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9006|回复: 1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2-9-24 08:19 |阅读模式
2011年学
(第九期,总第十七期)
东平县教育发展研究室
二0一一年九月
试谈更新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发展
甘肃省碌曲县藏族中学 达布老
内容提要: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管理的统筹者、规划者、决策者,是一所学校的代言人,是学校权、利、责、职的枢纽,校长是师中之师,校长的领导就是教育理念的领导。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首先要具备适合学校发展的个性化和人文性的办学理念。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校教育和学校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术界对更新校长的办学理念呼声日见高涨。就如一位教育专家说“一个学校的生存,乃至发展的前途都离不开校长的办学理念”。校长的办学理念如果跟着时代的脚步,那么这个学校的发展前景就会很好;反之校长的办学理念跟不上社会的步伐,那么该学校的发展前途将是非常渺茫的,因此,校长的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应该是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又如日本企业家本田宗一郎曾说过:“有领先时代的管理思想是企业繁荣的先决条件”。学校管理也不例外,校长也应该有领先时代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才是学校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校长应该有自己清晰的办学理念,而且应该是个性化和人文性办学理念的综合运用。
古今中外的杰出校长,所以能办出好学校,并不是因为他的经费充足,也不是因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教育家陶行知当年脱下皮鞋穿草鞋,不教大学办中小学,为办学到处化缘,经济上从不宽裕,他的校舍条件也不算好,当时的教育当局也不支持他,但人民欢迎他,历史记住了他。原因很简单,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一种全新而进步的教学理念。我们的社会需要进步,我们的学校需要个性化和人文性的办学理念。庆阳二中慕政重校长的“让先进的理念为学校发展插上翅膀”,在他的管理实践中成为了现实,因为。以他独特而个性化和人文性的办学理念,使庆阳二中一步步、从一所薄弱中学发展成了一所示范性中学。鉴于此,我认为。
一、学校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与校长的个性化的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
西方学校校园里的“教育哲学”,其中阐明每所学校对办学特色的看法,让人一目了然。而我们校园中展示的校训多数是“求真,务实,勤奋,团结”一类的套话。说明我们对办学思考得还不够,或者表述不准确,或者还欠缺个性化。一个好校长应当有自己清晰的办学思路和更新办学理念的意识。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重新确定学校的理念是首要的任务”。也就是说更新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关键。对于校长来讲,对学校进行任何重大的改革,从本质上讲就是对学校进行重新设计。这一设计是否成功,首要的就在于是否形成了明确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所谓个性化办学理念,是校长将独特的教育思想与学校具体教育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带有体验性的、情感化的、用于指导教育行为的认识和观念。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一所学校逐渐生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办学理念,它既指导着学校快速健康的发展,也体现出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待。办学理念对办学起着定向的作用,这对学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说我们的学校需要新的个性化的办学理念。
二、构建和谐校园与校长正确的人文性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
一个明智的校长要善于在传统与创新上找切入点,在人文管理上既讲原则,又讲人文关怀;既讲平等民主,又讲管理智慧。学校的管理过分讲民主,有的只得到的是多数人的结果,但不一定是真理的体现。学校管理的三种境界: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如何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如何实现师生价值最大化,学校效能最大化,必须明确文化管理的目标、发展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提高学校文化的教育力和管理力,实现由刚性的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转变(其中有一个质的飞跃过程),使师生在校园里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文化管理的渗入使学生良好的行为内化为习惯。一所学校就是一所文化场所,它的先进和正确性在于适合本校特点的。如庆阳二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让校园文化熏陶出奋发向上的校本精神”,以校园文化是德育,德育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生活成就人生为准绳,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张贴名人画像,书写名言名句;班级书写班主任寄
语和思想明灯,学校创建“精神特区”等使学生在激情的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从而造就了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
三、创设学校发展目标是校长综合性办学理念的体现
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是意味着校长带领全体师生走什么样的路。就如慕校长的话:“走遍全国名校,质量是抓出来的,成绩是苦出来的,洋思、衡水中学认准的路是走到底,敢于坚持真理的坚毅勇气!”,他就认准了适合庆阳二中的一条真理。因此说,对创设科学的学校发展目标,校长必须要摆脱以往的从属思维,学会独立思考,要对学校的未来进行长远思考,对学校的适应性进行审慎思考。对学校的发展特色进行深入思考,要搞清我们是什么样的学校?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学校?我们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学校?据此提出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设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如“三年规划”、“五年规划”,再加上每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使广大教职工从规划和计划中可以看到学校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的连续性。不断明确新的目标、不断有新的突破,这些规划和计划的总目的就是学校发展。
总之,先进的办学理念需要校长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和反思、接受各种教育思想的熏陶。更重要是敢于超常规的思考与探究,才能总结出新的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来源:东方教育世界网站)
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之魂”
学校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在学校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是仅仅为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服务,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让所有学生都能面向未来?是办淘汰教育、选拔教育,还是办普及教育?是让学生片面发展,还是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是让学生唯唯诺诺、循规蹈矩,还是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课堂教学是死气沉沉、机械呆板,还是焕发生命的活力?
这些都涉及学校的办学思想问题,一所学校能否确立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并且具有自身独到的办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
校长是学校之魂,首先是学校办学思想之魂。每一位校长都是带着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走进学校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尽管思想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它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作用,指导着人们的教育行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一所学校有了科学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就有了学校的精神支柱和崇高的教育思想信念,才可能产生科学的教育行为。
正如有人所说,请关注你的理念,因为理念决定你的语言;请关注你的语言,因为语言决定你的行为;请关注你的行为,因为行为决定你的习惯;请关注你的习惯,因为习惯决定你的性格;请关注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决定你的命运。可见,人们只有发于理,才能施于行,结成果。
校长的办学思想,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教职工的办学思想,从而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思想。成功的校长无不注重教育思想的转化,即善于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师生员工的教育思想。当年陶行知先生在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育才学校过程中,提出生活教育思想,即“生活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以其生活教育统领学校教育教学,统一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使生活教育思想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办学理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形成了晓庄乡村师范学校、育才学校生活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成功教育的思想,即通过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刘京海认为,要让学生成功,必须先使教师成功,要用成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来培训和提高教师,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特色和发掘潜力。如今,成功教育已成为闸北八中师生员工的共同精神财富。可见,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一所学校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一位校长,不管是否能自觉意识到,总是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并以这种思想观念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有思想的学校需要有思想的校长。加强思想修养,成为一名有思想的现代校长,应成为每一位校长努力追求的目标。校长要更好地修炼自己的思想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点哲学,提高哲学素养有思想的校长,首先要学点哲学,提高哲学素养。科学的教育管理哲学素养是现代校长特定的知识素质之一。校长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卓有成效地进行教育管理,就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哲学思想作指导。学校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并非都是有技术性的,而往往是具有一定哲学性质的。一个学校如果缺少科学的管理哲学,即使有现代化的设备和条件,也不能保证成为一流的学校,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要求。现代校长要领导学校走向成功,必须具有科学的管理哲学素养。学习哲学,提高哲学素养,能够促进广大校长自觉地生成和升华学校管理的悟性。
