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平湖东岸,旧县乡屯村铺东,有一座并不引人注目的山林,洪顶山摩崖刻经,是集经文、佛名、铭赞、题名碑于一体的大型刻经群,它由东平籍僧人安道壹和不远万里由印度而来的僧人法洪共同划制完成。刻经分布在洪顶山茅峪南北两侧的石壁上,峪北以僧人安道壹刻经为主。共划有经文6处,其中《文殊般若经》2处,《摩诃般若波岁蜜经》、《大集经·穿普提品》、《摩诃衍经》、《仁王经》各一处,所刻内容均为经文之节录。另外还有“大空王佛”、“安乐佛”等佛名9处,大小刻字共计1200字左右,完整可读者约800字,尚能反映刻经内容之全貌。刻经字径大小不一,多在25厘米——60厘米之间,最大者360厘米,最小者仅7厘米。字体楷中见隶,隶中有篆,挥洒自如,骨秀神清。特别是峪北山崖上安道壹手书“大空王佛”四字,总高9.6米,单字最宽处达4.10米,四字悬于崖间,有顶天立地之概,笔带飞白,气势雄阔,神旺气足,极为壮观。是目前已知我国境内最大北朝书法字体,被考古学者誉为“大字之鼻祖”。《法洪赞铭》中有“河清三年”(公元564年)纪年字样,并有“释迦双休后一千六百二十年”等两处佛灭纪年。洪顶山摩崖刻经,作为佛教文化遗存,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尤其对于研究中国佛教的兴衰发展,更是难得的“文化活化石”。正是因为如此,他戴上了“国保级文物单位”的桂冠。近年来,曾有日本、韩国、德国等外国专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学者,专门来此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