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09|回复: 2

沙站镇蔡庄店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5 1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蔡庄店村恶霸村书记刘军,扣留高速公路征地款30余亩,100余万的款项,征地款下来一年多,该村四队村民200余口人,多次找村委,支部,商量要求下发该四队征地款,恶霸刘军,回避推诿不处理!在该村书记刘军横行乡里,欺负村民!没人敢问,该事件,多次反应上级政府,未果,请有关部门,介入处理还蔡庄店村四队村民,200余口一个公道,地被征了,钱没到村民手中!对于这类恶势力人适合领导村民嘛!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1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19大以来,还有这类,不作为,黑势力,恶霸,来领导村民呢,除了贪腐不会别的人当村支书,领导们也审查没,还在为这类人做保护伞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8-8-3 10:22
央视财经:解决农村“空心化”的妙方找到了!
2018年08月02日 23:47:08
来源:央视财经

620人参与 8评论
原标题:解决农村“空心化”的妙方找到了!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人选择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也带来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村空心化等诸多问题,有没有一种办法让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呢?

工厂开到家门口留守儿童再也不“空巢”

湖北省丹江口,南水北调的中线源头,有着“中国水都”之称。在光环的背后,丹江口还有一个标签,就是国家级贫困县。在丹江口的丁家营镇,一个扶贫车间被办了起来。

王兴举今年11岁,今年夏天是他过得最快乐的一个暑假,因为有了妈妈的陪伴,而以前都是爷爷奶奶陪他过的。王兴举的妈妈王友波在他一岁的时候就去广州打工,因为家乡办起了湖北省丹江口市鑫德服饰有限公司,在外打工和在家打工收入差不多,因此,王友波就决定留在家乡。

在鑫德服饰公司,像王友波一样为了照顾孩子返乡务工的人还有很多,每到周末或是寒暑假,工人们还可以将孩子带到公司。公司的办公区特意布置了一个“安幼之家”,不仅有电视、玩具和各种课外书籍,而且整个厂区里唯一的空调也在这里。与这些物质条件相比,最让小朋友们开心的就是,随时能够见到自己的父母。不仅如此,每天中午孩子们还可以跟父母一起享受工厂提供的免费午餐,这些福利都是鑫德服饰公司的负责人杨德军想出来的。



△湖北省丹江口市鑫德服饰有限公司“安幼之家”

48岁的杨德军已经做了将近30年的服装加工,2014年,杨德军把在广州新塘的牛仔裤加工厂转交给亲戚经营,自己回到家乡丁家营镇办厂,让家乡的老百姓不必跑到外地打工就可以留在家乡赚钱。

短短四年时间,杨德军的员工从原来的十几个人到现在的一百六十人左右,其中有一半是贫困户。去年一年杨德军做到了1700万元的产值。

杨德军做的全部都是外贸单,产品远销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从一开始杨德军就明白,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服装行业,想要把长三角、珠三角的订单抢到手,除了过硬的质量,还要靠价格。杨德军说,他有两个成本上的优势,第一个:他们的员工工资比沿海地区低1/3,第二个是房租比广东的便宜,因此他有了很大的优势可以竞争到更多的订单。



△湖北省丹江口市鑫德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杨德军的成本能降下来,离不开当地政府对扶贫车间的优惠政策。他现在使用的标准化厂房就是由政府提供的,机器设备到位后就能立即投入生产,还能免三年租金,对于杨德军来说不仅节省了资金还提升了效率。在杨德军看来,现在不论是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在丁家营镇,共同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但是他却看到了未来不同的发展趋势。

丹江口市鑫德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德军:反馈过来的信息表示,今年在广东很多打工的人都不去了,招工越来越难,这是一个现象。虽然,现在丁家营用工不好找,但是随着以后,家乡里有事做、有工厂,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元。我相信有很多人会从沿海慢慢回到家乡,回来的人就会成为我们的主力。

为了促进扶贫车间的发展,当地政府还在面向贫困群众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今年丹江口市已经举行了300多场技术培训。

现在,杨德军又接下了一个15万条裤子的订单,要求三个月内完成,杨德军发愁的是,生产跟不上,只好去找帮手。杨德军找到了老搭档泽鑫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江泽萍,相比之下,江泽萍的企业生产规模不大,有二十多个工人,一直在做杨德军的订单。杨德军决定分给江泽萍六万条裤子。这样,15万条裤子的订单就可以在三个月内完成。

衣服的线头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在杨德军的厂房内,只有两名剪线头的工人,毫无疑问,与动辄上万件的产量相比,两个人根本是不够的。杨德军说,剪线头的工序他90%都交给了农户。每天,杨德军都会安排人把需要剪线头的衣服送到村民家里,线头剪干净了再收回来。也就是说,杨德军直接把剪线头的环节搬进了村民家里。

今年64岁的周宗莲是第一个帮杨德军剪线头的,这一剪就是四年,每个月至少有几百元的收入,工作量大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一千多元。在家里剪线头的村民跟工厂里的员工一样,拿计件工资,只不过可以不用去工厂上班。因此,在家里帮杨德军剪线头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不方便外出打工的人。



31岁的柯莹就是其中之一,7月份,她靠剪线头赚了900多元。柯莹在家里要照顾两个女儿,还有体弱多病的公公婆婆,根本没办法外出打工。在女儿祝晓娟眼中,剪线头已经是柯莹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从早做到晚,甚至跟做饭、照顾她和妹妹一样重要。

柯莹的丈夫祝涛也是杨德军的员工,负责熨烫工作。在此之前,他在上海做建筑工,一天挣不到100元。现在,祝涛每熨一条裤子是2毛钱,如果一天熨600件就是120元。

祝涛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每天都要挣120元钱,所以尽管守着蒸汽熨斗一件件熨衣服是一件非常消耗体力的事情,祝涛也干得非常起劲。同样有钱赚,他当然不愿意再出门打工了。柯莹的心愿跟丈夫很相似,她不希望祝涛再外出打工,她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她相信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半小时观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而如何破解人口老龄化、妇孺化、空心化是农村实现产业兴旺的一个难题。

现在,丹江口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车间开在家门口,勤劳致富靠双手。”实现家门口就业是许多农村产业发展的愿景,而做好这一点却并不简单。首先要找准与当地劳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业,其次,政策配套要跟上,丹江口市为了推动“扶贫车间”的发展,就提供了场地、贷款、培训等诸多扶持措施。

“扶贫车间”虽小,里面的学问却很大,我们希望各地能够出现更多的产业创新实践,带领农民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

车间进乡村挣钱顾家两不误!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11-23 07: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sddp.net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