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么三个家长,都想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一个家长问孩子:你最近在学校考了多少分?另一个家长问孩子:你最近给老师提出过什么问题?还有一个家长这么问孩子:你最近有没有提过什么问题把老师给难住了?
考了多少分的问法是“看结果”,而问孩子给老师提出过什么问题那就是“看起点”了,而问孩子有没有提一个把老师都给难住的问题,这可是看孩子的“起点”有多高了!
“看结果”看的是普遍价值的共性,“看起点”看的是灵性各异的个性。
“看结果”看的是应知应会的知识,“看起点”看的是本真本色的潜能。
“看结果”看的是基本技能的继承,“看起点”看的是不拘一格的发展。
“看结果”看的是进入社会的底线,“看起点”看的是进入社会的层次。
“看结果”看的是这“一阵子”,“看起点”看的是这“一辈子”。
“看结果”看的是由外到内的适应,“看起点”看的是由内向外的张扬。
我们通过“看结果”看到的是:共性、知识、继承、底线、适应,“一阵子”,……,这些都是应试教育的作用。
我们通过“看起点”看到的是:个性、潜能、发展、层次、张扬,“一辈子”,……, 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功能。
应试教育看结果、素质教育看起点!
我们以往的教育改革,看重的是“结果”,越使劲就越往应试教育上靠,也就无法从应试教育的圈子里跳出来,其后果自然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
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共性、知识、继承、底线、适应,……,又要有个性、潜能、发展、层次、张扬,……,因为没有个性融入的共性是教条的,没有潜能渗透的知识是僵化的,没有发展延伸的继承是萎缩的,没有层次提升的底线是落后的,没有张扬陪伴的适应是被动的,……。
这就是说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起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关于这一点让我们看看那些在各行各业成功、成材的人,他们的成长都有个共同规律:一方面他们在学校学到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他们大都有一个自由、宽松的业余时间,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起点,有了自己的起点,他们的本真、本色可以张扬,兴趣、爱好可以发展,潜能潜质可以激发,主动发展的势头可以形成,……。就这样在业余的时间里逐步形成了符合他们自己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当这些拥有与众不同的优势和独特长处的人步入社会,找到了合适的位置,自然就会脱颖而出。爱因斯坦在这方面的体会是:“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
我建议将业余爱好的成长规律引入学校,在学校开设“自修课”:
“自修课”是有组织、有要求的个人爱好,与业余爱好相比可以克服人的某些隋性,避免在业余的个人爱好中容易出现的虎头蛇尾、自生自灭的不足。这是由于成就一件事仅有兴趣和爱好的内因是不够的,而学校与业余条件相比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外界条件。
由于学生潜能的激发是不分校内校外的,因此自修课的内容很自然地就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学期延伸到假期,与自发形成的业余爱好相比,有了对“看起点”的认同与协助,个人爱好将变得善始善终、生生不息,学生时常会感到“心中有事”,渐渐地成为走在个性道路上的“有心人”。如何建立必修课与自修课两套系统?在实际操作中要搭建共性和个性两个平台。
一、共性平台
我们现在的教育只有一个平台,这就是必修课这个共性平台:目标明确、方法可循、结果量化。我们人类一些具有普遍价值的知识、技能要在这里继承。
评价的思路是现成的:十个题全答对了,没有一点发展就给60分,十个题答对了六个,有发展给100分(毛泽东)。沿着这个思路,必修课采用学分制,60分以上都是合格,通过即可。达不到的重修必须达到,因为这是进入社会的底线。
二、个性平台
开设自修课就是要从每一个学生的“起点”出发,张扬他们的本真本色,激发他们的潜能潜质,形成他们主动发展的势头:
1、起点自由
学习的内容应当让学生从兴趣出发、按爱好选择,因为个性发展的本身就是一个从自由到自觉的过程。
有了自由的起点,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转而这些兴趣和爱好就会不断激发出每个人发展的热情,这种持续的热情就会使发展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2、过程自主
学习的整个过程彻底放开,让学生自立、自主、自修,让每一个学生沿着自己的“兴奋线”,通过主动学习都能够形成符合自身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独立地面对问题、独立地思考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从而萌发出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方法,这样的学生一旦进入社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发明、创造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3、评价多元
元:开始的意思,就是起点,多元:多个起点,评价多元:评价多个起点。
这就是说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独立地学习、研究而完成了一件事,回过头来“看起点”,起点越高、分数就越高,最高可以给100分。
应试教育“看结果”、素质教育“看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