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匿名

肥城4月份工资已经普涨。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4-7-1 11:44
没得见啊·········
匿名  发表于 2014-7-1 11:53
人民日报评徐才厚被查:蠹众木折警钟长鸣
2014年07月01日03:50  人民日报 评论中大奖(175人参与) 收藏本文
  铲除腐败决不手软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01日  01 版)

  6月30日,中共中央决定给予徐才厚等4人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受贿犯罪问题及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一决定,进一步体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鲜明态度,表明了我们党坚决反对腐败、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把反腐败斗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对腐败现象决不姑息,对腐败分子决不手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我们党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从严治党不是口号,惩治腐败没有例外。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肃查处,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军中也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高度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决清除害群之马,这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党成立93年以来,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支持拥护,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不断胜利,就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决捍卫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腐败问题,已经成为最大危险之一。全党必须警醒起来,下大气力解决好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坚持经常抓、长期抓,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我们就能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就能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开创历史伟业。

(原标题:铲除腐败决不手软)

(编辑:SN067
匿名  发表于 2014-7-2 06:10
0
匿名  发表于 2014-7-2 12:06
匿名  发表于 2014-7-2 12:28
苏荣之妻插手卖地致国有资产损失10亿 已被中纪委带走
2014年07月02日 11: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3280人参与 53评论


2008年6月26日,于丽芳(左二)与时任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一起听于丹讲座。

原标题:苏荣之妻插手卖地国有资产损失10亿

据《财经》报道66岁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为十八大以来第一位被调查的副国级官员。早前,江西多名官场人士向记者证实,苏荣之妻于丽芳已被中央纪委带走调查。

周建华案正与举报于丽芳有关。三年前,时任新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建华在系统内部实名举报于丽芳和时任新余市委主要领导,涉嫌在新余市高专土地出让中严重腐败,致使国有资产损失达10亿元。

周建华在举报信中称,2007年,新余高专为了专升本,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择地新建,建设资金主要通过拍卖老校的300多亩土地筹集。

“2009年,新余高专老校区300多亩土地公开对外拍卖,浙江一个体户陈建男为了低价购得这块土地,将于丽芳请到新余,在后者干预下,时任新余市长擅自中止拍卖程序,以每亩70万元协议出让的名义低价卖给陈。当时新余市委党校与高专情况类似,在新余高专老校区的对面,有80多亩土地拍卖,且地理位置条件均不如高专老校址,卖出价是每亩320多万元。因此,高专老校区当时的市价应该在每亩350万元以上,使国家损失了近10亿元!”

此外,接触过于丽芳的人士介绍,她年近60,人称“于姐”,与其“霸道”而纵容家人的当家人同为吉林人,柳叶眉、桃花眼,衣着素有品味,对外显得颇有素养,不过官气也不小。

相关专题:内地反腐风暴  
相关新闻:
·知情人:苏荣之妻参与“卖官” 从中收取巨额贿赂(图)
·江西新余前市长被指为当书记巴结苏荣妻子“于姐”
·江西官员周建华:我为何冒死举报苏荣妻子
苏荣落马:
·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被调查(图/简历)
苏荣的问题:
·苏荣早在1年前即遭举报 曾被指瞒报抚州决堤事故
·港媒:蒋洁敏在苏荣任青海省委书记期间连续提升
·“副国级”苏荣落马背后:蒋洁敏曾送大礼
·江西桂松案生变:苏荣被指授意删改、变造审讯光盘
匿名  发表于 2014-7-2 21:29
呵呵
匿名  发表于 2014-7-4 22:34
0
匿名  发表于 2014-7-27 07:58
匿名  发表于 2014-7-27 13:18
唉········
匿名  发表于 2014-7-27 16:56
没摊上好爹
匿名  发表于 2014-7-27 18:36
···········
匿名  发表于 2014-7-27 19:04
vcg
匿名  发表于 2014-7-28 09:49
游客530477 发表于 2014-4-17 14:53
美国工资更高,北京、上海更高,你没摊上好爹。