学习先进教育理论,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是校长的“主心骨”,是校长展翅高飞的翅膀。实施学校的思想领导,就要求校长精通教育科学理论,成为有理论见解的、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家。广大中小学校长只有认真学习和实践教育科学理论,才能变革落后陈旧的教育观念,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从而高瞻远瞩地把握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当今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潮流中,围绕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教育指导思想,已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现代教育理念:生活教育理念、生态教育理念、生命教育理念、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智慧教育的理念、教育服务的理念、教育经营的理念、校本发展的理念等。这些鲜活的教育科学理论,需要校长认真学习、科学把握。
在实践中潜心探索,形成校本化办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要实施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校长必须充当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二者间的中介人,并率领全体教师充当这种中介人;二是指校长不仅是教育科学理论的实践者,而且充当教育科学规律的探索者,带领全体教师去创造性地发展教育思想,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身体力行,对别人的思想和经验,不搞本本主义,不生搬硬套,而是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从自身教育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前辈教育家的思想,提出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这一个性化、校本化的教育思想体系,被学术界评价为当代“活的教育学”。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必须紧密结合,必须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实践性的教育理论,才会对教育、教学工作及学校管理工作发挥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才会对教育实践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力。校长在学校思想引领工作中,应认真学习、勤于实践,善于把教育基础理论转化为实践性的教育理论,转化为个性化、校本化的教育理念。这种转化工作正是创造性的劳动,是专家型校长的成长土壤。
系统思考,做一名反思型校长反思实践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路径和策略。成功校长无不是在反思实践中成长和发展的。系统思考、反思实践,对于校长成长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校长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增加反思实践的意识,逐步养成反思实践的良好习惯;努力学习,改善心智模式,在思维方式上自我变革;正确把握反思的内容;注意影响反思的因素,提高反思效果;掌握进行自我反思的具体方法,如“左手栏”方法、札记反思法、自传反思法、档案袋法等;反思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放慢思考过程,避免“抽象的概括”,思考要有较深层次,而不是从表面现象中得出结论等。(来源:东方教育世界网站)
如履薄冰当校长
岳喜山 口述   郭炳德 整理
虽然总是在如履薄冰地当校长,但面对教师们的无私奉献,我情愿给他们做好后勤工作,劳累、紧张并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在许多人眼里,当校长是一种潇洒:可以管理100多名教师、2000多名学生;还有人认为当校长是一种权威的体现:许多政策法规、规章制度,都要通过校长的口变成师生必须遵守的“硬规定”。可是,在我的心中,当校长总有如履薄冰的感觉,总是感到有许多愧疚——
创业:我们成就了学校
1999年,我到濮阳六中当校长。这是一所建在城乡接合部的初级中学。一个风沙蔽日的早晨,我骑着那辆伴随我多年的旧自行车来到了新岗位。虽然之前曾数次到过这里,但今天是以新人的身份来报到的,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所在原农村学校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市属中学,基本上是“一穷二白”。教工会上,教师们众口一词地向我诉苦:“您是市教育局下来的,可得要个政策,别让生源都流失到市区了啊!”面对教师们那期待而无奈的眼神,我不由得暗自叫苦:我能够管得了学生家长的选择吗?
上任第一周,我没有向任何人发号施令,也没有要求任何人发任何豪言壮语,而是挨个班地听课,逐个找班主任了解情况,找年级组长征求意见,请中层干部献计献策。我心中明白,就一所远离市区中心的学校而言,要赢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信赖,要遏制学生流失的势头,就必须扎扎实实地把学校办好,实实在在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于是,我天天小心翼翼地和班主任沟通,询问有哪些学生有转学意向,请求教师一定要和这些学生谈心、沟通,千万要保住175人这个底线,因为我们学校的人气实在是太不旺了。当时,我们提出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口号,旨在让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生员不大减,学校不被砍。
但是,我还是不断听到一些“坏消息”:一年级的张小明要求提档案,三年级李晓飞的家长提出想让孩子转入市区中学……面对教师那诚惶诚恐的神情,我的内心一阵愧疚——学生要转走,教师并无错啊!我像排查安全隐患一般,天天调查流失学生的线索,经常和教师一起到学生家中做家访,到招生辖区的小学去登记生源,到学生家中去动员入学,向家长说明我们创建优质学校的计划和实施方案。
兴业:学校成就了我们
2002年,我们学校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对我们这个新组建的学校而言,中考就是我们的首场战役。那年春季,我紧张得无异于临战前的新兵。
有一天,我找一位熟悉的学生家长交流,试图从他那里得知大多数家长的心态,以便动员家长们在考前支持学校的工作。这位家长不藏不掖地告诉我:“校长兄弟,实话告诉你吧,孩子没有转走,是碍于咱们熟人的面子。要说中考,家长们也都理解,你们尽力了,今年只要不‘吃鸡蛋’就行。”我明白,他的言下之意是我们只要考上一个重点,就算是有收获。
回到学校,我把这件事情在毕业班教师会上讲了,大家都说理解家长的这种心情,因为我们学校的前身实在太“薄弱”了。
“这哪里是考学生,简直是考老师啊!”不知道是谁发了这句透着幽默的牢骚,使我心里难过了很久。说句实在话,中考更是考我这个校长。考试之前那段时间,对我来讲,简直是一种煎熬。既怕时间过得太快,怕教师还有一些知识没有教给学生,学生还没有准备充分,又盼时间过得快一些,早点让考试来检验我们这3年的工作成绩和教学质量。那些天,我常常嘱咐教师们,别让孩子们累着,自己也别累着。看到教师们疲惫的身影,倦怠的眼神,我的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最后,我们学校175人参考,有29人考上了当地备受家长青睐的濮阳市一高——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许多家长竟然不肯相信,还来学校进行核实。因为在他们看来,哪怕是考上一个,也说明我们尽到了责任。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关起门睡了一整天。
如履薄冰:累并快乐着
每当看到那些10年前年富力强的教师略呈老态、生龙活虎的青年教师初显沧桑时,每当看到加班加点工作的教师面露疲惫时,我总是愧疚不已。尽管我总想劝他们休息,但又总感到这种劝告苍白无力。因为我知道,假如孩子们从小不发奋读书,将来就很难有所建树;假如教师一味地强调所谓的“快乐学习”、“轻松教学”,就很难想象学生们能出类拔萃。有时候,严和爱是不能兼容的。比方说,创建让老百姓满意的学校,教师就得实实在在地付出,靠“使巧劲”、“使假劲”是不能出成绩的。再说,老百姓也不认不严格管理的学校。
7年前,我们学校实现了“3年打基础”的承诺;5年前,我们实现了“5年上台阶”的目标;如今,我们又提前兑现了“10年创名校”的诺言。当然,这个“名校”是老百姓“封”的——从家长们毫无保留的表扬和赞誉可以看出,从学校10年前的门可罗雀到如今车水马龙的转变可以看出,从辖区内许多家长把曾经转走的学生又转回来可以看出,从学校“三好学生”逐年增多和中考成绩年年攀升,如今在濮阳市区名列前茅可以看出。
教师们的奉献精神使他们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认可,但是,许多人失去了许多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失去了许多休息、娱乐时间,甚至失去了健康……这让我常怀愧疚之心。几年来,我总想带领教师们到一个鸟语花香的地方,度一个可以称得上“度假”的假期。但是,假期真的到了,我们要学习,要培训,还要为一些学生无偿补课。
虽然总是在如履薄冰地当校长,但面对教师们的无私奉献,我情愿给他们做好后勤工作,劳累、紧张并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来源:东方教育世界网站)
校长学校管理十辩
山东省高密一中  孙世杰
1.抓大放小。学校管理千头万绪,校长不可能面面俱到,事必躬亲,要集中精力做大事,出思路、作决策、谋发展,不要在细枝末节上耽误工夫。要学会放权,让别人去做事,应当相信90%以上的事情别人比自己做得更好。授权的同时不忘授责,要量事授权,权责相当。校长的作用就是宏观调控,运筹帷幄,而不是抓权不放,主次不分。
2.眼高手低。管理谋略取法乎上,故而校长视界要高,立意要远,不为眼前功利所迷惑,看清楚目标,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高度领导学校,而不是拼时间、拼分数、拼健康。着手要低,就要脚踏实地,用心用力,把目标转化为行动,做好做实每一件小事,通过不断优化学校品质,实现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演变。
3.继往开来。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学校管理必须基于这个文化背景。校长的使命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校文化,继承优秀的、发扬成功的、创新领先的。对过去全盘否定、推倒另来、标新立异,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其实是沽名钓誉,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表现,结果往往要失败。
