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066|回复: 2

人居环境整治扮靓美丽乡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天走在河边很舒服,我不想搬到城里去住。”龙溪镇人大代表李爱民的小宅院就建在龙溪河畔,微风拂过翠绿树荫,空气里弥漫着清新与惬意。闲暇里和家人邻居沿着河边走走,成了李爱民最大的兴趣爱好。


     
由盈利的自家豆腐厂改建为龙目片可回收垃圾收集点,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号召的李爱民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毅然把厂子搬迁到工业园区内,让村级垃圾收集点深深扎根龙溪河岸。自此,李爱民静谧安详的小宅院里少了阵阵发臭的废气废渣,多了收款村民的幸福笑脸。
      
人居环境整治是龙溪镇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让风景更美、生态更优、环境更好,这个镇近年来吹响了村庄清洁行动号角,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动全民动手治垃圾,“脏、乱、差”的局面得到逐步改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让掩映在云山脚下的村庄美得像一幅山水画。
      
柳荫村村道干净整洁,垃圾桶等环卫设施随处可见……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环境美了,日子更红火。”六旬老人罗恢豪经常和邻居们去村里的文化广场锻炼身体。在罗恢豪眼里,村庄焕然一新和门前一张小小的“星级文明卫生家庭评比牌”紧密相连。他告诉记者,在镇志愿服务队进村入户开展文明卫生劝导的同时,村里已将人居环境整治写入村规民约,实行每户“门前四包”,还把“卫生文明家庭”评比结果张榜公布,引导群众养成讲卫生、讲文明、讲礼仪的良好习惯。


        
每当废品积攒一段时日,就等着保洁员谭存银上门收购。这样的场景,对于同心村村民来说,已是习以为常。随着“户分类、组保洁、村回收、公司转运处理”的垃圾收运网和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网“两网融合”的分类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垃圾难处理眼下再也不是村支书肖小玲最头疼的大事……这是龙溪镇垃圾分类回收擦亮乡村秀色的一个缩影。据记者了解,利用合并村闲置的村部和民居,这个镇已建立起村级垃圾回收点20个,仅2018年全镇垃圾治理率就达99%,分类回收率达60%以上,减少填埋垃圾470吨。
      
“借助沼气池发酵、氧化塘净化,我们实现了无污染处理,并且还能变废为宝,产生的沼气可供15户群众生火做饭煮水。发酵后的沼液通过管道送至拥有500亩脐橙的海龙经济场,可用于土壤增肥。”与记者聊起污水处理,豆腐厂负责人文小平侃侃而谈。文小平环保型豆腐厂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双丰收,这正是龙溪镇产业环保持续发力结出的硕果。面对传统豆腐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困难,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绿色发展要求,加大豆腐作坊提质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豆制品企业环保准入门槛,深入推进豆制品产业全链条发展,不断植厚豆制品产业整体实力,让其更好服务于龙溪镇经济社会发展。



龙溪河是龙溪镇人民的母亲河。河水环境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两岸村民的日常生产和身体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据副镇长伍先斌介绍,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群众生态权益,这个镇在龙溪河流域范围内扎实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通过进行河道清淤,加强河道保洁员队伍建设,对沿线没有生产许可证、严重污染环境的豆腐作坊一律关闭,全面关停违规采沙场,要求采石场围挡作业、屠宰场选址重建,加快农村垃圾集中收集转运。目前,龙溪河治理已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

匿名  发表于 2021-4-15 17:33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21-4-15 17:33
回复

使用道具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6-14 05: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