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oh--yeah

讨论一下教育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3 11: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攻击人你就没爹,你为啥攻击别人!你看着你娘让多人轮奸!生下你弟弟日你闺女,你媳妇你闺女又叫你看着遭人轮奸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6-4-13 11:39
你的爷爷日你啦你的姑父日你太可笑啦。
发表于 2016-4-14 0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浪狗日的杂种!无聊的贱货!滚犊子!扯你娘的逗逼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6-4-14 08:11
你的爷爷给你开包,你的姑父日你不假吧。你有什么可骂得。你浪的太很啦。
匿名  发表于 2016-4-14 10:21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6-4-14 1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是你流氓大爷给你娘开苞造的孽种,你哥哥操你闺女**也日你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4 1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浪狗日的杂种,把你浪狗日的烂嘴捣烂,吃饱喝足在这里撒欢,**的杂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4 1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娘屄,笑嘻嘻,坑死老爹不疼惜,坑了老爹塞满你娘的浪屄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6-4-14 15:27
心甘情愿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

能吃亏的人,人缘必然好,人缘好的人机会自然多,
人的一生能抓住一两次机会,足矣! 吃亏是福。 


爱占便宜的人,终究占不了便宜

捡到一棵草,失去一片森林,你看那些一到买单就上厕所或钱包半天掏不出来的聪明人,基本上都没啥成就。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

朋友聚会时,三句话不离自己和自家的人,是蜗牛转世,内心空虚、自私。
心里只有自家的事,其他的事慢慢也就与他无关。尤其是男人,当内心宽阔,能包容一切。从容才能中道,宰相肚里能撑船。

只有惜缘,才能续缘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其实:有缘才能相聚,亲人多半是前世的好友,好友多半是前世的亲人,给你带来烦恼的多半是你前世伤害过的。

因此切记:善待身边的亲人,关心身边的朋友,宽恕那些伤害你的人。万物皆缘。这就是因果。今生注定我们什么也带不走,那就:我行我路,活在当下、笑在当下、悟在当下,万物静观,笑看人生,人生短暂,必须精彩! 

有钱的人把自己的房子装饰得漂亮,
有德的人把自己的身心修养得很好。
用财富装扮身躯,不如用道德美化心灵。
有信仰的人最富贵,具道德的人最安乐,
肯修行的人最安心,有智慧的人最可敬。