4.破旧立新。不破不立,发展就是在破立中变局、提高。但在破与立之间,必须依据科学的准绳。破除的是不符合规律的、墨守成规的、限制人发展的机制、体制,确立的是适应时代要求的、符合科学发展的、回归教育本质的理念、方法体系。破与立,都是为了学校发展。
5.填谷造峰。填谷,就是拉长“短板”,提高整体竞争力,消除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造峰,就是着力培植新的生长点、发展点、制高点。靠填谷不断抬高起点,靠造峰不断营造优势,两者兼顾,前拉后推,学校才会形成“动车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6.删繁就简。真正的学校管理,不在于制订了多少规章制度,也不在于制度的复杂化、精细化程度。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的发展提供支持、保障和服务,不是追求程式、控制和繁琐。繁琐的东西,往往令人生厌;简单明了的,常常更有效。崇尚科学、人文、简洁,把制度规范变成自觉操守,应当成为建设制度文化的价值取向。
7.求同存异。任何决策、管理和改革,既需要赞同的声音,也需要批评的意见。赞同的声音可以给我们以信心和力量,反对的意见却会使我们更加理性和清醒。允许存在不同的声音,能够听进不同的声音,从不同的声音中提取智慧,形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和衷共济的气象,才是我们追求的管理境界。
8.扬长避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既有长处又有短处,既有优势又有劣势。要学会正确地识人、用人、评价人。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举贤荐能,用人之长,人才搭配,扬长补短,才是管理之精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学校便会人才辈出,因而具有了强劲的发展力。无容才之德,无识才之明,无用才之道,则天下无才,学校亦无发展可言。
9.嘘寒问暖。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校长不要两只眼睛只盯着教师工作,把工作关系看作维系管理的唯一链条,没有感情的管理只能是冷血管理,其效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以人为本,就要时刻亲近教师、培养教师、服务教师,把教师冷暖记在心上,把教师业绩讲在面上,把教师需求落在实处,和教师同心协力、超越困难、共担责任、分享成功,则人心思上,学校昌盛。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也是一种生产力。
10.严己宽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因为自己是主要负责人,有责任率先垂范;自己能做到的,不一定要求别人必须做到,因为自己是校长,要努力做一个最优秀的人。要宽人、谅人、尊重人,而不是靠权力压制人、折腾人。胸怀坦荡,公道正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风清气正,政令畅通,一呼百应。(来源:东方教育世界网站)
做一个变革型的学校领导者
校长在学校组织的运行、发展与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绩效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到校长工作的影响。以变革型领导理论透析校长工作,需要校长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和工作定位,努力使自己变成一个变革型的学校领导者。加拿大教育领导学专家利思伍德认为,变革型学校领导者旨在达成三项目标:一是帮助教职员工建立和维持一个协作的专业性学校文化;二是在澄明学校使命的过程中促进教师发展;三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通过团队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变革型学校领导者深信,作为团队的教职员工比校长本人更有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优质方案。
还有研究者在综合分析变革型领导的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变革型学校领导者在日常工作中可采取十项措施:
一是每天视察每间教室,将援助活动延展到教室现场,鼓励教师间彼此听课和交换意见;二是开学之初,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研讨学校目标、信念和愿景;三是促使教师从全校的角度思考和处理个人问题,使教师团体总有事情可做,引导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学会更加有效地工作;四是所有学校人员都要切实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将行动研究小组或者学校改进小组视为权力共享的重要方式;五是高度重视那些效果良好的事件,广泛宣传那些为学校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师生的事迹。可向教师写一些私人便条,对他们的特别付出和努力表示感谢;六是尊重和接纳教师的意见和哲学主张,真正懂得教职员工的欲求和需要,主动倾听教师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七是提供教师实践自己新理念的机会,并与教师共同研讨和分享实验的成果;八是设立学校工作坊,通过该平台,教职员工广泛参与讨论,自由地发表意见,教师与管理者分享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九是让新员工知道学校决策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与支持,每位教师都肩负着合作的义务。对于那些尚未融入学校文化的教师,要给予他们改变的机会;十是对师生抱有高的期望,相信他们均能成为优秀教师和学生。
整体上看,伯恩斯的变革型领导理论对于校长工作,起码具有四点启示:
一是实施平衡领导。
平衡领导意指在学校领导工作中,校长可将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整合起来运用。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它们之间既可相互转化也能彼此利用。校长要科学平衡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两者的关系,不走极端,顺势而为。要知道,校长工作如果长期停滞和满足于交易型领导,变革就难以在学校组织中发生;与此同时,如果不充分考虑思想观念和社会需求对变革型领导的限制,不认真研究学校面临的条件和形势,不全面认识校长工作面临的压力,改革最终也难逃短命的下场。只有将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很好地整合起来,变革才可能成为一种长久的学校领导行为。
二是通过高层次需求开展领导。
需求是有高低层次差异的。在马斯洛看来,低层次需求主要是指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求,高层次需求则指社会交流、尊重和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以满足低层次需求为人生目标的人,他(她)所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吃穿住行问题,这种人以“追求活着”为人生要义,满足现状、崇拜权贵、将就对付、明哲保身。而以满足高层次需求为人生目标的人,则关注自我和外部环境,尊重他人,努力创新。通过高层次需求开展领导,需要校长改变传统的领导观念,重视并发挥高层次需求在办学治校中的重要作用,平等待人、民主施教、博爱育人,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有爱心、有进取心、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是推行分布式领导。
分布式领导是近年来西方学校组织中较有影响的一种领导改革实践。它所蕴含的理念和思想与变革型领导倡导的“关系领导”十分契合。就此而言,我们可将分布式领导看成是变革型领导理论在学校组织中所作的具体探索和实践。分布式领导强调将施教育人的权力和责任分散到学校组织的各个层次、部门中去,校长不再是包打天下的“英雄式”人物,教职员工也不再是唯校长是从或者毫无选择机会的被动执行者,全体教职员工享有平等的地位,拥有依法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共同担负着学校教育的责任。校长在学校领导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推行分布式领导:一、引导教职员工反思当下校长领导的优缺点,深刻认识现代科层体制的缺点与不足;二、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合作、奋发向上、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学校组织文化;三、在构建共同愿景的实践活动中推进学校的发展与变革;四、通过学习共同担负责任和向教职员工赋权,以此培育合作型的工作团队和领导者团队。
四是积极践行道德领导。
道德领导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学校管理界的一种有广泛影响的教育领导诉求。践行道德领导,首先校长应该是一位有德行的校长,其次是需要学校成为一个有德行的学校。所谓有德行的校长,在我看来,必须具备五项品质:一是怀抱博爱之心;二是坚守诚信;三是处事公正;四是注重合作;五是力行服务。而有德行的学校,依照美国教育管理学者萨乔万尼的意见,也同样必备五个要素:一、有德行的学校相信,学校必须转变为一种学习共同体。有德行的学校的目标是造就自我学习者和自我管理者;二、有德行的学校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够学习,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三、有德行的学校为全体学生提供支持。学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致力于学生发展、身体、社会需要的一切事情;四、有德行的学校允诺尊重。学校既通过认同教师的专业承诺和技艺知识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也通过给予学生与教师、家长和其他成人一样的关怀以表达对学生的尊重;五、有德行的学校把家长、教师、社区视作伙伴,他们享有互惠共存的参与权和受益权,负有支持和帮助的义务与责任。
家长要求更换教师,校长如何应对
  
事件
记得在新学年开学的前几天,传达室的值班同志打来电话,说校门口有十几位××班的家长强烈要求见校长。我把家长请到了会议室,经过询问,得知这些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家长,听说新学年要换教师了,接班的是一位年轻的班主任,担心其经验不足,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教育,于是点名要换某位教师做班主任。
面对这些言辞激烈的家长,我感到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值很高,对学校管理的干预意识也很强烈。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由最好的教师来教,年轻教师缺少经验,孩子是要吃亏的,而且听说这位教师连大专文凭还没有拿到,教学水平肯定不高,会误人子弟的……是按家长的意愿改变计划,还是对家长的要求置之不理?如果满足家长的意愿,势必造成学校教师分工的再次大调整,引起教师之间的猜忌,更会对当事教师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对学校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如果拒绝家长的要求,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让家长心服口服。
面对这一问题,我对这个班级教师的配备情况进行了反思:这位教师虽然年轻,但自身素质很好,也有好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家长、学生中口碑较好,在刚送走的毕业班教学中认真负责,完全能胜任该年级段的教学。由于她平时把大量精力都花在对学生的提优补差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备课、家访,耽误了几门自学考试的复习课,而家长对此并不了解,只是从年龄和学历这个方面推断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显然是不全面的。
