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沙龙主题为《做父母最好的朋友》,旨在引导孩子理解父母、接纳父母不适当的管教方式,在倾听孩子心声的同时,缓解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隔阂。为了把握好沙龙方向,还允许几位家长参与,其中有两位心理师,一位资深幼儿园老师。 在引导孩子赞美父母时,感觉到孩子们的判断力和情商让人惊诧。孩子们所用的词汇,很审慎、很贴切,但如果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孩子的赞美,都会倾向于父母中的一个。而且有三个孩子,找出赞美父母的词汇比较困难。有一个女孩儿,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了失落、不满情绪……应该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不足。 启发孩子们描述或者再现平时和父母交流的场景,感受到许多父母的权威和高大,用孩子们的话说:目光犀利、让人恐惧、常用手指……而且在孩子们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很少给机会完整表述。在孩子们的需求不能满足时,很少给以安慰和合理的理由。在孩子们的时间运用上,很少有自主权,且被安排得很满,似乎除了作业之外的活动都是浪费…… 在我们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的年代,在多双眼睛盯着一个孩子的现实中,孩子们的呼吸似乎失去了自由,我们的爱如果离开了学习成绩和孩子的所谓特长,就找不到和孩子之间的链接,这是我们要给孩子的爱吗?冷静思考一下,这是不是我们的初衷呢? 我们年少时曾经多么渴望自由,曾经多么开心得和同龄伙伴玩耍,曾经有和我们年近的哥哥姐姐带着我们疯狂大闹,让我们自然衔接和接受周围的环境,我们在最近发展区努力成长,大人的干预似乎很少。但到了孩子这一代,从挂挂坠地到中学毕业,好像周围都是时刻呵护得成人,从祖辈到父辈,他们可以满足孩子们的经济需求,可以给孩子最想吃最好吃的东西最优质的服饰,却不能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因为他们的亲情寄托太集中,四双乃至八双眼睛盯着一个孩子,于是孩子的声音、孩子的一丝丝变化都回被严密监视发现,于是叮嘱多了,类似“不要”“不能”“一定”……之类的要求充斥着孩子的耳朵,于是与邻家甚至素不相识的同龄人比较得多了,电视上某孩童才艺表演也会引起一群成人拿来比较,孩子生活的空间里同类项太少,本来弱小的孩子显得很压抑、无力。 既然关关心孩子,那么多的成人该明白如何关爱孩子吧?!否!我们平时不会给你自由,但遇到学习的机会孩子可以代替全家,父母甚至祖辈都成了大忙人,应酬、事业、娱乐……随便找个理由都回拒绝参加对教育孩子有益的活动,谁愿意坐在那里几小时听人指手画脚挑毛病?我要求孩子学习理所当然,自己学习却是大负担。我可以因为书本知识训斥孩子,自己在教育孩子专业领域一无所知也会理直气壮。一个不会学习、不想学习、没时间学习、为孩子成长挤不出一点时间的家长,想培养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你相信吗? 倒是我们的孩子有时显得那么懂事、大度、善解人意。在避重就轻诉说了父母的不足后,听我分析父母的良苦用心,分析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的问题背后那份关爱,那份真情……后,孩子们纷纷表示,父母对自己是包含足够爱的,只是有时表达方式不贴切,自己应该换位思考,主动和父母沟通,而且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 听这些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阶段的孩子,不约而同表达对父母的感恩,看他们那么真诚开心的表示从今天起要用父母能接受的语言和父母交流,忽然有一种感觉:成人有时成长滞后了,某些家长的内心“小孩儿”其实不懂孩子的成熟,有些孩子在家里被那么多人命令着管束着,却没有一个可以倾诉心声,那么多自己喜爱的事情和见闻无处无人关注,连试图找个同学朋友享受私密空间的机会都不多,因为不但自己家长控制,对方家长也看得很严。 用一个孩子的话说:知道父母是为我们好,但能不能给我们一点自己的空间呢?爱孩子,给孩子适当空间,用心去听孩子的温暖和纯洁。我们未必正确,我们平凡得如此平庸,为何还要坚守自己的阵地,总以为自己正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