诚实才是道德的核心。心好处处好,心坏处处坏。
有同情心,才能利人;有谅解心,才能容人;有忍耐心,才能做人。

匿名  发表于 2016-4-14 15:49
朱永新:教育九大定律
2015-06-19 08:25阅读:201
态度决定一切 ——教育定律之一
米卢神话虽然破灭了,但他给中国足球带来的理念不应该随之而去。
在中国足球队员的帽子上写着这样一句话:“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决定一切)。在预选赛上,中国队靠它打出了精神,打出了气势,终于冲出了亚洲。在世界杯赛中,中国队似乎把这个理念无偿地送给了韩国,在韩国队一往无前的时候,自己却大败而归。
其实,“态度决定一切”,不仅是体育的定律,更是生活的定律、教育的定律。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过程。
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以下这样几个维度。
一是对待未来的态度。一个人能否乐观地面向未来,能否用激情和诗意去追寻人生理想,能否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把所有的行为纳入自己的目标轨道,锲而不舍地向理想迈进,是是否具有积极的未来态度的体现。
二是对待工作的态度。一个人能否认真地对待工作,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处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爱岗敬业,提高效率,不断地追求卓越,是是否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的体现。
三是对待社会的态度。一个人能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有没有公正、正义感,是不是爱憎分明,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是是否具有积极的社会态度的体现。
四是对待学习的态度。一个人能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能否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我,能否在信息化与国际化的浪潮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抓住各种机遇,利用点滴时间进行学习,是是否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的体现。
五是对待他人的态度。一个人能否与他人和谐地相处,能否具有优良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否受到同事与朋友的尊重和爱戴,能否主动帮助别人,理解别人,是是否具有积极的交往态度的体现。
六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一个人能否正确地评价自己,能否拥有自信,能否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能否把握各种机会锻炼自我,是是否具有积极的自我态度的体现。
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你行你就行——教育定律之二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
这是在社会上人们讽刺人事任免的长官意志时常常引用的经典妙句,这种亲情眼里出能人的悲剧或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闹剧,若是出现 在生活中,显然是可怕的。
然而有趣的是,这样一种“定律”用在教育方面常常令人拍案叫绝。如果你想激励一个学生,你就不断地(当然也是适时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那他便往往能做得比别人期望的更优秀、更卓越。慢慢地,这个学生会变得“行”起来。相反,要毁掉一个学生的意志,你就不断对他说:“你不行,你不行,你真笨!”这样,原本是“行”的学生,也会逐步地丧失信心,变得“不行”起来。
仔细留心注意中小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你会发现一般是贬多褒少。似乎我们的教师认为:学生做正确是应该的,出错是无法容忍的。就在这种不成比例的褒贬之间,有多少学生的信心被碾磨得粉碎!真正的名师往往是严格与亲善的完美统一:他们既对学问一丝不苟,又能为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近远期目标,并为学生点滴的成就而喝彩。会欣赏学生才会当好教师。
当然,这个教育定律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自身来说的。如果你能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能行,我真行;如果你能拥有强烈的自信心;如果你能毫不计较别人说你不行:你肯定会变得很行。让我们看看坂本保之介的故事。
日本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坂本保之介先生在《提高记忆力的奥秘》一书中说过一段令人回味的话:“对于来我们研究所请教的人,我首先让他懂得自信心的重要性,要‘相信一定能记住’这样一种自信。说来也怪,一旦来访者确实认识到这一点时,好像就在这一瞬间,他们的记忆力一下就提高了很多。”
其实,自信心不仅是提高记忆力的诀窍,也是成才的先导。自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只有自信,才能使人自强不息,不达目的不罢休,几乎每个成功者都具有自信心这个最重要的法宝;而自卑,只会使人自暴自弃,畏首畏尾,多愁善感,无所追求,从而失却成功的希望。几乎每个失败者都与自信心无缘。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在科举考试落第后曾写过这样一副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落第不落志,自信心毫无削弱,更加勤勉写作,终于完成了不朽杰作《聊斋志异》。蒲翁的成功,就是自信加勤奋的结果。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呈正态分布,真正的天才的白痴都是很少的,只占1%左右,我们大多数的“芸芸众生”,在智力上的差异是不大的。只要不是白痴,我们每个人的成功概率几乎是相同的,只要选准目标,奋力拼搏,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明了这个道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树立自信心呢?