因此,在听完家长的意见后,我耐心地向他们介绍了该教师的情况,特别是过去几年教学的成果和所教学生及家长的反映,建议他们可以向这些家长了解情况,对这位教师作出客观的评价。同时,我希望家长不要对年轻教师一味排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年轻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学校在安排教师工作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可能对学生不负责任,我们追求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请家长相信教师的智慧,让时间来证明一切,一个月后如还有意见,可与我们再交流。来访的家长听了我的答复,觉得还是有道理的,最终将信将疑地走了。
送走了家长,我和领导班子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认真分析,教师的素质已成为家长选择学校、评价学校的重要因素,因此整体提高教师素质是一个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学校要积极宣传教师的优势,让家长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师的水平。当然,学校更需要的是建立教师队伍考核评价机制,积极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以适应家长的期望。
于是,我找来了那位年轻教师。她听说了这件事后很是不安,感到很委屈,认为这个班的家长太难缠,今后恐怕很难相处。我帮她分析了家长的心态,要她体谅他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同时也鼓励她正确认识这件事:“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如果你就此放弃,不明不白地退出,那今后你如何带班、如何发展呢?况且,家长也是道听途说,还没有真正了解你,你为什么不能以此为机遇证明自己的实力,给家长和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呢?我对你很有信心,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将自己所有的潜能充分释放,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开学两周后,我召开了这个班级部分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这位教师的反映,学生们一致认为新老师教学认真、非常具有亲和力,很受大家欢迎。这时,我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到底没有看错人。一个月的时间到了,我准备等待家长的回访,却一直没有见他们的影子。这个班的家长再也没有提出更换教师的要求,可见,家长对立的情绪没有了,但可能还是在观望。没关系,时间是最好的裁判,从这位教师轻松的笑脸中,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个学期结束时,校长室竟然收到了该班家长的感谢信,信中感谢这位教师对孩子的关爱,惊讶她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表达了对这位教师深深的谢意和歉意。在我与这位教师交换意见时,她说:“感谢校长在关键时刻给了我莫大的信任。这段时间,我真正感受到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和伟大,没想到自己竟然如此有创造性,每天和学生们有说不完的话,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我都非常高兴,虽然比以前累了很多,但觉得信任与尊重比什么都值得珍惜。”
分析
当前,教师这个群体比以往更需要帮助和关心。教师的成长不应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而应成为校长关注的重点。校长应该走进教师的心灵,了解教师的需要和个性,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舞台,鼓励教师去追求卓越,促其不断成长。
以上案例说明,在家长对教师提出不信任时,校长一定要冷静对待,客观分析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及家长提出的理由是否充分,在没有依据说明教师有不认真履行职责或学校安排不妥的前提下,校长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支持教师,鼓励教师以自己出色的教育教学实绩赢得家长的信任,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反之,如果家长反映情况属实或学校安排欠妥,则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对待,做好教师的教育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整,尽快挽回损失,以保证学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能够进一步提高。(来源:东方教育世界网站)
校长要抓住教师的“善恶”欲望
李世轩
人都是有欲望的,教师也不例外。学校领导面对教师的“善恶”欲望,心中应有一杆秤,掂量这些欲望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如果让教师的这些欲望成为贪婪之源,让其不断膨胀,那管理将会进入一个“衰竭期”。就像气球一样,无限的充气就会爆裂。如果一味地遏止欲望,教师就会如跑了气的气球,扁扁的没有一丝生气。因此,学校管理者就应当整体地把握这些欲望,将其与教育事业有机融合,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剂。
校长要鼓励想法多的教师,并有效引领他们向前走。当他们信心不足时,站在前面拉一把;当他们有些泄气时,站在后面推一把;当他们踏上一个新台阶时,站在旁边为他们喝彩;当他们方向不明时,递上一块“指南针”;当他们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时,就在上面浇一瓢冷水,让他们清醒。学校领导更应善于把他们的野心(只要与教育教学有关)转化为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此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在竞争中,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搏杀中自我催生某些欲望,又自我遏止部分私欲。在这反反复复的催生与遏止中,学校领导是指挥者,起着对欲望的激励、梳理与制约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欲望是管理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需要好好地把握,也需要适宜地开发。
人文管理张扬“善”欲
一把水果刀,可以削水果,也可以杀人。一个教师,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善恶”往往同时存在。一个学校能以什么姿态和速度跻入发展之列,不取决于现有的规模,而取决于有多少向善而有创造力的教师。因此,学校领导就要善于梳理教师心中这些善的欲望,洞察哪些是教师目前最想实现的,哪些与学校发展相一致。把他们的这些欲望向着与学校整体规划,长远发展的方面引导,发挥欲望积极的内在价值。我区正在实行城区学校中级职称评聘分离,我校过去已分的聘任指标还剩下6个,而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资格的就有16人,竞争很激烈。根据量化打分,相当一部分教师都缺少发表的文章加分。教师很容易走入放松常规教学,而腾出精力专门写文章的极端。基于此,学校便加大常规教学的督查力度,尤其要求每个教师每周必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如此一来,可谓是教学质量与教师文章发表两不误,真正优秀的教师得到了聘任。
把教师善的欲望向着学校的发展聚焦,让他们在亲历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成功,从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在进入下一阶段的冲刺时能自觉地将其与学校的利益相融合,储备学校发展的后劲。
制度建设转化“恶”欲
教师是一个各式各样欲望缠身的有机体。这些欲望你要“给点洪水,它就会泛滥”,会生出不少事端。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或许是当时一种理想的境地。学校要发展,需要人才为支撑,用的是人的“才”与“能”,所以“疑人可用”。然而,人都是发展变化着的,他今天没这种欲望,当处于某个位置后,我们就不能保证他明天也没有这种欲望,所以“用人也疑。”基于这种观点,在学校发展、用人的过程中,还必须确立严格的制度和规范去制约他们不良的私欲。当然,制度不能制定得密不透风,要适当地留一些“气孔”,让所有人能在制度里能呼吸到清新的“风”。也要留几级美丽的台阶,让老师们能感受到制度的人文气息。用制度能遏止“恶”的欲望,这不是积极的做法,将“恶”的欲望转化为“善”的欲望,这才是制度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过去,我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的请假制度里规定,凡请假一节课及以上者,需写出书面请假条到校长办公室,经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审批后方可离校,当月的几十元全勤奖也随这张请假条远去。要是不请假离校一节课被发现,算作旷工一天处理,损失会更多。尽管这样,不请假离校者依然很多。后来,经过专题调研、教代会讨论,全体教职工提建议,重新修订了请假制度。其中提出:教职工半日内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其余工作委托代岗人员后离校办事,半日内返回者,当月视为全勤。但离校前必须在门卫室登记,否则视为旷工(旷课)。其理由是:“谁都要缴纳气费、电费、水费什么的,多数单位都要放双休,只有上班期间才能缴。但要求大家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如此一来,不请假离校得到了根治。
如果没有法律,那将是贪官当道,恶人横行,那可就是“国将不国”了。同样的道理,一所学校如果无制度或制度不严密,原本向善的教师,也很容易堕落;如果有违纪行为的教师没得到应有的惩罚,那就是对遵守校纪校规的教师的伤害和误导。学校的制度建设,其目的是“抑‘恶’扬‘善’”,“转‘恶’为‘善’”。
教师“善恶交加”的欲望既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又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管理者不回避这些欲望,有效建立贬抑褒奖的运行机制,便能积蓄发展的底气,提升发展的灵气,增强发展的竞争力。(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李明蔚 李倩
    长期以来,学校管理中存在着“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所谓“见物不见人”正是其弊端的写照,在这种管理模式的束缚下,学校出现了人无“精神”、物少“效率”的局面。这不仅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化。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培育校本精神,以“严、诚、活、毅”等校训作为追求的目标,以“校荣我荣”作为学校的创业精神。提高学校成员的凝聚力。
学校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坚持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这是办学的动力、保障和向导。当然,办学理念的树立,不能是脱离实际的空想和赶时髦的文字游戏,而应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学校传统的准确契合,是先进教育理论和学校实际的紧密结合,是全校师生发掘学校传统,重新学习教育理论和总结办学经验的结果。
