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信奉“严师出高徒”这句话。自从走上教育岗位,我一直是学生面前的“严师”。课堂上,若有一个学生走神,我立马能发现,课后必是一顿严厉的批评;作业批改,我从严要求,从不轻易打“优”;学生在比赛中获奖,表扬之余我总忘不了加一句“别骄傲,比你好的人多的是”。看着学生对我的敬畏,看着课堂上良好的纪律,看着学生日渐工整的字迹,我暗暗自得,心想:“严师出高徒”,这条路我是走对了。 可是渐渐地,从听课及平日的上课中我发觉,我班的气氛比别的班沉闷,我班的同学没有别班同学那么活泼,那么爱说爱笑。课堂上踊跃发言的人很少,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有独到见解、敢标新立异的人更是将近“绝迹”。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对学生的严格错了吗?扪心自问,我绝对是想让每一个学生学得更好啊。难道我的教学设计不够合理,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也不会呀,平时我也很注意学习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每节课都是精心设计的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段话: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或成功,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和激励,学生最需要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的安慰和鼓励会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而我呢?反思平日的教学,对学生过于求全责备,总是以高标准衡量他们,可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呀!再说,人是有差异的,为什么我非得让他们个个全面发展,稍有不足就横挑鼻子竖挑眼?我总是居高临下地监督他们,要求他们,从来没有“蹲下来”和他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喜悦,分担他们的忧伤。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吗?还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吗? 有了这种认识后,再面对学生时,我时刻告诫自己,多给学生一些微笑,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和鼓励,哪怕一颗小小的纸红星,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句简单的“你棒极了”,但这些却是同学们最想要的。渐渐地,我发现同学们变得活泼了,声音变得响亮了,课堂上有了他们各抒己见的“高谈阔论”,和我也慢慢亲近起来了。我对学生的肯定和欣赏产生了神奇的效果,学生不但没有“骄傲”、“放肆”,反而变得自信、富有创造力了。 学生需要严师,更需要老师的慈祥和宽容。给学生多一些热情的鼓励,少一些严厉的呵斥吧!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妨让“严”“柔”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