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座庙里有两个和尚,老和尚是师傅,小和尚是徒弟。师徒两人一起念经,打扫庙宇,生活得平静而开心;但是老和尚发现徒弟有一个缺点,就是太自卑了,在人面前腰杆也挺不直,这对小和尚的成长是有很大害处的,于是,他就想着如何让徒弟变得自信起来。
一天,老和尚从后院的菜地里捡了一块非常普通的石头,洗干净后给小和尚,他说:“徒弟,师傅要让你去卖这块石头,你今天先去菜市场卖,明天你去黄金市场卖,后天你去珠宝市场卖,但你不要真的把它卖给别人,只要看看大家愿意出多少价钱买就行了。”
小和尚听后,就急忙赶路来到山下的菜市场,蹲在一角落里,开始卖石头,人们看见一个小和尚在菜市场卖石头觉得很好奇,大家就七嘴八舌的问起来:“小和尚,你为什么来这儿卖石头啊?”小和尚说:“是我师傅让我来的。”人们就开始打量那块石头,怎么看都觉得是块普通的石头,不值几个钱,这时一个好心人说:“我出三个硬币你卖给我吧!”可是小和尚谨记老和尚的吩咐,没有把石头卖给那位好心人。
第二天一大早,小和尚就开始下山去黄金市场,如法炮制的人们觉得好奇,但又觉得是老和尚叫他来黄金市场卖肯定这石头不一般,有一人出一千块钱愿意买那块普通的石头,小和尚还是没有卖掉。
第三天,小和尚起得更早了,……大家被小和尚的叫喊声吸引了过来,看看他的石头说:“小和尚,你怎么到我们珠宝市场里面卖石头啊!我们这里都卖珠宝,不卖石头.”小和尚就说:“是我师傅叫我来卖的。”
狡猾的商人心想:“既然是他的师傅让他来卖,肯定是块宝贝,不能让别的商人买走了。”于是其中一个商人说:“我出十万,你把它卖给我吧!”别的商人一听,马上就有人说:“我出二十万!”有的说:“我出三十万。”小和尚没有想到这块普通的石头能卖这么多钱,眼睛瞪得大大的。他说:“师傅只是让我来问问价格,不让我真卖。”大家听见小和尚的话,拦住他,纷纷表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来买,小和尚听后慌忙地跑走了·····
小和尚就说:“是我师傅叫我来卖的。”狡猾的商人心想:“既然是他的师傅让他来卖,肯定是块宝贝,不能让别的商人买走了。”于是其中一个商人说:“我出十万,你把它卖给我吧!”别的商人一听,马上就有人说:“我出二十万!”有的说:“我出三十万。”小和尚没有想到这块普通的石头能卖这么多钱,眼睛瞪得大大的。他说:“师傅只是让我来问问价格,不让我真卖。”大家听见小和尚的话,拦住他,纷纷表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来买,小和尚听后慌忙地跑走了。
点评:
一个经不起推敲的故事,一直在试图点播世人。但如果读者稍有警惕,不被其貌似“深刻”的“画外音”阉割,读后只会哂笑,甚至没耐心读完。
稍微了解佛学的人都知道,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空、无我,佛家眼中众生平等,所谓的“自卑、自信”等标签显然是世俗的评判,假托在老和尚身上,要么是穿凿附会,要么是和尚修行火候不到,还不能称为和尚!且佛家不打诳语!故事却硬描述一位和尚要求徒弟用谎话去欺骗俗人,故事的设置已经充满了编撰故事者的暴力倾向,显然是一位不懂佛学的人凭空捏造情节。
故事在不厌其烦“安排”小和尚抱着石头来回奔波,与人讨价还价的同时,还通过继续“施暴”,画蛇添足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上升为“感悟”,以“师者”姿态结论:“可是,真正懂得你价值的人在哪里呢?谁会觉得你是无价之宝呢?一块普通的石头在不同的地方他的价值也随之改变,自信的人价值百万,自卑的人一文不值……”
这种活在别人眼神中的价值观,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过度概括,这种自以为是的概念“泛化”式病态心理,这种貌似寓意深刻生拉硬扯的结论,目的就是把读者的思维和判断引入歧途,引入一个伪命题:价值来自自信,自信价值百万。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以人格品质中某一方面,解读人生价值的全部,是误导大众的文字垃圾。
毋庸讳言,自信固然重要,但自信的基础是什么?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不是皇帝新装。真正的自信需要精神和物质的充实,需要心智的成熟和认识、解决问题的扎实基本功,需要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的“金刚钻”,更需要认识事物本质的“金刚石”。
文章最后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心理的不平衡,“生活中的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抱有自信的态度,相信自己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这样我们不仅会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也会让别人尊重我们自己。你觉得自己是块金子,你就真的会发光,得到金子般的待遇,觉得自己是块泥土,那么就一文不值了!”
这段文字,与其说是对故事的领会,不如说是作者内心的独白。从精神分析角度观察,这是一位内心隐藏这自卑倾向,缺乏自信的人士的内心独白。他在试图给自己鼓劲,在寻求自我安慰的稻草。倘若真的如此,写篇私密日记独享即可,何必强求那些整日为生活奔波的人追随?
缺乏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忽略人与人、事件与事件之间的相似、差异、矛盾与冲突,不懂接纳这些必然的规律,自然会陷入纠结和矛盾中,而且站在自己的视角,妄图全世界的人异口同声,建议作者和为此文称道者重读“盲人摸象”的寓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