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星地图上,[googlearth]可以看到,稻屯洼的形状不似自然水域而是呈现不规则四边形。人为雕琢的痕迹明显。
稻屯洼是怎样形成的呢?
(1)自然形成
因地形因素,自行积水形成
(2)人为因素
因社会活动形成
自然形成。
考稻屯洼周围地势,为西东北三面环山,只有南面地势低洼。长久因为搬运作用,今稻屯洼地区应当为山下平地。即使因南面汶河堤坝积水,也不至于如今规模。
人为因素。
历史上,东平数为候国。传上古尧帝也葬东平。
筑城??
古人有深池高墙的习惯。东平城邑众多。建城建房需要取土。如彭集后亭村,十几年前去,可以看到村里有很多大深坑。
由稻屯洼距离宿城,州城的距离来看,大致相当。或因筑城取土所至。
封冢??
东平数葬王侯。
传说中的尧王。刘姓王侯。古时候都时兴弄个老大的坟头。他们的陵墓
都离稻屯洼不远。特别是尧陵山,在东西豆山和九顶凤凰山之间的夹缝里,和稻屯洼遥遥想望。特别是稻屯洼南面还有诵尧台。其次,还有王陵山。等。
为堤??
或为后来大汶河堤坝所至?
不过,在googkearth 上,我发现,豆山和稻屯洼附近地形形成一个有趣的图案:
一个面西半蹲半跪的的古代武士像。 尧陵山就在当中。
有兴趣,可以自己看去。看我说的对吧??
「该帖子被 松松1983 在 2006-10-1 18:23:4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