理念是先导,要把理念真正转化为学校持续发展的物质力量,还得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塑造学校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们常说,办好一所学校,好校长、好师资、好生员、好设备是前提,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不能忽略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校精神的塑造、传承和弘扬。因为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灵魂,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任何物化的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是过眼烟云,唯有精神是永恒的。学校教育给予学生的,与其说是知识和能力,不如说是学校精神和教师的人格力量。在办学过程中,要注重校魂的铸造,增强学校成员的凝聚力,以此来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二、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领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教师,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学校管理过程在情感领域中的整合性。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成败的关键人物。作为校长,管理学校就是经营一份事业,经营学校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师生,以师生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校长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关爱教师:一是与教师个体进行情感沟通。校长在制定学校发展计划中,要从全局出发,认真研究教师的心理需要、工作动机和发展需要,落实具体措施,不断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以情换心,以事业凝聚人心。二是以制度规范人。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与时俱进,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教师的工作目标由生存需要向发展需要转变,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和工作境界。三是坚持“二多二少”原则,即多激励,少指责;多教育,少批评。四是力所能及地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校长不仅要在政治上关心教师,业务上帮助教师,更要在生活上照顾教师,尽可能为教师以及教师的家庭排忧解难。要通过政策倾斜,加大投入,改善待遇,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
关爱学生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把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促使他们全面发展。二是引导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校长要通过师德教育,提高教师对关爱学生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既科学合理地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又学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满足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善于关爱学生。关爱学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校长理应花时间、精力去贯彻落实。三是建立关爱学生的相应保障制度。要针对不同学生品德不良心理因素形成的条件,内外结合综合,校正,要耐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于后进生,要做到有空多谈心、课堂多提问、课后多辅导、作业多面批、平时多观察、感情多投资,让后进生树起生活的风帆,鼓起学习的劲头。四是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前进的有效动力。学校应建立学生奖励制度,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要只看结果,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和发展。
三、实施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要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来创新学校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激活学校的各级各类组织和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从组织上保证学校持续发展。民主的管理即科学的和谐的管理。它要求校长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效益这个总体目标出发,辩证地处理和科学地调控学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优化组合,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实现管理功能的高效发挥。
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学校组织建设。在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必须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转系统。在学校外部要力求建设一个开放系统,力争把具有教育职责的单位和个人都纳入学校组织范围,通过建立家长学校、成立社区委员会、聘请法制校长、开展警校共建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地拓展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增强办学魅力。
2.建立目标激励机制。校长在建立激励机制时,要建立物质和精神结合的原则,采用目标激励法也可采用物质激励法,要引导教师明确物质本身不是目的,要通过物质看“本质”。
3.实施科学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校长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校长阅刊》)
关注教师的“35岁现象”
徐新星
有位年轻的“老教师”,尽管刚刚30岁出头,却已有十多年的教龄。有一次,他伤感地对我说:“像我这种年龄的教师已经‘没戏’唱了,转眼就过35岁,一过35岁,即转入中年教师的行列,再也无缘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教育人生就此平淡而过。”
我非常理解这位教师的心情:35岁对众多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年龄的隘口。一是因为年龄日长,心态渐趋老化;二是因为很多地方把培养目标锁定在刚出道三五年的青年教师身上,不再重视年龄超过35岁的教师;三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教师一般已晋升到中级职称,对很多小学教师来讲,职称晋升差不多到顶了。因此,有的教师丧失了奋斗志向,早早进入教育生命的“倦怠期”
教师的“35岁现象”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制定相应的政策,让“35岁教师”(年龄在35岁左右,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自身发展有瓶颈之惑的教师,我们暂且称之为“35岁教师”)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一样,享受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激发“35岁教师”的理想,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不竭的动
让“35岁教师”学有榜样
有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35岁后才转行教语文。像这样大器晚成的例子在教育界并不少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35岁教师”学有榜样,会使他们鼓起理想的风帆,驶向胜利的彼岸。
让“35岁教师”认清自身优势
35岁左右的教师,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社会经验,家庭生活也比较稳定,正是可以大展宏图的时候,没有理由也不应该自甘平庸。认清这些优势,就可以增强“35岁教师”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引导“35岁教师”进行自我设计
其实,不管是谁,不管做什么工作,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自我设计,确定近、中、远三个时期的目标。然后,经常检查自己,“每日三省吾身”。这样做能使自己摆脱浑浑噩噩的状态,拥有永远向前的动力。
给“35岁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
全国著名青年教师袁卫星在谈及往事时,有这样一段回忆:当年老校长对他说,你想爬多高的山,我就给你搭多高的梯。袁老师当即回答,你能搭多高的梯,我就能爬多高的山。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教育管理者要为“35岁教师”的成长着想,在安排有关活动时充分考虑“35岁教师”的成长需求,多为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二是“35岁教师”要增强主动性,勇于接受各种挑战,在各种挑战中成就自己,超越自我。
给“35岁教师”搭建研究的舞台
许多名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35岁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时间,也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能够在教育科研方面做出成绩。
给“35岁教师”搭建导教的舞台
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相比,“35岁教师”在某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摆脱了刚出道教师的稚嫩,教学技艺日趋成熟;比老年教师更有闯劲,接受新信息比较快。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35岁教师”的优势,把他们当做推动学校发展的生力军,给他们适当的位置,让他们有位、有为,发挥他们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带动全校教师共同成长。
总之,管理者要关注“35岁教师”的成长,让“35岁教师”有努力的目标,有前进的方向,有表演的舞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真正成为支撑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来源:《中小学管理》)
“精”管学生作业
上海市香山中学   潘超炜
作业是处于教学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测试)承上启下、生成发展的衔接部分、中间环节。减负增效,关键是要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必须提高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使学生能低投入,高效率地完成作业,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主生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学生作业问题的处理上我们强调一个“精”字,即精选、精编、精批。
精选练习
所谓的精选练习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爱好,解决不同学生对作业“吃饱”与“吃好”的问题。
在观念上更新部分教师无限夸大作业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部分老师认为:作业“多多益善”、“宁滥勿缺”、“做,比不做好;多做,比少做好”;个别老师还将作业视为一种压制学生的“杀手锏”或惩罚手段,甚至会出现:谁违反纪律,谁罚做作业的奇怪现象。老师的这种对作业认识上的编差必须纠正过来。学校提出:作业只能发挥其“正效应”,难度适中,总量控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选不同的作业。
