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走进东平县彭集镇后围村,该村老年合唱队正在排练,八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站成扇形队列,在队长赵如玲的带领下一遍遍练习。这仅是东平县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的一个寻常场景。
穿行东平城乡,处处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近年来,该县以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县”为目标,通过政策扶持、健全队伍、完善阵地、打造品牌等多项措施,让公共文化的阳光普照城乡。
解决“文化温饱”
彭兴奇是彭集镇后围村村民,今年六十四岁。2009年前,他的休闲方式很简单,夏天在村头纳凉,冬天蹲在墙根里吸着旱烟“晒暖儿”,他的生活就是村头和炕头的两点一线。现在,彭兴奇已经是村里的“器材达人”,村中心健身小广场上的各类器材他样样精通,并且能玩出花样,让在场的很多年轻人也不禁甘拜下风。而就在三年之前,这个1万多平方米的健身广场还是一片荒地。
为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东平县在解决群众“文化温饱”的问题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彭兴奇老人所在的后围村就是东平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2009年,后围村在政府的帮助下,聘请市规划院对村里的文化广场进行了科学规划,投入1200万元,当年建起了这个设有健身区、舞蹈区、文化排练区、球类活动区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文化广场,为群众搭建起了开展文化活动的平台和载体。
有了硬件,还要有软件才能做到配套。截至目前,该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连续5年播放共计近5000场次,“农家书屋”已建成420多家,形成了城市“十分钟文化服务圈”和村居“十里文化圈”,一个立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现轮廓。
“1+1+1力求满分”
在东平,和后围一样的村子还有很多,不管在哪个村子,都能看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笑容。东平是如何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篇大文章的呢?有这样一个公式:“1+1+1力求满分。”
“1+1+1”是一种工作机制,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每项重点工程,都有一名分工领导、一套专门的班子、一套具体的办法来抓落实。定期召开会议,认真研究问题,然后制定相应的计划,才能把每项工作做到最好。
除了在宣传发动上下足功夫,资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在资金保障上,东平提出“五个一”筹资思路,即“县里扶持一点、乡镇自筹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整合资源省一点、对外对上争取一点”,在全县形成了“财政为主体、筹资多渠道、形式多样化”的共建格局。
“文化盛宴摆在家门口”
上山下山,一条山路走了30年的白佛山护林员焦恩树,每天从山上俯瞰县城。两年前,山下是焦村,现在村民全部住进了楼房,白佛山景区、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体育馆等一溜排开,变化让人眼花缭乱。东平县不断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硬指标”。几年来,该县挖掘水工文化,建成戴村坝博物馆;整理东平文物,建成东平博物馆;挖掘名人文化,建成罗贯中纪念馆、万里旧居等……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搭建了文化活动平台。
如今,东平县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繁花似锦,美不胜收。该县龙舟比赛、环湖自行车比赛、农民英雄会、消夏之夜晚会、书画展等活动此起彼伏。政府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
每当华灯初上,一个个文化广场里的人们和着乐曲翩翩起舞;从早到晚,各乡村、居委会的文化室里,农民遨游书籍的海洋;各种书画、音乐、舞蹈培训班,吸引着从几岁到年近古稀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众文化活动增强了居民的交流沟通,欢乐和谐、昂扬奋进的文化气息遍布城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