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教给孩子的数学,都浅得让人想哭。”近日,在南京举行的《小学教育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表达了上述观点。这是关于小学科学教育的一次创新论坛,邀请了教育、科学、传媒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参与,一起探讨了关于科学教育的相关问题。同时,论坛上还邀请了教育一线的老师和南京当地百余名小学生一起,体验了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加油!科学课》。这是利用“科学+传媒+教育”思维衍生出的新课程模式,采用科学家授课和双师互动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一些目前科学教育的关键难题。
“这是个技术高于神话的时代”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认为这是一个“技术高于神话的时代”,今天在生活中使用的科技产品,甚至超过了上世纪80年代科幻片所描述的场景,这背后的一切都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在21世纪的教育里如果没有科学教育的话,那就不能够称之为教育。”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
小学生向曹则贤提问
他同时也看到了目前科学教育存在的一些短板,比如一些常识性问题,“对于女科学家,我们可能只认识居里夫人。但就科学成就而言,有很多女科学家我们根本没有听说过。”他认为言传身教和熏陶是科学教育好的方式,要提高整体教师的科学素养,“我们现在的数学浅得让人想哭。洋务运动时期福州马尾船厂使用的法文英文原版教材教育那些十三四岁的孩子,内容远比现在的大学课本难;1918年前后奥地利的中学,高中毕业生直接发表广义相对论论文。不要看不起我们的孩子,是我们当老师的不合格。不要觉得这个话刺耳,如果我们把自己当作一位受教育者,我们就能够体会。有些知识,我们可以学不会,但是不能够没听说过,这是一个眼界和见识的问题。”他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科学视野、科学思维、探究方法、批判与交流几个部分,老师作为教育中关键的环节,应该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势。
“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不是学习的目的”
科学教育走进校园也就两三百年的时间,但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如此重视它?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发组组长郝京华教授从教育本身谈了她的一些看法。她认为“社会的发展、学术的力量、科技的进步”是影响科学教育的三方面因素,当下社会尤其需要科学教育来培育新型人才。
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发组组长郝京华
她认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从最先重视事实性和实用性,转变为对概念性的重视,然后是科学素养,到现在的科技素养,每一次变化的背后都是社会需求发生了变化。“科学素养应该面向科学兴趣、方法、知识和精神。未来发展的趋势,从重视科学探究到重视科学思维,从重视科学知识的记忆到重视科学概念的理解,从单纯科学探究到探究与运用并重,从科学实验室到真实或仿真情境,从线上到线上线下共存。”她提出要深度学习,要重视概念网络框架的形成,重视学生的先前经验与知识,重视知识迁移运用,“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不是学习的目的。”
首都师范大学叶宝生教授也从多年的科学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他认为“科学教师首先要有科学的思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从获得科学知识、证实科学知识之后,启发科学的思路。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宝生
“我们要做一档王牌的科学节目”
2016年,央视综合频道在周末黄金时段推出了一档大型科学节目《加油!向未来》,原《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王雪纯,在做了20年综艺节目之后,成了这档科学节目的制片人。在谈到创作这档科学节目的初衷时,她说:“我们看到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王牌的科学节目,而且一播就是好多年。我们太需要一档有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科学节目,来影响我们的青少年,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所以,憋了10年,我们要做一档王牌的科学节目,这是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的责任。”
《加油!向未来》节目制片人王雪纯
《加油!向未来》不仅是一档节目,更是一次借助大众传媒来进行的一场科学教育探索。“3个暑假,我们在节目里呈现了157个实验,每个实验都有它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都是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我们用电视化的呈现方式,先让孩子们直观地感知科学,然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去探究科学、爱上科学,甚至最后走上科学、科研的道路。”王雪纯还介绍说,这档节目已经变成了科普的重要阵地,围绕节目还开发出了包括书籍、互动游戏、儿童剧等一系列衍生产品,“我们要用一切孩子们能够接触到的和喜欢的渠道来普及科学,不仅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求知的方法。这次《加油!科学课》也是同样的思路,通过这种创新模式的科学课,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也能与科学家面对面。”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曾宝俊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曾宝俊老师也主张从兴趣入手,科学教育应“着手于玩、着力于思”。他认为课堂首先应该是有意思的,还必须是有意义的,孩子们不是机器,要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好胜心、好善心”,让孩子在“动静结合”中自然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永远保持适度的失败感与成就感,从身体、思维和情感上全面参与进来。
“从小学科学教育来解决科学教育问题难以实现”
“从小学科学教育来解决科学教育问题难以实现”,参与《加油!科学课》设计的陶老师这样看待科学教育问题。他是一个“跨界者”,出身少年班的他却从事了媒体行业。“我们可能用联动+整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科学+传媒+教育,让顶级的科学家授课,让课堂上无法实现的大型实验都通过视频节目来直观呈现,视频老师与课堂老师结合的双师教学模式也解决了教师备课的问题。”
北京东罗小学副校长金德江
《加油!科学课》已经在北京丰台区东罗小学进行了实践,副校长金德江说授课的效果很好,“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主体意识、合作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了基础。”
学生动手制作降落伞
学生讨论科学问题1
学生讨论科学问题2
论坛现场,主办方也邀请了南京一百余名小学生和一线的科学老师体验了《加油!科学课》,之后专家和老师们也就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科学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