者,元末明初可以有罗本,清代也可以有罗本,甲地可以有罗本,乙地也可以有罗本,同名同姓者并不鲜见。若说清代罗本与元末明初罗本同名同姓同字同号,恐怕就有些传奇色彩了。家谱、神图载有罗本之名,祭堂东次间脊垫板题记有罗本之字贯中,砚台刻有罗本之号湖海,我们将怎样解释?除非一概否定不然的话只能是“清代罗本”与元末明初罗本是同名同姓同字同号,这个结论还没有哪一个尊重历史事实的人敢下断言。
另外,《质疑》一文还存在着许多不够严谨的地方。比如《罗贯中家谱》应为万历癸卯河湾《罗氏族谱》,罗应旭应为罗应宿,罗应宿所作《罗氏族谱创修原序》应为《罗氏族谱原序》《中国名人大辞典》应为《中国人名大辞典》,不能规范字应为不规范字以及标点符号应用的随意性等等。
文物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它可以弥补历史文献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缺陷,就在于它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是实实在在之物,而不是凭主观臆断。诚然,河湾发现的有关罗贯中的遗迹遗物,不缺乏铁证(比如墓志),但相对集中地在河湾发现了这么多罗贯中的遗迹遗物,在国内其他地区是前所未有的,应予以有效保护和深入研究。
罗贯中是哪里人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研究历史的指南。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言必有据,考释严密,引必有注,校勘精到。只有确实可据的材料和实事求是的研究,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严谨治学,谦虚谨慎,精益求精,以求臻于至善,才是我们每个史学工作者应有的学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