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可以进入我们的新浪播客 高三复习备考资料免费下载专区下载相关课程。刚刚一位家长给出的感悟值得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 [url=]浙江李平[/url]有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英语不该学1. 它本是全世界最容易学的语言之一2. 它本应该一看就会读3.单词本就不该背4.中国味的语音语调很难改5.学了忘—忘记学的苦B状态。 - 浙江李平我在听肖鹏老师讲座呢。:)让我对语言学习有新的感悟。
-
曹小曹呵呵,以上言论是肖鹏讲的?不过是真理。喜欢肖鹏的都是行家
- 曹小曹你专业啊
浙江李平谢谢,不是我专业,是我在听的老师讲的到位,让我有信心克服英语学习的拖延与恐惧。碰到给自己有启示的老师是人生的幸事,是福份啊。
曹小曹呵呵,你讲的很对,老师讲的非常到位,这位老师的课程是全国高中老师都在追随的。
- 浙江李平@曹小曹 更要感谢的是你这根线,把散落的珍珠穿起来了。让我们有机会在茫茫人海里有机会听到他们精采的课程内容。
最近好多家长和高三的老师在听过《专项突破英语》后,都会对肖鹏老师精彩的内容得出这样的感悟,并且收获良多。非常高兴大家能够从课程中受益,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昨天,我去见我的老师去了。每次见到老师,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感激,感激老师毫无保留的将他的智慧传授给我。在整个交流中,老师讲了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态度:老师说,学习需要一种放松的心态,但是学习更少不了棉细和精进。放松我们的心,知识可以愉快的吸收,精进和棉细让我们才能真正的克服散漫等惰性。希望正在学习过程中的同学们可以理解这种学习态度。 关于做题知识点的掌握: 大家都知道,高考不可能简单考查课本知识点的简单回忆,那样达不到区分、选拔的目的。尤其是新课标背景下,明确提出加强学生的能力要求,加大考查思维比例。高考题显得更加综合、灵活多变,从以往考查单一知识点的应用渐渐转变为多个知识点的融合,回顾2012年高考的新课标命题特点,导致习惯于往年依赖题海战术狂做模拟题的考生们,在考场上由于试题的不适应,吃了一记闷亏。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呢?就必须从题目入手,牢牢抓住做题知识点。 1、养成“中间步骤”的良好习惯 所谓考试知识点,是命题老头们考查学生用的。一道题之所以称之为考题,必然有题设、条件,然后让我们求得结论。这帮老头坏就坏在省略了大家熟知或者容易推导的知识点,还美名其曰给大家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纵观考题,都是在大家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衍生或多推出几个东西之后,用这些东西来考查我们。由于我们提前不知道,临场时要么不会做,要么花费很多时间去推导构建。然而,大家平时做题训练的时候,往往忽略了题目的中间过程。所谓的中间过程很简单,我们做理科大题的时候,往往能看见命题上有第一问、第二问、第三问等,很多中档题就是由于有了第一问而导致难度降低,而一些难题直接省略了第一问。同样一道题,有3问是高考题,直接只有最后一问的,是数学竞赛题。而绝大多数题,尤其是理科题,往往都需要我们做一个“过渡”的中间过程。这个过渡就是大题里的小问题。我们平时若在做任何题的时候,养成把题目拆分,通过第一步简化求的“中间步骤”,然后继续求解,用此来研究消化全部的试题,在考试时将会得心应手,将题目的难度分化降低,以利于提高准确率,并节约大量时间,即使碰到超难的题(相对个人而言),也能因为中间过程的解析,获取不少分数。而这些中间过程所展现出的内容,往往是来源于我们平时从课本所学的知识点,这样通过自我设中间步骤小问题的模式,不仅能帮助大家做题,还能将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2、知识点的定性理解思维 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考试应用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定量计算,二是定性理解。纯定量计算的命题比例,在新课改体系中已经逐渐降低;而要求学生通过知识点的分析、理解、判断去做题的比例加强。当然,很多题无可避免的要进行定量计算。但是我们“凭什么这么去想”就落在了定性思维上。还有一些知识点,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我们也称之为定量。我们大家都有这么个经历,在背英语词组的时候,去背某某动词后面 + doing 是什么意思,+ to do 又是什么意思,背得天昏地暗,但是考试的时候并排着出现,往往懵了。这就是定量的去记忆,而不是定量的理解。若通过这么理解:这个动词能够同时发生或能够持续的,+ doing,不能够同时发生的,有先后顺序的,+ to do。如stop这个词,表示停止,即能停止一个状态,也能表示前面一个事终止下来。因此即能+doing, 又能+to do。如allow,允许的事情一定是在允许之后发生的,因此只能+ to do。通过这么去定性理解,就能更加方便的记忆已经应用。再如其他学科,尤其是数学、理综部分,抓住公式定理的本质,研究对象,在做题的时候往往就能够通过原理的分析、图像的表达来做题,省去了许多定量计算。语文、文综无疑是定量记忆占有较大比例,但是定性思维必不可少。很多文综考题都是从一个现象分析起,让我们答题,这种分析过程就是定性分析。在平时记背的时候,文综课本上我们常常背诵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关键词等,其实都是课本本身就做了定性提炼的体现。 3、思维体系的建立 大家学习知识都是为了应用。思维体系的应用我们完全可以参照课本。我们研究试题的时候就和课本推导公式定理的过程是一样的。课本中的公式或定理都有一个起点,然后有推导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即公式定理(即起点、过程、终点)。大家在学习课本的时候,要参考其中的思维。如常见的数学公式中,我们要参考为什么要走这一步转化,目的是为了消去哪些未知数或元素,这个思想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立的,他的方向在哪。我们做题的时候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思维,很多同学做题的时候往往凭借印象做题,根本没有思考或回顾我这么做事为了什么,凭什么要我这么写,是哪些条件引导或限定了我做题的方向。如果本着研究事物起点、过程、终点的思维去研究我们的试题,那么在考试博弈中获胜,是属于必然。然而看看大家目前的现状,绝大多数学生属于被动做题,始终缺乏自己思维锻炼的过程,基本上以参看标准答案,听老师讲解为主,硬是凭着题海累积出的记忆来套用题目,许许多多的学生愣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并且惊人的表现一致,在学习上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独立思维效率无疑是低下的。只有少部分学生喜欢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并不是特别认真的执行所谓的“标准答案”,他们也不是特别注重老师灌输的理念,他们只认同“参考答案”与他们思想中产生的差异性和共鸣性,他们只认同老师的思路是否和他的思路是否一致而已。这类学生往往学的比较轻松,并且成绩多半优秀。当然,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具备这种思维,但是由于不是很重视基础,导致成绩起伏较大,或平时思路大开大合,导致马虎等,成绩也是处于中上,这类学生只需注意基础和集中精神,成绩达到优秀是十分容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