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422|回复: 22

[已答复] 评上职称十多年 相关待遇成空谈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4-5-6 13:54 |阅读模式

评上

评上职称十多年 相关待遇成空谈 2009年山东省教育厅已出台规定,要求贯彻教师“评聘合一”政策,即评选上相应职称,则应兑现待遇。但在我县“评上职称十多年,相关待遇成空谈 职称已是高级(或一级),待遇仍为一级(二级)。  评聘分离造就多少“伪高级”?评聘分离政策实施后,造就了一大批的职称“伪高级”。“虽然我们有泰安市人社局颁发的认证证书,但在登记情况时却只能填‘一级教师’或二级”。  2013年上级要求填写的《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中小学校)》。在岗位等级一栏,当地主管部门要求未实现职称和待遇挂钩的高级教师,一律填写一级教师。“劳资信息一项上还要填月平均工资,要是填了高级教师,或一级教师工资就对不起来。所以才通知我们统一造假,全部填一级或二级教师。”    老师们,从网络上了解到,在2010年4月12日,山东省教育厅一位副厅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国家推行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紧密结合的职称评聘制度,我省已按要求于2009年全面实施。”原来,自己从2009年到现在,一直被不合理的“土政策”束缚着。教师们不禁问:“既然‘评聘合一’的政策已经于2009年全面实施,缘何东平县依旧不予实行?为什么没有任何文件下发?为什么没有任何人通知我们?”   “不知道时无事,知道了不能再无视”。 东平县待聘教师。

匿名  发表于 2014-5-8 15:01
敬请回复。
发表于 2014-5-10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你的问题答复如下:
    2013年,我市根据《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鲁人社发[2012]53号)要求,部署了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即实行“评聘合一”。
    所反映的“近几年来,国家推行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紧密结合的职称评聘制度,我省已按要求于2009年全面实施”,应该是指《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鲁人发〔2007〕28号)文件中对“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紧密结合的职称评聘制度”。这句话的解释是:必须按照规定的岗位设置比例设立评审、聘任计划,也就是说有空岗方可安排评审、聘任计划,并不是所理解的“评聘合一”,评上的都必须要得到聘任。
    《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是由教育局部署的,经教育局解释,要求填写的是已聘职称和相关待遇情况,所以,具备高级任职资格、没有聘任的教师,必须填写聘任的“一级教师”资格及其相关的待遇情况。
    咨询电话:283007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4-5-11 11:09
尊敬的人社局领导您好:   
     请您阅读 2014年一月十一日大众日报第十版发表署名文章,《评上职称十多年,相关待遇成空谈》,山东省从2009年开始,就已经评聘合一,与您解释不相符吧。
匿名  发表于 2014-5-12 13:05
匿名卡
显身卡
  

游客111673  8楼
匿名  发表于 2014-1-15 12:11:16
迟迟得不到落实,莘县大张家镇多位小学老师职称“伪高级”——
评上职称十多年 相关待遇成空谈
2014-01-11 作者: 鲍青 来源: 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 走基层访民情
  □核心提示 2009年山东省教育厅已出台规定,要求贯彻教师“评聘合一”政策,即评选上相应职称,则应兑现待遇。但在莘县实行的是:教师职称与待遇的“投票挂钩”制。目前,在大张家镇有约40位小学教师的职称是“伪高级”,有的甚至长达10多年享受不到高级职称待遇。今年已57岁的史国华说,能不能在退休前,争取到待遇和职称挂钩,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
  
  □ 本报记者 鲍青

  “评上职称十多年,相关待遇成空谈”。近日,莘县大张家镇多位一线小学教师致电本报编辑部,反映多年前已评选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却总是享受不到相应待遇问题。“我们评选高级职称10多年,可待遇还是按照一级教师给发放。”后来教师们获悉,2009年山东省教育厅早已出台相应规定,要求贯彻教师“评聘合一”政策,即评选上相应职称,则应兑现待遇。而不知何故,莘县有关部门却屡屡不落实上级政策,致使这些老师多年来待遇悬空,心生芥蒂。
  2013年12月26日,记者乘车来到聊城莘县大张家镇,对其中10多位小学老师进行了采访。

    职称已是高级,待遇仍为一级
  大张家镇的史国华(化名)今年57岁有余,再有3年光景便要退休。2002年,时年46岁的史国华因教学成绩优秀,各项条件符合标准而被评选为小学高级教师。可令其郁闷的是,一晃11年过去了,他却一直无法享受高级教师的相应待遇。史国华说:“其实评上评不上都一样,全是‘伪高级’。”像他这般为杏坛事业奉献半生的人,在全莘县并不在少数。能不能在退休前争取到待遇和职称挂钩,是他们目前最大的心愿。
  刘家良(化名)亦是一位有着近30年教龄的资深小学教师。8年前,他经过相应考核,获评为小学高级教师。但8年时间里,他始终未享受过相应的待遇。“高级教师每月能比一级教师多拿400元工资,一年就多将近5000元。”5000元的年差额,在一些人眼里也许数目并不大,但对于在农村基层教学的刘家良他们来说却意义非凡。“我有两个孩子上大学,每年的学费、生活费是巨大负担。这近5000块钱太重要了。”为了凑齐他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寒暑假期间刘家良会上济南打些零工。“暑假两个月打工挣6000块,刚好够两个孩子的学费。”说起这些,刘家良一肚子心酸。
  与上述两位教师情况相仿,整个大张家镇约有40人。其中“年轻的近40岁,年龄大的近60岁。”特别是老同志,内心的纠结和挣扎最为明显。“为教学工作奉献了整个青春,到头来该享受的待遇却享受不到。想起这些,心里真苦。”
  而造成这些老师职称“伪高级”的缘故,在于“评聘合一”的政策在莘县并未得到执行。所谓“评聘合一”,即评上职称后,就要兑现相应待遇。而莘县实行的是教师职称与待遇的“投票挂钩”制。

