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977|回复: 1

[爆料] (转载)民工讨薪?经济纠纷?敲砸勒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6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民工讨薪?经济纠纷?敲砸勒索?--四川130余名农民工贵州讨薪新闻的解读和预测

最近网络上题为《四川130余名农民工贵州讨薪无果 爬上40米塔吊》的一则报道在各大网络媒体不断转载,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我本闲人,无聊的把这个新闻的相关报道都搜来看看,也关心一下社会热点话题。现把本人的一些解读和预测和大家一块分享一下。
一、哪家媒体是客观反映?--贵州都市报
各方报道铺天盖地,谁更能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问题?从采访的各方应该说就能看得出来。在前面还有后来的报道中,大部分的是四川的媒体,其报道的东西应该说有点个人色彩,带着情绪去写东西,对事件的另外一方,采访的比较少,客观程度不够。
《贵州都市报》应该说从新闻涉及主体的各方都进行了采访,有民工方的激烈情绪,有工程分包方、业主方和政府有关人员的态度和处理措施。虽然说在各大媒体倾向性的压力下,来报道这些东西,应该说有一定的保留,但相对更客观一点。
二、疑点丛丛,事实难以琢磨。--7大疑点显示有可能媒体被骗。
1、讨薪的是不是民工?--讨薪的是老板和老板请来的人。
爬塔吊的两位"民工"谭勇和张刚不是民工。在相关新闻中描述中,谭勇、张刚等人为了承包工程提供100万的保证金,不管他是给谁了,有这样实力的人,不是民工、不是包工头,而应该是生意人老板。
从画面图片上看,这些民工讨薪住的挺不错,和我见过的真正薪的着装和住宿完全不一样,所以值得怀疑。是真正的民工,还是请来的人?同样从图中可以看到欠条,而不是民工工资单,可能不是民工工资。

