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899|回复: 3

留守儿童调查:害怕孤单在家 渴望父母关爱(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留守儿童调查:害怕孤单在家 渴望父母关爱(图)2011年06月01日 09: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225人参与18条评论打印转发

5月18日,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八河中心小学,留守儿童裴钰玲(右)忍不住向老师吐露对父母的思念。她所在班上的25个学生中,有22个是留守儿童。新华社记者 郭晨摄

2.爷爷奶奶心有余而力不足

照顾孩子生活、学习已经让老人们渐渐力不从心了。一位老人感叹:最难管的时间是上初中,记得一次和老师一起一家家网吧去找。唉!孩子大了,管不住了!让老人感到难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部分年纪偏大的老人还承担着农业生产的重任,由于精力所限,在照顾留守儿童生活起居之余,无暇顾及其他。另一方面,老人与孩子在交流方面存在障碍,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更是不知如何与孩子相处。一些留守儿童坦言,与爷爷奶奶之间存在隔阂,不愿意与他们谈论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因为说了他们也不懂”。这让那些关心孩子所思所想的老人们倍感挫折。其结果是老人与孩子之间除了简单的日常交流外,再无其他。

3.留守儿童心中的渴望

孩子最渴望什么?很简单,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对他们来说,能与父母说说心里话、一起生活是最大的满足。放在孩子床旁桌上的照片,等候与父母通话的日子,无一不表达出孩子内心对爱的渴求。尤其是生日这种特殊的日子,一通来自父母的电话问候让他们倍感高兴。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问到“父母是否会在生日当天打电话”时,访谈气氛会立刻变得轻松起来——因为这是孩子心中有关父母的美好回忆。特别是那些父母经常来电问候的孩子,立刻变得神采飞扬,话也多了。“一星期前打电话时,我说‘爸爸,我生日是几号还记得吗?’‘我当然记得,下星期X’”,“妈妈打电话让爷爷给我买盒生日蛋糕”。在我们眼前的不再是略显拘谨、沉重的孩子,而是一群和同龄人一样天真、活泼的小孩,欢笑重回到了他们脸上。然而,那些没有收到过父母生日问候的孩子,在其他孩子的笑声中显得更加沉默。他们会想父母为什么不打电话,会看照片回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你们挣到钱没?”这是一个11岁的小男孩与父母通话时常问的问题。当他在电话里告诉父母自己想他们时,父母告诉他等赚了钱就回家。因此,他想,如果父母赚到钱,就会早一点回家。和他一样,许多孩子认为父母外出的原因是为了赚钱改善家庭生活和供自己读书。对孩子们来说,这个理由是不充分的。一个小女孩涩涩地告诉我们,“爸爸妈妈说等挣钱盖了新房子就再不出去了,但我感觉到他们即使盖了房子还是会出去。”在什么时候回来的问题上,孩子们无疑是敏感的,或许他们试图从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来找寻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尽管他们强迫自己理解父母,说服自己相信父母外出是为了自己,但心中依然渴望着父母能够早日回家。

与留守儿童交流,我们强烈体会到孩子们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所面临的精神空虚,他们处于一种缺失爱、盼望爱、寻求爱的状态。我们同时也在反问自己:是否习惯了用物质满足代替倾听他们心中隐藏的深层呼唤,是否严肃思考过他们从最初的压抑到放弃的心理历程?

携手共筑爱的天空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文化教育问题,还包括安全、心理健康、习惯养成等问题,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切实履行职责,围绕关注和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这个核心和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发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

1.让妈妈回家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以说,只要还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别,留守儿童就不会消失。为此,我们不能消极等待,因为这一过程可能会很漫长,而孩子却不容我们观望。

奶奶的心酸:家里老伴生病急于还债,儿子媳妇在孩子八个多月的时候出外打工。最初孙子整晚地哭,那段日子真是难熬!

干部的惋惜:逃学、打架、在网吧的,多数是留守儿童,我们看了都心疼。应该说村里各项条件都不错,在家里生活完全可以保证。像现在好多家庭钱挣了,孩子却耽搁了,不值呀!

