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 话 墓 碑
碑刻起源于春秋,《说文解字》言“碑,竖石也”。刘勰说“碑者,埤也。上古帝王,纪号封禅,竖石埤岳,故曰碑也”。就其功用而分,有庙观碑、记事碑、去思碑、功德碑、墓碑等等多种。
其中的墓碑,顾名思义,是指与墓葬有关的碑刻。最初的墓碑是木制的,是王公贵族安葬棺木时作为支架出现的,上面没有文字。汉代时改为石制,上面也出现了墓主姓氏、官爵、卒葬年月等简单纪念性文字,如东平石马西汉晚期墓葬石柱上刻“元始二年五月中母不辛/元始二年五月中父不辛/居摄二年二月中/治二年四中泽服”,这也是后来墓碑的雏形。
现在一般所说的墓碑,其实是与墓相关碑刻的统称,它依位置的不同,具体包括神道碑、墓志(铭)、墓表等。古代堪舆家认为墓的东南方向(或说因泰山在东方)是神道,即通往神灵仙界之路,墓主人由此升天。立于神道上的碑刻就称作“神道碑”,它是墓碑中个体最大、文字最多的碑刻。神道碑分三部分,上端为碑额,或称“碑头”、“碑帽”,有双龙或数龙缠绕者又称“螭首”等。下部为碑座,刻成龟(即“赑屓”,传为龙生九子之一)状者又称“碑趺”、“龟趺”、“龟座”。中间部分即为碑身,上面记载死者族望(世系)、官职、事迹、子女亲属、卒葬年月等内容,此文由高官、名人分别撰文、书丹和篆额。
立于坟墓之前的,称为墓表,是序其学行履德,以表彰于外的意思。明清之际的墓表上一般直书“××之墓”,有标示死者墓葬的意思。有的官微职俾者于上面中间直书“××之墓”,左侧简叙死者生平、卒葬年月等,右侧为立碑人和年代。这种形式的墓表晚清时小吏或富户墓前较多,尤其立碑人多为死者男性子孙(基本不见女子),多者有子、孙、曾孙、玄孙数辈之名排列,这是集墓表、神道碑、家谱碑的部分内容为一体,如今通常俗称“墓碑”。
埋于墓内的刻石称作“墓志(铭)”,它定形于北魏以后。文献记载,魏晋之际废弃厚葬,禁止立碑,因此墓内志石大兴。墓志一般由两块方形石上下相和,置于棺椁前或墓室内一角。上石为志盖,刻有标题,多为篆书,四周饰以云气纹或花草动物纹等。下石为志底,刻志文,主要内容有死者姓氏、籍贯、生平、子女等情况,与神道碑内容类似。墓志最初是防备坟茔迁徙、供后人辨认之意,所以又有“葬志”、“圹志”等称呼。
墓志上一般多撰有颂辞,是碑文中的韵语部分,用以概括全篇,因此带铭者又称“墓志铭”,有的还带有序文,如东平唐贞元十九年靳朝俊墓志为“唐故淄州兵马使墓志铭并序”。墓志铭由于墓葬情况的不同而也有不同的称呼,未葬而权寄灵柩的曰“权厝铭”;死于外地而后归葬的曰“归祔志”;葬于外地而后迁归的曰“迁祔志”;夫妇二人后一死者曰“合祔志”。墓志除多为石质外,还有砖质、瓷质等。
由于墓碑刊立于当时,对于古代官职、世系、地理、民俗、生活、文学、书法等研究方面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例明代东平出土的汉《张迁碑》,在书法方面被列为全国八大汉碑之一。在旧县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发现一方墓碑,立于“中华民国四十一年”,解放后数年了,还称“民国”。光绪年间一方墓碑上,男人的姓、名、字后赫然排列着他的五位妻子,然仅称“×氏”而已。反映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墓碑文字也是一种准确的历史记载资料。
各地历史名人的墓葬林地内碑刻较多,其位置排列在封建时代是有严格顺序的。如今随着名人效应的提高,有些早期淤没或在“文革”期间被拉倒的墓碑被重新竖立。但这些碑刻由于当倒地时位置错乱,有的不明其理,甚至把父亲的碑立在了儿子的前面。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但后人给前辈立碑的也多了,而且碑上书写的形式也多了。有的字体简繁相间,有的年代“古今结合”,有的是于田间劳作一生、目不识丁的布衣死者还称 “儒士”、“处士”,可谓五花八门,贻笑后人。
(东平县文物管理所:杨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