请记住:你能行,我能行!
体罚近乎无能——教育定律之三
在学校教育中,奖励与惩罚是一对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用肯定与否定的评价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优良行为,克服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奖励是一种阳性强化,分赞许、表扬、嘉奖等;惩罚是一种阴性强化,分批评、劝告、指责、申斥、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等。
在以上惩罚的过程中,有两条未被包括:一是罚钱,二是体罚。罚钱又叫“经济制裁”,在有些学校里仍然还在使用,如有些学校规定,上课讲话罚多少,迟到早退罚多少,打架骂人罚多少……我认为,第一,罚钱是决不可以在校园中存在的。罚钱其实不是罚学生,而是罚家长。罚了钱,孩子自然要挨家长的打骂训斥,这是借家长的手打孩子。第二,罚钱,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金钱万能”的阴影,感受到钱的威力无边,崇拜金钱,甚至会不择手段去寻钱。第三,罚钱往往要有人监督,所以班干部往往就专门盯住谁犯错谁有过,而不去认真听讲,不去关注学习本身。
罚钱不行,体罚行否?答曰:更不行。我认为体罚是无能的表现。一般说来,体罚会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说而不服,管而不理,教育方法“失灵”;二是教师情绪不好时的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三是坚信体罚能解决问题,消除危机。如有的人就说:“鞭子本姓竹,不打书不读”,“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数来。”
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有些学校 和老师便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惩罚。也有一些国家甚至允许学校运用体罚。如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的校长、副校长和纪律事务长有权对学生实行体罚,其方式是用尺子或藤条来轻打学生的手掌或臀部。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体罚是不能应用于教育的。第一,体罚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心悦诚服,不能从根本上感化学生的心灵。俄国教育家皮罗果夫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抽打,是为激发人的羞愧感而采用的一种过于粗暴的强制手段。而羞愧感是一种在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娇嫩的花朵。它一旦落入粗暴之手,就会立即枯萎。抽打会使人产生恐惧,这是无疑的,但是这种恐惧并不能起感化作用,也是靠不住的,它只能掩盖内心的邪恶。抽打只能改造那些精神脆弱的,用甚至不那么危险的方法也可以改造过来的人。”第二,体罚往往使人自暴自弃,滋长仇恨的心理。明代教育家王守仁也有精彩的论述:“鞭打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壁掩复,以遂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趋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第三,体罚往往容易使学生模仿暴力。当他成年以后,或者当他们面对比自己更弱小的教育对象时,他们会毫无犹豫地抱拳相向。
因此,即使是法律“允许”体罚的新加坡,也对体罚作了许多限定:体罚只能作为教育的最后手段用于男生(也就是说不允许体罚女生);体罚时必须有第二位教师在场作证,详细记录学生的违法行为,执行体罚的时间和执行人的姓名;要将体罚事因通知家长,等等。这样一来,可能真正实施体罚时已经怒气全消了。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只有心与心面对,心与心交融,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皮肉之苦,只能是饮鸩止渴,所以,“体罚近乎无能”,这大概也是教育的基本定律了。
读书改变人生——教育定律之四
很多年前,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看到这样一段话,它使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许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日俱增。是的,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呢?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与身体的发育、成熟一道与时俱进?我认为读书是实现以上目的的必由之径。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具体阐述了阅读不同书籍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也从另一方面阐释了“读书改变人生”的哲理:
阅读描写杰出人物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
文学作品是影响人的心灵的有力手段;
阅读自然书籍是发展思维和认识能力的需要,是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不论哪类书籍的阅读,都是课堂教学的智力背景;课外书籍的阅读,是了解和影响学生个性的门径,它还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所以,他号召教育工作者,“应该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让书籍成为青年一代的挚友!”其实,读书正如饮食,不同的饮食往往造成人不同的营养结构,不同的书籍也同样造成人不同的精神结构。还是这位大教育家说得好:要培养一个人,设计一个人的个性,就努力帮助他从小学建立起自己的“小藏书箱”,建立他独特的读书体系。
