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小学校长六问朱永新
(2010-03-10)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林晓蔚
林勇建,福建省霞浦县松城镇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倾心从教近40年,对基础教育有真切体认,其中包含诸多困惑。两会期间,他委托记者向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发问。于是,两人就有了这样一次未曾谋面的“问答”。
1、平时常常只见到教师改行“走出去”,很少有外面的人“走进来”,如何让全社会最优秀的人加入进来?如何鼓励终身从教?
答:我今天刚发了一篇文章,就是“借鉴大学生村官的办法,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中心思想就是怎么吸引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去。现在为什么下不去?第一,教师待遇低。第二,去了以后没机会出来。大学生村官有吸引力的地方就在于:第一,待遇有保证;第二,出路有5条,比如考研究生加分、考公务员加分、留下来继续做也有鼓励办法、自主创业有配套的支持政策,等等。所以,大学生村官每年只招10多万人,而报名的有160万。
不仅是教师,让医生、水利人员到农村去,说穿了,都有一个解决后顾之忧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优秀青年其实愿意在农村服务一段时间,但让他们终身永久扎根,可能会有顾虑。永久服务,虽然应该鼓励,但对更多的人,我觉得在城乡差距仍然巨大的今天,不应苛求他们。
从本质上看,解决“扎根”问题要靠城乡一体化。如果实现了公共资源配置的城乡均衡,同时,在农村服务的人待遇不能低于城市,愿意扎根的就会多起来。
至于终身从教问题,这次总理在报告中提出的“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我觉得是很重要的“牛鼻子”。如果在收入上没太大差距,人们选择职业更多的就会凭兴趣。
2、绩效工资推行以后,基层教师积极性不高,教育部门也感到难操作,你怎么看待?
答:应该说,推行绩效工资的出发点是好的。绩效工资的基本思想,就是让教师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同时,又不希望钱下去以后变成大锅饭,所以推行绩效考评。
但执行过程中确有两大问题。第一,有的地方教师工资本来就比公务员高,要降下来就很难。实行绩效意味着有些教师收入要比以前少,改革最难的就是让人失去既得利益。第二,在有些地方,学校干部和双肩挑人员(既做行政又做教学)往往受惠多,而一线教师受惠少。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在教师工资相对比较高的地方,暂时不宜做太大调整。第二,在内部分配时,优先向一线教师倾斜。
今后的理想化状态是在农村工作的教师收入应该高于城市,农村教师应该得到额外津贴,很多国家都有这方面的政策。
3、农村教师面对的往往不是发展而是生存,如何改善?
答:现在的教育体系,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所以农村教师的培养、提高、稳定,主要责任应该在县级人民政府。但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师待遇比较低的地区,提供保障的主体应该上移,逐步过渡到地级市甚至是省级政府统筹。在很多地方,县级财力不足以支撑巨大的公共财政体系,自然也不足以支撑教师的基本收入和培训、发展。
我认为,凡是县里有困难的,应由地级市来统筹;地级市有困难的,应由省级统筹。过去经常是中央出政策、地方出钱,或者中央出政策、地方配套,所以很多地方承诺以后没有配套,就造成了拖欠等种种问题。例如代课教师清退问题,我们这次就准备给中央政府提建议:困难地区的代课教师清退工作,中央应该想办法拿出一笔专款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