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临近,学期将尽,为学生书写评语自然是班主任的一大功课。或许,有教师认为这是小事一桩,轻车熟路,不假思索就那么一堆词儿。然而,“年年岁岁‘话’相似,岁岁年年‘语’相同”的评语,怎能令学生信服,令家长满意?那么,怎样书写评语才能使其起到应有的作用呢?我想如能做到“常写常新”就是好的评语。 “二次评语”彰显“多元”的评价。“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一个物理学概念,而写学生评语也应尽量做到“多元”。仅凭班主任个人观察记录写成评语,往往带有主观性与片面性,且多是些显性依据,学生心灵深处的变化则难以捉摸。教师可提供“参照标准”,让学生以书面形式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再由班主任根据小组长、课任教师的评价,作出点评。调查显示,学生自评与班主任点评相结合的“二次评语”最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对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和人格大有好处。 “发展性评语”生成“动态”的评价。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不断会有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学生,改变思维定势,善于发现学生身上显性和隐性的变化,克服单纯的分数评判意识,丰富评语内容,变换评语风格,更新表达方式;既要全面总结,又要突出个性,力避千人一面。 “交流式评语”打造“和谐”的评价。评语是对学生品德行为的一种评价方式,是施行德育的重要手段。在凸显教育民主化的当下,如能以一种讨论、交流的评价方式出现,会让评语更具人性化。实践中,我采取集体交流与个别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把学生自评与班主任点评所形成的评价材料权当是“评语初稿”,经由学生交流后,才能形成“评语定稿”。集体交流时,在班内开展“恰如其人”活动,班主任先不报学生姓名,待读过评语后,让全班同学猜测所评对象,如被评同学表示满意即带头鼓掌通过。同时,欢迎同学们提出补充和修正意见。个别交流主要用在“问题”学生身上,以便沟通师生感情,有的放矢地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排解“语不对人”的负面影响。 “艺术化评语”追求“诗意”的评价。教育是一门艺术,而教师书写评语也应成为一种教育艺术的追求。平日里学生习惯了教师的“三段式”评语模式——“优点”、“缺点”加“其他”。试想,如此公式化的评语,怎会令学生爱读、耐读!我虽不是诗人也不是作家,但我尝试了一种“诗化”的评语。记得我给一个学生的“七言诗”评语是这样写的:“思维缜密善思考,心有主见乐发表。关心集体助同学,工作能力渐提高。书写工整字迹清,文笔表达也称妙。建议抽空多运动,练得身体呱呱叫。” 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老师们,请细细掂量手中的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