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24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铁路建设 黄河进入山东后,河道变得宽、浅、散、乱,河势多变,“滚河”现象时有发生。上游河段坝岸多,险工多,是实施治理的重点,每年都需要大量修防石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陆运能力很差,载重汽车和轮式拖拉机极少,几乎没有硬化道路,石料运输以黄河航运为主。船只航行主要依靠自然风力,受自然条件和河势变化制约,长距离运输十分困难,从梁山县丁庄石料场装船到东明县高村卸船,一个航次往往要一个多月,如遇河势变化,航运很容易中断。单靠黄河航运远远不能满足治黄石料需求,影响治黄工程建设特别是防汛抢险。
为解决治黄石料运输问题,黄委早在1962年就提出修建东坝头至位山轻轨铁路。历经近10年的勘察论证,终于在1972年5月,经水电部批准修建从兰考县东坝头到梁山县银山村的运石铁路。10月30日,根据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通知,黄河东银铁路施工指挥部成立,设在梁山县银山徐庄闸管所,从此拉开了东银铁路建设的序幕。这是当年山东黄河和鲁西南地区的一项浩大工程,来自大河上下的干部职工和国内有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汇聚到鲁西南数百里黄河大堤上,开始了艰辛的铁路建设历程。
11月7日,东银铁路路基开工。鲁西南沿黄几县的5万余民工,像当年鲁西南战役支前一样,打起铺盖,推起胶轮车,开赴梁山县银山至鄄城县董口100多公里长的黄河大堤上,开始了紧张的路基土方施工。这支庞大的施工队伍,冒严寒,战风沙,风餐露宿,你追我赶,工地上到处红旗招展,车辆来往如梭,碾压土方的东方红拖拉机马达轰鸣,夯工们嘹亮的号子声此起彼伏——这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战天斗地的壮观场景。这次施工时间紧,任务重,战线长,三县民工不分你我,互帮互助,按期完成了施工任务,共完成土方234.17万立方米。1973~1976年又先后完成鄄城县董口至东明县霍寨的路基施工。据统计,参加铁路路基施工的民工多达10万余人。
1975年建设的梁山国那里老运河上的铁路桥,是东银铁路建设中难度最大的一座桥。灌注桩桥墩、两侧桥梁预制分别由鄄城县水利局打井队和山东黄河河务局工程大队施工。大桥中孔钢梁采用陇海铁路砀山段拆下的旧桥钢梁。为此,专门成立了砀山拆桥队,仅用40天完成砀山旧桥拆除。之后将旧桥钢梁分解为6大件,途经3省6县安全运抵工地。这年11月完成铁路桥钢梁架设工程。徐庄、耿山口铁路大桥也相继建设完成。
1975年初,铁路全程土方和桥涵工程基本告竣。4月14日开始铺轨。从国家水电五局调来的潘文才、孙振岭、李建良、张保生等几位火车司机,担当起了铺轨队的主要施工技术工作,但铺轨对他们来说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他们与铺轨队领导和技术人员带领民技工集思广议,认真探索施工方法。没有铺轨机,就组织工人手抬肩扛,二三百斤重的钢轨两个人抬,150多斤重的轨枕一个人扛;没有捣固设备,全靠人工抡镐一下一下地把道渣捣实。轨枕螺栓锚固一开始全凭手工操作,每天只能锚固300根左右,影响铺轨进度,孙振岭和李建良等经过反复试验,自制了锚固架,改进了操作方法,锚固量达到了每天900根以上。铺轨人员发扬艰苦创业和“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干中学,学中干,逐步掌握了铺轨施工要领,铺轨速度由开始时每天不足百米,逐步提高到每天3000米以上。
随着施工经验的积累和铺轨技术的不断提高,根据国家和地方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探索制定了东银铁路铺轨施工各项技术标准和相应的施工规程,使以后的施工有章可循,明显加快了施工进度。至1980年底,银山至霍寨全线贯通,共铺设轨道183.6公里。
在铺轨施工的同时,厂站建设也在抓紧进行,共建设各类房屋31216平方米,设立了调度室、机辆段、工电段、修配厂和中心站,以及沿程18个车站。先后购进和调入380马力内燃机车14台,120马力内燃机车4台,15~20吨矿车249辆。这条铁路的建成,使山东黄河上游治黄石料运输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也结束了鲁西南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