比妈
匿名  发表于 2014-7-28 12:39
奶奶
匿名  发表于 2014-7-29 08:11
个别富裕与共同富裕古今中外,不少的思想家提出了“让大家都过得好”的各种各样的人类蓝图,如康德的世界公民、我们老祖宗的大同世界和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等。除了自然的困难与灾难之外,实现此目的还有一个困扰人的难题,这就是人的自利心。表面上看来,自利心与大家都好之间就似乎永远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不过,身为伦理学家的亚当?斯密在转变为经济学鼻祖时打破了这一难题。他表明,在市场这只看不见手的调控下,人们的自利追求最终会实现大家都好的这个梦想。由此自利人(经济人)也就堂而皇之地走上了学术前台。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这种经济人的假设只限在市场之内起作用。不过,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经济解释力的增强,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始,经济学的疆域也慢慢地向外拓展,大有形成经济学帝国之势。奥尔森对集团(集体选择)行动的分析,就是这种把经济人假设扩展到人类其他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团一般是由有着共同利益的人所组成的,但是奥尔森认为,集团里的人的行动并没不像我们原来假定的那样,是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追求其自身的利益的。自利追求对于集团里面的行为者而言,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奥尔森强调这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这种自利追求可以为其他因素所抵消,但是无论如何,这种自利追求在解释集团行动时都应该有其一席之地。不仅如此,集团行动要作为一个单位来行动,它也难以借助人们的道德动机来起作用。因为它面临着一个二难。要么个人是追求自利的,道德对他的影响不怎么大,那么他的行动首先要符合的是自利,而不是集团利益。要么个人是很有道德的,那么个人的行动首先是符合道德,只有当集团利益本身是符合道德的时候,他才可能符合集团的利益。

奥尔森发现,当自利人假设进入集体选择时,产生的结果与市场竞争的结果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市场竞争中提供的产品主要是私人物品,而集体选择时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这就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为整个集体提供的,整个集体的成员都能享用公共物品的效用。这种公共物品都不像私人物品那样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物品一经提供,是一个人消费还是两个人消费,是不会增加成本的。而我们知道,提供一件衣服还是两件衣服,成本肯定是不一样的。第二,消费也不像私人物品那样具有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我们也知道,我吃了一块面包,别人就不能吃这块面包了。但是一旦国家提供了国防这种公共物品,那么就是所有人都会享受这种产品带来的好处。

奥尔森表明,当没有强制存在时,自利人与公共物品的结合就会产生搭便车现象,即不承担成本而享受服务。这种搭便车的第一个后果就是没车可搭,由此大家都不好。因为对于自利人而言,只有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的时候才会去提供商品。由于公共物品的利益是大家都能享受得到的,那么只有当个人得到的边际收益超过总边际成本的时候,他才有动力去提供这种产品。但是我们知道,当集体行动的规模很大时,那么只有当边际总收益要远远大于边际总成本的时候,个人得到的边际收益才有可能超过边际总成本,这样他才愿意去提供这种公共物品。显然,集体行动的规模越大,收益越平均,那么提供这种公共物品就越难。如果没有其他的措施加以补救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很多本来值得提供的公共物品无法提供。这里实际上就是大家都想搭便车,结果没人提供车和开车了。显然,这是一种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相对抗的场面,导致的结果不是像市场竞争中那样的大家都好,而是大家都不好。

搭便车的第二种后果没有那么惨,但是车不够好、不够多。尽管大家都能从集体产品中得益,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集团行动使得收益不平均,并且通过惩罚等行为使得大家承担成本。这也就是奥尔森所说的选择性激励,这在本质上就是想尽量使得个人的收益与成本越来越接近市场中的情形。但事实是这样做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尽管这样会避免没有车的局面,但是车提供的数量不是最好的,即继续提供车产生的利益比成本要多。但由于很多人依然在搭便车,所以有些车就没有提供了。显然,搭便车的一个自然结果是多数人剥削少数人,因为他们在搭便车,他们享受产品的服务但不承担成本。这里相对来说,是有些(搭便车的)人好,有些(被搭便车的)人则不怎么好。