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作为犹太人聚居地的以色列,它的人文发展指数(将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衡量人生三大要素的指标合成一个复合指数)居全世界第21位,是中东地区最高的国家。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亡国两千年之后,又能重新复国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复国之后,能迅速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流离失所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和门德尔松等无数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不仅在全世界的富豪中名列前茅,而且在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也有惊人比例的重要原因。一句话:酷爱读书使犹太人成为一个优秀的民族;热爱读书的国家,必定是不断向上的国度。
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只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读书人的阅读视野渐渐狭窄化了。现在的应试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兑了学生读书的空间,学校中无书可读的现象远未销声匿迹,学生无暇读书、不想读书的情形也不少见。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书。这就使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黯淡。这是令人痛心、发人深省的。“读书改变人生”,我想以最近读到的一位普通作者——黑龙江青年阿穆尔的一篇文章来与大家一起领略、品味这个定律的意义和价值。他这样写道:
我在少年时期读了一本苏联小说《明天到海洋去》。这本小说叙述的是一所中学的学生假期到黑海上航行的故事。读后久久不能平静,幻想着有朝一日到远方,到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漫游。长大后,我特别钟情于旅游,游览过不少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是《明天到海洋去》点燃了我投入大自然怀抱的热情和激情。
后来,我做过汽车搬运工、更夫,烧过锅炉,卖过烧饼,还当过编辑、秘书、代课教师,进过机关工作;我在乌苏里江边承包过土地,在俄罗斯当过倒爷,在北京做过小报记者。现在,我成了一名自由撰稿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为此感到骄傲:是书给我提供了生活基础,它是我的衣食父母。1996年,我在北大荒承包土地时,白天干活,晚上点起蜡烛,读随身带着的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2000年,我在北京漂泊时,一边忙着记者工作,一边忙里偷闲读《李普曼传》……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性格、爱好、禀赋、气质、思想和观念,以及对生活的理解。
——学无止境,行者无疆。书陪伴着阿穆尔成长,也祈愿它能一生伴于你我左右!
课堂属于学生——教育定律之五
人类从事科学研究、探求新知的过程从一个侧面看也是发现常识、逼近常识、接受常识、利用常识的过程。像“地球绕太阳转”,可以说是一个最“常”不过、妇孺皆晓的知识,然而它由“异端”变为“常识”,却经过了怎样一个漫长而惊心动魄的过程啊!
在这个意义上,“课堂属于学生”这个道理的普及与“地球绕太阳转”十分相似。
当然,围绕“课堂属于学生”,虽未曾有过血腥的、惨烈的场面,但你能说它所面对的反对势力没有“地心说”一派那么强大和顽固吗?恐怕不能。“地心说” 早已见鬼去了,而在明里暗中对“课堂属于学生”观点持“不合作”、反对抑或挑战态度的却大有人在。可以说,这也正是导致课堂改革推进不力、大面积教学效率长期低迷不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原因。
构筑课堂的目的何在?当然是为了学生的增知长识,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就好像构筑一个屋子的目的是让主人遮风蔽雨,取暖防寒。我们说屋子属于主人,谁都不会持有异议;那么说课堂属于学生,又有什么理由投去一瞥怀疑的目光?
有人说,难道课堂就不属于教师?问得好!但它的“潜台词”(“课堂属于教师”,“师为主,生为客”)及其所蕴含的观点或许就是课堂没能“回归”主体(学生)的根本障碍所在。
表面上看,“课堂属于教师”没有什么错。但一旦我们认识到,如果没有学生,课堂和教师就失去存在的必要和意义,那么我们就会清醒地发现,学生才是课堂的终极目的对象,而教师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或者比喻为桥梁和纽带。
作为“中介”的教师是不具备主人资格的,是不应该获得“归属”权利的。那么他的角色应怎样定位呢?我想,既然教育是为人(学生)更好地生存,那么,把教师定位于“护卫者”“服务者”“促进者”“协作者”等角色是很合适的。鉴于此,人们提出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以为深得教育“三昧”。
课堂属于学生。但“学生不是一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课堂必须有学生高度的参与,而且要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一时半会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课堂教学绝不能是教师的表演(更不能是他的“独角戏”),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我个人主张,在一般课堂上,学生参与(这里指发言与其余听讲之外的活动)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
课堂属于学生。既然如此,他就不应该有下人的拘谨、奴仆的胆怯、童媳的压抑。他应该投入洋溢四周的自由轻松的氛围,他应该享受汩汩而来、欲罢不能的诗意和幸福。而现实中,我们的许多课堂如战场,强调的是严明纪律,要求的是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曾把某些教师比做“教育警察”。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在学生的眼里竟变成“教育的魔头”。有他们的存在,课堂就不是学生的“家”,纵使是“家”,也是一个冰窖般让学生畏而远之的“家”。于是,他们只能成为 “一个不回家的人”。