杜绝社会上信度和效度俱差的练习册在学校泛滥。学校规定:除市教研室下达的属义务教育阶段免费,高中阶段一费制范围内的配套练习册外,各备课组一律不许向学生推销或购买统一的练习册,一经查实,必作严肃处理。
提倡个性化差异性作业。我们学校是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学校的美术学科教学是龙头学科,特色项目。为解决学生业余时间的学绘画,学校要求各学科下达作业时做到“因人而异”:美术专业好的学生,文化作业加强一点,文化成绩好的学生,绘画时间保证一点,部分学生有权选择每天做作业的总量,选择适合于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作业下达模式。
精编练习
所谓精编练习就是发扬备课组团队精神,分工负责,紧扣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由教师自编练习让学生操练,解决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上的“对症下药”问题。如何真正做到从源头上制止练习册在校园的泛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压力?我们的做法是“备课组精编练习题评奖活动”。
我们意识到:教师向学生推销或代购练习册,有时还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学校通过精编练习题的评奖活动,就会从制度上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自编练习题必须由备课组老师集体完成,并根据本年级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精编而成。学期结束,将各个阶段的自编练习题汇编成册,组织人员进行统一的评奖、发奖。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完善精编练习的要求和规程。学校又规定,每一份练习要注明由谁精编的、使用的日期、平均分是多少,并附上一份学生使用后的复印件。
教师对这一自编练习的评奖策略在思想上经历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参与。现在参与的老师高达80%以上,学科涉及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年级覆盖了全校从初中预备年级到高三毕业班七个年级。
精批练习
所谓精批练习就是面对面批,一对一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注重作业辅导,强调及时反馈,给予需要作业帮助的同学以及时的帮助。
除了精选与精编练习外,我们还十分重视精批练习这一环节。在学校的“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中明文规定: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检查、精心批改、及时讲评。提倡全批、全改、全评,对作业中存在的共性或典型的错误,教师要随时摘录,突出问题突出评,个别问题个别讲。教导处负责定期(期中、期末)和不定期检查作业批改情况,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本人,并记录存档。
义务为学生进行作业精批。学校倡导在初三与高三毕业班的同学中实施放学后由学生自愿留下来免费接受老师的作业辅导。不定时间,不定内容,学生有问题就问,没问题可以留下来做其他作业,或者回家,一切依学生的需要出发。在尝试一段时间后,高一,高二,初一、初二等部分班级个别学科的老师也给学生提供作业辅导,力争做到当天作业当天清。
学生作业精批情况展评。学校每一学期举行一次教师对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的展评活动,参展的作业为学科老师规定的常规作业。请所有的老师与学生代表充当评委。评比的内容主要检测作业布置的量是否适中、是否属于教师自己的精编练习、是否精选、是否精心批改、批改的准确度如何?对获奖的老师进行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党员干部与学生结对作业辅导。学生群体中还有一小部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以及举止行为的偏差,造成在独立完成作业时存有困难。学校要求每一位党、团员、学校干部带头负责一至二位学生,结成对子,对这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一对一精心面批。并下发“一对一作业辅导实录卡”,一方面进行学生的学业跟踪,另一方面对党员干部实施对学生的帮助进行监督。
由于我们重视学生作业的改革与探索,将“精选、精编、精批”作业作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举措,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我们学校,全体教师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全面教学质量的提高不靠大面积补课、不靠题海战术、不靠增加课时与延长教学时间,而要把重点建立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上;建立在落实五个教学环节的具体措施上;体现在扎扎实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上,而最关键的是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来源:上海教育)
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校长
苏旺根
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学校是传授知识、塑造人们灵魂,为一定社会培养造就新生一代的场所。” 这不仅表明学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要求广大教育者应明确自己担负的神圣使命责任的重大。要办好一所学校,要靠全校的教师,更要靠教师的领班人-----校长。因为校长是学校行政的负责人,是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行政学校和教育、教学工作。校长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办学的方向和办学质量,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说要当校长,就要当一名称职的校长,当一名成功的校长。我认为,要做一个成功的校长,应该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一、坚定的教育方向
一名称职的校长,首先要完整理解教育方针,特别是新时期下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新时期对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深刻的阐述,也是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想做一个成功的校长,不但要深刻领会其内涵,而且要坚决执行和全面实施,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二、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因此,要做一个成功的校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理论上求发展。要让教师教育理论上发展,首先校长应该经常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及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是利用培训、学习的机会,让教师参加专家的报告会、教师教研年会、名师教学观摩课等,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
2、业务上求精。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教育发展、创新的理论层次不穷。因此,一个成功的校长对教师要善于引导,注重携带,敢压重担。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水平。“善于引导”就是要引导教师改革传统的“粉笔+黑板+教科书”的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运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好、课堂教学比武、电化教学幻灯片制作比好、现代教育方法培训等。引导全体教师的教学科研,由个体式向群体参与,由我行我素向规范化发展,从而促使大批的教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骨干。“注重携带”就是要以老带新,让新老教师结对子,以此达到新教师领授老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师德及好的教学经验;而老教师又在不同程度上领略了新教师传递给的新信息,从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敢压重担”就是要给青年教师压担子,促使他们在“外力”和“内驱力”的作用下健康成长,成为教坛新秀。
3、师德上树形象。师德的核心是爱。体现在教师对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没有爱、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一个成功的校长,不仅本身要有良好的师德、师表,而且要带领全体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修师德、铸师魂、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熏陶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三、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
做一名成功的校长,就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教研先行”的意识,不能片面地把注意力放在“公关”上,而放弃学校的中心工作。我认为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学校工作中,校长应该从以下方面来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把好备课关。一个课时中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如何让学生愉快接受、掌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依照大纲要求,正确理解教材和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出切合本班学生实际的规范的教案,包括教学时应采用的教学方法。(2)把好课堂关。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求教师严格按照省颁的《课程计划》、按学校编排的课程上课,要依纲靠本,不随心所欲;要向40分钟要质量,不加班加点搞拖课;要重视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不搞题海战术。同时,课堂上要坚持普通话教学,禁止用方言等不规范的语言上课。(3)把好作业关。布置学生作业要摒弃题海战术、重复机械的“炒冷饭”式的作业,教师应提高所布置作业的质量,讲究批改作业的方法。学校领导要不定期地检查教师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的情况,发现好的典型要及时表扬和推广,不断完善教学过程的管理,才会有教育质量的随之提高。
