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本周的教育新闻,有一则消息触动笔者的神经。据报道,曾获世界性数学奖菲尔茨奖的俄罗斯数学家安德烈·奥昆科夫,日前在南京大学访问时,被中国小学生的一道奥数题给难住了。 这件事听起来似乎让人难以相信,但仔细想想,也不奇怪。因为数学大师更注重数学理论,而奥数则较多体现解题技巧。报道还称,当得知中国很多小学生都在上这种专解难题、偏题的“奥数班”时,奥昆科夫感到十分不解。奥昆科夫说,他从未参加过数学方面的奥林匹克竞赛。在俄罗斯,也没有专门培训学生上奥数的机构。 奥昆科夫的一席话当引起人们的深思。也许,掌握了解题技巧,学生在参加奥数竞赛时会得到高分。但是,用这种方法拿到高分的学生,能算得上是真正优秀的学生吗?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就在几天前,笔者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拿回来一张奥数试卷,上面一共有9道题。笔者试着做了做,结果花了大半天时间,才勉强做完7道题,至今仍有2道题不会做。几道奥数题不会做,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历一次次失败后,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能会荡然无存。奥昆科夫也认为,让小学生做太难的题目反而会伤害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笔者看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比金子还珍贵。现实中,那些学习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对学习充满兴趣,才有了不断进步的动力。本周媒体报道的同时被10所美国著名大学录取的昆明十中学生刘子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据报道,前不久,麻省理工学院等10所美国名校同时向刘子尔抛出橄榄枝。最终,有着5年社会实践经验、学文科的刘子尔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并将于今年7月底赴美上学。刘子尔说:“因为自己感觉学习很快乐,所以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事。” 因为对学习有兴趣,所以感觉学习很快乐,这是刘子尔成功的秘诀,也是许多名人成功的“捷径”。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但他凭借着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刻苦自学钻研,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数学家陈景润执著于数学研究,在6平方米的小屋内,借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耗去几麻袋草稿纸,终于攻克了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想象,一个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会成为优秀的人才。兴趣如此重要,可是,现实生活中,老师和家长们却在无意间消磨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想想看,年幼的孩子每天埋头做大量的作业,还要面对那些让人头疼的偏题怪题,时间久了怎么可能还会有兴趣! 就在两周前,笔者一位朋友打电话来诉苦:孩子现在越来越不愿意上奥数培训班了,甚至于到每次要送去上课前,孩子就掉眼泪。朋友的电话让笔者想到了自己的孩子,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朋友孩子的情形,但此刻笔者不得不慎重思考:到底还要不要让孩子上奥数班?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