2、两年欠130个民工工资800多万元?--年薪11万的民工,不可信。
从相关时间描述,该施工队进场是2009年9月份,2010年5月份退场,也就是8个月的时间,该施工队根本没有2年的作业时间。报道称,拖欠800万民工工资,已经拿到了150多万元,总共是950万的民工工资,按8个月130民工计算,每个民工的平均年工资和消费约11万元,这样的水平,一点可信度都没有!能信吗?
3、到底欠了多少钱?欠的什么钱?还是不欠钱?--讨薪数额变化多端,有敲咋嫌疑。
     这则新闻一开始吸引人眼球的关键词就是"40米塔吊68天","130民工"和"800万民工工资",新闻报道从一开始的欠工程款1000多万元,其中民工工资800多万元;到后来的报道为600多万元,550多万元。这之间的差距是以百万计的,民工工资到底有多少?这个讨薪老板应该心中有数?而出现这样的变化,应该存在一部分或者全部的不实的事实存在。
4、习惯上,为了保证民工高高兴兴回家过年,民工工资每年春节前都是要进行清理的。而从报道中体现,两个春节期间未出现民工讨薪的事件发生,难道民工都不用拿钱回家过年?
5、为什么不走司法程序,而是采取爬塔吊、闹政府的极端手段?
中国现今的法律体制已经相当的完善,对于该类欠薪的事件,有一套明晰的处理程序,如果是有理有据的欠薪,完全可以走司法程序来解决,用不着去爬塔吊,在40米的高空,那么小的空间,呆上68天的时间,何苦呢?不过能讨到46万元和60万元,在上面的动力还是有的。在谭勇、张刚爬上塔吊后,六盘水劳动稽查部门有去处理该起事件。而两位"民工"没有说是民工工资,这样就不属于劳动部门管理的范畴,为何后来出现民工工资拖欠一说。
6、"维权勇士"王晓荣真的是政府授权的?--利用巴中政府的名头。
根据网络查询,我们的维权勇士王晓荣副主任,应该说在四川省的名头和荣誉确实不少,"四川省劳动模范"、"民工维权的贴心人"等等。而其所做的行为,实在是不敢恭维。作为接受巴中市市长周喜安的指令,前往六盘水讨薪维权,难道要你去围堵市政府了吗?而从其身份来讲,有网站报道其讨薪的妙招中提到政府的介绍信是他的敲门砖,去敲门是政府授予的。敲门后,该做什么?应该是仍然代表政府,合情合理去解决问题。而其实际行为是什么?相关报道和论坛显示,这勇士王主任一开始面对政府,其说是代表政府处理这个事情,而面对水盘公司、水盘指挥部,却又说代表何林太,这种说法上的变化,是否已经屁股坐歪?
7、连续报道的媒体,为什么中间有变动?
    2011年8月15日,《四川工人日报》首先是第一个报道,而后却换成了《华西都市报》连续报道,为什么有这个变动?作为一个热点,可以提高知名度和网页点击率的新闻,正常来说《四川工人日报》不应该放弃的,为什么放弃呢?难道有隐情?
三、媒体连续倾向讨薪方,而相关方无声音--讨薪方有经验、有计划、有组织,相关方可能要爆发。
1、媒体连续倾向讨薪方--从2011年8月15日《四川工人日报》刊登《讨薪无果 川籍农民工贵州很受伤》的新闻报道后,沉寂了一段时间;《华西都市报》8月25日重新报道后开始出现扩大的苗头;8月27日和8月28日全面的爆发。之后华西都市报基本上及时都对解决的进程及时进行报道,比如再回六盘水、去北京、民工释放等等进行连续报道。报道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倾向于民工讨薪,给施工单位、业主方和六盘水的压力着实不小。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整个讨薪的过程中,巴中民工救助中心王晓荣主任没有介入前,新闻媒体好像对这么大的事情没有动静,而王晓荣来了以后就是铺天盖地。我相信,这是王晓荣的成果。王晓荣对解决民工工资问题,应该说是一个老手,从他的成功案例不难看出亮点法宝:第一他抓住了国家保护民工和维稳的弱点攻击政府,第二不断的利用媒体施加压力。这个事件讨薪方应该说是有经验、有组织、计划周密的特点。
2、从事件发生到现在,各大媒体和报纸,好像找不到施工单位、业主方和政府的主动发布的事件的进程和新闻,好像对这个事情不关心似的。只是被动的在讨薪方的媒体采访的时候表明一下态度。相关方整体而言应该就是沉默,鲁迅有一句话: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从施工方的话语中,显现有爆发的可能性。
四、讨薪方、施工单位、业主方和政府的态度--不利于讨薪方。
1、讨薪方的态度,从上面的疑点来分析,他们不是讨要的是民工工资,而是以民工名义讨要一部分经济纠纷或者工程亏损,从发展趋势上看,从去年到今年5月,再到8月、9月,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趋势,有可能还会闹下去。
2、施工单位的态度,可以从各个新闻中两个人物的话来提炼。李洛锋--"爬塔吊的两个人并非民工,这笔账不好算,因为何林太他们怕承担亏损。"徐文武--正方公司没有欠农民工的工钱,在何林太退场后,正方公司接收了下属的班组,并偿还了所有农民工工资。为此,正方公司多支付了274万元,这些钱都是有据可查的,现在是何林太欠了正方公司274万元。
    施工单位的态度就是:有理有据,不欠何林太一分钱,相反何林太欠施工单位钱。
    3、政府的态度--协调、调查、按照调查结果处理。
政府部门对于该事件的处理应该说是,尽了力,进退两难。在全国维稳的大环境下,一开始政府和选择的事由第三方进行核帐,还是想正规的协商解决掉这个事情,但无果紧成一场口水战。之后,只能组成调查小组,在讨薪方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和施工单位坚决不欠民工工资的双重夹击下,对该事件的处理应该说是调查组是压力最大的部门。不能影响维稳的大前提,又不能违反法律。并且该事情已经经过21次的协调处理,也足以看出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六盘水市政府作出的努力,也同样看出该事件的简单而又复杂的程度。六盘水市政府作为一个裁判员,尽管民工闹事、施工单位坚决都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处理事情的思路。

综上所诉,从7个疑点、媒体的单方面性和各方态度和表现,不难看出这则新闻报道有可能是"打着民工的名义"进行讨要工程亏损的典型案例,讨薪方王晓荣和何林太有相当大的欺诈嫌疑,欺骗媒体、欺骗政府、欺骗拥有同情心的广大民众和网民。对于事态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不管哪个方向都是对讨薪方不利的。是不是这样子,让我们拭目以待。

题外话:建筑行业农民工在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时候,有部分人打着为民工讨薪的旗号,从事非法行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爬塔吊、跳楼、围堵政府部门大门、大规模集体上访、堵路,甚至打砸和雇人职业讨薪等等现象不一而足。建筑行业存在的这些讨薪的极端手段,不仅妨碍了社会治安,而且更是难以维护农民工自身的权利。对于恶意讨薪甚至敲诈的行为,相信政府和行业部门会加大管理和惩戒的力度。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6-16 08: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