2、完善教研机构,提高教研质量。“质量立校,教研先行”,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研的机构,教研的网络建设,从而提高教研的质量。要做一个成功的校长,在教研方面首先要加强各学科教研建设,成立教研组,选配好教研组长这个领头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并让他们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其次,安排好教研时间,根据学校实际,立好课题,瞄准教研目标,把握好教研方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再是要求每个教研组定好听课的类型,如常规课、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等,要求执教的老师开课前先说课,开课后组织听课教师集体评课,反馈情况,交换意见,从而形成“说、听、评”一条龙的良好教研氛围。要提高教研实效还应要求每个教师平时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教学理论,搜集具体例子,动手写论文,形成“理论----实践----探索----总结----理论”的良好循环,扩大教研成果。总之,教研活动的建立和健全,就会促使教学常规管理落到实处,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对育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和谐向上的环境,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催人奋进。成功的校长应该做到:1、致力于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建设;2、致力于校园的“德育基地”建设;3、致力于校园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建设;4致力于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
新的世纪,新的教育形势,将对校长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个成功的校长不仅必须具备上述的几点素质、能力,还必须具备诸如:校长自身的良好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朴素的生活作风,校长的“公关”能力素质,“安全”前瞻性的能力素质,保证校园“和谐稳定”的能力素质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成功的校长所应具备的素质。校长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带领好全校师生为完成神圣使命而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来源:龙海市教育局)
校长有效领导的“三字”经
孙世耀
“活”在决策,知人善任展其才。校长应具有灵活冷静的头脑,能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力求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顾眼前,要着眼于长远利益。一切有效的领导活动,都是正确决策的结果。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判断,而正确的判断来源于校长丰富的学识,多年的办学经验以及正确把握政策导向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把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学校工作中,就能帮助校长掌握学校管理工作的本质和规律,预见学校工作的进程,并对学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有效的富有创造性的领导活动,其起点就是对未来科学的预测。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活”的校长要学会依据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预见未来。只有在决策前做到一个“活”字,才能处乱不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人的能力因人而异,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领导工作中,用人所长,就是使具体的职位、工作与人的具体特长彼此对应。能否正确用人,是衡量领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校长不能自我封闭,更不能嫉贤妒能,而应广泛纳贤,知人善任,并根据各人不同的专长,灵活地分工,使其乐意去做自己擅长的工作。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校长在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培养人才的同时,其责任就是使人的长处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短处能得以有效克服。如果责短舍长,以短掩长,就会目空一切,无可用之人:而如果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就会人才济济,到处都是可用之人。
“谋”在攻心,民主管理促发展。实施民主管理,就是要集中群众的智慧,增加心理认同,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校长的工作目标要成为教师的共识,因此,实际工作要落实民主管理思想。一是扩大参与决策面。凡重大决策交校委会、党委会讨论后再决定。二是定期召开教职工大会。尊重和维护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虚心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实行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以教代会为实行机构的“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三是依法治校。要制订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让广大教师,特别是行政领导有章可依,按章办事。四是多渠道协调校长与群众的关系。开展家长参与教学活动,这不仅符合家长希望了解孩子的愿望,而且提供家长直接了解孩子学习的机会,为家校协同教育作好准备。五是善于把握契机,激励教师的士气。六是充分发扬民主,在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建文明校园新格局。
“善”在待人,提高素质挖潜力。校长要熟悉每一个教师的心态及性格特征,其待人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在以诚待人的基础上,必须做到因人而异,确定好内容,安排好时间、地点,选择好方式方法。充分展示其灵活性,有的要提前打招呼,有的要感情沟通,有的要个别交谈,有的要含蓄委婉,决不能呆板地用单一的方式去与众多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教师进行沟通,否则就会事倍功半,适得其反。
为教师学习提供机会。校长应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进修,并在学习进修的时间、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在校内实行教师结对子,师徒制,传、帮、带等活动,互帮互学,或开展教育教学的研讨活动等。
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调整学校人际关系,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改革教师评聘制度、方法,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消除环境中容易发生冲突、挫折和过重压力的因素,使广大教师置身于一个和谐、奋发向上的集体中,从中不断吸取力量。
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在教师的心底蕴含着进行课程改革,争做“学者型”“科研型”教师的强烈愿望,校长必须创设条件,挖掘他们的潜力,将他们的成长需要引发为动机,辅助他们走向科研之路。基于这一认识,要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培养“名牌教师”,要让教师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鼓励他们努力获取成功,进而更好地推动教学。(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提升校长价值领导力
济南胜利大街小学校长 王念强
一所学校是否具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凝聚力。要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就必须重视精神养育,创造良好的群体心态、人际关系和精神文化氛围。而作为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就必须提升自己的价值领导力。
有一位企业家说过:“任何组织的成功都是5%正确的决策加上95%高效的执行,没有执行,一切等于零。”学校管理也是这样。学校的执行力就是要把办学思想、发展规划、学校决策一步一步落到实处的能力。如果没有执行力,校长的办学思想再先进,办学目标再鲜明,办学决策再科学,也只能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留在嘴上的空洞设想。因此,校长一定要重视管理各层次的执行力。
要想提高管理各层次的执行力,校长就必须提升自己的价值领导力。
美国学者柯林斯曾提出“第五层次领导”的概念。他把领导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第一层次是非常能干的个人;第二层次是有贡献的团队成员;第三层次是胜任的管理者,即能组织人力、物力,多、快、好、省地实现目标的人;第四层次是有成效的领导者,是能促使人们努力实现某个鼓舞人心的明朗前景的人;第五层次是有执行力的领导者,能创造永久的卓越的人。
校长这样的领导者要想提升自己的价值领导力,就必须提升其引领学校价值的能力。通过学习,获得关于人类、社会、国家、民族、个人等问题的正确价值取向。这对校长价值引领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就是说,即使有良好的知识、智慧和技艺,如果其价值观有问题,那么校长也不可能被认为是合格的管理者。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价值领导力就是确定学校的价值理念,宣传学校的价值理想,凝聚师生、社会的价值共识,牢牢把握学校价值方向的能力。价值领导力是领导者从更高层次或新的角度对组织成员主观需要、理想信念的引领、规范、整合和更新的能力,它包括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以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价值信念的能力。要想有效引领学校发展,校长就必须对学校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有明确、清晰的定位和思路,并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发展愿景以及实现愿景所采取的行动策略;要想引领教师进步,就要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教师的发展权,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给教师提供创造性工作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通过机制引领,让教师心情愉悦地工作,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要想引领学生成长,就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将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作为价值领导力的最基本内容。
价值领导要贯穿于学校管理过程的各个层面。要在学校发展规划上进行价值引导,即理清学校发展的主线,寻找发展的薄弱环节,确立学校发展的优势,确定学校发展的目标,实现对学校办学价值的有效引领;要在塑造和谐的学校文化中引领学校价值观,即改善学校的文化环境,形成学校精神,用环境文化表达、彰显学校教育价值观,以此激励师生,实现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团队意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在加强课程引领中实现学校价值观的转变,把握教学本质,确立教学理念,建设共同研究的团队,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团队专业发展能力;要在强化管理的行为中发挥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并保持学校价值领导的连续性。
如何提升校长价值领导力?