课堂属于学生。因此,课堂应该是学生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技能的操练场,是学生未来人生阅历的实习地。所以,在课堂里,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学到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为他们营造必要的交际场,让他们学会交往,甚至学会“理论”,学会争吵。“赤橙黄绿青蓝紫”,少了一色,就无七彩生活;“酸甜苦辣咸”,少了一味,也无五味人生,哪怕你给予他们的永远是火红的热情,是蜜糖的甘甜。所以,真正的课堂还要让学生拥有多种生活的体验、多种情绪情感的体验,让学生拥有解开疙瘩、战胜挫折的经历,体尝“苦乐年华”的滋味。
课堂属于学生。孩子把小手背在身后,一直以“坐如钟”的姿势纹丝不动看着教师,盯着黑板,或者当教师问题一出,大家异口同声……这是多么令人醉心的教学场景,是多少公开课赢得满堂喝彩的教学镜头,但我以为,这恰恰是对人性的善意嘲讽,甚至是对人性的恶意戕贼。好的课堂永远是人性的、人道的,而上述课堂却剥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特征,又哪里能实现还课堂于学生的教育追求?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课堂非但不属于学生,而且也不属于人类。所以,“课堂属于学生”要义之一就是“课堂属于每一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
性格主宰命运——教育定律之六
在我的心理学教育和研究历程中,乌申斯基的一句话让我难以忘却:“教育中的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是的,性格在人的整个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性格有几个内在层次:生活原则层就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它是一个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总的看法,最稳定,处于支配地位,是性格的主导因素;对现实的态度层包括对别人、对自己、对事物的态度,是性格的核心和实体,是比较稳定的,它受制于生活的原则,但却制约着活动方式;活动方式层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表达方式,是性格的表现特征,它主要包括一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特征,相对地说,它的可变性较大。
创造、创新是新世纪的教育主题,也是永久的教育话题,而这一切离不开人的创造性性格,而创造性性格在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却严重地缺失。对中小学师生的大量调查表明,多数人不知道如何才能拥有创造性性格。我在长期的思考中发现,创造性性格类型的人有着极其相似的特征,那就是勤奋努力、科学安排时间、虚心进取、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怀疑精神、个体独立以及对错误容忍、观点灵活并且具有不寻常的价值观念,等等。这些特征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是否重要,当然不言而喻。
由此,我想到了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张舜徽的事。张教授有着独立的性格特征,他集“恒心、毅力、耐性、信念、傻气”于一身。在这种性格影响下,他19岁时读《资治通鉴》,日尽一卷或两卷,经过七个月,读完这部294卷的大书,并且还写了简明的札记。年龄稍大后,又决心读《二十四史》,于是他不畏艰难,不避寒暑,整整花了十年时间,终于将这部3259卷的大书读完,而且都用朱笔圈点,读得很仔细。1946年,张教授任教的兰州大学买到明刻本《皇朝经世文编》,504卷,收录424家的政治论文3145篇。他趁暑假休息的机会,经过50天的伏案,把它浏览了一遍。我又想起苏霍姆林斯基倾其所有,使个人藏书达19万册……这就是顽强的性格的力量和顽强性格的魅力。
面对这无数的成功者,有人会说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优越条件,强调着自己好像有着什么先天性的不足,不适合走向成功,不适合拥有那份更美的命运。这种想法有着极大的危害性、传染性。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客观条件的影响呈递减趋势,而主观因素则呈增长倾向,两者表现为逆向效应。其条件是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正常发展,也就是说,个体的主观努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显重要。虽然人的自我意识在个体早期就已有萌芽,但此时还更多地表现出不自觉性和受动性。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自我意识愈益增强,从而更多地表现出自觉性和能动性,更倾向于支配环境和他人。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基说:“一个人要增进其体力,发展其智力、道德力量和意志力,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成为可能。”
所以说性格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我们每个人也应该重视自己性格的设计与养成。在这方面,不妨学学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在十多岁时就给自己制定过“性格修养计划”,立志使自己成为一名扬善惩恶的文学家。他在晚年回忆人生历程时,每每提到自己年轻时代的这一性格修养计划,说它在一生中经常起到提醒、督促、推进自己从事创作的作用。
21世纪是新的世纪,是充满生机的世纪,更是中国人创新的世纪。愿我的这一“定律”,能唤醒充满灵性的个体,使之拥有更美的性格,打造绝美的命运。
特色就是卓越——教育定律之七
几年前听的一个故事,已经记不大清了。大致是这样:一位建筑公司的老总要从一班普通工人中物色一名管理人员,工地负责人和他在工地转了一圈,问他有没有合意的人选。老总说,我要那个穿红色工作服的人。他解释说,大家都穿蓝衣服,只有他例外……有特色的人往往有追求,有成就。后来的事实证明老板的想法是正确的。
我想,特色就是卓越。特色就是鹤立鸡群,就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有人可能表示异议,说:“如果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大批青年‘嬉皮士’,这是其他学校没有的,你能说这种特色就是卓越吗?”假如有这样的问题,我不准备回答。因为我所说的特色当然是正面的、积极的、符合教育发展应有方向、代表未来教育希望的。毫无疑问,这就像学校要培养国家建设所需人才而不是庸才、奴才和 “危险品”一样天经地义。