孩子的渴望:我知道妈妈出去是为了挣钱,给我们家盖房子,供我读书,但我还是希望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有一个人在家也可以,最好是妈妈。

小一点的孩子对父母印象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缺的——因为父母在他们尚不懂事的时候就外出了——也许在他们心中,童年生活就是这样;大一点的孩子,知道父母出去是为了挣钱改善家里生活,供自己读书,他们已经习惯把自己的思念埋在心里。可喜的是,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已经意识到父母关爱在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性,并且试着找寻解决办法。如:村里有的妈妈主动辞掉外地的工作,就近打工以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这种做法受到大家肯定和赞扬。因此,在有利子女教育与外出赚钱的权衡中,鼓励和引导女性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或创业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不仅因为父亲能比母亲有更多找到好工作的机会,进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提升投资子女教育的能力;而且还在于有助于扩大孩子受教育机会。研究显示,从子女受教育机会看,只有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孩子,教育机会才得到改善。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在爸爸妈妈的“二选一”中,多数希望有妈妈陪伴。近些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湖北省有关部门探索把关爱留守儿童与鼓励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和创业结合起来,积极培育扶持编织、串珠、绣花等适宜妇女家庭创业的项目,“没有围墙的工厂”既满足了妇女增收致富的需求,又兼顾了她们照顾子女的心愿。

2.开展家庭教育培训

留守儿童在中国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又异常沉重的社会问题。政府、群团组织、社会人士等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想了不少办法,让留守儿童缺失父母关爱的心灵得到抚慰。例如学校专门为留守儿童开辟了宿舍专区,进行寄宿制管理;开设亲情热线,实现孩子每周能与父母通话一次;由退休教师或社会热心人士充当爱心妈妈,代管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留守儿童所在乡村,哪家有留守儿童,镇村干部心中都有一本账,也竭力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困难。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教育孩子父母如何正确承担家庭教育的职责。

对于留守儿童父母而言,改善家庭环境,供子女读书是其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他们对子女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外务工的经历使他们中的许多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为了让子女能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竭尽所能,却忽视了孩子情感需求的满足。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这也是为什么访问中谈及父母生日来电话题时,他们是那么的活泼。尽管只是简单的生日快乐,但在他们心中却弥足珍贵,比每次的例行问话更让人高兴。但在外的父母往往更关心学习、身体,这或许是因为中国式的含蓄使父母不习惯在孩子面前通过言语来表达情感,只能以物质补偿或嘘寒问暖的方式代替。但这种交流方式却让孩子不知道如何进行情感表达,并逐步学会了掩饰自己,甚至将自己封闭起来。因为在他们有记忆的日子里,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与人进行情感交流。当问孩子是否说过爸妈我想你时,他们显得不好意思,“肉麻”,“他们没说,我也不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谁能够取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因此,对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十分必要。如家庭亲子教育。通过教育使外出家长学会如何正确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同时帮助监护人解决与留守儿童交流中所遇到的困境和迷惑,从而更好地满足留守儿童对精神需求的渴望,改变他们情感缺失的状况。

3.营造关爱氛围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和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不可回避的是留守儿童中上网、逃学辍学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某些人的观念中,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代名词。实际上,留守儿童中也不乏懂事听话、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和留守儿童的谈话中,我们经常为他们的辛酸经历所触动、被他们的聪慧懂事而打动。我们认识到,爱首先是要试着去读懂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一个成绩还不错的小女孩告诉我们,最伤心的是在和父母通话时,小伙伴们在旁边取笑她,告诉爸妈自己成绩不好;最开心的是小伙伴找她玩,每天一起上学。

最难忘爸妈工作的辛苦。“爸妈在外很辛苦”这是聊天时孩子经常说的话。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这里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比同龄人更为成熟,更懂得体谅父母。他们有的是自己到父母打工地玩时,亲眼所见;有的是在家听监护人说及。因此,在问到“为什么不大胆告诉父母内心想法,如多打电话,过年回来,在家过得不开心”时,孩子小声地回答“担心”,怕父母担心。

最希望考个好大学,让父母过好一点。孩子们虽然还小,但对自己的未来已经开始思考。他们有的期望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的希望成绩好点,让父母开心;还有的压抑自己想要父母回家的冲动,希望爸爸妈妈在外平安、身体健康。

城里孩子在“六一”节临近的时候,总会缠着父母要各种礼物。在村里,问到爷爷奶奶在“六一”儿童节有没有给孩子准备礼物时,他们不自觉地搓着起茧的双手,显然忘记了这个属于孩子们的特殊日子;问孩子们,父母以往有没有在“六一”儿童节打来电话时,他们的回答是模糊不清的。“六一”儿童节在老人们的世界里、在父母忙碌打工的日子里渐渐被遗忘了。

调查过程中,我们感受着围绕留守儿童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时时提示着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上天馈赠的特别礼物,都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珍贵个体。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除了关心其物质生活外,更应该直达其心灵深处,倾听他们的内心呼唤!(调查人:苏涛 张明)
发表于 2011-6-27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3-22 11:55
新东平 发表于 2011-6-27 15:21
是个社会问题

借鉴国外是怎么做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11-24 07: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