加强学习,提高价值领导意识。校长不仅要多读书、读精品书,还要“越界读书”,探寻、掌握各种学习方法。比如:学一点哲学,以哲学思想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让教育更能遵循规律,更加充满哲学的智慧;学一点教育经济学,学习现代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和先进企业文化,学习运用教育投资的投入产出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研究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进一步提高学校文化内涵和办学效益;学习一些价值理论,从社会和历史的高度来审视学校的价值和价值教育。
充分发扬民主,使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校长在运用价值领导艺术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分歧和冲突。面对这种情形,校长不能简单地以个人的权威或行政权力来解决问题,而应该建立一个平等、开放的价值讨论空间,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澄清每个人的价值立场,寻求基本的价值共识。同时,校长还应加强与教师的有效沟通,使教师自觉关注学校倡导的教育价值目标,形成价值共识。
明确目标,建设有凝聚力的团队。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校长必须具备学校价值的领导能力。一所学校的存在,总有其合理的地方。校长要肯定本校存在的价值,发掘本校的潜力,发挥本校的优势,确定学校的价值理念,宣传学校的价值理想,凝聚师生的价值共识,建设有凝聚力的团队。一是目标驱动,激活动力源。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学校除了高标准提出学校阶段发展目标以激励人心之外,还要帮助教师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这种设计要符合教师的个性特点,既要富有挑战性,又要切合实际。例如,在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引下,学校要求每个教师制定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学期或学年成长计划。学校领导要让教师们努力的目标“看得见,摸得着”。既要鼓励老师们沿着自己的目标勇敢地走下去,又要让他们把目标分解,让目标就在眼前,确立一个最近发展区,让他们感到只有再努力跨出一步才能达到目标,从而不断地感受成功。二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师业绩考评制度和激励制度,给教师搭建充分展示才华和体验成功的平台。三是赏识、奖励,拓宽教师发展的空间。每个人都渴望被赏识和激励。不管他们是处于哪个层面的教师,也不管他们做出的成绩是大还是小,都希望得到肯定。所以,学校要及时给予教师充分的肯定和由衷的赏识。通过这些形式,如教师会上的公开表扬、荣誉墙上的鲜红喜报、校园小报上的名师专栏、期末总结时的业绩展览等,公开赞赏某个教师的出色工作。(来源:《山东教育报》)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周玉萍
一、谈话要以理服人
当今社会是独生子女的时代,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任性、傲慢的“小皇帝”们是时代造就的,他们本身没有过错。然而,这一事实却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心理脆弱、受不得批评,教师稍有言辞触动,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教师;他们缺少责任心,很难理解教师的苦心。因此,教师与他们谈话时,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使对一些犯错误的学生,也不可“暴风骤雨”似地一顿指责,这样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激化矛盾,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我曾经教过一个女生,特爱打扮,常常化妆,穿新潮服装,但天资聪颖,只因将大量精力用于打扮上,影响了学习成绩。作为班主任,我是这样和她谈话的:“爱美之心,人之天性,这无可厚非。但一个人美不美不在外表。如果一个人外表华丽,而内心却不学无术,另一个人外表普通、却知识丰富。你喜欢哪一个?如果老师天天浓妆艳抹、打扮入时,而讲课却一塌糊涂,误人子弟,你会尊重我吗?”她笑笑说:“当然不会。”并且会意地望了我一眼。从那以后,她再也不刻意讲究穿着打扮了,而是把心思用于学习上,成绩很快提高了。对一些有毛病的学生谈话时,教师切不可因一时冲动而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暴风骤雨似地指责,只图自己发泄一时气愤而不顾后果,这样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要知道孩子是不会故意做坏事的,如果教育者硬认为孩子有这种意图而蓄意干不良行为,这就是教育上的无知。这样在教师竭力砍掉劣根的同时,把所有的根都砍掉了。结果使童年时代生机勃勃的幼芽枯萎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值得我们每个班主任深思。
二、谈话要注意场合
教师在进行表扬或批评性谈话时,要注意区分不同场合,讲究用语分寸。在表扬学生时,特别是一些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上稍有进步时,可在公开场合给予表扬激励,以唤起其自尊心、上进心。例如,某个学习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却回答出其他同学答不出的问题,当时同学们就向他投以惊讶的目光,我也因这位学生出色的表现而心中暗喜。这节课下课后我不失时机地走到他面前,鼓励他:“看来你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少,课下一定读了不少书。”他兴奋地谈起了有关内容,我抓住时机对他鼓励一番,这样使他在同学们面前抬起了头。同学们对他也刮目相看,他自己从此树起了学习的信心。
批评学生则不宜在大庭广众之下“杀一儆百”,而要选择适当场合和时机单独谈话,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师批评。对一些在公众场合不得不制止的行为也千万要注意谈话委婉含蓄,或旁敲侧击、或巧妙暗示,既不伤其自尊又让其易于接受。例如,一次默写练习,我看见一位平时成绩不错的女生不时低头往下看,我悄悄走近一看,原来她预先把默写内容抄在一张纸上,放在腿与课桌缝隙中偷看,我微微一笑,边装做看她的默写内容边悄悄对她说:“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如果平时再多下些工夫,相信你会写得更漂亮。”她不好意思地脸红了。交卷时她在试卷背面写道:“老师,我昨天没有用心背,可又怕考不好改变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印象,我一时糊涂……我以后再也不打无准备之仗了,请您看我的行动吧!”如果我当时一针见血地揭露她,使她下不了台,则会严重挫伤他的自尊心,更会在她心里筑起一道与教师之间厚厚的城墙,严重影响她今后的学习甚至是成长。
三、谈话要善于捕捉时机
只有善于捕捉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才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发现学生有点滴进步时,要及时与其谈话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其总结经验、巩固优点。当学生的不良行为刚刚露头时,也要紧紧抓住时机,及时找其谈话,进行明辨是非、详陈利弊的教育,遏制不良行为的发展;当学生被人误解受到委屈时,班主任要以理解、同情的态度帮助其分析前因后果,指导其言行并帮助挽回局面,使他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班主任要及时肯定其已付出了努力,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帮助其及时补救,鼓励其走出困境;当学生有重大过失时,要语重心长地帮其总结教训,循循诱导,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谈话要注意对象
俗话说“百人百性”,不同的家庭环境、各异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学生们不同的脾气性格。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接受能力,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进行教育,才能使谈话收到最佳效果。对于性格豪爽的学生,谈话宜直截了当,不必迂回周旋;对于性格内向而又自尊心强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委婉含蓄,不可疾风骤雨;对于有惰性、依赖心强的学生,语气可以较激烈些,但不可讽刺挖苦;对于盲目自大、自我觉悟性差的学生,谈话时宜采用参照对比法,即借助他人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方式,指出其存在的缺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对于脾气暴躁、性格倔强的学生,宜采用商讨式谈话法,营造一种友好、平等的谈话氛围。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复杂的,与其谈话时要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来源:《校长阅刊》)
发表于 2012-11-7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5-1 1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