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7899|回复: 10

师德尽丧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3-7-18 16:21 |阅读模式
沙站中学的董‘、、、、说话粗糙师德尽丧。干预学生填报志愿。
匿名  发表于 2013-7-20 21:30
在教育论坛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关于职称的帖子。
      每年的职称评聘,老师关系都很紧张,托关系,走后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溜须拍马,有辱斯文啊。平时也是见荣誉就上,哪还有老师应有的高风亮节。实在是职称关系到老师的重大切身利益。同样资历,同样水平的老师,因为职称的差别造成工资相差好几百,而且会越拉越大。难道他们的水平真差那么大吗?很多教师评上职称后就不思进取,工作懈怠。我怀疑职称评聘还有什么积极作用。(有的高职称的老师教学成绩一塌糊涂,真不晓得他们那些荣誉怎么搞到的)职称工资的巨大差别造成教师的心里严重不平衡。(叫谁能平衡啊,职称高的又不不是能力真是无可争议的强,有的甚至教学成绩年年倒第一)
       建议缩小职称工资的差别,最好每级职称工资差别缩减到百元以内,当然越小越好,这样,相当一部分教师就可以恢复淡定从容了,不为少许的金钱而教学,真正为了学生而教学。让教师远离铜臭,还教育一方净土。

匿名  发表于 2013-7-20 22:20
真情实感。
发表于 2013-7-21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3-7-21 10:57
自愿
匿名  发表于 2013-7-23 21:21
12
匿名  发表于 2013-7-23 21:23
动态管理,就是说教师评上职称后应该有一个监督制度,定期考核从而决定其职称的升迁。这是因为:
     一者在现代社会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其职称也应作为进步与否的标志凭证。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知识量每年几何级增长,而且有数据表明近十多年来增长产生的知识总量相当于人类几千年来的知识总量的成倍数,单说某学科而言其知识及技术的发展又何止与日俱增。比如在九十年代初的一名中学计算机教师,只要他略懂一些程序设计知识、文字处理、汉字输入法等等,就可以跟学生论道教学了。而如今多媒体、网络的出现,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网络程序等等,“网络教学”风摩教坛,不及时更新知识的教师其处境是何等地尴尬!试想在知识更新率如此迅速的社会里,那些自以为捧着职称“铁饭碗”的教师们,若不及时补充、更新和调整其知识结构,那么不但误己,更是误人子弟,对社会也丧失了应尽的责任。
     二者教师职称一成不变,不利于教师成长,也缺乏良性竞争。晋升职称(尤其是高级教师或教授)之后,很多教师对所有一切教改活动都提不起兴致,偶而挂个名作年轻教师的指导教师也不会尽心尽力,其知识更新自觉性和动力、知识面狭隘、知识结构残陋与单薄,也就相当堪忧了,无怪乎学生颇多怨言。至于其实际水平与教学业绩,就令人更加怀疑了。当然,我们也承认“尊老敬长”是中华民族之美德。在学校,能评定高级教师(教授)确实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那段日子苦不堪言,其付出也是相当艰巨的。但是身居此等荣耀者,本是学术之泰斗、教学之巨搫,但如果不思上进,与社会形势发展及人才培养之要求相去甚远,于学生于国家都是极之不利的。年轻教师本性贪新喜奇,有冲劲,他们玩电脑、上网、搞科研、写论文,都显得异常踊跃。然而年轻人由于缺乏经验,实践尚浅,失误也就常有的了。这时,有些不求上进的“老”教师,往往对年轻教师的这些所作所为可能就不那么顺眼顺心,横加指责也在所难免了。而年轻教师惧于其声名隆显,哪敢再发一言。长此以往年轻教师也就不再“年轻”了,高级教师(教授)还能算是“高级”吗?如果此时职称能每隔一段时期进行量化考核,不合格者下能者上,那么高级教师、年轻教师又不就又在“同一起跑线”了吗?其实年轻教师的许多优点是高级教师所无法具备的,而高级教师的经验又是年轻教师所必备的,同等竞争又何尝不是合情合理的。实行教师职称的动态管理,正是为了在教师群体中的良性竞争,于教师于社会都是获益非浅的了。
     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教师职称不应再搞“一次定终身”,而应该是动态管理。教师职称的动态管理,使所有教师牢记终身学习是其根本需要,在教师内部可以盘活搞活,于社会或许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匿名  发表于 2013-10-13 09:51
一个职称,唉.........惹的祸1
匿名  发表于 2013-10-13 10:15
家长抱怨高中成教育乱收费重灾区 官方回应2013年10月12日 15:52
来源:半月谈         作者:储朝晖 分享到:741人参与 9条评论


编者按 近一段时间来,本刊不断收到读者来信反映教育乱收费问题。山东读者秦丹丹在《高中乱收费谁来管》的来信中反映:“高中学校隔三差五就要求学生缴纳费用,收费名目繁多,且重复收费严重,部分高中学校成为教育乱收费的‘重灾区’。很多学生家长抱怨,现在上高中的花费竟和上大学一样高!”教育乱收费,已是多年痼疾,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急盼相关部门能够彻底铲除教育乱收费的土壤。

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将从9月中旬至12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工作,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带着广大读者的希冀,半月谈记者就本次教育收费专项检查采访了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以下简称价监局)负责人。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本次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工作的决策背景?

