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场地艺术区
草场地艺术区始建于2002年,草场地艺术区定位为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基地、展示窗口、交流平台以及教学、培训等多功能的文化场所。几年来,进入艺术区的机构、画廊等单位已有300多家,一批中外当代知名艺术家进驻了艺术区,由艺术品经营及相关服务业为主项的年产值近20亿元人民币。 为了加强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拓展草场地艺术区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北京草场地文化艺术中心拟与英国伦敦发展署协议筹建伦敦东区“草场地艺术区”,还计划在纽约、迪拜等城市开展相关的合作项目。 个距798最近的艺术分支,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与相对低廉的租金定位吸引了相当数量的知名画廊与艺术家介入。
穿插于民舍之间的三尚、站台中国、三影堂、U空间、艾未未艺术工作室,新搬来的前波画廊、香格纳画廊、现在画廊,各有品位,吴文光别具特色的草场地工作站更是为地下纪录片工作者甚至农民提供了施展艺术才华的领地。这里艺术类建筑多为后期依势自行设计建造,风格品位独特,艺术家工作室、艺术空间、画廊与百姓生活混居的地段,有其独特的叙事结构,众多艺术爱好者不辞劳顿、慕名而来,更彰显出这块热地的魅力。相对于798的繁荣,草场地及其周边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非刻意地陈述着当下的艺术现状。当然,在这个虚实相生的多元化艺术阵地,百姓也因艺术而快乐并小康地纪录着、生活着。
草场地艺术区
酒厂国际艺术园区
酒厂·ART国际艺术园是对有30年历史的朝阳区酿酒厂重新规划后建立的。艺术园座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北湖渠,东连望京小区,西接亚运村,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聚集了数十家中外艺术机构和百余名国内外著名艺术家。
酒厂·ART国际艺术园紧邻中央美术学院,处在望京自由艺术家、艺术机构集散中心,它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园区老厂房的雄浑大气,多年的植被灵气、秀美、精致、雅静,使之成为艺术创作、学术论坛的天成佳境。本艺术园在北京英诚科贸发展有限公司精心打造下所凸显的人文环境,使人感到身心愉悦,艺术创作在这里迸发出高昂的激情。
酒厂·ART国际艺术园自二00五年五月筹建以来,先后有国际著名画廊“阿拉里奥北京艺术空间”、“表画廊”、“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中心”、“香港奥沙艺术空间”、“旧雨今来轩”画廊、“南溪美术空间”、“门画廊”、“汉森画廊”、“食堂空间”、“梦笔生花艺术空间”、“云天影像空间”等进入,园中还云集了国内顶尖艺术家,和中央美院的学者教授及一批海归画家学者,同时还有一大批新崛起的青年艺术家群体,他们如日中天、佳绩频传,构成了园内多元文化艺术结构和艺术门类的不同碰撞。
从2005年12月9日开始,园内组织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展览,如"美丽的讽喻"、汪建伟“飞鸟不动”个展、德国伊门道夫大展、李智铉个展、“Hungry Gad –印度当代艺术大展、”“暗器”、“仓鑫个展”、“无界”、“冷能”、“金昌烈个展”等,显示了很高的学术和文化定位。
酒厂国际艺术园区
周口店国际艺术区
“周口店国际艺术区” (以下简称园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大街34号,以“周口店国际青年艺术家创业与创作基地” 为核心内容。由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管理办公室发起成立,并由集聚区管理办公室下属企业北京华源方达文化有限公司作为建设运营机构。
艺术区的主体是由原“北京大华衬衫厂”闲置厂区改造而成,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依据厂区内原有建筑格局进行改造利用,整个艺术区的改造风格将以简约自然为主,设办公区、展览区、创作区、艺术会所、多功能厅、宿舍区6大功能区域,有28间艺术工作室,可容纳三十余名艺术家驻地创作,同时吸纳部分文化公司进驻。
艺术区将逐步建成国内青年艺术家创作写生基地、国际艺术人才交流基地、国际青年文化艺术品展览拍卖地,并逐渐打造中国青年艺术家艺术品商业运作平台,为国内艺术家提供广阔的创作与发展空间。
目前,入驻园区的艺术家有画家李平、郭正民、徐旭、王尔义、林自栋、李垚晨、司文涛、陈培伦、张文海、书法家胡献君等。其中,2010年12月底,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150届卢浮宫国际艺术沙龙展上,郭正民创作的作品《人生碎片》夺得法国著作权基金会大奖,受到了法国艺术界的关注。
周口店国际艺术区
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
