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12”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许多中小学生丧生在废墟中,人们无不为之惋惜,为之痛心。身为校长,应在痛定思痛之余,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本着对学生生命负责,对教育的未来负责,对国家长治久安的责任感,思考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为学生创设安全校园环境就是生命教育之基。在“5·12”地震发生之后,缘何有的教学楼在地震的冲击下却依然矗立在校园中,庇护学生安全地逃离险境?究其原因,这些教学楼并非“豆腐渣”工程,设计者、建设者除了有灼见之外,归根到底的是“以人的生命为本”的理念。前不久,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让亿万个家长感到放心,让教育工作者感到省心,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最重要保证。 然而,校舍的建设、修缮虽然是政府行为,但作为校方,要定期、不定期地对校舍、教学设备设施排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反映,这是上乘之策,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好。现适逢雨季到来,房屋倒塌、洪涝、山泥倾泻等危害学生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要及时排查,聘请有关专家测试,这是保护学生迫在眉睫之举。对于新建校舍,校方要介入监督,为学生创设安全的环境。 让学生理解生命价值的意义就是生命教育之本。“安全不保,谈何教育?”诚然,生命之不存,焉谈教育?学校应开展系列生命教育活动,包括专题生命教育和学科渗透教育,让学生从中认识生与死的意义,从而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现在的中小学生从“糖缸”中长大,从没有经历过挫折,更谈不上风雨洗礼,因受到教师批评、家长批评、考试成绩差或过重的课业负担等而轻生的例子多见于报端,人们不禁问:“生命真的如此脆弱吗?”因此,学校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同时,还要包括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创造逆境,磨砺他们的意志,让学生真正读懂生命价值的内涵。 让学生学会求生技能就是生命教育之需。学校是人口相对较密集的地方,而现在的中小学生自护、自救意识和逃生技能差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安县桑枣中学自2005年起每学年都开展疏散演练,在去年“5·12汶川地震”中,学校教师组织两千多名学生在1分36秒逃到安全地方,无一伤亡。桑枣中学坚持疏散演练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作为学校,主动与医疗、消防等部门联系,在校内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演练活动是有必要的。学生经历了多次的演练,掌握一定的知识,应对灾害和逃生技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不会恐惧,不会惊惶失措。对学校而言,也可启动安全预警机制,有条不紊地疏散、抢救和保护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