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不少关于教育的报道和话题。大概原因有下列几种:一是刚刚高考录取结束,公民的实现集中在决定后代命运的教育;二是教师节前后,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个人们心目中“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三是教育主管部门最近引发了不少话题,似乎对教育界不利。比如那么多高层人士、专家学者挖空心思对44个汉字修面美容;比如温总理去中学听课竟然发现地理课本中把两省划错区域的可笑失误。 昨天在齐鲁晚报看到关于教师节的报道,其中统计了某学校教师节期间学生给老师送礼物的情况,社会已经将此作为一种负担,发出了人们不想听到的声音。
众所周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乃至教育行业,涉及千年大计,涉及一个国家民族的道德水准,教师乃至教育行业的建设,是任何时候也不能忽视的大计!老师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批有一批孩子,老师在教师节看重孩子的礼物,甚至把孩子是否送礼和礼貌、尊严挂钩,长此以往将把孩子引到何处去呢?这种价值观下塑造的后代不怕恶性循环吗?有的家长和老师不分析其中得失,教师节请客送礼,鼓励孩子给老师买礼物,有的老师还以学生送礼多为荣,多么危险的逻辑!试想,如果老师家长都引导孩子在教师节前后做一件让老师学校引以为荣的好事,如果让孩子在教师节前后规范自己的行为,开展尊师守纪比赛之类的活动,如果教师节前后政府或教育系统组织一次有意义的师生联欢或其他课外活动,如果教师节期间教育部门邀请学生家长代表搞一次征求意见的对话活动……社会还会这样议论教师教育吗?
再说教育主管部门。这个人们意识上人才济济,莫测高深的专家学者队伍,每年都在探讨考试制度改革、素质教育实现形式、课本修改、教师评价机制等等等等,也许人们的胃口很难调剂吧,至少每项改革得到的评价都不是太令他们骄傲,有时劳而无功,还换来骂声。如高考题目设置改革,如这次44个汉字的修改,让人忽然想到了孔乙己……可存在于地理课本14年的错误,一个中学生都能知道的常识,我们的专家学者包括任课老师为何无人发现呢?这不是教育界的耻辱吗?
我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道责任,我甚至不敢说教育界还能否担当教书育人的责任。前段时间教育部出台的所谓规定,明确了班主任可以批评学生的权利--似乎是特赦。国内舆论大哗,无异于发现了新大陆,古老中华,浩浩汤汤几千年,至今才知道,原来老师还是可以批评学生的!可历史上分明是中国人在教书育人方面、给全球的人类提供过绵绵不绝的经验啊。忽然想起回头看近几年的变化--教师待遇不比别人高多少但不再被人歧视;教师可以像大机关干部一样过双休;教师不能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了;考试成绩不允许排名甚至成绩不允许公开了;教师不能到课堂辅导学生晚自习--即使你是住校生……古贤总结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现在看来是不灵了,复习、做作业,对小孩子来说哪里还有“乐乎”,尤其是需要管束的中国独生子女。既然这么多事情不允许做,老师能做什么呢?追逐潮流?上网聊天?甚至眼馋社会上腐化堕落的 下作行经,丧失人民教师的基本操守……
那么,作为民族希望所在的教育界和教师队伍,如何才能担当自己的责任呢?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是,教育和教师,让人尊重的原因是什么?是渊博的学识,是高尚的情操,是安于清苦以学生的前途为己任的责任心,是不为庸俗铜臭所动的清高,是具备“传道授业”造诣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这些,扪心自问,教育界相关衙门和庞大教师队伍中,还有多少人能够底气很足地说“我具备”呢?
能够胜任“师”这个称号,有承担起民族希望者,就挺起脊梁做令人“仰止”的真正老师,不要把精力学识都用在研究如何追逐社会潮流上;就要把学生和后代当作自己的杰作和回报,不要企望门前车水马龙,试图满足于别人的恭维谄媚。东平教育系统频繁调整干部而起色不大,根源在那里呢?这不值得领导和教师们深思吗?高考成绩差,难道只高中段任课教师汗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