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CBD)的核心区域。作为北京首个艺术与时尚相结合的步行商业街,秉承让生活走进艺术,让艺术融入生活的经营管理理念,由国际画廊、各类艺术机构、拍卖公司、艺术家工作室、创意型餐饮、酒吧及相关配套业态组成。更重要的是,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堡垒的今日美术馆,就坐落在二十二院街的西端。借助今日美术馆引领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力,将会把最重要的艺术活动、最关键的艺术人群、最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带入到二十二院街。
二十二院街在建筑形态上极具原创性,主体由南侧两层建筑,配合北侧公寓底商,在立面和空间上借鉴了许多中国传统民居的符号,与现代建筑手法相融合,并将自然与建筑有机地穿插,几乎就是具体而微的“天人合一”理念的直观表现,本身就与当代艺术的语境和氛围息息相通。
从朱雀大街到青石小巷,不同的街张扬着不同的表情。街的异化,是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正在消亡和缺失的征兆。现代化的席卷,工业文明的侵蚀,自然和人文正在现代的城市中悲哀地退缩。如安徽的马头墙、北京的四合院垂花门、云南的一颗印宅院、广东的镬耳屋、江南的四水归一天井院……再用现代建筑手法平行构置而成,凭借着其深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商街形态,充分诠释了体验商业时代的核心价值——自然、人文、现代。
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
环铁艺术区
环铁艺术区坐落于大山子环形铁道旁、总占地面积500余亩、依傍于中国电影博物馆、毗邻798一公里之遥的北京环铁艺术区在地理条件和规模上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性。而且,处于798、宋庄、索家村、费家村、草场地艺术区的枢纽中心的独特优势,更是吸引了诸多艺术名家安营于此。
这里有一批原来运输堆积货物的仓库,还有奶牛场和养鱼场等。随着798的兴起,距离不远、租金便宜的环铁成了798各空间作为仓库的首选,也出现了艺术家创作的身影。相对于画廊的展示与销售,环铁在目前看来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虽离798不远,其道路没有明显路标也没有什么周边设施,不熟悉的访者探路有着太大的困难。在这个798的卫星艺术区,自给自足的艺术家在这里的工作室创作,作品做好之后走几步就可以去798出售,倒是一个很惬意的选择。周边还可钓鱼、高尔夫等,在这里的工作室与艺术家们“把酒论艺”,怎一个逍遥了得。
环铁艺术区处于北京博物馆群建设的规划地带之中,目前周边现有电影博物馆、中国铁路博物馆、航天模型博物馆,而后国家还将在此投资兴建航空航天博物馆。借由此种优势的特殊性,环铁艺术区本着营造环境优美、视野宽广的园区规划理念,在建设布局上充分体现了无噪音和无高层建筑视觉污染的宜居型理念。园区内目前已有200余名艺术家和多家艺术机构、画廊、杂志社入驻园区,已逐渐形成了集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品推广为一体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艺术社区。
环铁艺术区
一号地国际艺术区
位于京城北部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批准立项,园区规划面积2700亩,一期规划建设及改、扩建工程4万平方米。艺术区包括现代美术馆、画廊、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家公寓组成的中国最大的艺术社区。 被誉为“中国艺术硅谷”的北京一号地国际艺术区,是目前中国规划设计中规模最大的艺术产业基地,已有国内外上百家艺术投资机构、画廊和艺术家进驻北京一号地国际艺术区,是一个集画廊区、艺术投资机构区、艺术家工作室区、艺术相关服务机构区的多元化、全方位功能的艺术平台。
顺利入的驻艺术家张晓刚、邱志杰工作室和汉雅轩、紫云轩等机构带动了后期的顺利招商。台湾现代画廊、威诺里萨、段落空间、美国汉默艺术基金、你画廊、艺公馆等多家艺术机构和近百名艺术家在这里驻扎下来。一切都是刚刚开始的样子,规划与招商都还在继续,在周边费家村、索家村、奶子房等艺术家工作室的合力辐射下,现在冷清的一号地有望树立起自己独特的品牌和声望。一个不同凡响的艺术园区一号地不是创作意义上的画家村,而是市场状态下的艺术工厂或者文化艺术产业园。在这里,艺术机构可主导和组织稳定的艺术品生产活动,降低成本与风险,一流国际艺术机构的进入对于艺术家的规模聚集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后者聚集所产生的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时尚氛围又是艺术机构赖以存在的基础。
一号地国际艺术区
方家胡同46号院
原来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建成的礼堂、锅炉房、恒温车间等各种建筑混合成的厂区,现今变身成了以“跨界艺术、分享未来”为定位的方家胡同46号艺术区,4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的入驻,让这里变成了一个“迷你7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