特色最根本的要义就是不同寻常,或者说它的本质属性是差异。目前的中国基础教育在“差异性发展”方面做得还非常不够。我曾经到过辖区范围内一所省重点中学搞调研,校长汇报工作一套又一套,我提问:“你认为你们学校最大的特色是什么?”他想了半天,最后说是优异的教学质量和在同类学校中一流的升学率。质量当然是学校的生命线,升学率也很重要,但我以为,重点中学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不应该再“聚焦”于这些方面,它们是“等式”两边的相同量,可以同时“划掉”。
当然不能去怪罪这位校长和其他校长,因为他所置身的大背景就是不利于甚至有碍于特色形成和发展的背景。确实,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还存在着古希腊神话中的那张“魔床”,所有的学生、教师、校长和学校都必须与“魔床”的长度保持一致,短则补之,长则截之。有如此统一的“模子”或范式去规定,去制约,你还能期望出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可喜局面吗?有人说:“上帝造人本来不一样,可是现行的教育却与上帝对着干。”这话言重了一点,但也基本反映了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病和症结。
呼唤特色,追求特色,铸造特色,应该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主题之一;没有特色的教育就像千篇一律的文章,像千人一面的群体,是没有美和卓越可言的。
当然,特色或个性与共性不是“不共戴天”的。特色或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像前面所举的那所重点中学,如果没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较高的升学率这两点共性作为基石和保证,那么,你即便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即便在科技发明、艺术表现等方面出了一批苗子,我们也很难说你就是我们理想和期待中的好学校,你的办学业绩就是卓而不群的。问题是,你不能满足和停留在这两点上,而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豁达的胸襟去发现、包容和造就有差异的学生、有风格的教师、有特色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说,共性是基础,特色是超越。谁能在基础层面上裹足不前,谁又能不在超越突破中铸造辉煌?
原苏州六中是一所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校长为此苦恼,向我讨计。经过一番考察、思考和论证,我认为它应该在特色方面做文章,而这篇文章的“切题处”或者说“突破口”可以选在艺术教育上。后来该校朝这个方向作了不懈努力,学校的品位不断攀升,现已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级验收。很难想像,没有特色的营造,它能以“三级跳”的速度和气势后来居上,令人瞩目。同样,吴江市同里第二小学在写字教育方面倾注了特别多的心血和努力,该校的学生都能写一手很漂亮的字,学生整体写字水平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处于一流水平。艺术或书写水平的提高也必然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不断丰富他们的人文精神内涵。所以,特色绝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是报春的腊梅,是出墙的红杏,在它的后面必然呈现“千树万树梨花开”“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喜人景象。
特色能助你提升品质,追求卓越。你或许在埋怨生源不好,教师平平,学校落后,在曾经令你怦然心动的“特色”面前徘徊,在曾经让你翘首期盼的“卓越”门外嗟叹,我要告诉你:“朋友,何必为特色而发愁?”
我愿以一个真实的故事来收笔,并与你一起思考、共勉。
日本一家大公司招聘人才,贴出启事:“本公司只招留级生。”应聘者纷至沓来。经过面试,智商低的不要,不勤奋的不要,因为专注、痴迷于创造发明而耽搁了课程一类的“怪人”却“多多益善”。
理想创造辉煌——教育定律之八
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曾把理想、志向、抱负等比做航标、路灯、方向牌,说没有理想的人生是迷茫一片的,没有志向的人生是消极颓废的,没有抱负的人生是浑浑噩噩的。
大家都这样比喻,老实说,落俗套。我倒以为,大俗乃大真,大俗乃大雅,这个看似很俗气的比喻却揭示了理想、志向、抱负等心理学范畴概念的本质特征,包容了它们最主要、最深刻的内涵。现在的问题不是比喻是否落俗,而是这样的道理有没有真正融化到学生生命的血液中,有没有沉积到他们意志品质的基因组织中。
我自以为还有点创造的潜能、创新的禀赋,有时候也在真情流露或表白中说出惊人之语,但一旦说到理想、梦想这一类话题,我都无一例外想到一个故事。说句不谦虚的话,不是我积累的有关故事很少,实在是因为这个故事太耐人寻味,也太催人泪下。这个故事足以把理想的美丽,把志向的神奇,把抱负的迷人揭示得淋漓尽致,演绎得震魂动魄。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英国内阁教育大臣、盲人戴维的故事。还是在幼儿园的时候,戴维在题为《未来的我是——》作文中描述了自己的梦想,希望长大后当一名英国内阁大臣。他认为,在英国历史上还未曾有过盲人进入内阁的先例,他要创造历史。长大后,戴维梦想成真,当上了英国内阁教育大臣。他说:“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事实是最好的教科书。每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青少年朋友甚至讲给我们的老师、学生家长听的时候,我都看到一张张为之动容的面庞,一双双为之含泪的眼睛。这或许是一本正经八百的关于理想的教科书根本无法产生的效应吧!
理想创造辉煌。你有怎样的理想,往往就决定着你将采取怎样的行动,取得怎样的成绩。没有理想,你人生的“记分册”上将永远是零或者是一片空白。一个有大成的人绝不可能“瞎猫碰着死老鼠”——没有一点儿理想,却“蒙”来了成功、成就甚至是辉煌。这是毫无疑问的。
戴维幼年的理想在不少人看来与白日做梦无异,但他却梦想成真。我们不难想像他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坎坷挫折甚至是偏见歧视。没有他的进取不息,奋斗不止,没有他的百折不挠,愈挫愈勇,一句话,没有他后天的努力,他就可能永远在黑暗的世界中做一个混混沌沌的盲人,甚至也闹出“盲人摸象”之类的现代笑话。后天的努力怎么形容和比喻都不过分,但在承认和赞美“努力”之“化腐朽为神奇”的功用的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忘记“努力”的动力源自何处,起于哪里。