根据这种逻辑,奥尔森得出了他的核心区分,即大小集团之分。相对于大集团而言,小集团内每个人所得利益之份额是大得多的,并且我们使得每个人都来承担成本要容易得多。因此,如果自利动机确实起作用的话,那么在没有特别的措施之前,我们会发现更容易自发地形成小集团来提供公共产品,而需要大集团提供的集体物品则很难。奥尔森认为,对经济史的考察印证了这一点,即自利动机在集体行动与选择之中确实是存在的,并且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不过,这只是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的一面,它的另一面是当允许强制时,就会出现挖墙角的现象,而这一点甚少为人所注意。我们知道,有些公共物品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至少在某些时候强制大家分担成本来提供公共物品就是合理的,比如说国防这种公共物品。但是一旦强制存在后,就会存在少数人代表集团内的人来做出决定的现象。这里奥尔森的大小集团之分也是同样适用的。如果对于决策集团中的人没有足够的监督机制与惩罚机制,且如果自利心也起作用的话,那么后果就是极严重的。因为他们是代表极大规模的集团,有时候甚至是代表国家来行动。那么他们做正确事情对他们个人的得益是总利益的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从反面来说,就是他们做错误事情的代价只是那么一丁点。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愿意给他们提供一点资源或利益,那么在自利心的驱动下,他们就会挖集团的墙角。自然,我们可以选择所谓的选择性激励和选择性惩罚。由于规模的庞大,所以你的激励再大,也不可能把三分之一或一半的利益给极少的几个决策者。但是行贿者所给的激励会远远超出集团所能给出的选择性激励,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正向激励手段的效果是有限的。

当然,我们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选择性惩罚,即对决策者予以重罚。但是奥尔森的大小集团之分告诉我们,这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实行惩罚的人,包括去定其罪的人也是决策者,他们从总体上来讲,依然只是小数人。因此他们能够很容易形成挖墙角小集团,共同来损害集体利益。因此,按照这种分析,当我们发现腐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系统时,这也就不足为奇了。不仅如此,作为受害者一方的大集体人员来讲,他们所受损失不过是总利益的极小一部分。同时他们也非常清楚,这种举报如果不被压住的话,这对于少数决策者将是极大的损失,因此他们有强的激励来打击报复举报者。这样,只要大家都是经济理性的,那么维护自己利益的大集团就很难形成,而挖集体利益墙角的小集团就会自发出现。也就是说,与搭便车相比,挖墙角时出现的会是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局面。显然,这里再次形成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相对抗的局面。

马克思曾有这样精辟的诊断:“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从这种视角来看,奥尔森的分析实际上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种具有内在困境的集体行动逻辑:一方面,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强制措施,完全自由行动来提供公共物品,那么由于搭便车的潜在可能性,有时候会导致没有车,有时候会导致车不够好、不够多。另一方面,如果我们采取强制措施,那么这个时候又会出现挖墙角的情况,它会导致出现某些人有好车、用不完的车,而有些人只有坏车、烂车,甚至没有车。

不过,我们都知道,很多公共物品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而奥尔森的集体行动分析则告诉我们。第一,由于公共物品本身的特性,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我们不大可能可以得到私人物品的那种效率。否则就是眼高过顶,要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但是,第二,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会因此束手待毙。即使不谈诸如人的道德动机,即使只是在经济理性的圈子里,我们依然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比如说,我们给予检举揭发人以提成,给予他们极好的保护,而不是任由他们被打击报复者弄得无家可归,惶惶不可终日的,那么人们就有激励来进行这种检举。这种行为激励就会对挖墙角者具有很好的威慑效果。再比如说,我们建立决策者或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这样将大大降低我们审查的成本。第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如果我们不论小集体还是大集体,都能具有一个与社会的总体目标相符合的目标,也就是集团的目标符合道德时,那么道德感的培养就将能起非常大的作用。总而言之,奥尔森在其《集体行动逻辑》一书中的精辟分析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大家都过得好的话,那么我们就得从制度上采取一切办法来让个人的收益与他们付出的成本趋于一致,保持一种共荣共损的局面,从而尽量减少搭便车与挖墙角的行为,由此有可能更好地保证公共物品的提供。
匿名  发表于 2014-7-29 22:10
周永康之子周滨涉嫌非法经营罪被批捕 照片曝光(图)
2014年07月29日 18:55