价监局负责人:治理教育乱收费是价格主管部门重点抓的一项任务。2003年以来,我委每年都在秋季开学部署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经过多年的治理,教育乱收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一些乱收费问题也基本得到了解决。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反映依然很强烈,主要是与入园、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等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在部分大中城市甚至愈演愈烈;同时,部分地方治理工作还不巩固,教育收费问题中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暴露出来,乱收费反弹的压力不容忽视。

为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贯彻落实2013年反腐倡廉工作部署的分工意见》,按照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2013年工作安排,今年秋季开学,我委继续部署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目的是为了严格落实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推进教育公平,切实维护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

记者:此项工作的重点整治对象是什么,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价监局负责人:今年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的范围包括2012年秋季开学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收费行为,重点对以下五个问题进行整治:

一是与入园、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等。国家政策多次强调和重申,严禁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和学校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但在大中城市,部分优质学校、幼儿园以“自愿捐资助学”等形式,收取与入园、入学挂钩费用的行为屡禁不止。

二是违反中小学“一科一辅”政策的行为。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一个学科每个版本只能选择1套教辅材料,即“一科一辅”。

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这一政策在部分地方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一科两辅”“一科多辅”情况较多,超出评议公告目录订购教辅材料的行为也比较突出。此次专项检查,将对中小学教辅材料“一科一辅”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严格政策落实,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

三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收取借读费、赞助费等乱收费的行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群体,多次发文要求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定权利。部分地方、部分学校违反国家政策规定,以各种名义向农民工子女收取明令取消的借读费、明令禁止的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和捐资助学款等。

四是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不规范。当前,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自立项目收费、应当免收的项目继续收费、违反自愿和非营利原则等问题时有发生。如有的学校自立项目收取“军训训练费”等,有的学校继续收取应免费的新生首次办卡工本费、图书馆上机服务费等。

五是高校变相提高学费标准问题。部分高校不顾国家要求稳定高校学费标准的规定,通过混淆专业类别等方式擅自提高学费标准,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如去年在检查中发现,一些高校混淆艺术类专业的分类档次,将二类专业和三类专业按一类专业的较高标准收取学费。

记者:教育收费检查工作如何开展?

价监局负责人:此次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由我委统一部署,地方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我委要求,各地要梳理近年来专项检查案件和举报案件查处情况,系统分析本地教育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制定检查方案,主要采取下查一级、交叉检查等有效方式开展检查工作。四季度,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重点地方的教育收费检查工作进行督导。

记者:下一步如何建立健全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

价监局负责人:结合工作职责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下一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将继续加强教育收费政策宣传,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曝光典型乱收费案件,规范教育收费秩序。

近阶段,为健全查处价格违法案件的长效机制,按照委领导指示,我委正在建设中央、省、市、县四级联动的12358价格举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价格和收费举报案件线索接收、整理、分类、处理的信息化,对重大价格违法案件全程督办,迅速依法处理教育乱收费的举报案件,方便学生及家长查询。(记者 姜磊)

整治教育乱收费得从根上入手

多年来,教育乱收费始终是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乱收费问题连年严查却有禁不止,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免除了学生的学费和杂费,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并未因此减轻。屡禁不止的教育乱收费,其深层原因,也就是根子问题耐人寻味。

教育乱收费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管理和资源配置的权力运行既不公开透明,也不客观公正,于是衍生出两大类不规范的收费行为:

一类是被动收费行为。例如,一些农村边远地区学校、主要接收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私立学校,虽然履行着义务教育的职能,却很少得到政府在财政和相关政策上的支持。这些学校为了维系自身的正常运行,不得不违规收费。

另一类则属于主动收费行为,这是由于政府权力运行的不规范,造就了学校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进而产生择校问题,也就引发了与升学挂钩的各种乱收费行为。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与教育相关的行政权力运行和资源分配过程公正性缺失,而多年来的治理并未触及这一问题,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因此,治理教育乱收费关键在于监督相关权力的运行,使之处于公开透明状态,逐渐实现客观公正。当下一些地方开展的教育财政投入事前评估,就是宏观层面的一种积极努力。


而微观上,则应该彻底废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选择学生的权力。理论上讲,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是履行法定职责,没有对学生挑三拣四的权力;从现实状况看,正是由于部分强势学校存在“幼升小”或“小升初”的选择特权,才衍生了各种占坑班、共建生、条子生、奥数、补习、择校等一系列利益链,让乱收费如影随形。

更为关键的是,在废除学校“择生”权力的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依据就近入学原则,建立完善的学生入学派位方案,让学生和家长拥有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校的权力。

综上,只有让公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彻底改变多年来教育乱收费治理效果不明显的尴尬状况。(文 储朝晖)

(半月谈)  
匿名  发表于 2013-10-13 17:58
“同样资历,同样水平的老师,”真的吗?      不可信
匿名  发表于 2013-10-13 18:01
神经病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11-25 04: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