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24日,为统一指挥山东、华中部队,党中央打算任命粟裕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粟裕得知后,即复电中央,建议张为正、己为副。五天后,中央来电同意,粟裕才心安。1948年5月,党中央决定调陈毅出华东,确定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见电后急见毛主席,恳求陈毅留任。不久,中央发出补充通知:陈毅继续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其实,在让司令一事上,粟裕并不是出于谦虚谨慎。楚青记得,粟裕曾对她说过,我让司令不是为了谦虚谨慎,是为了作战指挥上的便利。
那么,粟裕作战指挥方面有什么不便之处吗?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的时候,粟裕对山东部队的情况不熟悉,对山东干部的情况不熟悉,山东的老资格又多,战役指挥中会不会遇到一些阻力,他是有想法的。于是,他向中央建议自己任副职。
楚青分析说,他不是怕谁不听他的指挥,有碍他面子上过不去,他是考虑到,战役指挥中要是经常发生卡壳的事情,对战役胜利不利啊!没有丝毫个人打算啊!所以粟裕两让司令完全是为了战役指挥上的便利。在粟裕看来有陈老总为他坐镇、压阵、撑腰,他什么顾虑也没有了。正因为如此,粟裕不愿意和陈毅分开。
“粟裕打仗仗仗胜”,这是群众对粟裕的普遍赞誉。刘伯承曾赞扬粟裕“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的确,在军事指挥上享有盛誉的粟裕,在正确对待个人得失荣辱上也为世人作出了榜样。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据楚青回忆,在讨论粟裕军衔问题时,毛泽东主席考虑到粟裕的资历、威望和战功,给予了粟裕极高的评价,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准人不知华东粟裕y蒋介石的几大金刚谁不害怕粟裕?!”要给粟裕授元帅衔。由于粟裕上书请求坚决辞去元帅衔,周恩来总理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泽东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于是,粟裕便被授予了共和国的大将军衔。后来,毛泽东曾这样说过粟裕:“你担的是大将衔,而干的却是元帅的任务!”
不居功,不自傲,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以全局为重,以团结为重,以他人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就是高风亮节的粟裕。“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楚青说:这是粟裕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宽阔胸怀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