答案是理想。
我所讲的理想是能创造辉煌的理想,还必须是“心存高远”的理想,是“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理想,是“少年壮志当拿云”的理想!
爱心产生奇迹——教育定律之九
有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他叫学生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结果根据调查,除了有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这位教授在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这位老师目前仍健在,虽然年迈,但还是耳聪目明。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
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
你没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功底、精湛的教艺……但你有一往情深的“爱心”,你就会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坐别人不愿坐的“冷板凳”,苦读苦练,日积月累,终成大器。钱梦龙只有初中文凭,魏书生的情况也是这样,但他们却登上当今中国教育界巅峰,是对教育事业痴心不改的“爱”使他们实现了人生飞跃。
你的学生中没有天才,没有一看就聪明过人的孩子,没有英俊少年,有的是表现平平、看不出多大“出息”的一群少年,甚至是一班“调皮大王”、顽劣不化的 “主儿”,是一考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差生”……但你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执着期待,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律己精神,有“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理性认识,一句话,有非凡的爱心,你同样可以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生和俊才。李镇西自愿把人见人厌的 “差生”要到自己班级,在“转化”和促成方面写下了一篇篇瑰丽的教育诗章;孙维刚在名不见经传的北京二十二中为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输送了许多新生,同样是充盈胸间、激情荡怀的“爱”让他们体会与领略到教育的美丽和幸福。
你的学校没有气势磅礴的教学大楼,没有让莘莘学子足不出户就可以神游天下的互联网,甚至没有像样的课桌课椅,但你有“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精神,有“黄土高坡也能长出参天大树”的充分信心,有“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的不灭梦想,你就会迎难而上,变不利为有利,造就一个个敢于放眼天下、胸怀全球的“国际化的现代中国人”。我曾经到过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进行教育考察,一方面为他们的贫困落后而揪心,另一方面,也为那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教育人”的可贵精神和他们创造的非凡成绩叹为观止。“匹夫不可夺”的“爱心”让他们也拥有了一份独特的风景和辉煌。
教育的爱心是空气,是阳光,是土壤,是水源,是食粮,是布匹……你可以把它比喻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切,而且绝不过分。所以,老一辈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可是,在我们教育的现实生活中,缺乏爱心的现象太多了!
学生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注意:有些行为是否“违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辨,譬如上课没有举手就发言,譬如跟教师或家长“顶嘴”,还譬如对异性同学有好感,写了一封流露好感的信,等等),不是循循善诱,而是充当“教育警察”,毫不留情,横加呵斥,甚至挥以老拳;学生有化解不开的思想症结,不是努力捕捉,认真发现,耐心引导,而是视而不见,甚或冷嘲热讽,大泼冷水;学生成绩有波动,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热情鼓励,而是公开批评,厉言“敦促”,不使他懊丧不已,就好像不能逞示严师之威……陶行知说,在我们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顿;在我们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们的恶语之中,可能就有爱迪生。是啊,从某种意义上说,成才成器是人的潜力发掘和发展的必然,是人的一种不应受到抹杀的天性,有意无意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同仁摧毁了这种必然,践踏了这种天性,“创造”了一个个不该发生、令人痛心的“奇迹”!
如此“奇迹”当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甚至不应该是我们平心静气所能接受的。
我们所企盼的奇迹是按常规、循常理不能发生、出乎意料的“好事”,它只能萌芽于热情,胎动于鼓励,最终诞生于爱心之中。没有这一些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情感表达,“奇迹”永远不会奇迹般地发生,就像冰窖里不会吐出新苗,蒸笼里不会冒出新生一样。
任何教师都不会与奇迹无缘。但要与奇迹结缘,你就要弹出爱心的红线,抛出爱心的绣球。这虽然还不是“充足条件”,但肯定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不止一例的植物人因为得到亲人细心呵护而从梦魇中走了出来,重新拥抱美丽的人生。我想告诉你,你的教育对象中没有“植物人”,你的奇迹并不那么难以创造!
说得更直白点儿,我想问:你是否愿意创造教育奇迹,YES或者NO?
匿名  发表于 2016-4-15 08:08
这是哪位优秀教师这么不堪你能不能注意你的名声你的儿子将来会恨你的你的老公会远离你的。你最后得到是万人的骂声,你不该去破坏人家的家庭,不该做小三。
匿名  发表于 2016-4-15 09:14
关系再好,也要距离

