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528|回复: 0

唐僧被如来忽悠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8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我再次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一日晚,我做了一个梦,醒来,我忽然觉得唐僧被如来"忽悠"了.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在镇海寺外的树林中救下了一个女子,肉眼凡胎的唐僧不知这一女子是妖精变化,悟空虽识破了,却碍于师父阻拦,后唐僧自食苦果,被老鼠精摄入洞中,强逼与其成亲。孙悟空不知老鼠精的底细,为救出唐僧,悟空变化成桃子,由唐僧诱骗老鼠精吃下,悟空在那妖怪肚中,让其将唐僧送出洞府。猪八戒说还留着妖怪干什么,劝悟空将其开膛破肚。悟空觉得有理,一时兴起,果真将妖怪开膛破肚。唐僧本想念那紧箍咒,惩罚一下悟空,但又一想,恐怕徒弟们由此产生其它有损自己形象的想法,不便发作,但心中很显不乐意。

且说那老鼠精,本是灵山脚下得道的老鼠,因为经常偷吃供奉如来的香花宝烛,便有了些许道行。后被李靖父子拿住,而如来网开一面,放了她一条生路。后为了解决封神后留下的截教余孽,巩固自己在极乐世界的地位,抛出了一个取经的幌子,而取经的路线则是早已规划好的,沿途都有截教教众。如来命观音在沿途放出消息,说什么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同时,如来还打出考验唐僧意志的招牌,委托各路神仙派出自己的得力人员,在中途设阻。但唐僧师徒却不知这是个套儿,在打退了如来派出的娘舅大鹏雕后,让如来看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万般无奈之下,想起了金鼻白毛老鼠精。听这名字,我们不难想象,这只老鼠长得是相当漂亮的。而对“色”这一人本能的抵御,一般人是要败下阵来的。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资源浪费,让她有个很好的归宿,如来召她来,对她说,如果肯去在唐僧取经路上设阻,凭其美貌姿色,打消唐僧的取经计划,可以许其位列仙班。老鼠精听后十分高兴,但同时也十分害怕,因为她听说孙悟空本领高强,如果万一被孙悟空打死,其不是断送了自己这些年的修行。如来看出他的疑虑,如来说,你不用担心,这次我们为了阻止唐僧前来取经,派出了八十一路人马,这些人马不是观音的座骑,就是太上老君的童子,个个都有很强的政治背景,从以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些人马都安然无恙地被本主收回。说实话,我们也不愿意将经给唐僧,当初之所以派观音去东土大唐,主要是在收服孙悟空时,将其压在五行山下,为防止孙悟空逃跑,如来命侍僧将一符帖在五行山上。但当时由于欠考虑,使世人都看到了山上的符帖,而那符帖其实是表明当时如来使诈将悟空蒙骗,孙悟空见到符帖是“俺把你来蒙”,也自知自己本事不如如来会忽悠,被不再发作,自愿被压在山下。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同时也使孙悟空不再发怨,这才命观音前去大唐,编造出一个取经的谎言。虽然过了500年,悟空的棒子已不是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如来还是不放心,才命观音设计,给悟空戴了个金箍加以约束。

同时,老鼠精自恃自己的出身,可谓天子门生;感念李天王不杀之恩,遂拜为干爹,可见是精明之极。李天王何许人也?李天王的能量决不可小视,一个儿子给如来作护法,一个儿子给观音当徒弟。可见其是一个极有心机的市侩官僚。而论其本事则色厉内荏,你看他手托黄金宝塔,俨然一面七个不服,八个不愤的老江湖架式,确是很一套很唬人的行头。佛界有如来撑腰,天界有大元帅为义父,可谓身份已不比平常。白骨精吃不成唐僧肉,女儿国国王弄得唐僧有些把持不住,紧接着派出琵琶精,欲乘追去,可惜都没能成功。但这些经历,足以使唐僧有些异样想法。此时,派出心腹老鼠精,让其使出混身解束,乘胜追击,唐僧可能就范,一旦破了唐僧的处子之身,便会大功告成。

老鼠精这才如释重负,欣然领命前往。谁料结局却如此下场。所以,老鼠精的魂魄飘飘忽忽往灵山而来,来到如来坐前,大放悲声,如来也大惊失色,他没想到就自己派出的老鼠精被孙悟空打死。如来怎么也想不通,又打开天眼,将此事看了一遍,原来此事是真,唐僧事后并未惩罚悟空。心中很是不悦,埋怨唐僧,当初并不是为了你才给悟空戴上紧箍咒,而是怕放出他来,连自己也收拾不了他,这才设下这个圈套,没想到唐僧居然不念紧箍咒,惩罚悟空。由于有愧于老鼠精,同时又觉得自己失了脸面,被悟空弄得下不了台,所以下决心,就是唐僧来了,也不能传他真经。遂将老鼠精收入自己的佛光之中。

如来当初组建这个取经团队,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之所以选择孙悟空,除了上面说过的原因,还有就是他料定孙悟空绝对不愿再见自己;选择猪八戒,是想在遇到危难险阻时,用他来涣散团队精神;而沙僧则老实巴交,说话又没有影响力。令如来如料不及的是在唐僧取经精神的感召下,这个问题团队居然克服艰险,一路走来,且一直走到灵山脚下。极乐世界的最高领导是如来佛祖,虽然人人对其敬而有之,但作为善的化身的如来却并不能普度众生。如来降伏孙悟空的伎俩可谓狡诈,和他大慈大悲的身份一点都不相称。而当唐僧师徒克服重重困难到达灵山后,如来却改变了他原来所说的传授三藏真经的旨意,在传授经书时,将无字经书授予唐僧。好在弥勒佛和燃灯佛祖及时察觉,才使唐僧师徒免受欺骗。后又以东土之人愚蠢冥顽、毁谤真言为借口,只同意将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拣几卷给唐僧师徒。三藏经,典本有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阿傩、伽叶两位尊者遵照如来的旨意,只传了五千零四十八卷,仅一藏之数。既认为东土罪孽深重,又不让唐僧悉数获取真经,从而彻底改变东土的面貌,这便证明如来并不是一个至善之人。其实我们读《西游记》,可见得出不同的见解,就我看来,这与现实世界也是相同的,往往我们是被迷惑的,但由于太执着,使我们冲破了迷惑,得到了感悟,但这感悟谁会想到是否会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学习有益呢?谁又能保证这又是一个谎言的开始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6-26 10: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