    评聘分离造就多少“伪高级”?
  据老师们介绍,评聘分离政策实施后,造就了一大批的职称“伪高级”。“虽然我们有聊城市人社局颁发的认证证书,但在登记情况时却只能填‘一级教师’”。
  教师们所说的“登记”,即是2013年上级要求填写的《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中小学校)》。在岗位等级一栏,当地主管部门要求未实现职称和待遇挂钩的高级教师,一律填写一级教师。史国华解释道:“劳资信息一项上还要填月平均工资,要是填了高级教师,工资就对不起来。所以才通知我们统一造假,全部填一级教师。”
  据老师们介绍,每三年一次,大张家镇联校会将所有评上高级职称但工资未兑现的教师,悉数召集在镇里开会,投票表决评选“职称与工资”挂钩的名单。“三年一次,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到底多少人能挂钩?这取决于县里分配给镇里的指标。有时3年5个指标,有时3年有8个。”每一次评比,对老师们都是一次苦熬苦等的考验。“每到这时,就有人托人找关系,热闹得不得了。”然而决定评聘能否顺利挂钩的关键因素,还是一些理论成果和证书的多寡。“对于年纪大的老师来说,获得教学成果证书的难度越来越大,被评选上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而一旦在退休前无法实现职称和待遇挂钩,那么也只能以一级教师的待遇退休了。

    努力维权亦无结果
  大张家镇的老师们,从网络上了解到,在2010年4月12日,山东省教育厅一位副厅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国家推行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紧密结合的职称评聘制度,我省已按要求于2009年全面实施。”原来,自己从2009年到现在,一直被不合理的“土政策”束缚着。教师们不禁问:“既然‘评聘合一’的政策已经于2009年全面实施,缘何莘县依旧不予实行?为什么没有任何文件下发?为什么没有任何人通知我们?”
  “不知道时无事,知道了不能再无视”的教师们,曾集体到莘县教育局和信访局上访。但在联校领导的干涉和劝阻下,大多数老师还是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教书育人是第一要务,也不能因为我们自己的待遇问题,耽搁了孩子的教育大事。”正因如此,两次上访下来,教师们的收获乏善可陈。
  2013年12月27日、30日,记者致电负责教师待遇工作的莘县教育局(电话为:0635-7310416)。可电话要么无人接听,要么接听人员表示两科室共同办公,相关科室人员外出不在,回来后即回复记者电话。但直到记者发稿时为止,也未接到该教育局相关科室的任何回复电话。


匿名  发表于 2014-5-12 14:34
请问到底市县教育局还是人社局不作为,让我们十多年了还不能聘任?好像人社局是坚持按文件办事的,是教育局自己不为老师们办事,自己搞出的“评聘合一”来愚弄老师们!!
匿名  发表于 2014-5-15 10:56
匿名  发表于 2014-5-15 15:05


职称评审是广大教师关注的事情,一直是教育工作的热点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职称评审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诸如重评轻聘、论资排辈、竞争机制弱化等问题也日渐突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如何深化改革,成为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兴民。

引导教师将精力集中到教学工作中来

今后职称评审要“评聘合一”

问:有这么一种现象,某位老师评上了中学高级职称,由于存在超比例人员,一直到退休都没被聘用到相应岗位,没能享受到相应的待遇。

答:近几年来,国家推行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紧密结合的职称评聘制度,我省已按要求于2009年全面实施。这项改革措施的现实意义有两条:一是克服了“评聘分开”的弊端和不足;二是剥离了本来就不应该由职称评审承担的、职称评审也承担不了的人事管理功能,使职称评审工作回归人才评价的根本,回归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本质。

今后,职称评审要严格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申报人通过了评审就能聘用到相应岗位,兑现相应待遇。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我们县为什么没执行?请问人社局领导又如何解释?


匿名  发表于 2014-5-15 18:00
呵呵
匿名  发表于 2014-5-16 19:51
解决
匿名  发表于 2014-5-17 11:05
有待聘的等岗,为什么还要评.
匿名  发表于 2014-5-17 11:06
为什么不空岗补缺
发表于 2014-5-1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4-7-13 10:06
职称评审要严格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
匿名  发表于 2014-9-7 05:12
有待聘的等岗,为什么还要评.尽快为民争取指标,加大力度!!!
匿名  发表于 2014-9-14 21:57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6-16 2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sddp.net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