  冬天到了,
  两只刺猬想要互相取暖。
  但因为身上都带着刺,
  所以无法互相拥抱。
  于是他们选取了适当的距离,
  只是靠近而不相拥。
  不但没有互相伤害,
  并且还获得了温暖。



  两个农民,关系很好,
  想要把菜种在一起。
  于是,菜挤在了一起,
  却也都枯萎了。
  两人互相埋怨,
  怪对方的菜占用了自己的空间。
  后来关系也逐渐疏远了。



  人和人之间,不要太近了。  
  太远伤情,太近伤谊。
  感情再好,也需要距离,
  关系再亲,也要有自我。



  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不远不近,是一种境界,
  是一种对度的最好把握。



  人都有自己的空间,
  外面部分给别人,里面部分给自己;
  人都有自己的磁场,
  太近相互排斥,太远难以吸引。



  相处是一种学问,需要不断地调整直到最适合。
  情是一杯清水,需要冷热适中,
  不冷不热,喝下去的感觉是最舒服的。



  不要拒绝调整与改变,
  调整是为了让感情更好地维系。
  没有一日千里的功成,
  也不会有一步到位的感情。
  淡淡交,慢慢处,
  情谊之路才长久。
匿名  发表于 2016-4-15 14:18
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每个人都面临着如何为人、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的问题,有人深深困扰,有人纠结不已。其实古人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很多金玉良言,归结起来就是三点。只要透彻领悟并努力做好这三点,自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让人感激的人。
看人长处
每个人都有缺点,人最容易看到别人的,而看不到自己的;每个人也都有优点,人最容易看到自己的,而看不到别人的。不能推己及人,不会将心比心,这就是修养问题。
于是《论语》中才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尚书》中也讲: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和人交往,不求对方完美无缺;检点自身,只怕哪里不够妥贴。人,要先做好自己。
应该怎么做?先要“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然后是《战国策》中所说: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多看别人长处,少说别人坏话。如此,自然能为好人,自然能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像《论语》中所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宽则得众”。
帮人难处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为的是同欢喜,雪中送炭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共患难;锦上添花的心或许是欢喜的,雪中送炭的心却一定是悲悯的。锦上添花或许能收获感谢,雪中送炭却一定能收获感激。

人活世上,难保没有难处;多帮人难处,日后就必有他人雪中送炭之时。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帮人者,人恒帮之。此乃天道。

所以明代吕坤在《续小儿语》中说:仇无大小,只怕伤心;恩若救急,一芥千金。《三侠五义》中也讲:宁给饥人一口,不送富人一斗。帮人难处,是仁义,也是侠义。

记人好处
总是记人好处,底下就一定是一颗谦和感恩之心;喜欢记仇甚至睚眦必报,明摆着是受自私和狭隘的裹挟。前者让人温暖,自然愿意亲近;后者戾气一身,自然人人敬而远之。

戾气之人身上缺乏三样东西:和气,宽容,恕道。归结为四个字,就是与人为善。君子莫大于与人为善,孟子如是说。北宋著名隐士林和靖在《省心录》中也说: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自己是锤子,眼中看到的自然就都是钉子;自己是太阳,自然能照耀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温暖人间。孔子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多埋怨自己还是总怨恨别人,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
综上:做人,绝不是一种技巧,而真正是一种修养。受人爱戴者,所依靠的,其实只是德性。有德者,举手投足,便都是最好的为人处世之道!
匿名  发表于 2016-4-15 16:26
你是不是她的想好的,为什么替小三发言。
匿名  发表于 2016-4-15 16:30
她破坏人家的家庭就像你说的她在那一条,不要脸的东西你一定是她的想好的。
匿名  发表于 2016-4-18 08:40
小三你的想好的出头啦,我们要报案啦。你的证该拿回来啦、。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东平信息港 ( 鲁ICP备05007463号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36号)违法不良信息投诉电话:2822003 (邮箱jb@sddp.net) )

GMT+8, 2024-11-23 13: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15 东平信息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