来源:财经网

7001人参与 84评论


周滨



黄婉

【《财经》记者张玉学】来自权威渠道的信息表明,因涉嫌非法经营罪,无锡籍商人周滨已被湖北省宜昌市检察院批准逮捕。始自中共“十八大”之后的反腐大戏,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包括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在内一系列“周案”相关官员,业已经最高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进入司法程序。

生于1972年1月的周滨,身材高大,眼睛细长,祖籍江苏省无锡市西前头村。依托其父强大的政治影响力,数十年来,无锡周家建立起一个庞大而又隐秘的政商帝国,范围从北京延及四川甚至拓展至海外。

“周滨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从国外留学回来做生意,不是说什么都不懂,而且特别注意法律,因此从做生意之初就有律师在一旁规避风险。”接近案情的人士说。

饶是如此,2013年年底,周滨被查。在此前后,与周氏家族一起,在国内石油系统、政法系统以及四川相关官场,十数名省部级官员应声落马。

不过,虽然和四川商人、四川汉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汉相识并有生意往来,周滨案案情目前并未涉及刘汉。

无锡周家兴衰

无锡周家位于无锡市东南方约12公里外的西前头村,不过周滨并非在此出生。他出生时,其父在辽河石油会战指挥部工作。后来,从石油工业部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再到国土资源部、四川省、中央政法委以至中央政治局,其父官运亨通。

1989年至1992年,周滨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科技英语专业,结识了后来成为其“白手套”的同班同学米晓东和朱莉萍。

2001年,周滨携妻黄婉自美国回到北京。黄婉的父亲黄渝生是黄汲清之子,母亲为詹敏利。黄汲清是著名地质学家,发现大庆油田的功臣,有”中国石油之父”之称。詹敏利、黄婉也曾在周滨多家公司持股任职。

在全国尤其是在四川,周滨的生意涉及水电、石油、旅游、投资等,依托四川商人吴兵的“中旭系”以及石油系统,其商业帝国的价值以亿万计。

在无锡,周滨的叔叔周元兴初中毕业后回家种地,和妻子育有一子,一辈子在家务农,今年2月10日因癌症去世。另一叔叔周元青中学毕业后走上仕途,曾担任无锡惠山区国土局副局长,其和周玲英育有一子周锋(在家族内又称周峰)。据《财经》此前调查,除周玲英的生意外,比周滨小2岁的周锋,依托北京宏元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投资平台,紧随堂兄叱咤商海。除四川以外,其足迹遍布新疆、内蒙古、天津和老家江苏等地。

2013年底,无锡周家被抄,包括周元青一家三口在内的周家多人被带走调查。同期,周滨业已被带走调查。

案情无关刘汉

2014年5月23日,湖北咸宁市中级法院一审宣判,刘汉被判处死刑。随后刘汉上诉,此案在7月14日二审开庭后,至今未予宣判。


据《财经》了解,四川经商期间,周滨与刘汉因一位时任阿坝州委领导相识。随后,刘汉以1200万元的高价买下周滨此前投资的阿坝州九顶山旅游项目。

后来,在阿坝州毛儿盖河流域水电站开发项目中,因为项目推进遇阻,刘汉请周滨出面代为持有。此后,项目得到了县、州和省三级发改委的同意,而且申请到了6亿元的银行贷款。

虽然两人相识并有生意往来,不过,来自权威渠道的消息称,周滨涉嫌非法经营罪一案目前并未涉及刘汉,“周滨跟刘汉毫无关系。”

此外,与刘汉一起被控制的其前妻杨雪,仅涉嫌窝藏罪,案情也仅限于同刘汉一起,为潜逃的刘维送衣物等物品,目前该案仍未提起公诉。

独家图表:
·神秘富豪周滨
起底周滨:
·媒体称周滨与郭永祥蒋洁敏之子互为同谋
·消息称周滨父亲曾禁止家人在其任职期间到蜀“折腾”
·郭永祥之子参与周滨“白手套”生意 开发长安街新地标
·知情者:刘迎霞与蒋洁敏李春城等交往 牵扯周滨家族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11-24 1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